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苍龙级中型舰队航空母舰

苍龙级中型舰队航空母舰

“苍龙”号航母,由吴港(Kure)海军工厂建造,1934年11月20日开工,1935年12月23日下水,1937年12月29日完工。是日本海军第一艘专门建造的大型航母,有双层机库和全通飞行甲板,右舷岛式上层建筑,并採取巡洋舰的主机以便获取较高航速。日本海军以后建造的大型航母都是参考该航母设计。满载排水量19800吨,蒸气轮机,8台锅炉,4轴,152000马力,最高航速34.5节,编制舰员1100人,武备为6座双联127毫米炮,28门25毫米高射炮,载机63架(最多可达71架)。1942年6月4曰在中途岛西北海域被美军“企业”号航母舰载机炸沉。

“飞龙”号航母,由横须贺海军工厂建造,1936年7月8日开工,1937年11月16日下水,1939年7月5日完工。是苍龙号的改进型,和苍龙号比,进一步加强了舰体结构强度,提高了舰艏,改进了装甲,最大的改变是岛式上层建筑改到了左舷。满载排水量21900吨,蒸气轮机,8台锅炉,4轴,153000马力,最大航速34.3节,舰员编制1101人,武备为6座双联127毫米炮,31门25毫米高射炮,载机64架(最多可达73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苍龙级中型舰队航空母舰
  • 建造船厂:吴港(Kure)海军船厂
  • 开工时间:1934年11月20日
  • 下水时间:1935年12月23日

