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独山县

独山县

独山县

独山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最南端,与广西南丹县接壤,是贵州省乃至大西南进入两广出海口的必经之地。东守两广、西望滇黔、南控东协、北至天府,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是贵州南部重要城镇,也是西部地区连线中、东部地区的开放前沿。

独山县总面积2442.2平方公里。2012年独山县总人口为35万人,生产总值为34.6173亿元。被国家确定为甲级开放县、省政府确定为民族地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农业综合开发县、集体经济试验区和星火技术密集试验区。

2016年12月,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独山县
  • 外文名称:DuShan County
  • 别名:独山
  • 行政区类别:县
  • 所属地区: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下辖地区:八个镇
  • 政府驻地:百泉镇
  • 电话区号:0854
  • 邮政区码:558200
  • 地理位置:中国西南地区贵州省南部
  • 面积:2442.2平方千米
  • 人口:34.92万人(2003)
  • 方言:布依语、苗语、西南官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深河桥风景名胜区、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
  • 机场:荔波机场
  • 火车站:独山站
  • 车牌代码:贵J
  • 行政代码:522726
  • 高等院校:贵州独山县大学城
  • 县委书记:犹永凯 

建制沿革

汉代属毋敛县,王莽时毋敛县改称有敛县。
唐代置石牛县,属南寿州治。
宋代置中平县,大观四年,废中平县,併入庆远府河池县。
元代置独山州蛮夷军民长官司。
明代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设定独山州。
民国改设独山县,将三脚屯州同分设三合县,后为贵州省八个行政督察区中的第二行政督察区的专员公署所在地,时为贵州省的第四大城市,国统区第十四大城市。
1949年11月19日解放,将贵州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改设为独山专区。1957年独山县,荔波县,平塘县(部分)三县合併,1961年三县分设,独山县沿用。
2013年07月,撤销城关镇、尧梭乡、羊凤乡,设定百泉镇,以原城关镇、尧梭乡、羊凤乡地域为百泉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中南社区;撤销麻尾镇、黄后乡、董岭乡和尧棒乡,设定新的麻尾镇,以原麻尾镇、尧棒乡、黄后乡、董岭乡地域为新设定的麻尾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麻尾村;撤销兔场镇、甲定水族乡、翁台水族乡,设定影山镇,以原兔场镇、甲定水族乡、翁台水族乡地域为影山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友芝村;撤销基长镇、水岩乡,设定新的基长镇,以原基长镇、水岩乡地域为新的基长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基长村;撤销本寨水族乡,设定玉水镇,以原本寨水族乡地域为玉水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新和村;撤销上司镇、打羊乡,设定新的上司镇,以原上司镇、打羊乡及甲里镇的甲里村、峰洞村、角寨村地域为新设定的上司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上司村;撤销甲里镇,将原甲里镇四九村、星朗村划入下司镇,设定新的下司镇,以原下司镇和甲里镇四九村、星朗村地域为新设定的下司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下司村;原麻万镇建制不变。

行政区划

2000年,独山县辖8个镇、10个乡。
2003年,独山县辖8个镇、10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250个村委会、9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34.9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6万人;少数民族24.06万人。
2012年,独山县辖一城六区(即:独山大学城、贵州独山经济开发区、麻尾工业园区、独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独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独山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独山城乡统筹改革实验区)和8个镇,7个乡、3个民族乡:城关镇、兔场镇、麻万镇、基长镇、上司镇、下司镇、甲里镇、麻尾镇、尧梭乡、羊凤乡、甲定水族乡、翁台水族乡、本寨水族乡、水岩乡、打羊乡、尧棒乡、黄后乡、董岭乡。
2013年,辖八个镇:百泉镇、麻尾镇、影山镇、基长镇、玉水镇、上司镇、下司镇、麻万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独山县地处贵州最南端,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北纬25°04′~25°31′,东经107°41′~107°55′之间。全县总面积2442.2平方公里,县城距广西南丹县城120公里,距黔南州都匀市约48公里,距省城贵阳市约198公里,距重庆市600公里,南距广西北海市740公里、广州市800公里。
独山县地理位置图

