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奖项类词条编辑指南
本指南主要收集一些在编辑奖项类词条时会遇到的问题,为有志于编辑奖项类特色词条的百科编辑者提供一些关键性指南。本指南所指奖项包括音乐类、影视类、文学类等具有评选性质的活动。
影视类示例词条: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音乐类示例词条:首届唱工委音乐奖、第28届台湾金曲奖
词条範围
本指南所指影视剧奖项一般为国际或国内两岸三地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电影电视剧综合性奖项。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性文艺评奖改革方案》等档案,国家级奖项可参照《全国类文艺类评奖奖项一览表》(19项)。其中电影节奖项一般为国际电影製片人协会(FIAPF)划分的“竞赛型电影节”包括国际A类(15个)、B类(24个)电影节或相关国家或地区官方承认并举办的国家级电影节颁发的最高荣誉。区域类奖项等非国家级奖项以主办单位的官方网站为準。
本指南所指音乐奖项一般为国际或国内两岸三地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音乐类奖项。
名称确定
作为词条编辑者,首先要确定该词条是否符合“中文百科:规範的词条名”的要求,以免做无用功。奖项类词条通常以以该国家或地区主办单位举行的颁奖晚会或官方网站确定的中文名称为标準名,但还需要注意:
1、奖项的名称应以最新的名称为最终标準名,以其主办单位或颁奖晚会的官方网站上的中文名称、发布的中文海报为第一优先权。
2、如果为非华语奖项,无中文官方译名,可採用国内权威媒体报导最多、知名度较高的译名(别名)为第二优先权。
3、为区分华语两岸三地的奖项,可按通用惯例在奖项名称前加限定词,如: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金曲奖。非华语奖项可不加。
4、官方以届算或普遍用届算的奖项,以“第x届xx奖”的形式命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几届。如: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官方不以届算的,则以举办该奖的对应年份(一般也是官方表述)算,如2016国剧盛典、2017新城劲爆颁奖礼。此外,针对于音乐榜每年举办的颁奖典礼,其标準名应为第X届XXX榜,而非第X届XX榜颁奖典礼。但是如果前三类名称与官方使用的表述有冲突,一般以官方为标準,如2016中国TOP排行榜(实为2017年举办)、第四届音悦V榜年度盛典。
5、对于奖项名称有知名度较高的简称,可使用简称而非全称作为标準名,但须在概述中说明。如: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全称是: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第30届电视剧“飞天奖"。
注:如标準词被合併,可以向百科官方求助解除;建立词条后,应当将类似名称合併到标準名称中,如将第4届音悦V榜合併到第4届音悦V榜年度盛典,便于网友搜寻、查阅,无许可权者可向有许可权者求助。
主要结构
概述
奖项类的概述文字部分基本思路由四部分构成,即基本含义/属性、获奖信息、举办情况。
主体奖
第一段应对词条进行定义并以标準词条名作为开头,如XX奖是XX机构在XX地区主办的XX奖项,创办于XX年,之后可简要介绍该奖的地位以及影响。
第二段简要介绍该奖项的重要奖项、评奖规则、奖项特色。
第三段 介绍该奖每年的颁奖时间、颁奖地点、如时间及地点不固定,可介绍最近一届的颁奖情况。
第四段 关于该奖项的必要内容,表现该词条特色需要补充说明的内容(该段非必备)
单届奖
第一段是定义性编写:奖项的全称或简称、主办或协办单位,奖项类型,如:第X届XX奖项是XX机构主办的XX奖项。
第二段奖项的基本信息(报名、提名、获奖信息),重要奖项的获奖信息(获奖人、获奖作品、所获奖项)
