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灵长类动物)
猴子是一个总称。灵长类中很多动物我们都称之为猴。灵长目是哺乳纲的1目,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他也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猴
- 拉丁学名:Primates
- 别称:猢狲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纲:哺乳纲
- 亚纲:真兽亚纲
- 目:灵长目
- 亚目:类人猿亚目
- 科:猴科
- 亚科:猴亚科
- 族:猴族
- 属:猴属
-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温暖地带
- 英文名:monkey, monkeys(复)
“猴”字造字因源
历史出处
猴是无臀的,所以坐不住,善于变动,在社会上经常换工作的以属猴的最多,因为猴子有善变多计谋狡猾伪善的天性,与古时代诸侯性质很相近,古时候诸侯们各据一方,个个多计谋善变,狡猾欺诈的事各尽己能,所以当初形容各据一方的霸主如一群猴子的王一样,善指挥应变,因而诸侯的『侯』字是将猴的犬去除,代表人而成『侯』,其道理在此。在中国古籍中猴子的别称有禺,果然,独,狨等。据《白虎通》记述:“猴,侯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侯者也。”侯,是等待、观望的意思。
来源
猴是一个俗称。灵长目中很多动物我们都称之为猴。灵长目是哺乳纲的1目。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
成年猕猴


猴类也称是灵长类,它是动物界里最进化的一类。猴大脑发达,四肢可以使用简单工具和抓取食物,手趾可以分开,有助于攀爬树枝和拿东西,灵长类中体型最大的是大猩猩,体重可达275千克,最小的是倭狨,体重只有70克 [‘悟空’,为幼年猕猴] 本目包括11科约51属180种,一般猴按区域或鼻孔构造分布,如按地域一般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温暖地带。大多栖息林区。
书画《猴》既是猴字写法又有猴形态

附注:不存在日本石猴这一类生物,此称呼。至今走红的‘悟空’是为年幼的日本猕猴(学名Macaca fuscata)或猕猴(学名Macaca mulatta)。驯养初期温顺可爱,但须花心思呵护。4-5年后体型会急剧增长,并且外表有巨大的改变,同时长出獠牙。如果生病,请立即交由专业兽医处理,人类与猴同为灵长类,容易交叉感染。如果主人或有发烧感冒者,也请勿与猕猴共同生活。
外貌特徵
猴体形中等,四肢等长或后肢稍长,尾巴或长或短,有颊囊和臂部胼胝,营树栖或陆栖生活,这是猴类的共同特徵。猴种类的部分特徵差不多,例如很多新世界猴会有缠卷的尾巴,这样当它们爬树时就可以用来抓着树枝,相反旧世界猴就没有缠卷的尾巴,而是有较小的鼻孔,鼻孔之间的距离也较近,部分的背部有硬皮,就像嵌入的座椅靠垫般;部分也像人类有三色的视力;其他则是两色视或单色视。虽然新旧世界猴,像猿,都有向前的眼睛,但二者的脸部却是不同的;而每种类的猴仔都有某些特徵一样,例如鼻子,颚部和臀部的类型。因此如果要明白猴的话,必须去学习它们的个别不同的特徵。从森林到草原的生活过程中,猴一直以惊人速度在进化。并且猴是与人亲缘关係最近的一类动物。
猴屁股是红色的原因:猴子是极喜欢坐的动物,所以屁股常在地上蹭来蹭去,毛被磨掉后皮肤就露出来了。屁股上的皮肤有一部分叫做性皮,有许多血管穿过这里。平时不太显眼,但一到发情期,由于雄性激素增多,血液循环加快,全身皮肤上的血管,特别是性皮上的血管和脸上的血管便清楚地显露出来,屁股呈红色。在这一时期,不但屁股发红,而且脸也发红。
猴母子

据说,这是公猴向母猴发出的求偶信号,母猴见到后也会发情。大型的猴科动物蓑狒,在发情期屁股不但鲜红,而且还发亮。猴子有些居住于树上,有些则住在草原上。而新世界猴主要居住在中南美洲,旧世界猴则住在非洲和亚洲。
生活习性
刚出生的猴子总会缠着猴母亲的手或脚,而缠着猴母亲对于幼猴是重要的,因为猴妈妈会用它们的手脚在树上攀爬,因此要缠得好才不至于在攀爬时跌下。猴子有较长的童年,有时长达三年。当它们年幼时,总会跟着它们的母亲。
猴子

