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狐獴

狐獴

狐獴

狐獴(学名:Suricata suricatta),头尾长42-60厘米,是一种小型的哺乳动物。体形粗笨。四肢短,后足仅具4趾,趾间有蹼;尾长而圆,约为体长的2/3,上被小鳞片及稀疏的毛。背部毛色黑褐,杂以黄色毛尖,绒毛为深咖啡色;尾两色,上面棕黑色,尾基部和下部为淡黄色。

栖息于草原和开阔平原地区,分布量取决于土壤类型,以热带坚硬的土壤为乐土,主要分布于陆地生物群落的沙漠或沙丘。

它们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住在可达到四十只的群落里,擅长挖洞,夜晚休息白天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但它们也会吃蜥蜴、蛇、蜘蛛、植物、卵跟小型哺乳动物。繁殖无严格的季节性。孕期为130天左右,每胎产仔6-8只,一年可产两次。主要分布于南非的卡拉哈里沙漠。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狐獴
  • 拉丁学名:Suricata suricatta
  • 别称:细尾獴、灰沼狸、沼狸、灰爪狸、海猫、海岛猫鼬、太阳猫、猫鼬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哺乳纲
  • 亚纲:真兽亚纲
  • :食肉目
  • 亚目:裂脚亚目
  • :獴科
  • :狐獴属
  • :狐獴
  • 亚种:3亚种
  • 命名者及年代:Schreber, 1776
  • 英文名称:Meerkat, Suricate
  • 英文名称:Slender-tailed Meerkat

形态特徵

狐獴体长可达到24-30厘米,尾长17-25厘米,体重620 - 970克。是一种小型昼行性动物,头骨凸现出很大的眼窝,无矢状嵴,瘦颧弓。前额圆形,脸颊锥形并尖尖的延伸到棕色的鼻子。有着小、黑、新月型的耳朵,可以在挖洞时能闭起来以避免砂进入耳内的功能。躯干修长笔直,四肢匀称。每只脚上有四根脚趾,有着有力弯曲的爪子,长2厘米,可用来挖洞猎食和调整它们的地底洞穴。尾巴细长,端部为黑色,在直立时狐獴会用尾巴支撑来保持平衡。
狐獴狐獴
眼睛周围有独特的黑色暗斑,外形构造的作用跟太阳眼镜相同,让它们在艳阳普照下仍能清晰的视物,甚至是直视太阳,这对狐獴帮助很大,因为空中的掠食者通常是在太阳之前飞行以避免被察觉。
狐獴的毛皮的颜色通常是浅黄棕色参杂着灰、古铜或微带银的棕色,背上有短而平行的条纹横过,这些条纹从尾巴的基部延伸到肩部,每只的条纹皆不相同。身体下部没有花纹,但在腹部只有稀疏覆体的毛,并露出底下的黑色皮肤,当它们用后脚站立时,狐獴利用腹部这块黑色区域吸收太阳的热,这通常是它们在寒冷的沙漠夜晚之后晨间做的第一件事以弄暖身体。
上裂齿原尖较大,且有较发育的前附尖。臼齿2/2,上臼齿横生,其内叶较外缘为狭。齿式:3/3、1/1、3/3、2/2 = 36,门齿和颊齿曲线略高,单尖齿。

栖息环境

栖息于非洲最开放和最乾旱的国家。生活在草原和开阔平原地区,分布量取决于土壤类型,以热带坚硬的土壤为乐土,主要分布于陆地生物群落的沙漠或沙丘。

生活习性

族群

狐獴是一种社会性极强的动物。每个狐獴种群通常由2到50只狐獴组成,狐獴群体所构建的是一个母性社会,其内部统治者是雄性首领与雌性首领,其中雄性首领由雌性首领选出。在此之下其他狐獴都属于地位较次的狐獴,幼崽地位稍高,但幼崽在长满3岁后必须离开家族,雄性幼崽将会成为其他族群的首领或组成新的族群,雌性在离开后还可能回到族群。在同一团体中的个体会经常彼此理毛来强化社交的系绊。
首领的配偶会经常的会在团体里的下属身上留下嗅迹记号以表达它们的权威,诸如这类的举动通常伴随着下属舔和梳理领导配偶,这些举动也通常发生在团体成员离开一阵子后的重聚,大多数的狐獴在同一团体的全是领导配偶的手足或子女。
狐獴也会看护团体里所有的幼兽,未繁殖过的雌兽在领导的雌兽不在时会为幼兽哺乳。它们也会保护幼兽免于任何威胁,经常是连会威胁它们的性命也如此。在警告危险的警告发出,这些保姆会带幼兽到地下避难,并準备守护它们如果危险能尾随而至的话(如会钻洞的掠食者)。若是无法躲到地下保母会聚拢幼兽,并用自己的身躯挡在他们上面。
狐獴的日常生活很丰富,有时会开展摔跤、赛跑类的活动,有时还会用真假嗓音变化来歌唱。为了保障狐獴家族的安全,当其他狐獴在觅食或嬉戏时,会有狐獴主动站出来,肩负起放哨的任务,而当危险来临时哨兵就会“鸣笛示警”,让伙伴们躲进地下避难,有时面对地面冲突时,它们还会挺直腰板恐吓敌人或一拥而上,把敌人吓跑。当然,狐獴家族也确实不是好惹的,发起狂来,连眼镜蛇都不是它们的对手。