第三段奖项的举办时间,举办地点,主持人,特别嘉宾,播出情况等
第四段关于该奖项的必要内容,表现该词条特色需要补充说明的内容(该段非必备)
概述图
1、针对于主体奖,使用奖项官方LOGO或奖盃照,不可使用单届海报图
2、针对于单届奖,应以主办单位发布的官方海报为概述图片,中文版海报为最优先。如果无海报,建议使用奖项文字LOGO或奖盃图为概述图片。
3、图片须清晰无任何水印,尺寸大于400*400,勿添加颁奖或领奖照片、截图。
基本信息栏
採用“社会 - 奖项”模板,参考下表填写。
栏目 | 示例 | 栏目 | 示例 |
中文名* | 颁奖时间* | *年*月*日 | |
外文名* | 以官方为準 | 颁奖地点* | *地点 |
别名* | 简称 | ||
类型* | 电影、电视剧、音乐、综合奖项等 | ||
国家地区* | *国*地区 | ||
主持人 |
注:
1、主要由上述栏目构成,除必备(*)栏目外,可根据具体情况可增设、删减。
2、影视类奖项可填写评审团主席、影帝、影后或视帝、视后等重要奖项。
3、音乐类奖项不要填写个别奖项的获奖者。
4、针对主体奖,颁奖时间改为创办时间,颁奖地点不固定可不填写,可增加颁奖周期、主办单位等。
目录结构
- 主体奖
一级目录 | 二级目录 | 主要内容 | 关联性 | 备注 |
---|---|---|---|---|
奖项沿革 | -------- | 按时间顺序介绍奖项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等 | 强 | |
奖项文化 | 奖项名称 | 介绍奖项的名称来源、奖项的背景等内容 | 弱 | |
奖盃奖座 | 介绍奖项的奖盃、奖座寓意等内容 | 建议附奖盃或奖座相关图片 | ||
主题音乐 | 介绍奖项的主题曲等内容 | |||
奖项设定 | -------- | 表格展示所有奖项的设定情况(包含已取消奖项或更名奖项须备注说明) | 强 | 奖项须标明设定时间 |
评选规则 | -------- | 介绍奖项的制度、评审规则、以及评审团队 | 强 | |
历届回顾 | -------- | 表格列出每一届奖项的举办年份及对应的词条连结 | 强 | 须注明统计截止时间 |
奖项之最 | -------- | 表格展示每届所颁奖项的各项之最 | 弱 | |
幕后製作 | -------- | 介绍奖项幕后製作团队 | 弱 | 建议附奖项幕后製作相关图片 |
奖项轶事 | -------- | 介绍奖项幕后的故事或花絮等内容 | 弱 | |
奖项评析 | -------- | 介绍总结提炼媒体或机构等评价主体奖项的文字内容(非单届) | 强 | |
奖项争议 | -------- | 按时间顺序,客观叙述奖项有关的争议内容 | 弱 |
- 影视剧类(单届)
一级目录 | 二级目录 | 主要内容 | 关联性 | 备注 |
---|---|---|---|---|
奖项历程 | -------- | 介绍奖项报名日期、公布入围名单、颁奖典礼日期等信息 | 强 | |
奖项主持 | -------- | 可用表格展示奖项的主持人、司仪等 | 弱 | |
奖项评审 | 初选评审 | 表格展示报名入围奖项评审名单 | 弱 | |
複选评审 | 表格展示提名奖项複选评审名 | |||
决选评审 | 表格展示获奖奖项决选评审名单 | |||
提名名单 | 完整名单 | 表格展示提名所有该奖项的完整名单(包括提名者、提名作品) | 强 | 建议附提名名单嘉宾或影片海报的相关图片 |
奖项统计 | 表格展示获奖人或作品的数量及所获奖项(按由多到少排列) | 弱 | ||
获奖名单 | 完整名单 | 表格展示获得所有该奖项的完整名单(包括获奖者、获奖作品) | 强 | 建议附获奖名单嘉宾或影片海报的相关图片(与提名名单图片无重複) |
奖项统计 | 表格展示获奖人或作品的数量及所获奖项(按由多到少排列) | 弱 | ||
颁奖嘉宾 | -------- | 表格展示所有奖项的颁奖嘉宾名单和所颁奖项 | 弱 | 建议附颁奖嘉宾相关图片 |
表演节目 | -------- | 表格展示颁奖晚会按照时间顺序,表演的节目的基本信息 | 弱 | 建议附表演节目嘉宾或节目相关图片 |
