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率极均衡原理

率极均衡原理

率极均衡原理

择优分配原理解决微观交易的效益最大化问题,但局限于此会导致巨观两极分化周期经济危机;刘浩锋提出的“率极均衡原理”将之上升为巨观管理,发现追求效率的极致必然转向整体的公平,提出“公平是整体的效率,效率是局部的公平”,实现经济学上第一次微观与巨观的逻辑统一,实现效率与公平的互补关係。西方周期经济危机见证了资源配置片面追求效率与局部利益最大化的恶果。率极均衡原理解决了一直悬在西方人民头上的周期经济危机。这是世界经济理论界的一次根本性突破。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率极均衡原理
  • 别称:率极公平原理
  • 提出者:刘浩锋
  • 提出时间:2010
  • 套用学科:经济学
  • 适用领域範围:人文

简介

当资源配置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达到极致时,必然要求向实现社会公平,趋向整体系统的均衡。这个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从效率到公平的转化辩证运动过程,化解了“择优分配原理”停留在个体经济学领域,只顾局部短期利益至上与实现效率最大化,而导致巨观经济出现整体长远利益最小化陷入两极分化爆发周期经济危机的悖论困境。
该原理的发现,破解了西方市场经济周期经济危机的世界难题,从逻辑上统一了个体经济学与总量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的西方化拓展,它为实现共富社会提供了学理依据。

产生

率极均衡原理是在择优分配原理基础上的拓展与提升。弥补了择优分配原理只顾局部短期利益至上追求效率导致整体失衡悖论的局限。这个原理的发现者是和学创始人、天道经济学家刘浩锋。(1)

内容

择优分配原理的局限:
“择优分配原理”:以施肥配置为案例。“如果拿化肥在两块土地上分配,使得它产出的粮食是最大,现在有两块土地,这两 块土地大小不一样,土质(肥瘦)也不一样,完全不同的两块地。现在有50公斤化肥,怎幺分配在这两块地上,使得它生产的粮食最大,加起来最多?依据 择优分配原理的做法是,减少一公斤在乙土地上,增加一公斤在甲土地上,因为乙土地减少的那一公斤化肥它的产出能力在甲土地能生产更多粮食,最后的结果增产的粮食有所增加。这个推理在局部系统中是成立的。但是,恰恰是关注局部短期利益,而忽略了整体长远利益。它用形式逻辑思维分析处理,没有从两块土地构成的整个土壤层次来辩证看待。正是这种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的择优选择,导致肥的甲土地更肥,贫瘠的乙土地更贫瘠,从而整体格局出现了失衡状态爆发了分化危机。
率极均衡原理

  

  
率极均衡原理的中国哲学与逻辑基础:
太极图 天道原理揭示万事万物辩证运行,都会走向自身对立面而衰竭。这种物极必反原理,同样深刻反应于自然界与资源配置过程中。太极图所蕴含的辩证逻辑,符合複杂性系统,它驾驭形式逻辑工具,可以为资源配置提供了普遍有效的工具。

  

  
率极均衡原理:
茅于轼教授的“择优分配原理”(百度词条)作为西方个体经济学的交易基础,其实只解决了局部效益最大化的问题,如果只停留在微观层面,只顾自己利益最大化而不顾及他人,不能延伸逻辑推理,必然陷入巨观整体两极分化的悖论格局(择优不优悖论)。当自由市场经济宣称只解决效率而不解决公平,这是一种偏见。事实上,只有转向公平才能避免周期经济危机,通往整体的效率。
当50公斤化肥要实现在甲乙两块土地上的最佳配置达到效益最大化,假设甲乙各25公斤,通常当甲土地增加一公斤化肥的单位产出高于乙土地增加一公斤化肥的单位产出,于是将供给乙土地的化肥用于甲土地,这样能够增加化肥效益的最大化。这是一方面。
当另一方面出现边际效益下降,它就停止甲土地施肥,就应给乙土地施肥。在一个限定的系统里面,只有甲乙两块土地,就必须给乙土地施肥。而作为同一条曲线,如果把甲乙两块土地互为关联的整体分析,从生态系统来看,或者用来解释巨观问题,边际效益下降意味着必须将化肥给乙土地,才能提升50公斤化肥的产能与整个土地的产量,这样就缩短了甲乙两块土地的产能与差距。而甲乙两块土地代表的是富人与穷人、精英与平民。化肥代表是国家金融。这个转向,就是效率至上转向整体公平。茅于轼为何没有发现这个道理,即是因为他用形式逻辑的离散分析法,着眼于微观问题,而没有将此考虑巨观问题。没有发现甲乙两块土地之间的关联意味着什幺,它追求的局部效益最大化问题,将公平推入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範畴。

意义

率极均衡原理,不仅是微观经济交易基础,也适用巨观经济原理。事实上,生活中富人并不总是能创造最大效益。政府看得见的手,既要维护富者权益保持原有的状态,也要遏制富者更富走向极端出现系统崩盘。当达到一定阶段,富人过于享受资源就会导致资源效益低下与浪费。这很好解释了很多为富不仁陷入价值虚无主义的人们行为。比如巨奢,赌博、吸毒、包二奶过纸醉金迷的生活。若要避免富者资源增加而产出降低,而是应该将更多的资源输送扶住给穷人,促进穷人提升逐渐成长为富人,达成合理差异、整体均衡,实现球容积圆面积最大的共富社会。
穷人一旦完成原始积累就会焕发出勤俭与奋发向上的精神,更好利用资源创造更多价值,逐渐成长为精英。择优分配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最后爆发系统危险。率极均衡则将之从两极分化的低效率与系统危机边缘拉回,不断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向整体的公平靠拢,达成缩短甲乙两块土地的产能差距趋向均衡,实现系统更高层次的公平格局。
一个国家整体的富裕程度,就等同于这个国家容积的多少,它体现在球的直径与空间,也体现在密度与质量。而差异化的竞争可以扩大国家的容积与直径,但要避免系统崩溃,就要在两极分化的时候遵循“率极均衡原理”,及时启动公平的左腿,使得国家系统逐渐丰厚圆满起来,实现共富社会。
这是西方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经济思想的全球化,推动中国文化复兴的经济学全新课题。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