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盖州(营口市下辖市)

盖州(盖州市)

盖州(营口市下辖市)

盖州市一般指本词条

盖州市,隶属于营口市,位于北纬40°13-41.57″ 东经E122°27-55.78″,渤海辽东湾东岸,依山傍海,物产丰富,是东北的着名的水果之乡。

盖州地处沈大经济带中部,是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东与鞍山市岫巖县相邻;南与大连瓦房店市、普兰店区、庄河市接壤;北临营口市和大石桥市;西濒辽东湾和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盖州市辖8个街道、16个镇、3个乡,总人口72万(2010年)。

盖州自古为商贾之所,是国家农业产业化示範县、国家无公害水果示範县、国家秸秆养羊示範县,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果品生产和出口基地、海蜇生产和出口基地和中国绒山羊生产基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盖州市
  • 外文名称:Gaizhou City
  • 别名:盖县、盖平、辰州
  •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 所属地区:辽宁省营口市
  • 下辖地区:8个街道、16个镇、3个乡
  • 政府驻地:西城街道
  • 电话区号:0417
  • 邮政区码:115200
  • 地理位置:营口市南部
  • 面积:2945.91平方公里
  • 人口:72万人(2010年)
  • 方言:胶辽官话(盖桓口音)
  •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赤山、思拉堡温泉小镇、白沙湾海滨、雪帽山、上帝庙、仙人岛
  • 机场:营口兰旗机场
  • 火车站:盖州站、盖州西站(高铁)
  • 车牌代码:辽H
  • 市委书记:班耀康
  • 市长:赵国栋
  • 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2013年)
  • 区划代码:210881 

历史沿革

盖州市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就是商贾云集的辽东重镇。清代中叶,成为东北的“财货通衢”,“名闻八闽,声达三江”。
战国时期盖州属燕国辽东郡。
秦统一六国后仍属辽东郡。
西汉、魏晋时期,于今辖境北设文县(今大石桥市的汤池),南设平郭县(今熊岳城),统归辽东郡管辖。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前秦、后燕,属平州的平郭县。
公元407年北燕建立后,今辖境一度被高句丽割据,并筑建安城(今青石岭镇高丽城),置建安县。
唐总章元年(668年)于建安城设定建安州都督府。
辽于建安城置辰州,故盖县有古辰州之称。
金代改辰州为盖州。
元代置该盖州路,治所仍设在建安城。
元至元六年(1269年)把熊岳、汤池二县併入建安县。至元八年(1271年)建安县併入盖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盖州为盖州卫。翌年改筑新城(今盖州市区)。
清康熙三年(1664年)置盖平县,隶属奉天府。“盖平”之名,是取“盖州”、“平郭”两个历文地名的首字而得。
1945年“九·三”胜利后,成立盖平县人民政府,属辽南行政公署管辖。
1946年6月,辽南行署曾于万福庄增设万福县。
1947年6月盖平县解放。
1948年10月,撤销万复县併入盖平县,属辽东省管辖。
1954年属为营口市辖县。
1958年10月成立盖平人民公社。
1959年3月撤销盖平县公社,恢复盖平县人民委员会。
1965年1月,经国务院决定,更名为盖县。
1992年11月3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128号)批准:撤销盖县,设立盖州市(县级)。
1996年,盖州市面积3133.4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15个镇、21个乡:古楼街道、西城街道、高屯镇、暖泉镇、城关镇、青石岭镇、太阳升镇、沙岗镇、团山镇、芦屯镇、红旗镇、九寨镇、归州镇、九垄地镇、万福镇、卧龙泉镇、熊岳镇、大庙沟乡、榜式堡乡、团甸乡、徐屯乡、安平乡、双台乡、陈屯乡、杨运乡、罗屯乡、什字街乡、杨屯乡、矿洞沟乡、太平庄乡、梁屯乡、旺兴仁乡、小石棚乡、二台乡、果园乡、西海乡、红花峪乡、白果乡。市政府驻西城。
1996年,撤销杨运乡,设立杨运镇。
1997年,撤销榜式堡乡、团甸乡、双台乡,设立榜式堡镇、团甸镇、双台镇。
1998年,撤销徐屯乡、矿洞沟乡、什字街乡,设立徐屯镇、矿洞沟镇、什字街镇。
1999年,撤销陈屯乡、梁屯乡,设立陈屯镇、梁屯镇。

行政区划

2008年盖州市下辖8个街道、16个镇、3个乡:
盖州街镇
鼓楼街道
西城街道
东城街道
太阳升街道
团山街道
西海街道
九垄地街道
归州街道
高屯镇
沙岗镇
九寨镇
万福镇
卧龙泉镇
青石岭镇
暖泉镇
榜式堡镇
团甸镇
双台镇
杨运镇
徐屯镇
什字街镇
矿洞沟镇
陈屯镇
梁屯镇
小石棚乡
果园乡
二台乡
九垄地街道、归州街道、九寨镇和二台乡由仙人岛新区代管。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盖州位于北纬40°13-41.57″ 东经E122°27-55.78″,渤海辽东湾东岸,辽东湾经济区南部,北接营口市老边区、沿海新区和大石桥市,西南靠鲅鱼圈区,南邻大连庄河市、普兰店区、瓦房店市,东与鞍山市岫巖满族自治县接壤。