苍龙号Soryu舰史

日本海军在完成号称世界最早的航舰凤翔号以来,又陆续的计画建造了由战舰、巡洋战舰改造而来的航舰加贺号与赤城号,并有小型空母龙骧号的建造计画,因此,在华盛顿海军军缩条约的限制下,当时的日本海军航舰保有允许量就只剩下21000吨。
在伦敦海军条约中,规定了巡洋舰种的保有量中,容许拥有不超过25%吨位的具有航空机发舰甲板的巡洋舰,于是美国海军遂提出了将重巡洋舰和航空母舰混合的航空巡洋舰计画,而日本海军与之相对应的,也在昭和七年(1932)提出了所谓的G6计画,本计画中的航空巡洋舰造型奇特,在如同航舰般的外型上,于飞行甲板前端下面布置了三座渐高的8吋连装炮塔,预计性能如下:速度36节,排水量17500吨,舰载机70架。
在昭和九年(1934)开始的第二次补充计画(丸二计画)中,军令部要求以G6计画为参考,将剩下的21000吨航舰保有量使用来建造两艘所谓的航空巡洋舰。该计画中的航空巡洋舰性能如下:排水量10050吨,主炮8吋五门(装备在中心线上),12.7cm高射炮20门(连装十基),防空机枪40挺以上,搭载机100架(半数置于飞行甲板),速力36节,预计于昭和十一年(1936)完成一号舰,而于隔年完成二号舰。
此计画的舰容比起G6计画起来更像是一般航舰,不过在前段飞行甲板下却装备了两座炮塔,一座三连装一座二连装。不过毕竟要在10050吨的排水量内完成所有上述要求实在超出当时技术水準太大,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将主炮改成6吋,高射炮减到连装八基,并将舰载机减少到70架。即使是如此,也难以达成要求,为了减轻重量,只有在少数地方装上了能对抗8吋炮的装甲,剩下地方都施以只足以对抗驱逐舰级的防御。在运用上也有极大的问题,炮力既不足与当代条约重巡相敌,防御力又不够,加上背着大型机库,怎幺有办法在海战中取得优势?加上友鹤事件发生,本舰的设计被判为重心过高,于是就在昭和九年(1934)变更计画,将本舰设计成为一单纯的航舰,这就是航舰苍龙号的由来。
完成后的苍龙号是日本海军第一艘近代空母。相较之下,赤城号、加贺号虽然体型庞大,不过也是历经数度改装才成为太平洋战争中的现代化外貌,而这种现代化外貌就在苍龙级上确定,可以说日后的日本空母都是以苍龙级为基本而发展出来的。船体是重巡般的以速度为优先考量的高速船体,飞行甲板通遍全舰长度,小型的舰桥位于右舷,而两只向下弯曲的烟囱则位于其后。日本海军日后的主要中型航舰以上如飞龙级、翔鹤级、云龙级等都是依照此一形式发展(惟独飞龙级舰桥置于左舷)。
飞行甲板上于中心线装设有前、中、后三座升降梯,机库共有两层。最初计算的舰载机为:九六式舰战常用12机加补用4机,九七式舰攻常用9机加补用3机,九六式舰爆常用27机加补用9机,九七式舰侦常用9机,合计常用57机加补用16机共73机。到了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标準则为零式舰战常用18机,九七式舰攻常用18机,九九式舰爆常用18机,各机种补用机各三机,共常用54机,补用9机。建造时为了压低排水量,採用电气熔接式,即电焊式结合,不过在第四舰队事件发生后,本件的舰体强度受到质疑,于是在外板、内底板、最上甲板级上甲板实施大範围的补强措施,结果增加了不少的排水量。又,本来在龙骧级上使用的舷外通路因为耐波性不加,而在设计本舰时多採用舰内通路。本舰的轮机与重巡铃谷级的相同,使本舰达到34.5节的速度。
航空母舰苍龙号完成后即编入第二航空战队,开始了飞行队的训练。昭和十三年(1938)四月,苍龙号派往中国战场支持,将舰载机的一部份派遣到南京。同年十月参加了广东方面作战的支持任务,并于十二月归回本土。昭和十六年(1941)七月,与飞龙号航舰一起南下支持法属南印度支那的进驻,之后就为了筹备攻击珍珠港,而回到本土,展开严苛的训练。在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从单冠湾出击前往珍珠港的苍龙号搭载了零战21机,七式舰攻18机,九九式舰爆18机,合计57机。在执行完珍珠港的任务回国途中,苍龙号所属的第二航空战队奉命前往威克岛支持久攻不下的登入作战。
隔年(1942)一月,苍龙号与飞龙号一起南下参加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攻略支持作战,二月,在帛琉与第一航空战队会合,先是轰炸了澳洲的达尔文港,后是进入了印度洋,对锡兰岛发动攻击,炸沉英国重巡洋舰和轻空母一艘。这段期间是苍龙号最得意的时候,他与他的飞行队向世人夸耀了无敌的战攻,不过,死亡的脚步却渐渐逼近。
昭和十七年(1942)五月二十七日,苍龙号随着一只前所未有的大舰队从本土出发前往中途岛,参加了惊天动地的中途岛大海战。苍龙号当时仍在第二航战里,僚舰仍是飞龙号,他们都归在二航战司令山口多闻海军少将的管理下。此海战中苍龙号除了定数的载机以外,还搭载了两架后来彗星舰爆前身的新锐高速侦察机二式舰侦,和準备配上占领后的中途岛基地的三架零战。由于密码遭美国破译,所以美国集中了全部的力量朝着苍龙号所在的南云机动部队发动猛烈的攻势。当日上午10时25分,就当舰队数度击退来袭鱼雷机,準备好迎风放出战机时,美军俯冲轰炸机突然从空中窜下,在短短几分钟间,三枚直击弹命中苍龙号飞行甲板上面,并平均的落在三座升架机前,爆炸连续引爆了停在甲板上正等待起飞的战机和堆积在甲板上的炸弹鱼雷,全舰陷入一片大火,10时40分,苍龙号的主机就停止了动作。
火灾延伸到鱼雷库,发生了大爆炸,10时45分,柳本柳作舰长下令全舰弃船,而自己却坚持留在舰桥。当天整个下午苍龙号都持续着猛烈的燃烧,日落时,火势稍有减退,阿部士官长奉命将柳本舰长带下来,但是当他看到手持军刀,独自肃立在舰桥,表情坚定决定与舰共存亡的柳本后,也只能哭着离开。7时13分,焚烧了八小时半的苍龙号沉没,定员1103名中有718名战死。
建造所 吴海军工厂
图片图片
起工 昭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下水 昭和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竣工 昭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标準排水量:15900吨
实际排水量:18448吨
全长:227.5m
飞行甲板:216.9m x 26m
机库:2层
速度:34.5节
轴马力:152000马力
载机量:73架
火力:12.7cm高角炮连装六基共12门 25mm机铳三连装十四基
战沉:昭和17年(1942)6月4曰

