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力(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王力(1900.8.10—1986.5.3),字了一,广西博白县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192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王力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语言学方面的专着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其代表作有《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等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王力
- 别名:字了一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
- 出生日期:1900年8月10日
- 逝世日期:1986年5月3日
- 职业: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
-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 主要成就: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
- 代表作品:《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
人物生平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王力出生于广西博白县岐山坡村。他7岁上私塾。先生讲《三国演义》,讲到慷慨激昂处,便拍案而起。王力由此爱上小说,也产生了他的第一个理想——当小说家。
1913年(民国二年),国小毕业后失学。
1916年(民国五年),在博白高等国小任国文教员。
1920年(民国九年),到一家名门大族当家庭教师,因该家族有大量藏书,得以博览古籍,在国学方面打下深厚基础。
1924年(民国十三年),入上海南方大学学习,次年转入上海国民大学。
1926年(民国十五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赵元任。国学院有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啓超、赵元任、陈寅恪。王国维对这个爱好文学的年轻人说:“我原来爱好文学,后来为什幺研究古文字和历史呢?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为着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王力跟了“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学语言学。国学院毕业后,王力接受赵元任的建议,去了当时世界语言学的中心——巴黎。
1927年(民国十六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与研究实验语音学。在巴黎期间,深受其老师房德里耶斯和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的影响。
1931年(民国二十年),以论文《博白方音实验录》获法国文学博士学位。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岭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语言学系主任。
1935年(民囯二十四年),王力呼吁政府支持中央研究院或教育部牵头制定一部标準文法。他认为5年可以製成草案,3年精细修订,8年之后,我们将有一部文法。儘管想法很好,作呼吁的也远不止王力一人,但这样的工作却迟迟没有启动。1936年,王力写了《中国文法学初探》,倡言抛弃模仿,运用西方语言学理论工具,从汉语的现实中寻求语言规律。此文几乎是他扛起中国语言学研究重担的宣言。
1937年(民囯二十六年),日本全面侵华,北平沦陷。王力随清华大学一起流亡南下。流亡路上,王力愈加感受到中国文化学术和人民所陷入的危境。两个月的跋涉,王力一家到长沙。后来王力一家辗转来到昆明。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10日,日本投降,王力一夜未眠。在抗战流亡的艰苦岁月中,王力的研究已经在语法、音韵、辞彙、诗律、方言各领域全面铺开,并计画着中国语言学的未来。
1950年,随着战争结束,王力培养的中国第一批语言学大学生从中山大学语言学系毕业。
1950年4月10日和1953年9月18日,先后被毛泽东任命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
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直至去世。曾兼任汉语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57年冬,赴波兰讲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王力的研究和教学戛然而止。
1984年,王力生平最后一次回到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邀请他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题为“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的演讲。5000人座位的纪念堂,竟来了12000人,把纪念堂四周的草坪都坐满了。傅雨贤回忆说:“他一看密密麻麻那幺多人,他很感动啊!84岁了,结果他足足讲了一个钟头。专业课一次12000多人听,中国教育史上没有过,我估计世界教育史上也没有过,而且这是他最后的一次公开课。”
1986年5月3日,王力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人物成就
主要成就
王力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辞彙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语言学方面的专着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这些论着正彙编为《王力文集》,20卷,1985年已出版前3卷。王力捐献这部书的稿费,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自1986年开始评选、颁发。