地形

独山县地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较周边地区高出300~500米。独山县的地理地形有着名的独山泥盆纪——石炭纪标準地层剖面,发育完整、出露完好、研究程度较高、各种地质现象和反映时空观念、环境因素、生物进化的生物化石丰富等。全境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箱状背斜,形成较周边地区高出 310~490米的突出平台地,最低海拔500米,最高海拔为1465米 ,平均海拔850~1100米之间。

气候

独山县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35.5℃,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0℃,年降雨量为1429.9毫米,无霜期297天。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独山县内已探明储量并开採的有锑、铁、镁、汞、煤、硫、重晶石、硅石、方解石、白云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其中初步探明的铁矿储量12964万吨、硫铁矿储量60万吨、煤矿1743万吨、硅矿储量132万吨、方解石储量4941万吨、优质石灰石10759万吨、白云石930万吨。

林牧业资源

独山县有林地面积6.32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5% ,全县有森林面积948270亩,可开发利用面积有6795亩。其中马尾松用材林5万公顷,蓄积量250万m3 ,是国家飞播造林示範区;全县草山草坡面积61.43万亩,可开发面积32万亩,500亩以上草场66片,达35.5万亩。境内驻有贵州省草业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与纽西兰合作的贵州省牧草种籽繁殖场,开发人工草场达20年,面积达2万亩,被列为中国南方畜牧业重点县。
独山县全景图独山县全景图

水资源

独山县境内水域系红水河和珠江流域,长10公里以上的季节河流24条,地下河22条,地下水库数个。地下水储量丰富,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38900万立方米,全县共建有各类水利设施和水库,总蓄水量2779万立方米。独山县南部灌区已建成库容1650万立方米的谭尧水库。

人口

2017年,全县期末户籍人口37.08万人,期末常住人口35.23万人。全年全县出生人口3929人,出生率为10.73‰;死亡人数2142人,死亡率为6.11‰;人口自然增长率4.62‰,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2.69%,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01。(计生部门口径)
2017年末户籍人口35.4614万人,按城乡分,城镇人口17.5691万人,乡村人口17.8923万人。(公安部门口径)
主要民族有布依族、苗族、水族、壮族等,以布依族为多,少数民族占总人口69%。

经济

综述

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2.63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8.63亿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92亿元,同比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9.08亿元,同比增长16.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2.5:30.2:47.3,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463元,同比增长12.6%。
表1:2012-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7年比2016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366173
428642
550147
620556
730919
826307
13.0
第一产业增加值
83840
96249
137566
143988
168960
186291
6.8
第二产业增加值
134007
153044
178056
197733
217133
249235
12.4
工 业
129081
144282
159831
179335
195012
224262
12.1
建筑业
4926
8762
18225
18398
22121
24973
15.7
第三产业增加值
148326
179349
234525
278835
344826
390781
16.2
批发和零售业
9691
10952
12273
13653
14969
16031
6.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5762
14929
17731
19726
23213
24170
8.3
住宿和餐饮业
8276
9072
12327
13804
15877
17457
11.7
金融业
6851
5739
5064
6500
10196
12122
15.0
房地产业
23240
24971
37514
45434
61357
74743
19.2
其它服务业
1488
2051
5001
179718
213832
239164
17.3
营利性服务业
20141
24892
45109
56602
71263
92694
44.7
非营利性服务业
64365
88795
104506
123116
142568
146470
3.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14011
16214
20422
23036
27053
30463
12.6
全年关停规模工业15家企业,其中有7家为铁合金。铁合金行业的增速明显下降,增加值同比下降18.2%。2家造纸和纸製品企业停产,增加值同比下降77.1%。高耗能、重污染行业逐步被淘汰。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1347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114985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50093平方米,减少43797平方米。全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5.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5.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製造业增加值增长63.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3.4亿元,比上年增长49%;实现营业利润2.9亿元,增长45%。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4.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2%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971万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税收收入36233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分门类看,採矿业实现利润0.3亿元;製造业5亿元,增长16.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4.5亿元,比上年增长78%。