飞龙号Hiryu舰史

航舰飞龙号是在昭和九年度(1934)的第二次补充计画(丸二计画)中预定建造的航舰二号舰。原来本舰预定在一号舰苍龙号开工后一年动工建造,舰型与一号舰同型,不过后来由于大改装后的航舰加贺号的运用实绩,和苍龙号的建造经验,而使得飞龙号在设计上做了许多的修正,以致于当建造完成时,飞龙号实际上已经与苍龙号完全不同,可以独立称级了。
相对于苍龙级,飞龙级空母的改良项目不少,如:舰首乾舷的增加、舵型的改变、船体强度的增加、防御力的强化、续航距离的增加、飞行甲板的加宽、岛型舰桥位置上的调整等等。结果,由于重新设计耗费时日,开工日期也因此延后,以致于比计画中的竣工日期晚了一年半以上。完成时的数据如表上所记载,舰载机搭载情形则是九六式舰战常用十二架补用四架,九七式舰攻常用九架补用三架,九六式舰爆常用二十七架补用九架,九七式舰侦常用九架,合计常用五十七架补用十六架,与苍龙级相同。
相对于苍龙级,本舰在飞行甲板的长度上没有变更,但是却比苍龙级宽了一公尺,这是从改装后的航舰加贺号上取得的*作经验,不过,虽然飞行甲板变宽了,但是全体并没有加宽。苍龙级的岛型舰桥与改装后的加贺号一样,是位于右舷前方,航空本部鑒于加贺号的*作经验,发觉将舰桥置于舷侧中央将有助于发着舰的作业,所以命令以后建造的航舰都要将舰桥置于舰体长度的中央,所以飞龙号的岛型舰桥就位在于舷侧中央,从侧影图上十分容易辨识。但是,飞龙号右舷中央部位装有两座向下弯曲的烟囱,和穿越舰体的排烟通路,只好把舰桥移至左舷中央部。在理论上,烟囱与舰桥分别置于两舷中央,具有平衡重量的优点,应该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配置方式,不过,海军却在改装完成后的空母赤城号上学到了一点教训。赤城号也跟飞龙号一样,烟囱和舰桥分置于两舷中央,结果实际*作后却发现这种设计会造成飞行甲板上的空气乱流,而对起降作业造成困扰,于是海军紧急下令更改回原来的设计,不过飞龙号的建造工事已经来不及变更,只能继续完成。变更的影响见于后来完成的翔鹤级航舰,其岛型舰桥回归至原来右舷前方的设计,与烟囱置于同一舷。另外,飞龙号的舰桥构造比苍龙号整整大了一号。
在船体上,飞龙号与苍龙号也有显着的不同。首先,是加厚了船体外板和甲板钢板的厚度,以求得更好的船体强度和防御力,而且,设于水线下的钢板重量也让飞龙号的重心更低。在结构上与苍龙号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本舰改用了全铆接构造,捨弃了在苍龙号上仍然运用的电气熔接法(电焊),这主要是因为第四舰队事件的发生,而使得日本海军全面禁止在军舰上使用对于结构上较存虑的电焊法。虽然使用铆接法建造的船身比较坚固,但是製造时间上仍是以电焊法较为有利,日后美国海军在战中的大量造舰,就是运用了电焊法。日本海军自己废了电焊法的功夫,实在是相当可惜,到了战争末期,才重新使用此法建造急造船只。此外,本舰的轮机较苍龙号马力大上一千马力,但是因为强化了船身强度,排水量比苍龙号大上1800吨,所以速力上也较苍龙号慢0.2节。此外,由于在苍龙号上使用的横列吊下式平衡双舵被认为不好用,所以到了本舰改用了半平衡式一枚舵。
在武器上,大致与苍龙号相同,不同处为 飞龙号是第一艘装用25mm三连装机枪座的空母,并与25mm连装混载使用。
飞龙号完成后,就与準姊妹舰苍龙号编成第二航空战队。昭和十五年(1940)九月,日军进驻北法属印度支那,第二航战只有飞龙号出击参加行动。隔年七月,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飞龙号才跟苍龙号一起参加支持任务。作战结束后两舰都回到本土,为了即将来临的夏威夷攻击作战而展开严格的训练。
昭和十六年(1941)十二月八日,飞龙号与其它五艘中大型航舰一起对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了奇袭,太平洋战争随之爆发。在结束珍珠港的攻击任务回国途中,第二航空战队奉命前往威克岛支持久攻不下的登入作战,在强而有力的空中力量支持下,日军不久就攻下此岛。昭和十七年(1942)一月,飞龙号与苍龙号一起南下参加攻略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支持作战。二月,在帛琉与第一航空战队会合,先是轰炸了澳洲的达尔文港,后是进入了印度洋。机动部队的飞行员以高超的技术在印度洋击沉了英军的重巡洋舰两艘以及轻航舰一艘。飞龙号以及他的战机们在战场上证明了他们是世界上战力最强的航空战队,但是,即使是如此的风光,却仍逃不出命运的翻弄。
