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汉字释义)
在汉字为载体的生肖纪年中,猴年是很受青睐的。从唐、宋开始,传统民俗便常以猴作为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徵。比如常有画猴子骑在马背上,取言“马上封侯”的寓意;小猴骑在大猴背上,表示“辈辈封侯”;另在“九猴攀松”中,松代表永久,有长年长寿的意思。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猴
- 汉语拼音:hóu(ㄏㄡ)
- 简体笔画:12
- 汉字偏方:犭
- 五笔输入法:qtwd
- 汉字五行: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猴
hóuㄏㄡˊ
1.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行动灵活,好群居:~子。猿~。~戏。~头。~拳。~枣(中医指猕猴内脏的结石)。
2. 喻机灵的人:~儿精。
3. 方言,乖巧,机敏(多指孩子)。
汉英互译
◎猴
monkey
English
monkey, ape; monkey-lik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猴hóu
〈名〉
(1) 猴子。即弥猴 [monkey]。与猿同类,唯颊下有囊,可储食物,臀部有疣,短尾 。如:猴王(猴群中的首领;特指孙悟空);猴狲(猴儿,猴子);猴巴崽子,猴儿崽子(小猴子)
(2) 比喻机灵的人 [clever or smart chap]。如:猴儿(戏称乖巧者);猴精(比喻机灵而又顽皮的人)
词性变化
◎猴hóu
〈动〉
(1) 像猴子似地蹲坐 [squat]。如:猴下身去
(2) 像猴子一样攀援纠缠 [climb]
宝玉听话,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红楼梦》
◎猴hóu
〈形〉
〈方〉∶乖巧,机灵。多指孩子 [clever]。如:这孩子多猴
常用词组
猴年马月 猴皮筋儿 猴拳 猴儿精 猴头 猴头猴脑 猴戏 猴子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字部】猴 ·康熙笔画:13 ·部外笔画:9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呼沟切,音侯。《说文》本作㺅,夒也。从犬,矦声。《广韵》猕猴,猱也。《埤雅》猴善𠋫,其字从侯。白虎通曰:侯,𠋫也。楚人谓之沐猴。旧说此兽无𦜉,以行消食。猨之德静以缓,猴之德躁以嚣。《史记·项羽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又果名。《西京杂记》上林苑初修,羣臣各献名果。查有三种,内有猴查。梅有七种,内有猴梅。
说文解字
【卷十】【犬部】猴
夒也。从犬矦声。乎沟切
说文解字注
(㺅)夔也。夔上当有母猴二字。夔下曰。兽也。一名母猴。为下曰。母猴也。玃下曰。大母猴也。禺下曰。母猴属也。夔下曰。食母猴。母猴乃此兽名。非谓牝者。沐猴、獮猴皆语之转。字之譌也。陆佃据桺子厚之言曰。蝯静而猴躁。其性迥殊。按许书亦猴与蝯别。析言之也。若蝯下曰禺属。禺下曰母猴属。毛传曰。猱、猿属。猱卽说文之夔字。是二者可相为属而非一物也。尔雅曰。猱蝯善援。谓二者一类。从犬。侯声。乎沟切。四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eu2 [东莞腔] heu2 [陆丰腔] heu3 [梅县腔] heu2 [台湾四县腔] heu2 [宝安腔] hiu2 [海陆丰腔] heu2 [客语拼音字彙] heu2 [客英字典] heu2
◎ 粤语:hau4
◎ 潮州话:gau5
音韵集汇
上古音系
字头 | 声符 | 韵部 | 对应广韵小韵 | 拟音 | 注解 |
---|---|---|---|---|---|
猴 | 侯 | 侯 | 无 | ɡoː |
广韵
字头 | 小韵 | 反切 | 声母 | 韵母 | 韵目 | 调 | 等 | 呼 | 韵系 | 韵摄 | 广韵目次 | 高本汉 | 王力 | 李荣 | 邵荣芬 | 郑张尚芳 | 潘悟云 | 蒲立本 | 推导现代汉语 | 古韵罗马字 | 有女罗马字 | 注解 |
---|---|---|---|---|---|---|---|---|---|---|---|---|---|---|---|---|---|---|---|---|---|---|
猴 | 侯 | 戸钩 | 匣 | 侯 | 侯 | 平声 | 一等 | 开口 | 侯 | 流 | 下平十九侯 | ɣə̯u | ɣəu | ɣu | ɣəu | ɦəu | ɦəu | ɦəw | hou2 | ghu | hou | 猕猴猱也 |
蒙古字韵
字头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修正) | 八思巴字(其他形式) | 音译 | 音译(修正) | 音译(其他形式) | 拟音 | 声调 | 注解 |
---|---|---|---|---|---|---|---|---|---|
猴 | ꡣꡞꡓ | Xiw | ɣiw | 平声 |
中原音韵
字头 | 小韵 | 声母 | 韵母 | 韵部 | 声调 | 四呼 | 宁继福 | 注解 |
---|---|---|---|---|---|---|---|---|
猴 | 侯 | 晓 | 尤侯开 | 尤侯 | 阳平 | 开口呼 | xəu |
洪武正韵牋
字头 | 小韵 | 反切 | 韵目 | 韵部 | 声调 |
