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谢惠连诗作)
《猛虎行》,是乐府古题,属《相和歌·平调曲》。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猛虎行》
- 创作年代:南朝宋
- 作品出处:乐府诗集
- 作者:谢惠连
作品全文
其一
贫不攻九疑玉,倦不憩三危峰,
九疑有惑号,三危无安容。
美物标贵用,志士厉奇蹤。
如何抵远役,王命宜肃恭。
伐鼓功未着,振旅何时从?
其二
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
人谓客行乐,客行苦心伤。
注释
其一
九疑:亦作“九嶷”。山名。在湖南宁远县南。《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郭璞注:“其山九谿皆相似,故云‘九疑’。” 憩qì:简短的休息。三危:古代西部边疆山名。《孟子·万章上》:“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诛不仁也。”惑号:迷惑人的号角声。安容:安详之面容。美物:美好的物品。标:标价。标明。贵用:贵重的用途。昂贵的用途。厉奇蹤:经历奇险的蹤迹。抵:充抵,抵偿。顶替。远役:遥远的边役。肃恭:严肃恭敬的执行。端严恭敬。伐鼓:征伐的鼓声。振旅:振奋的军旅。班师之旅。谓整队班师。整顿部队,操练士兵。从:随从。
其二
潜:潜藏。长啸:长长地呼啸。生风:产生风。比喻产生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人谓:人说。客行:客乡之行。苦心:悲苦的心。费尽心思。伤:悲伤。
作者简介
谢惠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灵运每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进,官位不显,仕宦失意。为谢灵运“四友”之一。
谢惠连的《雪赋》与谢庄的《月赋》并为六朝抒情咏物类小赋的代表作,展现了素净而奇丽的画面。他的《祭古冢文》,写得也很有感情,关于古冢形制的描写,可看作是中国最早的考古发掘简报。
他的诗作,虽不如谢灵运精警,但遣词构句却不相上下,运调轻灵,用词清艳。如《秋怀》:“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烂。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寒商动清闺,孤灯暖幽幔。”《捣衣》中有“栏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诗品》评他这两首诗说:“《捣衣》《秋怀》之作,虽复灵运锐思,亦何以加焉。”他的一些乐府诗,则颇有牢骚不平之气。《诗品》将其诗定为中品。后人把他和谢灵运、谢脁合称“三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