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蒸发皿
蒸发皿是可用于蒸发浓缩溶液的器皿。可在三脚架上直接加热,也可用石棉网、水浴等间接加热,加热时,可用玻璃棒搅拌。常用规格根据口径大小有6、9、12、18厘米等。可根据不同用途,选用不同的规格。蒸发皿一般为瓷製品,也可用玻璃、石英、铂或铜等製成。质料不同,耐腐蚀性能不同,应根据溶液和固体的性质适当选用。对酸、硷的稳定性好。可耐高温,但不宜骤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蒸发皿
- 外文名:Evaporating dish
- 用途:蒸发浓缩溶液
- 加热方式:直接加热或石棉网、水浴
- 材料:玻璃、石英、铂或铜
- 注意事项:加热后不能骤冷
蒸发皿介绍
蒸发皿是用于蒸发浓缩溶液或灼烧固体的器皿,口大底浅,有圆底和平底带柄的两种。最常用的为瓷製蒸发皿,也有玻璃、石英、铂等製成的。质料不同,耐腐蚀性能不同,应根据溶液和固体的性质适当选用。规格以直径表示,有60~150mm等多种。主要用途是蒸发液体、浓缩溶液或乾燥固体物质。蒸发皿能耐高温。但不能骤冷。应使用坩埚钳取放蒸发皿,加热时用三脚架或铁架台固定。
作用
在一般实验中,当需蒸发溶液体积较小时,可在蒸发皿中直接蒸发。对于非可燃性溶液,若溶液很稀,物质对热稳定性又较好时,蒸发皿可以放置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或煤气灯直接加热蒸发,待溶液变浓时再转移至水浴上加热蒸发;对于可燃性有机溶液,若溶液较浓,物质对热稳定性较差时,则应在通风橱内用水浴间接加热蒸发。

主要用途
蒸发液体、浓缩溶液或乾燥固体物质。

浓缩
浓缩是指从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以提高溶液中溶质浓度的操作过程。
蒸发
蒸发是指利用溶质和溶剂挥发度的差异,通过加热使溶液沸腾,使其中一部分溶剂汽化除去的过程,是溶液浓缩的方法之一。
升华
某些物质在固态时具有相当高的蒸气压,当加热时,不经过液态而直接气化,蒸气受到冷却又直接冷凝成固体,这个过程叫做升华。蒸发、浓缩与升华都是以热量传递为特徵的单元操作,是分离、纯化物质的常用方法。
注意事项
(1)能耐高温,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破裂。
(2)应使用坩埚钳取放蒸发皿,加热时用三脚架或铁架台固定。
(3)液体量多时可直接加热 ,量少或黏稠液体要垫石棉网或放在泥三角上加热。
(4) 加热蒸发皿时要不断的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四处飞溅。
(5)加热完后,需要用坩埚钳移动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到实验桌上,应放在石棉网上,以免烫坏实验桌。
(6)大量固体析出后就熄灭酒精灯,用余热蒸乾剩下的水分。
(7)加热时,应先用小火预热,再用大火加强热。
(8)要使用预热过的坩埚钳取热的蒸发皿。
(9)用蒸发皿盛装液体时,其液体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二。
与坩埚区别
1、用途不同
坩埚可以加热不含水的物质,比如熔化非腐蚀性盐类、灼烧沉澱、碳化或灰化某些複杂试样等;蒸发皿一般用于蒸发溶液。
2、材料不同
坩埚的材料必须耐高温,陶瓷的坩埚使用的温度上限约为800度;而石英的坩埚可以在1000度以上的高温使用,蒸发皿通常为普通玻璃制,也有用陶瓷的,使用温度应该多在400度以下。
3、加热方式不同
坩埚可以直接加热,或者放进高温加热炉中加热;陶瓷製蒸发皿也可用明火直接加热,玻璃制蒸发皿一般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
4、由于坩埚是热重分析中的常用仪器,对质量要求非常精确,取用坩埚一般要用坩埚钳;蒸发皿一般是用手拿取,转移试剂时可用玻璃棒或药匙。
瓷坩埚的主要用途是用来灼烧沉澱,可用于高温处理样品,如灰化、烧炭等,上釉的瓷坩埚可加热到1050摄氏度,不上釉的坩埚可耐1500摄氏度的高温。瓷蒸发皿主要用于蒸发浓缩液体,不做定量分析时,也可以用来蒸乾固体、灰化滤纸、高温煅烧(500摄氏度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