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王其钧

王其钧

王其钧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办公室主任、中国圆明园学会园林古建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人文社科中心主任。

其教育经历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本科、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

其绘画作品多次获奖并在国外展出,艺术理论书籍多次获奖并被翻译成英、法、德、日、韩等多国语言。被多家媒体誉为“学者型画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王其钧
  • 国籍:加拿大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江苏徐州
  • 出生日期:1954年
  • 职业:画家
  • 毕业院校:南京艺术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清华大学
  • 代表作品:中国画《雪尽春来》、油画《春讯》、水彩画《都市中的一抹霞光》

人物简介

王其钧 ,男,1954年7月3日生于江苏徐州。1974年-1977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1987年-1990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壁画艺术,获硕士学位。1993年-1996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王其钧在画室画画王其钧在画室画画
1977年-1979年江苏省徐州市文化局创作组创作员。1979年-1981年江苏省徐州市文联,徐州市美协秘书长、徐州市书协秘书长。1981年-1987年江苏省徐州国画院画师。1990年-1993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室主任。1996年移民加拿大,定居多伦多市,作为职业画家,给加拿大的出版公司画插图。2003年作为加拿大籍专家,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任中央美术学院与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合作办学项目主任。2008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人文社科中心主任、教授至今。

主要成就

绘画作品

1974年出版了宣传画《社会主义矿山在前进》(与贺成合作)
雪尽春来雪尽春来
1978年-1983年出版了连环画《珊瑚岛上的死光》、《矿山小八路》(与贺成合作)、《BP之谜》、《姑苏激战》、《淮海大战》上、下集(与高洪啸合作)等
1984年中国画《雪尽春来》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美展
2008年油画《蜀国石韵》入选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并被组委会收藏
2010年油画巨作《盛世长歌》完成,(2010年5月12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栏目、2010年5月30日《人民日报》予以了评论和报导)
2014年个人油画展《江南叙事》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央电视台2014年2月27日在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进行了报导)
2014年水彩画《都市中的一抹霞光》(与李晓明合作)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
2014年油画《春讯》、《滩上欢歌》应邀参加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全球华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书画展
蜀国石韵蜀国石韵
2015年水彩画《乐山大佛》(与田海鹏合作)入选文化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合办的“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
2007年《白描画典藏——中国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9年《中国实力派油画家——王其钧》杨柳青画社出版社
2010年《中国着名油画家——王其钧》杨柳青画社出版社
2013年《中国着名画家王其钧》上、下吉林美术出版社

学术作品

1991年《中国民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3年《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台湾南天书局出版。该书获台湾图书最高奖--金鼎奖。经国务院台办批准,成为赴台领奖的第一人
1995年《中国古建筑大系》获国家图书奖(担任其中《传统民间建筑》卷作者)被翻译成英语在荷兰出版
2001年《中国民居》外文出版社出版,被翻译成英、法、德三种语言
2008年《中国建筑图解词典》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已被翻译成韩语在韩国出版
2011年王其钧本人用英文撰写的《CHINESEARCHITECTURE》在美国纽约BetterLinkPress出版公司出版
2012年《图说民居》(日文版)在科学出版社日本东京东方书店出版
2014年《图解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已用中、日、韩、中文繁体字四种版本出版

电视节目

1991年至1992年在中国建设部和中央电视台合作的“中国民居”电视节目中王其钧担任“建筑指导”。王其钧随同中央电视台摄製组到全国18个省拍摄。1993年编辑成12集电视系列片《中国民居趣谈》并于1994年至1995年在中央电视台第一、第二套节目中播放。王其钧担任该节目主持人。

获得荣誉

2010年,在中宣部倡导的、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与中国国家美术馆合办的60集大型中国美术文献纪录片《经典与不朽》活动中,被评为建国以来具有代表性的60位画家之一。
2010年,获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颁发的“艺术成就奖”,表彰王其钧为公益事业所做的贡献。
2010年10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艺术之路任重道远----海归艺术家王其钧》2004年与2012年两次荣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优秀论文奖
2015年《中国日报》网刊文《画笔彩墨情系百姓》,专门介绍画家王其钧
2015年荣获“中国美术奖”。中国美术奖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是国家级美术最高奖,每五年评选一次。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媒体多次报导过王其钧的展览和作品