第一产业

独山县是贵州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县有耕地25.5万亩,其中田19.5万亩,土5.5万亩,1万亩以上连片稻田有5片。基础比较扎实可供较大开发的农特产有优质稻米、独山大豆、皱皮辣椒、法国细刀豆、迷迭香草、优质西红柿、独山优质高蛋白玉米、高产油菜、脱毒土豆、杂稻种、蔬菜和烤菸等。
2017年,独山县共建设州级以上农业园区7个,其中省级园区4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1个,入住园区龙头企业4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发展到553个,新增带动农户数达23427户,完成“三品一标”无公害种植业产地认定10.99 万亩,无公害种植业产品认证10个。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34亿元,同比增长6.8%。
表2:2012-2017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7年比2016年增长%
增长(%)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83840
96249
130566
143988
174342
193383
6.8
种植业
53284
57642
90535
99940
112140
123373
7.7
林 业
3145
3550
4127
5277
8479
11074
5.7
畜牧业
25686
33141
33427
35712
46230
49033
4.7
渔 业
1023
1150
1376
1621
2111
2809
10.9
农林牧渔服务业
702
766
1101
1438
5382
7094
6.8
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62万公顷,同比降低0.9%;中草药材作物种植面积0.3万公顷,同比增长4.8%;茶叶种植面积0.53万公顷,同比增长71%。全年粮食产量11.1万吨,同比降低1.8%。蔬菜、中药材、茶叶等经济作物产量较快增长,分别增长 6.9%、6%、162.5%。
表3:201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产量(吨)
同比增长(%)
粮食
111034
-1.8
其中:稻穀
68175
-0.7
小麦
2844
-5.5
玉米
23371
-3.7
马铃薯
9933
-6.2
油料
10493
-4.4
其中:花生
567
-7.5
油菜籽
9751
-4.4
烤菸
502
-39.2
蔬菜
380063
6.9
中药材
42812
6
茶叶
2000
165.2
水果
26457
-0.3
全年林业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5.7%。
全年畜牧业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4.7%。肉类总产量17401吨,同比增长6.3%。其中,猪肉产量13446吨,同比增长4.4%;牛肉产量2462吨,同比增长14.7%;羊肉产量599吨,同比增长12%;禽肉产量894吨,同比增长10.8%;牛奶产量3294吨,同比下降3%;禽蛋产量641吨,同比增长2.6%。
表4:2017年主要畜产品生产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同比增长(%)
肉类总产量
17401
6.3
其中:猪肉
13446
4.4
牛肉
2462
14.7
羊肉
599
12
禽肉
894
10.8
牛奶产量
3294
-3
禽蛋产量
641
2.6
猪出栏数
163757
4.3
牛出栏数
20404
13.8
羊出栏数
37803
13.2
家禽出栏数
543302
11.2
猪存栏数
134225
7.6
牛存栏数
59203
-8.7
羊存栏数
46296
9.1
家禽存栏数
417145
5.5
全年渔业增加值0.28亿元,同比增长10.9%,水产品产量1978吨,同比增长5.5%。
2017年独山县新增灌溉面积1.8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0.602万千瓦,同比增长2.5%。

