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牡荆(马鞭草科植物)

牡荆(马鞭草科植物)

牡荆(马鞭草科植物)

牡荆(学名:Vitex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是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的变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四棱形。叶对生,掌状複叶,小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通常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冠淡紫色。果实近球形,黑色。6-7月开花,8-11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华东各省及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日本也有分布。生于山坡路边灌丛中。

牡荆的新鲜叶入药,对风寒感冒、痧气腹痛吐泻、痢疾、风湿痛、脚气、流火、痈肿、足癣等症有治疗作用。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牡荆
  • 学名:Vitex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合瓣花亚纲
  • :管状花目
  • :马鞭草科
  • 亚科:牡荆亚科
  • :牡荆族
  • :牡荆属
  • :牡荆
  • 命名者及年代:(Sieb.et Zucc.) Hand.-Mazz.,1934

形态特徵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四棱形,密生灰白色绒毛。掌状複叶,叶对生,掌状複叶,小叶5,少有3;小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通常被柔毛。
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厘米;花序梗密生灰白色绒毛;花萼钟状,顶端有5裂齿,外有灰白色绒毛;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顶端5裂,二唇形;雄蕊伸出花冠管外;子房近无毛。果实近球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8-11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华东各省及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日本也有分布。生长在山坡路边灌丛中。牡荆喜光,耐寒、耐早、耐瘠薄土壤,适应性强,多生于低山山坡灌木丛中、山脚、路旁及村舍附近向阳乾燥的地方。
牡荆牡荆

繁殖方法

繁殖可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随采随播或乾藏到翌春3-4月播种;也可在生长季节进行扦插或压条繁殖;还可以结合移栽进行分株繁殖。

栽培技术

盆土:多选用疏鬆透气、排水性能良好的山泥或田园土4份、腐叶土或草炭4份、细河砂和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或城市垃圾各1份混合拌匀配製。
牡荆牡荆
定植:以春季萌芽前和春芽萌动时进行挖掘最为适宜,如有可能应儘量带土挖掘,在挖掘时应儘可能多保留侧根或鬚根。树桩掘出后,应迅速将根的断口修剪平滑,蘸上泥浆,用湿稻草、青苔或蒲包、布等材料包严扎紧,以防根部失水,并儘快运回栽植。採挖运回的牡荆树桩宜採用“一步到位,直接上盆”的方法栽植;也可採用竹木、水泥、塑胶容器等栽植;还可以将新挖回或新购回的牡荆树桩用湿沙栽植,在1周内及时上盆定植。上盆或翻盆以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最为适宜。翻盆换土每年或每隔1-4年(老桩可5年以上)进行一次。
牡荆花牡荆花
光照:宜放置于阳光充足、环境通风的地方养护。南方可在室外背风向阳处越冬,北方在冬季和早春应放于室内,保持室温5℃-10℃为宜。每年秋季落叶后至翌春萌芽前进行一次整形修剪。
浇水:要注意不使盆土长时间过湿或过乾,生长期应注意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忌盆内积水;高温乾旱季节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并经常往树身和枝叶上喷水雾;雨季应及时鬆土排水,最好採用避雨栽培管理;休眠期视盆土适时浇水,保持盆土湿润稍偏乾。
施肥:以有机肥(如饼肥、骨粉、厨房废料、农家肥、城市垃圾等发酵腐熟后的肥水)为主,化肥为辅,也可施用观叶类花卉专用颗粒複合肥;有机肥应经充分发酵腐熟后施用。施肥在生长期进行,一般在生长季节每月结合浇水追肥。

主要价值

药用:牡荆的新鲜叶入药,具有祛风解表、除湿杀虫,止痛除菌的功效,对风寒感冒、痧气腹痛吐泻、痢疾、风湿痛、脚气、流火、痈肿、足癣等症有治疗作用。
观赏:牡荆树姿优美,老桩苍古奇特,是杂木类树桩盆景的优良树种。牡荆的材质坚硬,又是製作家具、木雕、根艺等的上等用材。

牡荆牡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