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牵引(汉语词语)
牵引是一个汉语辞彙,读音为qiān yǐn ,有拉、拖;引动、引起;援引,引证的意思。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拔河》、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等均有相关记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牵引
- 外文名:cause
- 拼音:qiān yǐn
- 注音:ㄑㄧㄢ ㄧㄣˇ
- 出处: 《封氏闻见记·拔河》
词语概念
基本解释
- [draw]:拉、拖。
这条线路的列车都由电力机车牵引。 - [initiate]:引动;引起。
一种被幸福所牵引着的微笑。 - [cite]:援引,引证。
何必又牵引别说。 - 拉拢,拉拉扯扯 [inveigle;woo;pull and drag]指目牵引。
引证解释
- 拉,拖。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拔河》:“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两只脚就像被什幺牵引着似地,向着那个大黑家伙走去。” - 引动,引起。
胡也频《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四:“(刘希坚﹞盘旋着温柔的愉快,浮出微笑来,是一种被幸福所牵引着的微笑。” - 援引,引荐。
《汉书·鲍宣传》:“窃见孝成皇帝时,外亲持权,人人牵引所私以充塞朝廷。” - 引导。
清 朱昂 《探春》词:“眉妩含情处,应多谢东风牵引。”
黄中黄 《沉荩》第二章:“惟党籍中湖北大小官吏,自道府以下二百余员皆有名,为之洞所毁,盖荩运动牵引之力为多也。” - 引诱;吸引。
宋 张载 《经学理窟二·气质》:“覩一物又敲点着此心,临一事又记念着此心,常不为物所牵引去。”
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反覆思惟,总是名心牵引,不得不颠倒耳。”
沈从文 《生》:“小玩具作飞机形状,上升与降落,同时还牵引了远方许多眼睛。” - 牵制。
《左传·襄公十三年》:“使归而废其使,怨其君以疾其大夫,而相牵引也,不犹愈乎?”
《明史·成祖纪一》:“惮燕王强,未发,乃先废周王橚 ,欲以牵引燕 。” - 株连;连累。
《汉书·王莽传中》:“牵引公卿党亲列侯以下,死者数百人。”
《后汉书·马援传》:“帝怒,乃下郡县收捕诸王宾客,更相牵引,死者以千数。”
《北史·恩幸传·王叡》:“及沙门 法秀 谋逆事发,多所牵引。”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谁是妇人,腹有私孕,惧其打落耶?打即打耳,何必牵引老夫。” - 拘泥。
唐 元结《九疑图记》:“但苦堂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剏也。” - 犹牵强。
唐 刘知几 《史通·五行志错误》:“斯岂非乌有成说,扣寂为辞者哉?此所谓影响不接,牵引相会。” - 引证。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口笔乏乎典据,牵引错于事类。”
《朱子语类》卷七十:“从来有舆尸血刃之说,何必又牵引别说。”
医学含义
介绍
牵引,康複方法之一。用特製的牵引带和装置,对人体某部位进行牵拉练习。目的是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的椎间盘复位。常用的有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腰椎间盘突症的骨盆(腰椎)牵引以及改善和增进四肢关节功能的功能牵引。其装置可利用重锤、弹簧秤或旋紧螺旋桿作牵引力的非机动牵引床,或使用电子装置自控的机动牵引床。
如果依照关节来分,牵引可分为脊椎或四肢关节的牵引。在临床上,脊椎牵引较常被使用;而脊椎牵引中,又以腰椎牵引及颈椎牵引最为常见。
颈椎牵引
作用
颈椎牵引是颈椎病保守治疗法中最主要而且疗效确实的一种方法,其治疗作用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 限制颈椎活动,减少对受压脊髓和神经根的反覆摩擦和不良刺激,有助于脊髓、神经根、关节囊、肌肉等组织的水肿和炎症消退。
- 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甚至解除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