而猴妈妈也会用尾巴抓着幼猴,以免它们迷失或有意外。当猴子长大,开始会和其他同年的猴子玩。通过一起玩,猴子学会如何过群体生活,和一些天然技能,例如攀爬树木。猴具有社会行为,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其他成员对它表示顺从的姿态,当群体受到攻击,为首的猴子会先站出来抗敌。
大多为杂食性、吃植物性或动物性食物。选择食物和取食方法各异,如指猴善于抠食树洞或石隙中的昆虫。猩猩的食量很大,几乎把绝大部分的活动时间用以觅食。疣猴科胃的构造特殊,大部种类吃粗纤维多的植物性食物。
不同物种的猴子会吃不同的食物,但主要是水果、植物的叶子、种子、坚果、花、昆虫、蜘蛛,动物的蛋和小动物。虽然多数猴子是素食者,但其中的狒狒却会偶然吃肉,有机会的话,它们更会偷走黑猩猩或其他动物的幼兽来吃。
虽然这样,狒狒不会像狮子和野狗般有準备地去猎食动物。而毛臀叶猴则主要吃叶子和其他植物部份,但也喜欢吃水果、花、种子和昆虫。西非洲产的大狒狒除了吃水果,花外,也吃叶子,树皮、草、树茎、昆虫、鸟蛋和蜥蜴。
猴

猴子梳理毛髮不是为了找虱子,而是猴子吃的食物中缺少电解质的东西,它们毛髮产生盐的结晶,它们互相梳理毛髮是为了找盐粒吃(这也是它们的觅食习惯)而且这样可以增进团体直接感情。
绝大多数灵长类动物营不同形式的树栖或半树栖生活,只有环尾狐猴、狒狒和叟猴地栖或在多岩石地区生活。通常以小家族群活动,也结大群活动。多数能直立行走,但时间不长。多在白天活动,夜间活动的有指猴、一些大狐猴、夜猴等。大倭狐猴和倭狐猴在乾热季节夏眠数日至数周。
繁殖规律
每年繁殖1~2次,每胎1仔,少数可多到3仔。幼体生长比较缓慢。哺乳期多抓爬在母体胸、腹部或骑在母背上,由母带着活动。性成熟的雌性有月经,雄性能在任何时间交配。只有低等猴类,如狐猴、懒猴、指猴具有一定的交配、繁殖季节。
猴

生长情况
猴子的寿命一般是20年左右,1988年7月10日,一名叫波波的雄性白喉捲尾猴死去,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一只猴子,时年53岁。
传说:上帝给生灵万物确定寿命时,其中给人的寿命是20年、驴子50年、狗25年、猴子20年。 ... 猴子和狗也不想要那幺长的寿命,分别只要了10年和15年;只有人嫌自己的寿命太短。于是上帝就把驴子、狗和猴子放弃的寿命都给了人。因此,最后人类可以活到80岁。
猴

种属分类
黑叶猴
黑叶猴体型纤瘦,头部较小,尾巴和四肢细长,体长为48-64厘米,尾长80-90厘米,体重8-10千克。它的头顶有一撮竖直立起的黑色冠毛,枕部有2个毛旋,眼睛黑色,两颊从耳尖至嘴角处各有一道白毛,形状好似两撇白色的鬍鬚,十分有趣。全身包括手脚的体毛均为黑色,背部较腹面长而浓密,所以又被叫做乌猿。臀部的胼胝比较大,尾端有时呈白色。雌兽在会阴区至腹股沟的内侧有一块略呈三角形的花白色斑,使之成为区别雄兽和雌兽的主要特徵之一。此外,在黑叶猴的产地也曾多次发现全身为银白色或者身上具有一些白色斑块的变异个体,这在灵长目动物中也是少见的。