---|---|---|---|---|---|
猴 | 侯 | 胡钩 | 十九尤 | 尤 | 平声 |
分韵撮要
字头 | 小韵 | 声母 | 韵母 | 韵部 | 声调 | 注解 |
---|---|---|---|---|---|---|
猴 | 侯 | 晓 | 修 | 第五修叟秀 | 阳平 | 马貌之属 |
汉字说猴
其实,猴子的吉祥寓意与“侯”有关。最早是对美猴的称讚,引申为一种美。在《诗经》中,有“海直且侯”一句,《韩诗》解释说:“侯,美也。”后来,古律将贵族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侯爵”泛指封有爵位的地方君主,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诸侯。在秦汉时代,封侯拜将。于是封侯使“猴”增添了一种吉祥寓意。只是到了唐代,人们的观念起了变化,使得李白有“生不愿作万户侯”的诗句。
姓“侯”的“侯”是与“猴”同音的另一个字。相传出自黄帝时的史官仓颉,他本为侯冈氏,后简称“侯”姓。史载,春秋时晋国有侯氏;战国时魏国有着名的隐上侯羸,曾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越;汉代有大司徒侯霸;唐代有宰相侯君集;明末清初有才子侯方域;现在有相声大师侯宝林。
古人说,猴,候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候者也。也就是说,猿猴生性聪明警觉,善于识别猎手的诱饵,发现食物并不轻易去取,观望探察甚久,感到确实没有埋伏方才行动。因此,与猴同音的“侯”字,解释为“伺望,观察”,旨在描摹猴性机灵聪明的一面。
猴字成语
- 猴年马月——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 猴头猴脑——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 尖嘴猴腮——腮:面颊。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 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 沐猴衣冠——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 弄鬼掉猴——弄:戏耍;掉:摆弄。捣鬼,耍花样。
- 杀鸡骇猴——骇:惊扰。杀鸡给猴子看。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
- 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 杀鸡吓猴——杀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罚一个,警戒其余。
-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山上没有老虎,猴子可以称霸。比喻没有高人的地方,庸俗的人在称王称霸。
- 土龙沐猴——沐猴:猕猴。用泥土做的龙和戴上帽子的猕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 轩鹤冠猴——轩:古代供士大夫乘坐的车。乘轩的鹤,戴冠的猴。比喻窃据高位、虚有其表的人。
- 猿猴取月——猴子捞月。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 宰鸡教猴——用杀鸡来警告猴子。比喻以严惩一个来警告大家。
- 杀鸡哧猴——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同“杀鸡骇猴”。
猴字歇后语
猴子扳玉米——掰一个,丢一个
猴子吃大蒜——翻白眼
猴子吃了蒜——挠着屁股转
猴子吃辣椒——抓耳挠腮
猴子吃麻搪——扒拉不开
猴子舂米——乱沖(舂)
猴子穿花衣——光显自己漂亮
猴子穿衣服——冒充善人
猴子戴金冠——惹祸大王
猴子戴凉帽——不知几品
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
猴子戴眼镜——冒充斯文、假斯文
和孙猴子比跟头 —— 相差十万八千里
猪八戒甩耙子 ———不干了、不伺侯(猴)
掖着个孙悟空 ———憋出个猴来
孙悟空拔猴毛 ——— 变化多端;转眼就变;变化无常
孙猴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 —— 心腹之患
孙猴子坐天下 —— 手忙脚乱;毛手毛脚
孙猴子压在五行山下 —— 永世不得翻身
孙猴子跳出水帘洞 —— 好戏在后头
孙猴子守桃园 —— 自食其果
孙猴子上天宫 —— 得意忘形
孙猴子上了花果山 —— 称王称霸;称心如意
孙猴子封了个弼马温 —— 不知自己官大官小;沾沾自喜
孙猴子斗魔王 —— 打你个牛角朝天
孙猴子的尾巴 —— 变不了;没法变
孙猴子的手脚 —— 闲不住
孙猴子的屁股 —— 坐不住;坐不稳
孙猴子的脸 —— 说变就变、变化无常、转眼就变
孙猴子穿汗衫 —— 半截不像人
孙猴子的金箍棒——随心如意
孙猴子变戏法 —— 无中生有
孙猴子的毫毛——神通广大
孙猴子半天云里打眼罩 ——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孙猴子见唐僧——有理说不清
孙猴甩掉紧箍咒 ——无法无天
孙猴七十二变 —— 神通广大
猴子拉犁——顶牛
猴子看桃园——自食其果
猴王闹天空——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