第一,将传统的“国小”(语文学)和现代语言科学相结合。王力运用先进的语言理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语文学。或科学地诠释旧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例如他的《中国音韵学》(后改名为《汉语音韵学》)、《字史》、《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或深入探讨汉语语音、语法、辞彙的结构系统、民族特点及其历史发展的演变规律,例如他三十年代写的《上古韵母系统研究》、《中国文法中的系词》,四十年代写的《汉越语研究》、《新训诂学》、《中国现代语法》、五十年代写的《汉语史稿》、《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汉语实词的分类》,六十年代写的《先秦古韵拟侧问题》、《略论语言的形式美》,七十年代写的《黄侃古音学述评》、《现代汉语语音分析中的几个问》,八十年代写的《同源字典》、《汉语语音史》等。
第二,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王力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五十余年,先后开设过二十多门课程。他写出来的讲义,就是他的科研成果。所以常常是一上完课,他的讲稿就可以送出版社出版,而且多是高水平的专着。例如:《汉语音韵学》、《中国语文概论》(后改名《汉语讲话》)、《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清代古音学》以及他主编的《古代汉语》等。
第三,创新与求实相结合。在科学研究中,王力开创了不少新的汉语言学科体系(如上文所列举的),提出许多新的见解。例如《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大量的语料,系统地考察了汉语“名句”句法结构的特点和系词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指出古汉语名句的主语与表明语之间不用系词。这不仅正确揭示了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是中国语言学家首次真正摆脱西洋语法的束缚,历史地、求实地研究汉语自身特点而取得的重大成果。又如古韵研究上,他提出的“脂、微分部”说,“古韵十一类二十九(或三十)部系统”,“上古每个韵部只有一个主元音”,“先秦声调分舒促两大类,各又细分为长短”的学说,也都是根据丰富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而得出的独到的见解。他强调说:“如果墨守师说,学术就没有发展了。”正是由于王力具有这种求实的学风,才能不断创新。
第四,渊博与专深相结合。王力的学问博大精深,为学界所公认。他不仅是杰出的语言学家,而且是着名的翻译家、诗人和散文家。他翻译、出版过法国纪德、小仲马、嘉禾、左拉、都德、波特莱尔等作家的小说、剧本、诗歌以及《莫里哀全集》共二十余种;他早年还撰写了《罗马文学》、《希腊文学》;他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散文基本上收集在《龙虫并雕斋诗集》、《王力诗论》与《龙虫并雕斋琐语》里。后者多次重版,在港台也一再翻印。中国现代文学史家把他和梁实秋、钱钟书推崇为抗战时期三大学者散文家。
王力散文集《龙虫并雕斋琐语》

王力作为语言学大师,不仅注重专业的学术研究,在语言科学诸多领域勤于开创,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论着,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非常关注语言文字学的普及与套用。
王力作为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原名誉校长,对学校发展和建设非常关心。1986年2月20日向参加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首届学习经验交流会的学员赠诗道:“高山岌岌水泱泱,大好河山是我乡。禹迹茫茫多宝藏,原田每每足菰粱。献身甘愿为樑柱,许国当能促富强。永矢弗谖心似铁,匹夫有责系兴亡。”
王力重视语言文字的套用。他在文字改革、汉语规範化和推广国语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普及工作。早在30年代他就提倡文字改革,主张用罗马字拼音。1940年出版的专着《汉字改革》,分析了现行汉字的优缺点及改革的可能性,提出了改革方案。1949年后参加汉字简化、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推广国语以及汉语规範化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
王力又是诗律学家。他的《汉语诗律学》(1958年)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格律和语言特点作了精到的研究。1962年发表的《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和《略论语言形式美》两篇论文,则是他研究诗歌语言的另一重要成果,曾引起当时诗歌界的普遍重视。王力又是诗人,着有《龙虫并雕斋诗集》(1984年)。
学术贡献
王力在音韵学方面用力最勤。早年在法国专攻实验语音学,着有《博白方音实验录》(1931年)。他的《中国音韵学》(1936年,1955年再版时改名为《汉语音韵学》)一书用现代语音学理论解释传统音韵学的概念,叙述了传统的今音学(《广韵》音系)、古音学和等韵学的基本内容。此外,王力还发表了一系列研究音韵的论文,例如《南北朝诗人用韵考》(1936年)、《上古韵母系统研究》(1937年)、《汉越语研究》(1948年)、《上古汉语入声和阴声的分野及其收音》(1960年)、《古韵脂微物质月五部的分野》(1963年)、《先秦古韵拟测问题》(1964年)、《黄侃古音学述评》(1978年)、《古无去声例证》(1980年)、《〈经典释文〉反切考》(1982年)等以及《汉语音韵》(1962年)、《楚辞韵读》(1980年)、《诗经韵读》(1980年)和《汉语语音史》(1985年)等专着。
王力

王力在上古音方面的贡献有分如下三类:
①脂、微分部。王力受到前人的启发,利用先秦韵字和谐声材料从与真、质(至)相对的脂部中分出与文、物(队)相对的微部,这个结论已为一般学者所承认。