眼镜猴
是低等原始猴类的一个分支,最早出现于距今6000万年前,并一直延续到现代。现生的眼镜猴是东南亚地区的特产动物,全世界共有4种,除了侏儒眼镜猴外,还有一种也分布于苏拉威西岛上,叫做苏岛眼镜猴;另一种叫菲律宾眼镜猴,分布于菲律宾棉兰老岛、萨马岛和莱特岛等地;再一种叫巽他眼镜猴(也叫马来眼镜猴、邦加眼镜猴),分布于大巽他群岛以及新加坡邦加岛等地。
眼镜猴

眼镜猴是一支高度特化的灵长类动物,体形很小,体长一般在9~18
厘米之间,体重在50~150克之间,像小老鼠一样,甚至可以让它在钢笔上爬来爬去;它有十分厚实的绒状毛皮,毛色为灰色、黄褐色、淡褐色等;圆圆的头部能转动180度,因此视野非常广阔,可以更方便地寻找周围的食物;在短短的脸面上,有一个短而尖突的嘴巴和很大的犬齿,还有一对异于平常、大得出奇、直视前方的大眼睛,直径都在1厘米以上,视觉非常灵敏,两眼相距很近,周围环生着黑斑,占据了脸的大部分,把鼻子挤得又小又窄,就像戴着一副宽边老花眼镜,所以叫做眼镜猴。
眼镜猴

眼镜猴不仅以眼睛大而出名,它们的两只膜状的耳朵也特别大,不时地在扇动着,所以听觉非常灵敏,只要周围稍稍有一点动静,就能够觉察出来。令人奇怪的是,眼镜猴在睡觉的时候,两只大耳朵会随意地摺叠起来,将外界的声音隔绝。这时,它们就可以闭目塞耳,安然入睡了。
侏儒眼镜猴
也叫小眼镜猴、俾格米眼镜猴等,是世界上最小也是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它的体长约为11厘米,体重50克左右,体型只有菲律宾眼镜猴的一半大。除了微小的体型外,它那直径达1.6厘米的大眼睛和浓密的皮毛也特别引人注目,这种皮毛可以让它们在潮湿阴冷的密林中保持正常的体温。
1921年,当最后一只侏儒眼镜猴被製成标本收藏在博物馆,人们就再也没有看到过这种动物。因此,科学家认为侏儒眼镜猴可能已经灭绝了。2008年,这种像老鼠一样大小的灵长类动物被科学家意外地发现,原来它们一直隐藏在印度尼西亚茂密山林中。
眼镜猴

