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牲醴
牲醴,汉语辞彙。
拼音: shēng lǐ,
释义:牲: 牲 shēng 家畜:牲口。牲灵。牲畜。 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献牲。醴: 醴 lǐ 甜酒。 甜美的泉水:醴泉。指祭祀用的牲口和甜酒。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牲醴
- 外文名:offering
- 拼音:shēng lǐ
- 释义1:指祭祀用的牲口和甜酒
- 释义2:指宴飨用的牲和醴
词目
牲醴
拼音
shēng lǐ
引证解释
1、指祭祀用的牲口和甜酒。
《晋书·江逌传》:“案洪祀之文,惟神灵大畧而无所祭之名,称举国行祀而无贵贱之阻,有赤黍之盛而无牲醴之奠,仪法所用,阙畧非一。”

《宋史·乐志七》:“乐均无爽,牲醴攸设。”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捧爵帛,供牲醴,香芹早荐。”
清 吴敬梓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到那日,封了进见礼去见了学师回来。太公又吩咐买个牲醴到祖坟上去拜奠。
鲁迅 《彷徨·祝福》:“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菸,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 鲁镇 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2、指宴飨用的牲和醴。
宋 黄庭坚 《次韵秦觏过陈无己书院观鄙句之作》:“何因蒙赏味,相享当牲醴。”
《明史·睿宗兴献皇帝传》:“王嗜诗书,绝珍玩,不畜女乐,非公宴不设牲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