奖项幕后 | -------- | 介绍奖项幕后的故事或花絮等内容 | 弱 | |
奖项评析 | -------- | 介绍总结提炼媒体或机构等评价性文字内容 | 强 | |
奖项争议 | -------- | 按时间顺序,客观叙述奖项有关的争议内容 | 弱 |
- 单届奖项类(通行目录,除影视外)
一级目录 | 主要内容 | 关联性 |
---|---|---|
奖项历程 | 介绍该届奖从启动到结束时的重要事件 | 强 |
奖项特色 | 介绍该届奖不同于往届、其他奖的特色内容 | 弱 |
评选规则 | 介绍该届奖评选的规章制度、流程以及对各奖项的要求 | 弱 |
幕后团队 (评审名单) | 介绍支持、帮助举办该届奖以及参与该奖项评选、颁发的幕后团队、公司、组织等;介绍参与该届奖评选的评审团成员 | 弱 |
入围/提名名单 | 表格列出该奖有入围/提名名单存在的各奖项的入围者,目录名视官方称呼而定 | 强 |
颁奖典礼 | 介绍该届奖颁奖典礼的流程及其主要内容,包括出场嘉宾、颁奖嘉宾等 | 强 |
获奖名单 | 表格列出该届奖所有奖项的获奖者 | 强 |
奖项幕后 | 介绍该奖项从开始筹备到结束过程中有趣、特殊且不能收录进其他目录中的内容 | 弱 |
奖项评析 | 叙述该届奖的价值、意义以及社会评价、分析 | 强 |
奖项争议 | 介绍针对于入围、颁奖的社会争议内容 | 弱 |
补充说明:
1、关联性强是指特色词条必需包含的内容,弱表示无要求。
2、申请影视单届奖特色词条时,必需包含所有“强”关联性目录内容和至少两个内容较为丰富的“弱”关联目录内容。
3、申请单届奖特色词条(除影视外)时,要求至少包含五项强相关内容和一个内容丰富的弱相关目录。其中,申请音乐类奖项是,如若奖项评析/发展历程确实没有,可用两个弱相关内容填补其中一个强相关内容。部分奖项没有入围名单或颁奖典礼,特色只需包含其他四项强相关内容和一个内容丰富的弱相关目录即可。
4、针对二级目录,影视单届奖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音乐单届类词条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设定二级目录。设定二级目录时应以其具体内容分类及丰富度为根据,如评审名单可以分为初选、複选、决选评审。奖项评析可设定针对于入围、获奖、颁奖典礼等不同内容的二级目录。
5、针对主体奖,申请特色词条时,必需包含所有“强”关联性目录内容。同时,音乐类主体奖应当保证历届回顾全内链覆盖。
6、针对于优质版本,音乐类奖项可单独申请初级优质版本,但主体奖项应至少包含六个不论强、弱相关的目录。单届奖则应包含七个不论强、弱相关的目录。影视类奖项不建议单独申请初级优质版本。
注意事项
编辑相关词条时,应遵守百科基本的编辑要求及特色词条基本要求。本目录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强调并额外补充几点。
弱相关问题
避免弱相关信息占用过多篇幅,影响读者阅读。
细节规範
1、编写词条时,杜绝主观、新闻性的描述。
2、标点符号使用中文标点并且规範使用,避免使用半角符号,避免乱码出现,去除无意义空格。
3、图片排版应儘量少使页面出现空白。
4、基本信息栏内容排序要有逻辑性和主次性。
语言描述
- 不直接複製新闻内容
中文百科的内容应该是对资料的彙编,而非新闻的简单聚合。当使用新闻作为内容来源时,需要把新闻的内容改写为符合百科规範的文字。
- 语言通顺、有逻辑
编辑词条时,尤其是编辑奖项评析等文字较多的目录时,应当注意语言的连贯性、逻辑性,要符合用语规範。
使用有效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建议使用奖项的官方网站资料、权威媒体的新闻报导以及来源可靠的网站信息。
使用论文、着作、期刊等,使用该类资料时应按照参考资料模板填写,必须添加引用内容所在页码。相同内容的文献描述,建议不超过两篇。
图片
在图片图册方面,正文图片同一类型的可整合在一起。但获奖嘉宾和颁奖嘉宾等不能混杂在一个图册,内容不得使用明星写真等和词条主体关联不大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