此前,两位印尼科学家于2000年在印尼苏拉威西岛中部的瑞林都国家公园的罗尔卡提姆波山上诱捕老鼠,却意外地发现一只侏儒眼镜猴,可惜它误中陷阱,重伤丧命,但至少证明侏儒眼镜猴这一物种尚未灭绝。于是,美国研究人员随同一支印尼当地的科研小组前往该处海拔2100多米的山顶上探察,终于发现了4只侏儒眼镜猴,并且成功捕获了2只雄性和1只雌性个体。他们将无线电项圈套在这些侏儒眼镜猴的身上再将它们放生,这样就可以随时掌握它们的行蹤了。
利用无线电项圈,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了解侏儒眼镜猴的更多习性。例如,虽然侏儒眼镜猴的体型比其他眼镜猴更小,但它们的腿却都几乎一样长。因此,侏儒眼镜猴更善于利用其超长的腿在森林里上下跳跃,从一个树梢跳到另一个树梢。在睡眠方面,这种夜行动物喜欢藏在掏空的树干里休息,比其他眼镜猴更为安静。
侏儒眼镜猴的发现是个令人鼓舞的喜讯。但也有一些环保人士为此担忧,他们担心盗猎者按照新闻线索去捕捉本来就罕见的侏儒眼镜猴,类似的盗猎案件在世界各地都曾有所发生。印尼的研究人员则认为,通过科学研究获得这个物种的更多信息,就可以让印尼政府更好地对它们採取保护措施。
目/科种 | 名称 |
原猴亚目(Strepsirrhini) | 非跗猴属的原猴亚目的猴 |
简鼻亚目(Haplorrhini): | 跗猴、猴和猿 |
跗猴型下目(Tarsiiformes) | |
跗猴科(Tarsiidae): | 跗猴 |
类人猿下目(Simiiformes): | 类人猿 |
阔鼻小目(Platyrrhini): | 新世界猴 |
捲尾猴科(Cebidae): | 狨、塔马林猴、中南美的捲尾猴和松鼠猴(56种) |
青猴科(Aotidae) | 夜猴(douroucoulis)(8种) |
僧面猴科(Pitheciidae): | 毛狨猴、僧面猴(狐尾猴)、额猴(41种) |
蜘蛛猴科(Atelidae): | 吼猴、蜘蛛猴和绒毛猴(24种) |
狭鼻小目(Catarrhini): | 旧世界猴、猿 |
猴总科(Cercopithecoidea) | |
猴科(Cercopithecidae): | 旧世界猴(135种) |
人猿总科(Hominoidea): | 猿 |
长臂猿科(Hylobatidae): | 长臂猿(小猿)(13种) |
人科(Hominidae): | 大猿,包括人类(7种) |
历史发现
起源
灵长类化石发现于北美和欧洲、亚洲的古新世至渐新世地层中,在非洲和欧洲发现于中新世,而在南美、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则发现于更新世。灵长类的进化已有6000万年曆史,从世界各地发现的早期灵长类化石属原猴类,其中60多属现已绝灭。至今美洲已没有原猴类,只是在亚非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和印度洋一些岛屿上,还生存着少数与5000万年前的原猴类极为相似的种类。猿猴类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5000万年以前,大约在1500~2000万年以前,猿类的祖先就已遍布欧、亚、非三大洲,但现今却仅残存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
与人类关係
作为宠物
西欧国家把猴子作为宠物的历史:当英国人开始探索非洲时,细小猴子经常被捉去做为长途航海旅程中的娱乐玩物。而部分猴子后来更被送自国内的动物园,现今很多在英国被困的猴子大多源自在拿破仑战争和维多利亚时代期间个别捉来的。在那时期据传说,有一只早期被英国人所捉的猴子,迷失在海里,后来那猴仔被水冲到英国哈特尔浦附近的岸上,由于当时猴子身穿法国人的制服,结果被当地人误认为是法国的间谍,结果把它判决吊死。后来得哈特尔浦的人们更称该之为“monkey hanger”.
猴

虽然猴子一般被认为比较友善温和,有些人更觉得它们像人类的婴儿般,因此很多人认为可以把它们作为宠物。而幼猴就也像人类婴儿般容易帮它们清洁(可以用尿布),但当猴子到达青春期后,一般会除去尿布,但又不懂自己上厕所。它们须要不断的监督和精神的支持。还有猴仔不能长时间离开其主人,例如饲养猴子的家庭就很难可以有家庭旅行,因为它们一般需要很多的照料。
此外,郁闷的猴子会变得极端破坏性,或乱扔它们的粪便。因此要用很多时间去清理这些猴子弄出来的混乱。还有多数青春期的猴子会开始突然咬和用手捏人类。为了防止这些事情发生,有些猴子会接受手术(例如拔掉它们的牙齿或指甲),但有人又认为这些手术太残忍,因此很难找到兽医做这些手术,而野生动物兽医也对此不太熟悉。当猴子长大后,很多都会变得狂暴和难以驯服,也可能变得很攻击性,即使是对它们的主人也是一样。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更会在短时间,没有任何前兆内突然发狂,这令到主人更难去完全明白和管制它们。
猴

遇到上述情况,大多数主人都会为它们找其他的住所,例如动物园或其他援救猴子的地方,但也有些人说他们能和猴子有很长久和良好的关係。猴子一般会较喜欢它们的第一个主人,因此当它们被转换新主人,会对猴子做成一定的心理创伤和加剧他们行为的问题。可见是颇难令猴子适应新环境的。另外猴子应放于群居的地方生活,如果将它们放在单独的地方,也会导致某些问题出现。还有照顾猴子也是颇昂贵的——住宿、食物和兽医的费用都可以是非常昂贵的。而部分猴子更有特别的需要,例如饮食方面。
作为实验品
猕猴,尤其是恆河猴和非洲青猴经常广泛用于动物测试实验中。第一,因为它们易于管理,还有它们的生殖周期相对于猿也比较快,另外它们的心理和物理反应比较接近人类。而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美国自1973年起至2004年,每年用于实验的非人灵长类(non-human primates)平均约有五万只[1];欧洲联盟在2004年也用了约一万只猴子。又因为猴子高度善于社交,因此它们被放在许多不同的环境。猴子用于实验室时常有很多争议。很多人认为实验都非常残忍,而且这些实验最后只能得到很少的有价值资料,因此有很多人抗议和反对这些实验。但是,这些实验的支持者却声称猴子实验已经带来很多重要的医学突破发展,并应以避免人类的危害为优先,猴子的为后。这更成动物权利团体组织的广泛争论题目。
猴