第二产业

独山县的主要工业企业有採选、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电力、印刷、製药、塑胶、编织、造纸、製鞋、铸造、酿造、食品加工、饲料加工、油料加工、服装、修理等22个行业。县城设有超市、百货、针纺、盐业、医药、土产、农资等国家商业二级批发站。向外招商引资建设项目和改造的企业有43个, 其中,可供使用的厂区面积达532053平方米,厂房面积91928平方米。并成立小河工业区、麻万轻工业园区、三桥加工区、州县共建以冶金、建材化工、商贸为支柱的麻尾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户,比上年末净增22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28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为7.57亿元和25.71亿元,分别增长14.6%和12.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4.6%和12.9%;国有企业增加值9996万元,同比增长16.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非公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2.2亿元,同比增长13.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6.8%。
主要工业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製造业,通用设备製造业,非金属矿採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行业产值增长较快,分别增长64%,57%,53%,48%。
表5:2017年规模工业分行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行业名称
本月累计 (现价)
去年同期累计(现价)
同比增长(%)(不变价)
合计
332820.9
279205.6
13.3
非金属矿採选业
19170.6
12497.3
51.7
农副食品加工业
10434.8
8523.9
20.6
食品製造业
10386.8
7196.1
38.4
酒、饮料和精製茶製造业
9720.3
6483
46
纺织业
2685.4
0
-100
纺织服装、服饰业
1677.6
1702.1
-1.1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品业
2950.8
2413.4
22.9
家具製造业
11187.9
8225.7
30.9
造纸和纸製品业
2385.9
9288.3
-77.1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製造业
2974.8
1837.4
61.9
橡胶和塑胶製品业
3485.1
2752.5
21.5
非金属矿物製品业
94273.4
73566
1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67489.1
75930.9
-18.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8833.9
13712.4
24
金属製品业
7829.4
7121
5.2
通用设备製造业
14888.8
9156.9
63.1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製造业
4258.5
4200.3
1.2
电气机械和器材製造业
10158.5
7511.9
40.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製造业
21761.3
13300.7
63.6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9928.9
8610.7
1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6339.1
5175.1
20.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商品混凝土、中空玻璃、石灰石、冷冻蔬菜、光电子器件、十种有色金属、电动机、家具、钢结构、砖分别增长97.4%、59%、46.6%、45.2%、43.6%、42.9%、40.3%、34.7%、24.3%、21.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4%,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表6: 201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名  称
计量单位
本月止累计
去年同期累计
累计增长(%)
石灰石
万吨
113.15
77.18
46.6
大米
万吨
5.71
4.93
15.8
饲料
万吨
1.05
1.02
2.9
熟肉製品
329
466.74
-29.5
冷冻蔬菜
4708.66
3243.16
45.2
糖果
49399.91
46602
6
罐头
6024
17535
-65.6
精製茶
174.34
158.18
10.2
蚕丝
120
0
0
服装
万件
0
19.17
-100
人造板
万立方米
6.05
5.35
13.1
家具
万件
11.19
8.31
34.7
纸製品
万吨
0.5
1.87
-73.3
塑胶管材
9007
8669.31
3.9
硅酸盐水泥熟料
万吨
75.31
67.28
11.9
水泥
万吨
102.45
92.36
10.9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255.07
129.22
97.4
亿块
29.75
24.44
21.7
夹层玻璃
平方米
273195.33
0
0
中空玻璃
万平方米
182.29
114.63
59
日用玻璃製品
53220
48114.96
10.6
石墨及碳素製品
万吨
8.14
7.48
8.8
铁合金
万吨
40.38
44.32
-8.9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1
0.7
42.9
白银(银锭)
千克
3360670
2773617
21.2
钢结构
45759
36814.9
24.3
滚动轴承
万套
116993.06
111608.03
4.8
金属紧固件
7019
10370
-32.3
电动脚踏车
41033
40543
1.2
电动机
万千瓦
332.49
237.02
40.3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
万台
274.18
0
0
光电子器件
万只(片)
12438.7
8662
43.6
电子元件
亿只
10.68
13.95
-23.4
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17.8%;实现利润总额5.3亿元,同比增长15.2%。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5亿元(核算口径),同比增长15.7%;资质内建筑企业总产值16.7亿元,同比增长35.9%。

