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安娜号防护巡洋舰
狄安娜号防护巡洋舰(俄语:Диана,又意译而称为狩猎女神号[1]或月亮女神号[2]),为俄罗斯帝国建造的帕拉达级防护巡洋舰2号舰。狄安娜号建成即与姊妹舰帕拉达号前往旅顺港(俄方称亚瑟港)并编入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时,帕拉达号参加了旅顺口海战及黄海海战,后逃脱并前往中立国港口,在当地遭到扣押直到战争结束。日俄战争后狄安娜号重新返回俄国海军,并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成立后,苏联海军接管了本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狄安娜号防护巡洋舰
- 外文名:Диана
- 级别:防护巡洋舰
概观
舰种 防护巡洋舰
拥有国俄罗斯帝国(建成至苏联成立)
舰级 帕拉达级防护巡洋舰
製造厂 俄国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
动工 1897年5月23日
下水 1899年9月30日
服役 1901年12月10日
结局 1922年拆解
除籍 苏联时:1925年11月21日
技术数据
标準排水量 6657吨
全长 舰体全长:126.8米
全宽 16.8米
吃水 6.6米
锅炉 燃煤专烧贝尔维尔式水管锅炉(英语:List of boiler types, by manufacturer#Belleville boiler)24座
动力 直立型三段膨胀式三汽缸複合式蒸汽引擎3座
3轴推进
功率 11,600匹马力(8,700千瓦特)
最高速度 20节(37千米每小时)
乘员 军官19人,水手540人
武器装备
1892年式45倍径152毫米(6英寸)炮8门
50倍径75毫米(3英寸)单装炮24门
23倍径37毫米单装炮6门
19倍径63.5毫米单装炮2门
380毫米(15英寸)单装鱼雷发射管3具(水线下)
水雷35颗
装甲 甲板:38毫米(1英寸)
司令塔:150毫米
Close
本舰名字“狄安娜”来源于罗马神话月亮女神与狩猎女神狄安娜。其名字按俄语发音(Диана)应该翻译成季阿娜号[3],然则该写法在中文出版物中比较罕见,以下均按拉丁读音而写作“狄安娜号”[1]。
建造背景及概述
主条目:帕拉达级防护巡洋舰
帕拉达级设计之初,主要是用于在开阔洋面、尤其是在远东进行商路破袭战。俄国方面一开始打算购买外国的设计,最后还是决定下来使用俄国自己的设计方案。
帕拉达级作为一款防护巡洋舰,防护比较薄弱,狄安娜号也不例外。由于建造延宕,本舰建成即已过时。俄国同一时期购买、接收的一批外国建造的巡洋舰即比本舰更快(如美国造的瓦良格号,1901年初入役,最高航速23节)。
历任舰长
1897年 - 1898年1月26日 海军一等校官(海军上校) Е. Е. 沙龙(Е. Е. Шарон)
1898年1月26日 - 1899年 海军一等校官(海军上校) М. Г. 涅温斯基(М. Г. Невинский)
1899年3月 - 1899年12月6日 海军一等校官(海军上校) К. Б. 米赫耶夫(К. Б. Михеев)
1899年12月6日 - 1904年 海军一等校官(海军上校) В. К. 扎列斯基(В. К. Залесский)
1904年2月15日 - 1904年3月11日 海军一等校官(海军上校) Н. М. 伊万诺夫(Н. М. Иванов 2-й)
1904年3月11日 - 1906年1月23日 海军一等校官(海军上校) А. А. 利文(英语:Alexander Alexanderovich Lieven)(А. А. Ливен)
1906年1月23日 - 1907年10月15日 海军一等校官(海军上校) П. В. 科柳帕诺夫(П. В. Колюпанов)
1907年10月15日 - 1907年12月17日 海军一等校官(海军上校) А. К. 吉尔斯(А. К. Гирс)
1907年12月17日 - 1909年8月10日 海军一等校官(海军上校) И. В. 斯图德尼茨基(И. В. Студницкий)
1909年8月10日 - 1911年9月9日 海军一等校官(海军上校) Ф. А. 维亚特金(Ф. А. Вяткин)
1911年9月9日 - 1915年6月8日 海军一等校官(海军上校) В. В. 谢利京(В. В. Шельтинг 1-й)
1915年6月29日 — 1915年12月6日 海军二等校官(海军中校) М. В. 伊万诺夫(М. В. Иванов 7-й)
1915年12月6日 — 1917年3月19日 海军一等校官(海军上校) М. В. 伊万诺夫(М. В. Иванов 7-й)
1917年3月 - 1918年. — П. П. 费奥多西耶夫(П. П. Феодосьев)
1918年 - А. А. 奥斯特罗格拉茨基(А. А. Остроградски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