英国用猴子做活体实验每年上千只沦为牺牲品
据《每日邮报》报导,自2008年以来,已有数千只猴子被运往英国,成为了英国各个实验室的牺牲品,其中大部分是从模里西斯和越南进口的长尾猕猴。
猴

高棉、越南、印尼和模里西斯等国家每年为世界各地的实验室提供大约10万只猴子,大部分被送往英国。
饲养猴子的工厂化农场在不断储备野猴,由此可见英国的进口禁令形同虚设。
据悉,全球实验室猴子市场每年的贸易额竟超过2.5亿英镑(约合3.9亿美元)。
猴子被用于大量测试,其中一些测试会让它们在短短几周内丢掉性命,其他幸运一点的猴子则可以存活几年时间。在商业实验室,它们会被注射新研製的药物和化学物质,以确定它们是否具有毒性。
最近几年,军方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研究用猴子实验的使用範围。
不该残忍地对待灵长类动物
英国现在已成为欧洲最大的猴子“消费国”,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英国每年使用的猴子数量超过5000只,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已开始减少使用猴子进行实验室测试的数量。 很多科学家表示使用灵长类动物进行实验是实现医学进步所必需的手段。
伯明罕大学兽医和生物伦理学家、名誉教授大卫·莫顿表示:“有时候,为了获得理想的科学数据,你只能使用灵长类动物进行实验,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例如,如果不使用灵长类动物进行研究,你便无法研製出脊髓灰质炎疫苗。相比之下,其他科学家则质疑这种贸易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布里斯托大学的哈里斯便指出:“猴子是会思考并且有感觉和有意识的动物。它们在很多方面与我们并无差异。我听说有人将其称之为‘灵长类奴隶贸易’,我们很难驳斥这种描述。我真的不理解人类为何能够以这样一种残忍的方式对待灵长类动物。”
服务残疾人士
某些组织,例如麻萨诸塞州波士顿的“Helping Hands”,已经开始训练捲尾猴去帮助四肢麻痹患者和其他严重脊椎神经受伤或行动性损伤的人士。首先,要先让猴子适应人类社会的家庭生活,然后再接受更多的训练,然后才被送到病人那里。在家里,猴子会帮助做一些的家务,例如把食物放进微波炉加热,或帮病人清洗脸部。
宠物猴萌照走红

太空探索
部分国家会把猴子用于太空探索任务,包括美国和法国。而首只被派往参与太空探索的猴子是Albert II,它加入美国于1949年6月14日发射的V2火箭。
与猴相关文化
成语
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弄鬼掉猴:比喻调皮捣蛋。
尖嘴猴腮: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土龙沐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猿猴取月: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猴头猴脑: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猴年马月:( 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轩鹤冠猴: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杀鸡儆猴:杀鸡吓猴,杀鸡骇猴 。(宰鸡教猴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它人)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弄鬼掉猴:比喻调皮捣蛋。
猴子搏矢:形容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容易上当。
杀鸡骇猴: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便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
歇后语: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猩猩) 猴子戴礼帽――假充文明人 猴子偷桃――毛手毛脚
猴子唱戏――想起一出是一出 猴子带鬍子――要哪出没哪出 猴子偷瓜――连滚带爬
猴子扛大樑――受不了 猴子吃大象――亏他张得开嘴 猴子捞月亮――空欢喜
猴子坐火箭――远走高飞 猴子推磨――玩不转 猴子坐到旗桿上――唯我独尊
猴子学人样――装相猴子耍扁担――胡抡
孙悟空更使这类词条数目大增:
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 孙猴子封了个弼马温――不知官大官小
孙猴子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跟孙悟空比跟头――差着十万八千里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六耳猕猴充悟空――冒牌货
孙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广大 孙悟空到了花果山――称心如意
生肖:
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九位。而下次的猴年将会是2028年。
书画《猴》既象猴又是猴字