人物年表

1954年出生于江苏徐州。
晋人常好为清谈晋人常好为清谈
1960年就读于江苏徐州大坝头国小。
1964年转学至江苏徐州公园巷国小。
1966年就读于江苏徐州第四中学。
1970年16岁,到江苏徐州利国铁矿当矿工。由于擅长绘画,两周后便被安排任宣传干事,从事参与创作宣传画、连环画等工人美术创作活动。
1971年创作连环画《矿山铁人》,在《徐州文艺》发表。
197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在文革多年没有举办过美展的情况下,各地纷纷举办大型美展。作为工人业余创作者,王其钧去南京、上海、杭州、合肥、济南和北京等地参观美展。
1973年与贺成合作创作的宣传画《社会主义矿山在前进》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4年20岁,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入校后就去江苏淮阴某炮兵部队下连当兵一个月。
1975年去南京、苏州、无锡及太湖流域农村开门办学、写生,其极富个性的钢笔线描写生方法对自己以后的传统建筑写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1976年去南通、无锡等地开门办学、写生,为连环画的场景创作收集素材,这些资料又为其后的传统建筑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1977年去江苏宜兴等地开门办学、写生。9月,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分配在江苏徐州市文化局创作组工作。第一项工作是去东北辽宁本溪、抚顺、鞍山等地矿山写生。
1978年去黄山写生两个月,从同在黄山写生的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的张凭老师、卢沉老师那里学习中国画。
去徐州韩桥煤矿深入生活、写生;创作连环画《矿山小八路》,并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9年徐州市文化局派王其钧作为“带队干部”到位于铜山县大吴乡的文化局知青点工作大半年。期间,王其钧做到深入生活、美术创作、带队干部工作几不误。
创作连环画《珊瑚岛上的死光》并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心宽图心宽图
同年,徐州市文化局创作组撤销,王其钧和其他同事一起参与恢复徐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工作。王其钧任徐州市美协秘书长、徐州市书协秘书长。
1980年创作连环画《姑苏激战》并在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创作连环画《BP之谜》、《欲擒故纵》并在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多次到北京拜访着名中国人物画家卢沉、周思聪夫妇。
1981年创作国画《何处秋风至;孤客最先闻》等作品。与高洪啸合作的连环画《淮海大战》上、下集并在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对书法开始更深入的研究并坚持每日必练至今;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拜访人物画家姚有多教授。
同年调入成立不久的徐州国画院工作。
1982年在徐州矿务局的几家煤矿深入生活,对矿工的艰苦劳动场面进行写生;创作出表现井下矿工劳动场面的国画《俺和书记》,参加江苏省美术作品展并获奖;多次拜访徐州籍的画家、中央美术学院的李可染教授。
1983年深入当年淮海战役的旧址进行写生;去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参观;创作了表现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之一的陈毅将军的国画《十万旌旗斩阎罗》,参加江苏省美术作品展,并被江苏省美术馆收藏。
1984年赴井冈山、大别山等革命根据地参观,併到山东、河北等地走访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解放军指战员;创作以表现淮海战役总前委的国画《雪尽春来》,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85年赴藏区写生、大量收集富有特点的人物形象;在徐州参加古汉语学习、研究汉画像石;去泰安、西安等地参观着名石碑,开始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成功秘诀。
1986年因新疆昌吉教育学院美术系是南京艺术学院对口支援单位,而南京艺术学院教师不足,于是王其钧和南艺青年教师陈少立去那里任教,王其钧负责指导三年级毕业班的国画创作。在新疆写生;参观克孜尔壁画、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
1987年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研究生,学习建筑知识及理论,师从水彩画家和壁画家漆德琰教授,从事壁画设计研究。
1988年结交美国加州理工大学(CaliforniaPolytechnicStateUniversity)教授白格勒(JamesR.Bagnall)夫妇,对英语口语极度着迷;对西方的后现代美术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产生了对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极大兴趣,创作了一批表现四川地方景色和传统民居的水粉画和中国画作品;中国画《江清月近人》被美国私人收藏。
1989年进行毕业创作,绘製大型壁画《源远流长》,表现如同江河一样的中国五千年贯穿始终的华夏历史及文化的博大精深;撰写论文《壁画空间论》,11月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毕业,获硕士学位;通过在华工作的前苏联教授的推荐,多幅中国画作品被亚美尼亚私人收藏家收藏。
1990年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工作,任建筑学编辑室主任。《美术》杂誌发錶王其钧论文《中国民居与中国画》。《美术研究》杂誌发錶王其钧硕士论文《壁画空间论》;与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杜哲森教授交往密切,并为他撰写的《中国美术史》绘製插图。
1991年白描作品集《中国民居》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老屋秋雨》参加“全国建筑画展”,併入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建筑画选—1991》画集;通过外籍教师推荐,多幅白描画作品被比利时收藏家收藏。
1992年作为“建筑指导”参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民居趣谈》剧组在全国各地的拍摄工作;创作中国画《问也无语》及一批国画民居作品。
