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狗不理包子(中国风味小吃)

狗不理包子(中国风味小吃)

狗不理包子(中国风味小吃)

狗不理包子是一道由麵粉、猪肉等材料製作而成的小吃,始创于公元1858年(清朝鹹丰年间),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狗不理包子的面、馅选料精细,製作工艺严格,外形美观,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

刚出笼的包子,鲜而不腻,清香适口。狗不理包子以鲜肉包为主,兼有三鲜包、海鲜包、酱肉包、素包子等6大类、98个品种。2011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製作技艺”项目被列入其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狗不理包子
  • 英文名:Go Believe
  • 主要食材:麵粉,猪肉
  • 分类:小吃,鲁菜,新派津菜
  • 口味:鲜味、百味、柔软
  • 调料:葱、味素、料酒、香油等

菜品历史

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狗不理包子”创始人高贵友出生在直隶武清县下朱庄(现天津市武清区)。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取其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
高贵友14岁时,到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因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三年满师后,高贵友独自开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製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生意十分兴隆。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狗不理包子铺老牌匾狗不理包子铺老牌匾
高贵友初创“德聚号”小吃铺时,用鲜猪肉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製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麵,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製而成。
1916年(民国五年),高贵友病故,其子高金铭继承产业,转年在南市东大街立了分号。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把侯家后老号迁址到北大关桥口。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将老号、分号合併,迁址到天祥商场后门(今辽宁路),设立新号“德聚号”。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高金铭之子高焕文继承产业,经营至1952年歇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天津市将狗不理包子收归国有并将店铺迁和平区山东路,后又在南市食品街设立了分店。2001年,“狗不理”总店扩建。
中华老字号中华老字号
随着“狗不理”的发展,所经营的品种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逐渐形成6大类、98个品种的包子。技师们精心研製出以鸡、鸭、鱼、肉、海鲜及应时蔬菜、野菜、菌类为原料,採用蒸、煮、烤、烙等多种烹调技法做出了“金针包”、“龙凤包”、“鸳鸯包”、“香芹包”、“什锦包”、“大虾韭菜包”等。

所需食材

麵粉750克,净猪肉500克,生姜5克,酱油125克,水422毫升,净葱62.5克,香油60克,味素少许,硷适量。

製作方法

1.猪肉肥瘦按3:7搭配。先将软骨及骨渣剔净,用大眼篦子搅碎或剁碎,做成肉丁。搅肉过程中,加适量生姜水,然后上酱油。再放入味素,香油和葱末搅拌均匀。
2.面与水的比例是2:1。和面时,要揉均匀,避免出现花硷现象。
3.把剂子用面滚匀、滚圆,双手按擀麵棍平推平拉,推到头、拉到尾,用力均匀,擀成薄厚均匀、大小适当、直径为8.5厘米的圆皮。
狗不理包子製作—捏褶狗不理包子製作—捏褶
4.左手托皮,右手拨入馅,掐褶15-16个。掐包时拇指往前走,拇指与食指同时将褶捻开,收口时要按好,不开口,不拥顶,包子口上没有麵疙瘩。
5.包子上屉蒸。用锅炉硬气一般需4-5分钟;用烟煤蒸灶需5分钟;用家庭煤球火,上屉时火旺、水开,汽足需6分钟,如蒸过火,饱了瘪,流油,不好看,不好吃;欠火则发粘,不能吃。

製作方法二

食材

主料
小麦麵粉600g,猪肉500g
辅料
香油适量,盐适量,味素适量,料酒适量,酱油适量,酵母粉适量,小葱适量,姜适量

步骤

1.将麵粉与酵母粉掺在一起,用水和成麵团,醒发。
2.猪肉洗净剁成肉末,放入盆内,加入酱油、盐、料酒、葱姜末、味素、香油顺时针搅动。
3.搅拌上劲,再倒入少量骨头汤或是冷水,边倒边顺时针搅动,搅成至黏性即成馅料。
4.将醒发好的麵团揉匀揉透,分成大小均匀的面剂。
5.将面剂擀圆,做包子皮。
6.将馅料放入包子皮的中间。
7.收边捏紧,即成包子生坯。
8.将包子生坯摆入蒸锅中,冷水入锅,旺火蒸熟出炉即可享用。

菜品特色

狗不理包子採用“半发麵,水打馅”製作工艺。皮子薄而带韧劲;馅以精肉斩得细而匀,加姜、酱油、香油、味素、排骨汤等。做出的包子要求不走形,不掉底,不漏油,个个呈菊花形状。
狗不理包子特点是:选料精良、皮薄馅大、口味醇香、鲜嫩适口、肥而不腻。

所获荣誉

年份所获奖项/称号批准/授予部门
1999年
中国驰名商标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2006年11月
中华老字号
商务部
2008年10月
美食展特金奖、最佳菜品品质奖
中国饭店协会
2008年11月
中华老字号百年名点
商务部
2009年3月
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津市和平区政府
2011年11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务院

历史文化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1973年时,毛泽东主席有一次和大家谈到了天津的美食,特别想到了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生活管理员吴连登为此还专程到天津,给主席买回去了“狗不理”,主席吃后特别高兴。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