昭和十七年(1942)六月五日,飞龙号参加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海战中途岛攻略战,与其它三艘航舰─同战队的苍龙号、第一航战的赤城号和加贺号航舰同属南云中将的机动部队麾下,任务是奇袭中途岛基地,彻底毁灭该岛战力,并诱出美国航舰加以歼灭,但是,这个计画却因为密码遭美军解破而曝光,使得美军能掌握日本的各步行动,调来了三艘航舰在中途岛埋伏着,打算要以勇猛的强烈攻击击溃来袭敌军。南云机动部队四艘航舰在严格的无线电静默管制下悄悄逼近了中途岛基地,发动了第一波攻击队攻击中途岛。但是由于攻击队机群被中途岛美军雷达发现,所以岛上战机都紧急疏开,加上防空火力强烈,使得属于飞龙号的攻击队队长友永大尉发回「需要第二次攻击」的报告。
本来在机动部队各舰飞行甲板上,预留了一支用来攻击出没敌舰队的第二波攻击队,但是因为中途岛攻击不甚理想,于是南云忠一中将下令第二波攻击队改换陆用炸弹,在这先后来自中途岛的美军战机陆续以猛攻方式袭击南云舰队,但是却因为技术不良以及零式战机的拦截而根本没有任何战果。但是就在换弹结束后,却突然传来发现敌航舰舰队的讯息,坐镇飞龙号的第二航战司令山口多闻少将建议马上派出战机攻击,但是南云却认为先花时间改换陆用炸弹为攻舰用的鱼雷,还有收容第一波攻击队在程式上较为合理。结果事实证明南云的决定是错的,就在四艘航舰都把飞行甲板上的各项事务处理完毕,正要迎风放出飞行队攻击美国舰队时,美国舰载俯冲轰炸机突然出现,将在甲板上载满了炸弹油料以及战机的日本航舰化成了一团火海。由于飞龙号位置较其它三艘航舰为远,得以躲开了这次毁灭性的俯冲攻击。
在其它三艘空母都化成一片火海后,在飞龙号上的山口少将接管了作战指挥权,并随即在当地时间十时四十分派出战机反击,该攻击队由小林道雄大尉指挥,记有零战六机、九九式舰爆十八机。中午十二时,该攻击队对以航舰约克城号为中心的美军TF17发动攻击,小林攻击队虽然由于美军战斗机的拦截以及猛烈密集的防空炮火而损失惨重,只有八架战机得以倖存,但却给美军航舰带来严重的破坏,约克城号遭击中三枚命中弹,其中一枚还是从烟囱里一路掉到主机舱,炸坏了大部分的锅炉。
十二时四十五分,在飞龙号上的山口以仅存力量发动了第二次攻击,这次阵容包含了六架零战以及十架九七式舰上攻击机,由带队攻击中途岛的友永大尉率领,直扑美军舰队。其中友永大尉的座机在起飞前油箱已经损坏,而他自己也明白这样的油料是不足以安全返航的。下午二时三十分,美军舰载雷达首先发现友永的机群,便派战机升空拦截,结果友永攻击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有半数的战机遭击落。友永大尉决心死命攻击,于是带领着残余的僚机对约克城号发动鱼雷攻击,友永本人投了雷以后就往约克城号撞上去,而其僚机在受其鼓励下也拚命突破防线投射鱼雷,其中有两枚命中了约克城号。
接近黄昏时,山口计画将飞龙号上的残余兵力─战机六机、舰爆五机以及舰攻六机发动最后一次攻击,但是美军航舰攻击队却先找上门来了。这时全舰人员,包括飞行员在内,都精疲力尽,从早上到现在飞龙号已经躲过二十六枚鱼雷与七十枚炸弹,但是却始终难逃一死。来自美军企业号航舰的二十四架SBD俯冲轰炸机从天空呼啸而下,由于没有装备雷达,加上空中战机不足,飞龙号只能就这样接受炸弹的洗礼。四枚炸弹击中飞龙号,两枚在第一升降机附近,两枚在舰桥与第二升降机附近,飞龙号受伤严重,舰上燃起熊熊大火,虽然一度似乎得以控制,但终究无法得以救回。
午夜,山口少将下令全员弃舰,而自己则留在舰上与舰共存亡,他摘下了军帽作为遗物,在舰桥里与準备一同赴死的飞龙号加来止男舰长观赏着月色,并以清水代酒。五点十分,驱逐舰捲云号对飞龙号发射了两枚鱼雷,确定飞龙号开始下沉后便随着舰队撤退。但是飞龙号并没有因此沉没,到了第二天早上山本本队里的侦察机发现飞龙号正在漂流,并在舰上发现人影,就派驱逐舰谷风号前去营救,但是却再也找不到飞龙号蹤影。事实上,飞龙号一直漂流到八点二十分,侦察机所看到的人影是机舱里的倖存者,机关长万代少尉一行人。这些人本来被困在机舱里,差点丧命,但是捲云号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却打破了船舱使得他们得以逃生,后来他们被救起,成为了美军的俘虏。
图片图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