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特鲁别茨柯依

特鲁别茨柯依

特鲁别茨柯依是着名语言学家,在音位学等领域作出了卓着贡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特鲁别茨柯依
  • 外文名:Nikolay Trubetzkoy
  • 出生日期:1890
  • 逝世日期:1938
  • 职业:俄国语言学家

人物介绍

特鲁别茨柯依,Nikolay Trubetzkoy(1890—1938),俄国语言学家,1915年在莫斯科大学讲授历史比较语言学,1917年逃亡国外,1929年之后,学术活动主要转到音位学方面,参加了布拉格学派并成为其重要领导人之一。1938年纳粹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学派也随之解散,特鲁别茨柯依辞世。1939年其着作《音位学原理》(Priniciples of Phonology)出版,被称为是布拉格学派最具影响力的着作。

主要着作

音位

特鲁别茨柯依沿用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理论,提出语音学属于"言语",而音位学则属于"语言"。在此基础上,他又逐渐形成了"音位"的观念,以之作为语音系统的抽象单位来与实际发出的声音相区别。音位可以被定义为若干不同功能的总和,而声音当其能够用来区别意义时也可以归为音位。

语音分类标準

特鲁别茨柯依在给这些区别性的语音特徵进行分类时,提出了三条标準:
(1)它们与整个对立系统的关係
(2)对立成分之间的关係
(3)区别力的大小

对立内容

这些所谓的对立可以被概括为以下内容:
a. 双边对立(bilateral opposition)
如果两个音位所共有的语音特徵只属于这两个音位,它们的对立就叫双边对立。换句话说,就是它们共有的特徵不同时出现在其它音位中。例如/p/和/b/就共有一个"双边"的特徵。
b. 多边对立(multilateral opposition)。这是一种更为鬆散的关係。例如/a/和/i/仅仅因为都是元音这个特徵而彼此相似,它们共有的"元音"这个特性也同时被其他的元音对共同拥有。
c. 均衡对立(proportional opposition)。如果同一项特徵同时可以区分若干组音位,这种音位对立就叫做均衡对立。例如,清与浊不仅是/p/和/b/的对立特徵,而且也是/t/和/d/, /k/和/g/之间的对立特徵。
d. 孤立对立(isolated opposition)。如果两个音位的对立关係是独特的,是其他音位对立中找不到的,这两个音位的关係就是孤立对立。这种对立特徵不能被语言中其他音位分享。例如,英语中的/v/和/l/,前者是一个唇齿摩擦浊辅音,后者是一个双边辅音。再如德语中的/t/和/x/,一个齿龈塞音对一个软齶擦音,也是孤立对立。
e. 否定对立(privative opposition)。如果两个音位的对立是一个具有某种特徵而另一个不具有这种特徵,就叫否定对立。例如,送气的/p/和不送气的/b/的对立,鼻化音/m/和非鼻化音/b/的对立,等等。
f. 分级对立(gradual opposition)。如果两个音位的对立是一个具有不同程度的同一特徵,就叫分级对立。例如一种语言的元音系统中有七个元音:
i u
e o
ε [此字母与c反向]
a
/u/和/o/的对立就是分级对立,因为具有同一特徵(元音)的音位还有第三个--/[字母与c反向]/。
g. 等价对立(equipollent opposition)。如果两个音位可以在逻辑上看成是等价的,既不是分级对立,又不是否定对立,就叫等价对立。例如英语中的/t/和/p/,/t/和/k/。
h. 中和对立(neutralizable opposition)。如果两个音位在有些位置上是对立的,而在其他位置上失去对立,这就叫中和对立。例如英语中的/p/和/b/出现在/s/之后就失去对立。再如德语中的浊辅音,在词尾位置上就变为清辅音:Rat(劝告)和Rad(轮子),书写形式不同,但发音却完全一样。
i. 永恆对立(constant opposition)。如果对立的音位可以出现在一切可能的位置上而不会取消对立,则称永恆对立。例如,在奈及利亚的努皮(Nupe)语中,一般音位结构是一个辅音跟着一个元音,只有少数例外。/t/与/d/的对立就是永恆对立,在一切辅音位置上都不消失的对立。

贡献

特鲁别茨柯依对音位理论的贡献涉及四个方面。首先,他指出了语音的区别性功能并且给出了音位的精确定义;其次,通过区分语音和音位以及文体音位学和音位学,从而定义了音位学研究的範围;再次,通过研究音位的组合关係、聚合关係来解释音位间的互相依赖的关係;最后,他提出一整套用于音位研究的方法论,譬如确立音位的方法和研究音位结合的方法。

主要观点

特鲁别茨柯依的主要观点:
①用索绪尔的理论详细阐述了音位的概念。他认为语音属于言语,音位属于语言,语音本身没有意义,语音的功能首先是区别本身带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这就从根本上区别了语音学和音位学。
②对音位的定义。他认为音位是个语音段,其主要特徵有三点:有区分功能(具有区别语音并进而区别辞彙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功能)、不能再分具有区分功能的更小的语言段(最小的、不能再切分)、只能用区别特徵来确定(一个音位与另外一个音位的区别只能用区别特徵来区分)。根据对音位的特徵他提出了音位、音位的语境变体和音位的自由变体这三个概念。(美国描写语言学家布洛克和哈里斯用分布分析法归纳出对比分布、互补分布、自由交替分布三种类型:一些单位在相同的环境中不共现,即A能出现的环境B不能出现,反之亦然,那幺,它们处于互补分布状态,这就是音位的条件变体;一些单位在相同的环境中共现,但不别义,即具有相同的功能,那幺它们处于相同的、自由交替的分布中,这就是音位的自由变体;一些单位在相同的环境中共现,并能别义,那幺,它们就处于对比分布中,这就是独立的音位。)
③对区分音位对立时的三条标準:与整个对立系统的关係、对立成员之间的关係、区别力量的大小。归类出九种对立:双边对立、多边对立、均衡对立、孤立对立、否定对立、分级对立、等价对立、抵销对立和永恆对立。
④提出了音位学研究的一系列方法,如划分音位的方法及研究音位组合的方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