洞穴

狐獴是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会挖洞。它们一起住在自己挖掘的地底大型多入口网状洞穴中。只有在白天才离开。在太阳升起的清晨,狐獴们一只一只的爬出洞穴,它们搭肩、拥抱,迎着阳光。在白天的时候,它们会觅食、照顾幼崽、保卫领地,还会在阴凉处打盹或是在洞中挤成一团。同一团体中的狐獴还会为彼此梳理身上的毛来达到社交的目的。一或多只狐獴在其他狐獴觅食或嬉戏时,会站哨以警告它们靠近的危险。当发现到掠食者狐獴哨兵会叫出警示其余成员就赶紧逃或躲进散布在它们地盘里的洞内,哨兵会是第一个从洞口出现来探掠食者动静持续叫着使其他成员保持在洞内,若是没有威胁了哨兵停止警告的叫声,其他的成员就安全地现身。

叫声

狐獴的叫声被注意到带有意义,对于不同的掠食者会有其特别的叫声。这些叫声是如何演化出来的不明,它们是明显的例子意义并不仅只存在人类的语言,虽然没人会声称狐獴的叫声组成一种语言。不只一组的野地研究者曾报告目击狐獴用真假嗓音变化地唱进行某种的歌唱仪式。

食物

狐獴的主要以昆虫为食,但它们也会吃蜥蜴、蛇、蜘蛛、植物、卵跟小型哺乳动物。就如其他獴一样,狐獴发展出对许多的毒免疫,这使它们可以吃蝎子(包括刺)跟有些蛇而不至于导致不适、中毒或死亡。它们体内没有储存脂肪,所以如果它们没有每天觅食就会饿死。

分布範围

狐獴分布在南非的喀拉哈里沙漠,主要包括安哥拉、纳米比亚和波札那。
狐獴分布图狐獴分布图

繁殖方式

狐獴在大约一年达到性成熟,平均每胎生3只,野生的狐獴一年可生到2胎。是反覆生殖的动物,全年随时都可以繁殖,但大多在较暖的时候生产。
报告指出它们没有求偶行为,公獴会打到雌獴屈服为止,接着就开始交配,怀孕期持续约11周幼兽浑身无毛的诞生在地洞里,幼兽的耳朵在10天左右打开,眼睛睁开在10-14天,49-63天之间断奶,它们在3周大以前不会上到地上,之后跟保母在一起在地洞附近,约一周左右直到它们加入成兽的觅食团。
通常族群的最高首领的配偶才有权繁殖,并会在正常情况下杀光所有非它们所生的幼兽以确保它们的后代有最好的生存机会。它们也会放逐或杀掉生下有冒犯它们幼兽的母兽。

亚种分化

狐獴(3亚种)
中文名称学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狐獴爱安格拉亚种
Suricata suricatta iona
Cabral, 1971
2
狐獴纳米比亚亚种
Suricata suricatta marjoriae
Bradfield, 1936
3
狐獴指名亚种
Suricata suricatta suricatta
Schreber, 1776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範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準(分布区域或波动範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相关文化

  • Meerkat Manor《狐獴大宅门(中译)》是以肥皂剧型态演出的Animal Planet纪录影片,关于剑桥大学对一群狐獴十年的研究的部分片段。
  • 狐獴在David Attenborough描写狐獴生活的一部受欢迎BBC纪录片
  • 《狐獴国度》(Meerkats United)发表后,于一般大众中得到了一些名声。
  • 迪士尼动画《狮子王》里的丁满就是一只狐獴。
  • 狐獴在Yann Martel的Life of Pi中也被提及。
  • 在英国大受欢迎的comparethemeerkat.com广告中的Aleksandr Orlov。
  • 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使用3D技术製作了大量的狐獴。
  • 作者:温芳玲 着有:《遇见狐獴学会》:Lisa 温芳玲的生命故事,天下文化出版(2014/2)
  • 狐獴大叔(田中健太),使用狐獴当作男主角。
墨尔本动物园迎来五只狐獴幼崽
2012年6月20日墨尔本动物园迎来五只狐獴幼崽。6月20日,一群狐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动物园东张西望。 当日,墨尔本动物园向人们展示了狐獴一家的进食过程,其中包括五只2个月大的幼崽。
狐獴

狐獴
狐獴家族拍全家福
2016年9月14日,猫鼬家族来拍全家福了。5个小家伙站成一队,乖乖的叠起罗汉瞪大眼睛,有一个小家伙甚至托着腮帮,似乎正等着拍照。只有一个二货背对着镜头,看上去还没搞明白怎幺回事。来自瑞士巴塞尔的摄影师Markus Walti拍到了这搞笑的一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