1993年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录製12集电视系列片《中国民居趣谈》,该节目同年起在中央电视台播放。9月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导师为吴焕加教授。10月,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建筑与环境设计学院克劳斯(KlausDunker)教授工作室工作。12月,其着作《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台湾获图书最高奖“金鼎奖”,成为大陆获此奖项的第一人。
1994年1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建筑与环境设计学院举办《王其钧中国民居画展》,经加拿大经纪人查尔斯(CharlesLaPoint)的帮助,其中大部分作品被加拿大、美国和欧洲的私人收藏。2月从多伦多大学返回清华大学继续学习。5月,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赴台湾领取金鼎奖。
1995年创作中国画《江城月色》等作品。《中国古建筑大系----中国民间住宅建筑》获“国家图书奖”特别奖项,通过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的机会,多幅中国画作品被德国私人收藏家收藏。
1996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6年10月王其钧于携妻女移民加拿大,定居于多伦多。先在多伦多大学克劳斯(KlausDunker)教授工作室工作。后作为自由撰稿人,为加拿大和中国大陆及台湾的出版社撰写艺术类专业图书和画插图。其间应邀到美国纽约的嘉士德拍卖行为中国家具讲习班讲课。他在台湾工作时期,也应邀到一些大学讲课。
春讯春讯
1997年创作中国画《灵澈山居》等作品,被加拿大及国内收藏家收藏;和克劳斯(KlausDunker)教授一起,带多伦多大学建筑与环境设计学院学生去美国写生;3次返回中国,调查分布在各地的古代建筑。
1998年4次返回中国,调查分布在各地的古代建筑并写生,创作中国画《春沐侗乡》等作品,绘製《春》、《夏》、《秋》、《冬》系列油画。10月,应英国佳士得拍卖行总部的邀请,赴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为“中国明代家具讲习班”授课。
1999年应大地地理出版公司的邀请,赴台湾参加编写《穿越时空看家园》的工作;调查、拍摄、测绘台湾、澎湖、金门的传统建筑。通过多年的苦练书法,对于草书的章法有了极其个人的认识,创作一大批以表现中国古代石窟开凿、建筑营造、工艺美术品生产建造过程的钢笔水彩画作品。
2000年创作钢笔水彩画《俯仰自得》、《舍形悦影》等作品;应大地地理出版公司的邀请,作为插图画家再次赴台湾,参与《火车快飞绕家园》等书籍的插图绘製工作。
2001年创作钢笔水彩画《茶·金广福》、《天寨》等作品,被国内收藏家收藏,《火车快飞绕家园》中的部分插图作品被印成明信片,在台湾发行。
2002年创作钢笔水彩画《虚寂俱融》、《砌石成韵》等表现欧洲文化与文明的作品;钢笔水彩画作品《罗亚尔河城堡》被加拿大私人收藏;绘製英文版的《BlackCanadianHistory》(加拿大黑人史)在加拿大KidsCanPress出版公司出版。
2003年创作钢笔水彩画《闲趣》、《疏闲》等一批表现中国景泰蓝工艺美术器具之美的作品,多幅插图作品被选入《大地手绘》插图作品集出版;作为加拿大籍专家聘请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
2004年创作《华辉》、《明月隔尘》、《气和》等一批将自己的书法艺术与北京故宫巧妙融合到一起的油画作品,初步尝试了一条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油画创作道路;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与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合作办学项目(CAFA&GSAJointProgram)协调员(Coordinator)。
黛青似玉黛青似玉
2005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与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合作办学项目主任。
2006年《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建筑与环境》出版,这是一本有着学术领先地位的理论书籍;《钢笔画技法丛书---白描》、《钢笔画技法丛书---透视》、《钢笔画技法丛书---构图》、《钢笔画技法丛书---技法》出版。
2007年《白描画典藏-----中国民居》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数幅油画、钢笔画和书法作品被梅花集团(味素生产企业)收藏;《山影蒙黛辉》、《闲时无语》被成功拍卖;《王其钧钢笔淡彩》出版。
2008年8月携油画《蜀国石韵》参加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并被北京奥林匹克运动组织委员会收藏;“王其钧画展”在中国美术家协会青岛展览中心举办。《王其钧画集》出版、《中国工艺美术史》(与妻子谢燕合作)出版、连环画《淮海大战》再版。
2009年被“经典与不朽”选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六十位代表画家。本单元题目为《王其钧——中国古典建筑的艺术绝唱》(央视4套、9套已播出)。
2009年5月9日至13日,由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王其钧画展》在江苏省徐州市李可染艺术馆举办。
2009年《中国实力派油画家——王其钧》杨柳青画社出版社出版
2010年,巨幅史诗油画长卷《盛世长歌》问世。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四频道)2010年5月12日中国新闻栏目播出新闻“大型京剧题材写实油画《盛世长歌》在京展出”。
2010年5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着名美术理论家杜哲森的文章《见证经典诠释经典》,评论王其钧油画《盛世长歌》。
2010年《中国着名油画家——王其钧》杨柳青画社出版社出版
2011年7月26日——8月6日,在广东中山市美术馆举办《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王其钧油画展》。
2011年8月18日——9月6日,在广东江门市举办《中央美术学院王其钧油画展》。
2011年11月8日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举办《结庐人境——王其钧油画艺术展》开幕式暨王其钧向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图书馆捐赠图书仪式。在美术界享有盛誉的我国着名的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国画家邵大箴先生出席了这一活动。