②在古韵部的构拟上,主张每个韵部只有一个主元音,阴声韵部都是开音节。对高本汉的学说(每个韵部有两个以上的主元音、阴声韵部大都收浊塞音尾-□、-d、-b、-r之类)作了修正。
③认为上古声调分平入两大类,它们又各分长短二类,即长平、短平,长入、短入,后来演变为平、上、去、入四声。这就肯定了上古声调中除音高外音长也起很大的(甚至是主要的)作用。他认为,这种主张可以解释上古许多阴声字(即长入,中古多变读为去声)和入声字(即短入)相押的事实,同时也与汉藏语系许多语言具有的元音分长短的普遍特徵相类似。这个说法受到研究汉藏语系比较语言学者的重视。
王力自40年代开始从事汉语辞彙的研究,先后发表《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1941年)、《新字义的产生》(1942年)、《理想的字典》(1945年)、《词义的发展和变化》(1983年)等文,着重探讨汉语词义演变的特点和规律。《新训诂学》(1947年)和《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1962)两篇论文对中国传统的训诂学做了认真的总结与批判。他还主张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建立新的汉语语义学,他的《同源字典》(1982)是在辞彙学方面贯彻自己主张的代表着作。
王力对汉语的语音、语法、辞彙所作的描写的和历史的研究,集中在《汉语史稿》(上、中、下,1957年~1958年)一书中。70年代末开始修订重写,分为《汉语语音史》(1985年)、《汉语语法史》和《汉语辞彙史》三书。他的《中国语言学史》(1981年)对中国2000年来的语文研究和语言学遗产做了比较全面的叙述和初步的总结。《清代古音学》一书则着重介绍、评论了自顾炎武以来清代的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广森、王念孙、朱骏声、江有诰和近代的章炳麟、黄侃等人在古音学上的成就。他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1962年~1964年,共4册,1980年修订)体系新颖、内容丰富,在国内外都获得好评。
论文着作
- 文献发表
1936年发表《中国文法学初探》一文,对中国语法学界自《马氏文通》以来因袭英语语法研究的状况提出批评,同时对汉语语法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做了初步探讨。1937年发表的《中国文法中的系词》,指出系词在古代汉语里不是必要的,汉语的句子也不一定都要有动词,这揭示了汉语不同于印欧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他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中国语法理论》(1944)以及《中国语法纲要》(1946)等着作,以《红楼梦》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自己的汉语语法体系。在40年代,王力的语法着作和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都对汉语语法研究起了重要的影响。
- 学术着作
王力一生着作颇丰,主要如下:
1 |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 中华书局1964年 |
2 | 诗词格律(王力着) | 中华书局1977年 |
3 | 语法和语法教学(介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张志公主编]/[王力等编写]) |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 |
4 | 广州话浅说(王力着) | 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 |
5 | 广东人怎样学习国语(王力着) | 文化教育出版社1951年 |
6 | 诗词格律概要(王力着) | 北京出版社1979年 |
7 | 楚辞韵读(王力着)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
8 | 诗经韵读(王力着)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
9 | 广东人怎样学习国语(王力着)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
10 | 汉语诗律学(王力着) | 新知识出版社1958年 |
11 | 汉语音韵(王力着) | 中华书局1980年 |
12 | 龙虫并雕斋诗集(王力着) | 北京出版社1984年 |
13 | 汉语诗律学(王力着) |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
14 |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 中华书局1981年 |
15 | 诗词格律十讲(王力着) | 北京出版社1964年 |
16 | 中国音韵学(王力着) | 商务印书馆1936年 |
17 | 王力诗论(张谷编) |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
18 | 中国语文讲话(王力着) |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年 |
19 |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着) | 中华书局1954年 |
20 |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着) | 中华书局1954年 |
21 | 康熙字典音读订误(王力着) | 中华书局1988年 |
22 |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着)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
23 | 汉族的共同语和标準音(王力等着) | 中华书局1956年 |
24 |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着) | 商务印书馆1951年 |
25 | 龙虫并雕斋文集(王力) | 中华1980年 |
26 | 汉语讲话(王力) | 文化教育1955年 |
27 | 汉语史稿(王力) | 科学1957年 |
28 | 汉语史稿(王力) | 中华书局1980年 |
29 | 汉语史稿(王力) | 中华书局1980年 |