- 解除肌肉痉挛,恢复颈脊柱的平衡,降低椎间盘内压,缓冲椎间盘向四周的压力。
- 牵开小关节间隙,解除滑膜嵌顿,恢复颈椎间的正常序列和相互关係。
- 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直,改善推动脉的血供。
- 使颈椎管纵径拉长,脊髓伸展,黄韧带皱招变平,椎管容积相对增加。正确的牵引治疗不仅可使肌肉痉挛解除,同时也有改善神经根刺激症状的作用。
方法
牵引的力量:牵引力量以达到颈椎椎间隙增大而不引起肌肉、关节损伤为目的。一般坐位2~3kg,卧位10kg左右。
牵引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时间过长易造成肌肉和韧带静力性损伤。
体位:常用体位为坐位、仰卧位。仰卧位可使C4~C7椎间隙后部增宽更为明显,且角度亦易调节。坐位牵引位置不易稳定、角度变化亦小,但操作相对方便。
牵引方式:可分为持续性牵引和间歇性牵引。持续性牵引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牵引力;间歇性牵引则在牵引过程中有几次牵引力的减小。年岁大、病情重者多选后者。
注意事项
- 牵引时抗领带的前面部分应套于下颌部(俗称“下巴骨”处),切勿滑向颈前喉部,以免引起窒息事故。尤其是患者两上肢无力时,每次牵引均应有家属在家照看,因为一旦枕领带向喉部滑移时,病人无力自行调整位置。
- 牵引时不必强求头颈部的某一特定位置,以病人自觉症状得以减轻者为宜。一般说柬,有关专家主张牵引时病人头颈部前倾约20。,因为此位置椎间隙增宽最明显。有些病人套用颈部中立证(俗称头颈伸直)牵引效果不明显,改用头颈部前倾(前屈)20。位牵引,症状很快得到改善。
- 轻症患者採用间断牵引,每日1~3次,每次30分钟,重症者可行持续牵引,每曰牵引6~8小时。牵引重量可自3~4千克开始,逐渐增加到5~6千克,最多不超过10千克。牵引治疗最初几天,少数病人可有头晕、头胀或颈背部疲劳堪,在交感神经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尤其容易发生。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从小重量、短时间开始牵引,以后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逐步增加牵引重量和延长牵引时间。个别病人不能耐受牵引治疗,剡应改用他种治疗方法。少数瘸人牵引后症状反而加重,可能是牵引加重了对神经或血管的刺激或压迫所致,应终止牵引。
腰椎牵引
作用

腰椎长骨刺(即腰椎骨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压迫到坐骨神经的患者,可用腰椎牵引来改善;背部肌肉紧绷的患者,也可用腰椎牵引来让肌肉放鬆。腰椎牵引通常要持续做一个月以上,才能见到成效,约六、七成的患者有效。
另脊椎狭窄多与骨刺有关,也可利用腰椎牵引的复健方式来改善症状,但效果比较差一点,约五成有效。
方法
腰椎牵引需要比较大的力量,所以不太可能用徒手牵引的方式,大多使用机械牵引。腰椎牵引可分为间歇式及半持续性两种方式,患者可以趴或躺在治疗床上。

间歇式牵引约拉七秒、停十五秒,持续廿至卅分钟;重量由体重的四分之一开始(此重量可以克服身体与床之间的摩擦力),一段时间之后,视患者的忍受程度,逐渐增加到体重的二分之一为止。
半持续性牵引约持续拉卅分钟至二小时,休息几分钟后可反覆牵引,一天共牵引约六至八小时;牵引的重量由六公斤开始,视患者的忍受度逐渐增加到体重的三分之一为止。
通常住院的患者比较常用半持续性牵引,不过有些非住院的患者,因使用间歇式牵引的效果不佳,也会採用半持续性牵引,每次持续拉十分钟后,休息几分钟,再反覆牵引。
有些患者在做完腰椎牵引后会觉得不舒服,则可减轻牵引的重量或改用其他复健方式。因为每个人的反应不同,有些患者在急性期软骨或神经发炎时会比较敏感,一旦受到刺激(牵引也算是一种刺激)就会觉得不舒服,可改成趴着做、减少重量或改用其他方法,不必勉强。
做完牵引后,医师或物理治疗师会教患者如何「保养」患处,例如平时保持正常姿势、适当活动(例如久坐会降低新陈代谢、体内会释放出废物,所以每坐半个小时就应动一动,让软骨补充营养、排出废物,也比较不会对脊椎产生不正常的压力)等。
牙齿牵引
牙齿牵引是配合正畸手术而作的牵引。由牵引弓、牙套、皮带三部分组成。牵引的主要作用是使牙齿向后或向前移动,以保持美观。初次佩戴牵引会感觉到牙齿疼痛,但过两天这种症状就会慢慢消失。轻则佩戴几个月,重则佩戴几年,具体视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