2011年11月24日——11月28日在四川成都画院举办《中国着名当代实力派画家王其钧成都画展》。王其钧成都画展历时一周创下了艺术家成都个展的媒体关注、参观人数、成交量等三个之最。
2011年12月,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和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画说康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深入藏区”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四川省博物馆举行。之后王其钧便和田海鹏等艺术家一起,进入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理县、金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等地区,实地领略了灾后重建取得的重大成就和藏区日新月异的新面貌,并亲身感受了浓厚的藏区文化。此次採风活动王其钧收穫颇大,感触很深,收集了很多创作素材,激发出了新的创作灵感。
2011年王其钧本人用英文撰写的《CHINESEARCHITECTURE》(中国建筑)在美国纽约BetterLinkPress出版公司出版。
2012年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美术研究》(2012.1季刊)杂誌发表了王其钧的论文《江南民居中的画境》,介绍了自己用油画画江南民居的体会。
都市中的一抹霞光都市中的一抹霞光
2012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徐州彭城两汉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成立大会上,王其钧给徐州市政府捐赠了以音乐厅为主题的油画《华乐新章》,充分体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2012年由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政府主办的《庆七一爱家乡——王其钧艺术展》在徐州李可染艺术馆举办。
2014年7月3日7月3日,王其钧将他创作的油画《劳动者之歌》捐赠给市水务局下水道四班。《劳动者之歌》取材于全国先进班组徐州市水务局下水道四班的劳动场景。
2012年11月9日——12日,《喜迎十八大油彩展新颜——王其钧画展》在青岛金石馆举办。
2012年12月7日——11日,《今日大雪——徐仲偶、王其钧画展》在四川成都画院举办。
2013年4月28日——5月8日《泰山有约·当代中国油画名家品读系列之——江南叙事王其钧油画作品展》在山东泰安捲云轩展览馆举办。
2013年6月8日《唯其福景——王其钧画展》在河南洛阳白马寺“释源美术馆”开幕。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办公厅主任薛启亮、河南政协副主席靳绥东、河南省旅游局局长方洪莲、中共嵩县县委书记李大伟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2013年9月19日《莲风细无声——王其钧画展》,在乌鲁木齐红光山亚欧艺术馆开展。王其钧画展在新疆乌鲁木齐红光山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2013年11月30日由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政府主办的《王其钧艺术省亲展》在江苏省徐州市美术馆举办。由于观众的热情,该展览在原定展出两周的结束日期后,又延期展出两周。
2013年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着名画家王其钧》上、下册
2014年2月26日至3月24日,《江南叙事——王其钧油画展》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国驻德使馆公使李晓驷夫妇、文化参展陈平、英国泰特美术馆(TateBritish)研究部主任丘文宝(VoonBartlett)博士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德国亚洲博物馆馆长鲁克思(KlaasRuitenbeek)教授代表德国艺术界发言。英国索斯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ofSalford)艺术学院院长艾伦(AllenWalker)教授和副院长拉兹(RazBarfeild)院长致辞祝贺并对王其钧的艺术予以高度评价。王其钧用英语给嘉宾介绍了江南民居建筑艺术和自己的绘画实践。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13频道)于2月27日对王其钧的这一展事活动予以了报导。
2014年3月初王其钧应邀参观了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TheGlasgowSchoolofArt)、英国索斯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ofSalford)艺术学院、英国皇家美术学院(RoyalCollegeofArt)等英国美术院校。并和包括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副院长纳仁(NarenBarfeild)教授、索斯菲尔德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艾伦教授在内的一些英国美术教育界学者交流了美术教育方面的信息。
2014年6月18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各学科专业专家、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专家委员会”成立。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出席成立仪式,并向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王其钧应邀担任首届专家委员。
2014年水彩画《都市中的一抹霞光》(与李晓明合作)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粉画展区),并被选为“进京作品”。该作品在随后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展”上荣获“优秀奖”。
2014年11月《美术》杂誌刊登水彩画《都市中的一抹霞光》(与李晓明合作)
乐山大佛水彩乐山大佛水彩
2014年油画《春讯》、《 滩上欢歌 》应邀参加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全球华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书画展”
2015年 水彩画《 乐山大佛》(与田海鹏合作 )入选文化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合办的“百年华彩 --- 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