30 | 汉语史稿(王力) | 中华书局1980年 |
31 | 汉语音韵学(中国音韵学)(王力) | 中华书局1956年 |
32 |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 | 商务1985年 |
33 | 王力文集(语言理论,中国语言学,古汉语概论,语法理)(王力) | 山东教育1990年 |
34 | 王力文集(文字,字典,辞彙,文学语言,语文教学,古)(王力) | 山东教育1990年 |
35 | 王力文集(中国语言学史,清代古音学)(王力) | 山东教育1990年 |
36 | 王力文集(中古音等韵及其他)(王力) | 山东教育1991年 |
37 | 王力文集(浙江人怎样学习国语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王力) | 山东教育1990年 |
38 | 诗词格律(王力着) | |
39 | 诗词格律(王力着) | 中华书局1962年 |
40 |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着) | 商务印书馆1950年 |
41 | 汉语浅谈(王力着) | 北京出版社1964年 |
42 | 诗词格律(王力着) | 中华书局2000年 |
43 | 诗词格律十讲(王力着) | 北京出版社1978年 |
44 | 爱(奢辣尔第着/王了一译) | 商务印书馆1934年 |
45 | 半上流社会(小仲马着/王力译) | 商务印书馆1931年 |
46 | 少女的梦(畦德着/王力译) | 开明书店1931年 |
47 |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 中华书局1999年 |
48 |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着) |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 |
49 | 词类(王力着) | 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 |
50 | 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王力) | 中国科学院1955年 |
51 | 中国语文讲话(王力着) | 开明书店1955年 |
52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主编)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
社会任职
王力曾当选为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北京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至五届委员,第四、五届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会委员。曾兼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
社会捐赠
在王力去世的前一年夏天,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力文集》。他将10余万元稿费全部捐出,在北大设立“王力语言学奖”。这是“文革”后最早的个人捐赠学术奖金,而他本人至今仍有“孤独而有尊严”的美誉。
王力语言学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原青年语言学家奖)齐名,是中国大陆语言学界影响力最大的语言学专项奖。
人物评价
中国百年来最卓越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南方日报》评)
王力作为语言学大师,不仅注重专业的学术研究,在语言科学诸多领域勤于开创,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论着,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非常关注语言文字学的普及与套用。(《光明日报》唐作藩评)
王力先生是罕见鲜有的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大师,深入研究历代汉语的语音、辞彙、语法,创立汉语史学科;深入研究汉语音韵学和汉语诗律学,深入研究现代语法和语法理论,深入研究汉字改革,所有领域的有关成果足以深深影响当时、现在和未来。王力先生以治学严谨着称,既能高屋建瓴,大气磅礴,又能睿智缜密,周到细緻,令人叹为观止。王先生非常勤奋,每天坚持9小时工作。我1978年到北大读研究生,住在29楼,王先生每天坚持上午、下午、晚上三次準时到工作室工作,十分令人感动。王先生的论断是令人钦佩的不刊之论,着作都是传世的学术精品。(南开大学教授、着名语言学家马庆株评)
“有容德乃大”,无论是王先生的学术成就,还是王先生的为人处事,都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北京大学新闻中心评)
后世纪念
- 王力故居
王力故居坐落在博白县城厢镇(今博白镇)新仲村岐山坡,离县城1个公里,始建于清嘉庆六年(1796年),总占地面积11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原为三进27室,具有客家民居建筑风格。由于年久失修,已有相当部分房屋于20世纪90年代初崩毁。

为了弘扬王力勤奋好学、龙虫并雕、中西贯函,忠诚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的精神,缅怀先辈,激励后人,博白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复王力故居和建设王力纪念馆,并从2002年3月份开始筹备修复王力故居。把王力故居、纪念馆的规划纳入整个县城的规划,总投资1000多万元。规划第一期工程:王力故居主体工程和故居前面小广场的硬化;第二期把道路拓宽,建好停车场;第三期工程建设王力广场,摆放王力先生铜像,恢复门前7个池塘,把故居前的鱼塘建成荷塘,闢为休闲游乐场所。并将岐山坡国小改名王力国小,在故居后面建设王力国中,在岐山坡国小左边建造王力纪念馆。
- 王力中学
王力中学前身是创建于1960年的博白县第二初级中学;1970年升格为博白县城厢高级中学;1993年,为纪念王力先生,以王力先生名字命名,即王力中学。2003年博白县人民政府决定把王力中学升格为县级重点中学。其办学理念为用王力精神育人;办学目标为:弘扬王力精神的优质学校;培养目标:育王力精神+现代素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