第三产业

2017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4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工业投资35.09亿元,同比增长8.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66亿元,同比下降32.54%。其中,住宅投资7.96亿元,同比下降30.4%;办公楼投资0.35亿元,同比增长27.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31亿元,同比下降59.4%。房屋施工面积161.6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6%;房屋竣工面积2.5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1%。商品房销售面积64.08万平方米(含期房),同比增长42.5%。商品房销售额23.9亿元,同比增长79.9%。
表7:2017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绝对数
同比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10.66
-32.54
#住宅
7.96
-30.44
办公楼
0.35
27.27
商业营业用房
1.31
-59.39
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161.65
0.61
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2.55
-80.99
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64.08
42.28
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23.90
79.91
201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8亿元,同比增长13.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5亿元,同比增长13.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58亿元,同比增长14.1%。
表8: 2012-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同比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86
11.33
14.64
16.4
18.6
21.08
13.3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
城镇
7.66
8.8
11.46
12.87
14.59
16.5
13.08
乡村
2.2
2.53
3.18
3.53
4.01
4.58
14.10
按销售行业分
批发业
2.67
3.09
3.99
4.44
5.01
5.62
12.15
零售业
6.34
7.26
9.38
10.53
11.9
13.55
13.48
住宿业
0.14
0.16
0.21
0.24
0.28
0.32
13.63
餐饮业
0.71
0.82
1.06
1.19
1.37
1.59
16.41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饮料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菸酒类,汽车类,五金,电料类等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分别增长160.7%、123.7%、106.8%、78.7%、49.2%、44.4%。
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17653万美元,同比增长68.2%。其中,出口额12102万美元,同比增长15.8%;进口额5549万美元,同比下降12511.3%。
全县个体工商户年末从业户数14286户,同比增长14.9%,从业人员23156人,同比增长17.9%;注册资金85423.237万元,同比增长28.9%。私营企业4971户,同比增长35.3%,从业人员50041人,同比增长13.9%,注册资金205.38亿元,同比增长54.6%。
2017年,高起点建设一批景区景点,以承办黔南州第十一届旅发会为契机,统筹推进景区景点。打造“一镇一特三景”,净心谷、天洞、深和桥、大河口、古国毋敛等9个重点景区一期开放运营。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357.21万人次,同比增长 39.72%。实现旅游总收入107.2亿元,同比增长42.92%。
2017年独山县省级风景名胜区1 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3个。
201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94635万元,同比增长5.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44971万元,同比增长12.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6233元,同比增长19.1%。
全县公共财政支出完成271738万元,同比增长18.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画生育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增长幅度较大,分别增长19.9%、11.7%、51.9%、12.1%、95.9%。
表9:2017年财政收支情况
指标名称
绝对数(万元)
同比增长(%)
财政总收入
94635
5.5
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
44971
12.4
其中:税收收入
36233
19.1
其中:增值税
11226
52.3
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
2102
-47.3
个人所得税
736
18.0
城市维护建设税
1527
1.1
土地增值税
1405
6.0
契税
648
97.6
耕地占用税
16001
61.5
菸叶税
200
-52.4
非税收入
8738
-9.0
公共财政支出
271738
18.8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
29641
19.9
公共安全
8463
-19.6
教育
49445
-12.3
科学技术
7603
11.7
社会保障和就业
22196
51.9
医疗卫生与计画生育支出
30081
12.1
节能环保
7404
-12.9
农林水事务
35095
-10.6
文化体育和传媒
2340
-52.0
城乡社区事务
6271
111.0
住房保障支出
42102
95.9
201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16.36亿元,同比增长5.6 %,各项贷款余额87.14亿元,同比增长25.6%。
表10:2017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收支情况
指标名称
年末数(万元)
去年同期数(万元)
同比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1163610
1102413
5.55
(一)境记忆体款
1163406
1102218
5.55
其中:个人存款
727048
647837
12.23
单位存款
436358
454381
-3.97
(二)境外存款
204
195
4.62
各项贷款余额
871446
693731
25.62
1.个人存款
342833
280821
22.08
其中:短期贷款
85112
55497
53.36
中长期贷款
257722
225323
14.38
2.单位存款
528613
412911
28.02
其中:短期贷款
65388
79073
-17.31
中长期贷款
463224
333838
38.76

