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布宗帝国(或特拉比仲德帝国,Empire of Trebizond或者Trapezuntine Empire)是一个在十三世纪到十五世纪蓬勃发展的君主国,它包括安纳托利亚(Anatolia)的东北角和克里米亚(Crimea)的南部。这个帝国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反对拜占庭帝国的安格鲁斯王朝(Angelos dynasty),因为它在1185年推翻了科穆宁王朝。科穆宁王朝安德洛尼卡一世(Andronikos I Komnenos)的最后两个男性后代阿莱克修斯科穆宁和大卫科穆宁(AlexiosandDavid Komnenos)以特拉比仲德(今土耳其特拉布宗)为中心建立帝国,并宣称自己为“罗马皇帝”以对抗拜占庭帝国杜卡斯王朝皇帝阿莱克修斯四世(Alexios V Doukas)。
在第四次十字军(the Fourth Crusade)的战士推翻了阿莱克修斯四世并且建立了拉丁帝国之后,特拉布宗帝国成为了三个宣称拥有帝国皇位的继承者之一;另外两个是拉斯卡里斯王朝(Laskaris)的尼西亚帝国(Empire of Nicaea)和安格鲁斯家族的一个分支统治下的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国(Despotate of Epirus)。接下来的战争见证了塞萨洛尼基帝国(Empire of Thessalonica,这个帝国政府来源于伊庇鲁斯)在尼西亚帝国和保加利亚(Bulgaria)的双重打击下的倾覆以及1261年尼西亚帝国对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的收复。儘管尼西亚帝国收复了君士坦丁堡,特拉布宗诸帝仍然保持着他们“罗马皇帝”的做派十几年,仍然宣称自己拥有帝国的宝座。特拉布宗皇帝约翰二世在尼西亚帝国收复了君士坦丁堡十一年后放弃了对皇位和对这座城市的宣称,将他的头衔从“罗马人的皇帝和君主”变更为“伊比利亚、佩拉蒂亚和整个东方的皇帝和君主”。
特拉布宗帝国是倖存时间最长的拜占庭继承者。在尼西亚再征服之前,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国就停止了其对拜占庭皇位的争夺并在1340年被重建后的拜占庭帝国短暂征服,此后它被义大利人接管并成为了塞尔维亚(Serbian)的附庸国,最终在1479年被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征服。尼西亚帝国通过恢复对首都的控制进而重建拜占庭帝国,它终结于1453年奥斯曼对君士坦丁堡的征服。1461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II)围攻特拉布宗城一个月,囚禁了皇帝和皇室人员,宣告了1488年前由奥古斯都(Augustus)开创的罗马帝国正统的终结。特拉布宗的分支,克里米亚的狄奥多罗公国(Principality of Theodoro)继续存在了14年,最终也失陷于奥斯曼人之手。
这个帝国的核心部分是黑海南岸从耶席尔河口(Yeşilırmak River,特拉布宗已知的地区,例如利姆尼亚Limnia)可能到达像乔鲁赫河(Chorokhi River,位于拉齐阿地区Lazia)。根据一份热那亚的档案记录,1437年一艘他们的船只在那个港口被皇帝约翰四世指派的军舰没收。安东尼布莱尔(Anthony Bryer)认为拜占庭查尔迪亚军区(theme of Chaldia)七分之六的军团(banda)都在地理位置的影响下被特拉布宗的统治者供养。地理因素也决定了这个国家的西南疆界:庞庭山脉提供了对塞尔柱突厥(Seljuk Turks)和土库曼(Turkoman)掠夺者的第一道障碍,使得掠夺行为被减少到皇帝能够承受的数量。这块领土相当于包括了全部或部分现代土耳其的锡诺普(Sinop)、萨姆松(Samsun)、奥尔杜(Ordu)、吉雷松(Giresun)、特拉布宗(Trabzon)、巴依布尔特(Bayburt)、居米什哈内(Gümüşhane)、里泽(Rize)以及部分阿尔特温(Artvin)。很多专家认为,在十三世纪,帝国掌控着加扎兰的佩雷蒂亚,包括克里米亚半岛的车绳(Cherson)和刻赤(Kerch)。两兄弟中较为年轻的皇帝大卫·科穆宁迅速地扩展了西部的疆土,首先占领了锡诺普,接下来占据了帕夫拉戈尼亚(Paphlagonia)的海岸部分(现在是卡斯塔莫努Kastamonu、巴尔滕Bartın、宗古尔达克Zonguldak的海岸地区)和赫拉克利亚·潘提卡(Heraclea Pontica,现在的卡拉代尼兹·埃雷利Karadeniz Ereğli),直到他的疆土与尼西亚帝国交界。然而,这种扩张是暂时的:1214年,锡诺普西部地区被拉斯卡里斯王朝的狄奥多尔一世(Theodore I Laskaris)夺取,锡诺普也与同年沦陷于塞尔柱,儘管十三世纪剩下的时间里特拉布宗的皇帝一直在奋起战斗。
起源
