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献给托特神的石碑
石碑是在拉美西斯二世王朝末期和拉美西斯三世王朝初期,由德尔麦迪那(Deir el-Medina)的雕塑家内弗勒佩特(Neferrempet)製作,石碑上刻画着一家人跪在托特神前祈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献给托特神的石碑
- 外文名:The monument dedicated to Thot
- 年代:约公元前1230-前1180年
- 地域:北非尼罗河流域
- 质地: 石灰石
- 作用:祈福托特神
- 来源:古埃及,德尔麦迪那
- 收 藏 地:义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
- 雕刻家:内弗勒佩特(Neferrempet)
- 所属文明:古埃及文明
石碑内容
塑像中的男人与妻女一起跪在文字神——白鹳头人身的托特神前祈祷。而神灵则乘船飞过天空,他头顶圆盘和新月,面前是狒狒或者衣索比亚的阿拉伯狒狒,它是托特神在人间的化身。在塑像中他它正将月亮的象徵乌加特(ugiat)眼献给何露斯神。正如文字上标出的那样,这两段文字分别从右向左(神的名字)和从左向右(对神的讚美)阅读。呈跪姿的男女均身着当时优雅的服装,女像头顶一个盛有香脂的角杯,按古埃及的风俗,这一饰物只用于重大的节庆场合,他们的手举起来摆出祈福的姿式。塑像中的十行象形文字记录了神灵的名称以及献给他们的祈祷词,这些文字的阅读顺序为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祈文的最后是雕塑家及其妻女的名字。
石碑由来
这座石像是由一位在拉美西斯二世王朝末期和拉美西斯三世王朝初期的一位雕塑家製作的,他生活在德尔麦迪那(Deir el-Medina)。从石碑内容不难看出雕塑家内弗勒佩特(Neferrempet)为了对表达他对神灵的尊敬与信仰,他把在埃及风俗里的一次节庆场合里,自己、妻子和女儿举手摆出祈福的姿势刻在了石碑的下方,并在祈文的最后留下他及妻女的名字。
石碑故事
这幅场景与古埃及神话中何露斯神的故事(他是伊西斯女神和奥西里斯神的儿子)有关,他在与杀父恶神塞特(Seth)的战斗中失去了一只眼睛。经过托特神的治疗,何露斯神恢复了健康并成为康复与健康的象徵,同时还被人们赋予长生不老的寓意。在托特神身边的象形文字是他的名字,而他头顶神兽上的文字则讚美神是“永恆之主,使人生不老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