社会

教育

2013年贵州省第一座县级大学城落户独山县,为独山县大学城。独山大学城位于该县城南部,距县城2公里,占地1.5余万亩,规划容纳10所大学,在校学生8至10万人,总投资概算约135亿元。独山大学城的大学教育区包括东大学园区、西大学园区、国际合作大学园区、发展园区及山体公园四大部分,占地面积507万平方米,建筑规模214万平方米。
独山县大学城效果图独山县大学城效果图
入驻独山大学城开办分校的有黔南师院独山校区、独山职校、黔南民族幼儿师範高等专科学校,土耳其东地中海大学、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北塞尼可西亚大学、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贵州产学研基地、中央音乐学院(211工程)等高校。
2017年末,全年财政支出教育费用4.94亿元,同比增长12.3%。各级各类学校107所,同比下降9.3%。全县教职工数3772人,同比增长5.2%。各级各类在校学生50843人,同比增长3.2%。适龄儿童入学率99.6%,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国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0.5%,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6%,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0%,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表11:2017年教育事业情况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同比增长(%)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
107
-9.32
其中:在校学生(含幼稚园)
50843
3.16
教职工
3772
5.22
其中:专任教师
3082
4.02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1
0
招生数
227
-62.78
在校生数
1703
-30.66
毕业生数
757
33.98
普通中学
-
其中:完全中学
0
0
高级中学
2
0
初级中学
5
0
九年一贯制学校
1
100
高中
-
招生数
2073
-2.31
在校生数
6057
-4.27
毕业生数
2114
-8.09
国中
-
招生数
3170
5.04
在校生数
9365
-3.77
毕业生数
3432
-11.93
普通国小
-
招生数
3879
2.67
在校生数
22315
7.24
毕业生数
2755
1.36
适龄儿童入学率
%
99.58
0.35
特殊教育学校
1
0
招生数
11
57.14
在校生数
102
-5.56
毕业生数
22
46.67
幼稚园
54
5.88
幼稚园在园幼儿数
11301
14.65

文化

2017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惠民”、“三馆一站”工作取得新成效,县图书馆、文化馆运营良好。2017年我县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公用房屋建筑面积580平方米/万人,图书馆藏书6.1万册,全年共接待读者1.025万余人次,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民生工程任务达685 场次。全县广播覆盖率达到78%,电视覆盖率达到98.7%;全县开展摄影展、送春联、送演出、送文艺辅导等文化活动60余场次,参与人数2万余人,观众达8万人次。

卫生

2017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53个(含7所民营医院及村卫生室),全县卫生机构床位1245张,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3.6张,卫生技术人员94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61人,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生数1.34人;注册护士636 人,乡镇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县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数217张,乡镇卫生技术人员 273人。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16种1173例,总发病率为330.66/10万,同比下降 8.29%。全年完成 91367剂次疫苗接种,接种率达99.41%以上。各项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全面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98.46%,孕产妇死亡率为 45.84/10万,婴儿死亡率为7.3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0.08‰,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87.97%,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7.23%。为2410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给予补助,补助金额96.4万元,免费为8000名农村妇女筛查宫颈癌。
2017年末,获批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範县”。

人民生活

2017年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914元, 同比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421元,同比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0.88平方米, 同比下降 1.1%。
表12: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抽样调查数)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家用汽车
22
彩色电视机
43
机车
7
热水器
33
洗衣机
32
行动电话
95
电冰柜(柜)
32
固定电话
0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79元,同比增长10.7%;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9499元,同比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53 平方米,同比增长5%。
表13: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抽样调查数)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家用汽车
9
彩色电视机
31
机车
24
热水器
20
洗衣机
26
行动电话
90
电冰柜(柜)
26
固定电话
0

就业

2017年全县深化“招才引智”“招工引劳”,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获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範县和全省“劳动人事争议示範仲裁示範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8923人,同比增长3.5%。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913人,同比降低27.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0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6%,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1423人,职业培训5375人,其中农村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4123人,创业培训1174人,带动就业人数2688人。
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民工外出务工人数74501人,在省外55741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55741人。

社会保障

2017年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21.5212万人,同比增长 2.6%;失业保险11015人,同比增长2.1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20920人,同比下降0.55%(大学城学生转都匀参保导致负增长)。
表14:2017年社会保险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同比增长(%)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410
23.50
#企业职工
7457
77.90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5364
2.56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1834
17.79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8742
73.83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1619
14.69
领取失业金人数
人/次
14
1.83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1601
8.98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1487
8.63
全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449人,同比下降13.1%。其中:城镇居民2365人,同比下降17.4%;农村居民10084人,同比下降12.0%。
全县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3735套,同比下降563.52%。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0862套,同比增长184.49%。改造农村危房1349户,同比增长50.24%。