特拉布宗的统治者们称呼自己为“伟大的科穆宁”(Megas Komnenos,Great Comnenus)。就像与他们相对应的另外两个拜占庭继承者——尼西亚帝国和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国那样,他们第一时间宣称自己作为“罗马人的皇帝和君主”的霸权。然而,在帕里奥洛格斯王朝的米海尔八世(Michael VIII Palaiologos)在1261年收复君士坦丁堡之后,科穆宁家族使用的“皇帝”称号成为了一件尴尬的事。在1282年与米海尔八世的女儿成婚之前,约翰二世·科穆宁在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前放弃了他所有的皇家标记,接受了他的合法称号“专制君主”。然而,他的继承者们使用了他头衔的另一个版本:“伊比利亚、佩拉蒂亚和整个东方皇帝和君主”直到1461年帝国终结。拜占庭作家,如帕奇梅雷斯(Pachymeres),以及某些特拉布宗人,如拉扎罗保罗斯(Lazaropoulos)和贝萨里翁(Bessarion),仅仅把特拉布宗帝国视为拉齐卡地区(Lazica)的边境国家。因此,那些与拉斯卡里斯和帕里奥洛格斯(Palaiologos)有关係的拜占庭作者并不认为特拉布宗的统治者是皇帝。
历史
背景
特拉布宗城防图
特拉布宗城是查尔迪亚军区的首府,通过十世纪阿拉伯地理学家阿布·费达(Abul Feda)可以得知,它被认为是拉齐卡最主要的港口。在十一世纪,当其受到当地的领导者狄奥多尔·加布拉斯(Theodore Gabras)的统治时,查尔迪亚军区已经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立倾向。1075年,狄奥多尔从塞尔柱人手中夺回了特拉布宗,并前往君士坦丁堡。阿莱克修斯一世·科穆宁(Alexios I Komnenos)认命他成为查尔迪亚军区的元帅(公爵,Duke)。特拉布宗和其内陆地区被安娜科穆宁娜(Anna Comnena)称作“他命运中的恩赐”并且被他像一个独立国王那样统治。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虽然确保了他的统治地位,但为了使他不生二心,留下他的儿子在君士坦丁堡作为人质。然而,加布拉斯通过击退乔治亚对特拉布宗的攻击而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守护者。他的继承者之一,格里高利·塔罗尼特斯(Gregory Taronites)也藉助了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苏丹的援助,但他被(阿莱克修斯一世)击败并且遭到囚禁,但是被再次认命为统治者。狄奥多尔的另一个继承者是君士坦丁·加布拉斯(Constantine Gabras)——尼基斯塔(Niketas)称他为统治特拉布宗的暴君。1140年,皇帝约翰二世·科穆宁(John II Komnenos)发动了对达尼什曼德苏丹国(Danishmend Turks)的远征。皇帝的大军震慑了君士坦丁,并再次让特拉布宗慑服于君士坦丁堡的权威之下。安东尼布莱尔认为,1165年,查尔迪亚军区再次成为帝国的领土。
建立
特拉布宗帝国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204年。阿莱克修斯·科穆宁和他的弟弟大卫利用了当时拜占庭中央政府集中全力应对君士坦丁堡城外的第四次十字军战士(1203年6月-1204年4月中旬)的机会,藉助他们的亲戚,乔治亚的塔玛尔女王(Tamar of Georgia),的兵力,攻占了特拉布宗城和周围的查尔迪亚军区。从此以后,特拉布宗与乔治亚联繫密切,但是这种联繫的性质和範围仍有争议。
两人(指大卫和阿莱克修斯)都是科穆宁末帝安德罗尼库斯一世·科穆宁的孙子,曼努埃尔·科穆宁(Manuel Komnenos)和格奥尔基三世(George III of Georgia)之女鲁苏丹(Rusudan)的儿子。安德罗尼库斯一世被伊萨克二世·安格鲁斯(Isaac II Angelos)废黜,曼努埃尔被刺瞎(一种拜占庭传统的针对叛国罪的刑罚)并不久后去世。阿莱克修斯和他的弟弟大卫最终来到了塔玛尔女王的宫廷,女王给予了他们军事支持以回到拜占庭的疆土。瓦西里耶夫(Vasiliev)解释为,塔玛尔女王此举意在报一箭之仇,因为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三世(Alexios III Angelos)窃夺她赠予途径君士坦丁堡的乔治亚僧侣的赠礼。当米海尔·库兰斯基(Michel Kurskanskis)讨论塔玛尔女王行为的解释时,他不同意瓦西里耶夫认为的塔玛尔女王的意图:瓦西里耶夫认为女王想要建立一个缓冲区来保卫乔治亚王国的安全,库兰斯基却相信她支持兄弟俩努力重夺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皇位。
在十三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特拉布宗帝国都受到来自罗姆苏丹国(Seljuk Sultanate of Rûm)、后来的奥斯曼帝国、君士坦丁堡和义大利城市共和国特别是热那亚共和国(Republic of Genoa)持久的影响。这是一个头衔高于实际的帝国,运用驱虎吞狼,并且利用和亲的手段,送出他们以美貌着称的公主和不菲的嫁妆,尤其是嫁给安纳托利亚内陆的突厥统治者。一般认为,特拉布宗帝国严重地依赖与热那亚商人和威尼斯(Venetian)商人贸易所获取的财富,来获取维持他们独立地位的必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