《搜神记》载:“楚王游于苑,白猿在焉,王令善射者射之,矢数发,猿搏矢而笑。乃命由基,由基抚弓,猿即抱木而号。”这只白猿能够将射来的箭一一打掉,而且还在笑。当神箭手由基基拿起弓时,白猿自知不妙,抱树而号。在这里猿被人格化,正如进化论告诉人们,人类是由类人猿转变而来的。
中国古人对猴子的观察是相当仔细的。三国时东吴有个叫万震的人写过一部《南州异物志》,其中有一段说:“交州以南,有果然兽,其鸣自呼,身如猿,犬面,通身白色,其体不过三尺,而尾长四尺余,反尾度身过其头。视其鼻,仍见两孔,作爷向天。其毛长,柔细滑泽,色以白为质黑为文,视如苍头鸭。肩边班文集十余皮,可得一蓐,繁文丽好,细厚温暖。”透过这段文字,猴的一概而论跃然纸上。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辈辈封侯”之意。
猴

古文
原文: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这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译文:
某山隅有一个老人,妻子很早就逝世了,只有一个女儿在远方。打猎的人可怜他孤独,于是就送了一只猴子给他。老人十分喜欢,对待它就好像对亲生儿子一样。每次出门猴子都跟着他,(猴子)不用链子锁着不用绳牵着,但又不会离开他。如此就过了五年。一天,老人突然死了,猴子关上门,奔到老人女儿家里,泪如下雨。(老人的女儿)问:“父亲死了?”猴子点了点头。(她)于是就和猴子一同回去。老人的什幺值钱的东西也没有,无有钱给他办后事,猴子于是在乡中大哭,乡里的人于是给钱它为老人办了后事。老人的女儿要带猴子走,猴子拱手拒绝了,仍然守着老人原来的故居,每天摘果为生。每隔五天就为老人大哭一场,好像是纪念老人养了它五年的恩情,样子十分哀伤。这样不够三个月就死在了老人的坟前。乡里的人可怜他,于是把它葬在老人的坟的旁边,为它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写着:义猴之墓。
外国文学
日本东京佛教庙的猴子四面像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Hanuman)就是印度教着名的神圣体,是一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的神猴,他拯救了阿逾陀国王子罗摩的妻子悉多。中国作家胡适更认为中国神话《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原型是取自哈奴曼,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罗摩衍那》里记载的“楞伽城大战”中大闹无忧园的情节,被编成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由于印度人的崇拜猴,在以前他们会让猴住在庙宇里的地上,并让猴从他们的园里或桌上取水果。偶然被猴子抓伤,便会把它们挤进车厢,然后释放到离他们很远的地方。此外,猴子也经常出现在很多文学、电视和电影里。中国文学《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以及外国文学中的角色Monsieur Eek和Curious George都是例子。但是,普遍文化都经常错误标誌猿,尤其是把黑猩猩,长臂猿和大猩猩当作猴子。而英国作家特里·普拉切特(Terry Pratchett)就利用这点来写他的小说《Discworld》,故事讲述魔法大学(Unseen University)的图书管理员是一只猩猩,每当别人把它当作猴子时,它就会大发脾气。日文字通常用“猿”称呼猴子,还有猩猩在内的其他灵长类动物。另外由于体型大小的关係,西非洲产的大狒狒(体型约一米)经常被误认为猿,但实际它是属于旧世界猴。
猴的寓意
关于猴的寓意汉族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由于猴与侯谐音,在许多图画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如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取“马上封侯”之意;两只猴子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辈辈封侯”之意。
种群现状
在猴子受崇拜的地方,它们或没有绝种的危险。世界很多地方,猴子的栖息地都迅速受到破坏,即使在非洲和亚洲有很多地方有为它们专设的栖息地,但这只是拯救它们的第一步。因为仍有不少人捕杀它们,有些为了要猴子毛和肉,有些为了拿它们胃石作药用。有些农夫更会因猴子侵袭农作物而杀死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