生态环境

2017年,全县林业稳步发展。通过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复造林等国家林业工程、项目,全县荒山荒地造林面积完成10141公顷,完成四旁(零星)植树20万株,年末实现封山育林面4208公顷。营造林面积12165万公顷,同比增长2.8%。2017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较上年同期提高1.04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700.74公顷(含大学城、经开区),同比增长2.94%,建成区绿地率为34.7%,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
2017年,全年环保资金投入18234.81万元。工业污水排放量101.04万吨,同比下降3.7%;工业废水处理量103.39万吨,同比增长50.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60.89%;工业固体废物贮存率39.11%,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0.2%,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率与上年持平;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9.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47.64吨,分别同比下降75.14%和下降53.42%。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空气品质优良天数比例总体达到100%。

安全生产

2017年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2人。

邮电

2017年,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572.24万元,同比增长8.67%;电信业务收入17696.99万元,同比下降16.1%,固定电话用户9804万户,同比下降3.9%;行动电话29.6万户,同比增长12.1%;网际网路宽频接入连线埠9.81万个,同比增长227%。

交通

独山县处于西南经济圈与华南经济圈的交叉点。贵州最早修通的黔桂铁路、黔桂公路由北向南贯通全境,可通向中国各地,过境铁路有13个车站可供物资调运,并即将进行贵阳至柳州黔桂高速铁路电气化改造,北连四川、重庆、南接广西、广东的西南出海大通道“贵新高速公路”(贵州段)纵贯县境南北已于2000年6月正式通车;全长60余公里。通往国家级荔波樟江旅游风景区的高等级公路独山至荔波和麻尾至樟江风景区小七孔二级公路已建成通车;“贵新”高等级公路分别在县境的麻尾、下司、上司、城关四个重镇开设有上下匝道口。
距荔波旅游支线机场105公里。2003年,独山县已有省级以上的公路有3条,连通周边两省区六县;另有乡、村公路1020公里,连通各乡镇至村民组,形成以铁路、国道、航空为主干线,地方公路为主的立体交通网路。
2017年,全县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县内公路通车里程1528.11公里,等级公路里程1012.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9.08公里。全年共完成客运量97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51217万人/公里,分别同比增长2.4%、5.1%;货物运输量825万吨/公里,货物周转量189608万吨/公里,分别同比增长5.5%、11.5%。改造国省道项目71公里,建成通村油(水泥)路870.95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100%,已建成招呼站180个。

旅游

特产

土特产有享誉中国的独山盐酸菜系列产品和与都匀毛尖齐名的高寨茶、沟山茶。盐酸、臭酸、虾酸是独山有名的“三酸”,风味独特,其中盐酸菜被称“中国最佳素菜”。还有油桐、刺梨、杨梅、蕨菜(龙爪菜)、拆耳根、板栗、野竹笋、杜仲、五蓓子、板兰根、何首乌、枸杞、云香草、魔芋、黄姜等以及名扬贵州的独山皱皮辣椒、独山大豆、独山大青菜、优质大米、优质土豆等。

旅游景点

独山县系喀斯特岩溶地区,自然风景优美,北部有深峡幽谷,飞瀑流泉、百里杜鹃花和天下奇石翻天印、风动石,南部有奇异的峰林溶洞和温泉。
深河桥抗日文化园深河桥抗日文化园
文物名胜景观有烈士陵园、影山草堂、兔场摩崖(莫友芝先生故里)、牟尼桥、黔桂公路标誌碑、翁奇奎文阁、独山观(独秀峰)、抗日深河桥纪念碑以及当地布依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形成独特的旅游风景地。

名人

东汉时期在贵州传播中原文化第一人之称的学者尹珍(字道真)。
鹹丰、同冶年间布依族英雄杨元保率民众首次起义并拉开贵州布依族苗族反抗清廷暴政大起义的序幕。
清嘉庆时期朴学大师,“影山文化”创始人莫与俦和清“西南鸿儒”之称的学者莫友芝。
辛亥革命烈士、诗人杨映云。
现代“云贵高原的保尔”杨礼平。
中国赛车冠军黎军一。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