地形地貌

盖州市的地貌属辽南丘陵地带。东部和东南部的低山和丘陵是千山地脉的延伸,西部和西北部是平原,形成东高西低的阶梯式地貌。西部沿海地区海拔5米,为全县最低点,平原地区海拔19米,丘陵地区海拔48米,低山区海拔170米。位于罗屯乡与庄河县交界的步云山海拔1130米,为辽南最高点。
土质成分大部分为棕壤土,分布于西部平原和东部低山、丘陵地带,也有些草甸土分布于河谷、河滩中,沿海地带分布少量盐渍土,西南部有少量风沙土。

水文

境内主要河注有大清河和碧流河。大清河发源于营口县建一乡八盘岭,由营口县黄土岭乡入境,至西海乡入渤海,境内流程61.5公里,流域面积720.3平方公里。碧流河发源于境内卧龙泉镇、旺兴仁乡绵羊顶子山,南经庄河、新金县境入黄海,境内流程92.3公里,流域面积1320.5平方公里。此外,还有熊岳河、浮渡河、沙河等数十条较小河流。

气候

盖州市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市年平均气温为6.9~9.5℃,气温自西向东随着地势增高而降低。极端最高气温为36.6℃,极端最低气温为-28.5℃,年无霜期为170~186天,年降水量为600~790毫米。全市自西向东无霜期逐渐综短,降水量逐渐增多。全年日照时数平原2761小时,山区2100小时。全年平均风速为3.1米/秒。全市的气候特徵是,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盖州自然资源丰富。有黄金、花岗岩、大理石、莹石、硅石、白云石、色晶石、耐火土、铁、磷等20多种矿藏。其中黄金储量达100吨,已投入生产的卧龙泉矿年产黄金近万两。花岗岩储量达12亿立方米,当年北京修建人民大会堂时就曾採用过这里的花岗岩石料。

海洋资源

盖州有50多公里海岸线,滩涂5.6万亩,浅海20万亩。人工养殖开发潜力很大。年产鱼、虾、蟹、贝等海产品10万吨。盖州是国家海蜇出口基地,海蜇产量居全国之首,出口量占全省60%。浅海滩涂养殖开发达到19.3万亩。

人口民族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盖州市共有252795户,总人口72万,主要有汉、满、回、朝鲜、蒙古、锡伯、达斡尔、羌、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等民族。

政治体制

市委书记:赵国栋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秀斌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津生
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金大鹏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文明
市委常委、武装部政委:张 军
市委常委、总工会主席、统战部部长:张 杨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运群
市委常委:任洪放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永祥
市委常委:张 镝
资料来源:盖州市人民政府网

经济概况

综述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8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50元。全年新建续建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20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外资引进取得历史性突破。2012年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出口创汇1.3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22项,总投资3.4亿美元。引进海外专家研发团队3个。工业总产值52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270亿元,内联引资140亿元。新进规模企业38户,规模企业总数达到233户;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56户。

第一产业

2012年农业总产值51.5亿元,增长14.4%。农业生产克服自然灾害影响,粮食产量创新高,总产量达18.5万吨,增长17%,水果、蔬菜、水产品产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设施农业快速发展。新建设施农业小区185个,面积1.1万亩;畜禽标準化养殖小区达到152个。“一县一业”发展步伐加快。编制完成盖州苹果“一县一业”发展规划,全市苹果生产面积达到45万亩,创建苹果产业标準园21个,发展“一乡一特”专业乡镇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4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98个。
总投资14亿元的营口太古原糖加工项目正在开工前準备。科技兴农力度加大。新建完善农技推广示範基地6个,无公害农产品认定面积30万亩,新增市级以上着名商标10个。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再夺省“大禹杯”;6000亩农业滴水灌溉工程顺利推进,完成地埋管铺设工作。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发放农业补贴资金4349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00万元。深入开展“千企百村”对接帮扶活动,认真落实定点扶贫、整村扶贫工作,投入资金956万元。
盖州农产品资源丰富,农、林、牧、副、渔各业兴旺发达,素有“北方大农业缩影”之称。初步形成了水果、水产、畜牧、白色农业四大主导产业。盖州绒山羊被誉为“国宝”,海蜇产量居全国之首。现已被国家确定为农业产业化示範县、无公害水果示範县、秸秆养羊示範县,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果品生产和出口基地、海蜇生产和出口基地、绒山羊生产基地。

第二产业

2012年盖州工石油化工、装备製造、建筑材料、冶金配套、汽车配件、新能源等产业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发展较快的石油化工、装备製造、纺织服装行业产值比2011年分别增长238%、53.4%、23.3%。石化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完成税收6.5亿元,为在“十二五”期间全力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北海电机产业园落实项目288个,开工建设91个,完成投资19亿元;落实新能源产业项目10个,华能、航天万源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骨干企业实力显着提升。全年实施技改项目40项,新产品开发45项。营口澳矿、首一造船、建华管桩、压铸业、山水水泥、天禹塑胶、金华镁铝等一批骨干企业增资扩股,实力进一步增强;暖泉绢纺正在辅导上市。

第三产业

2012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79.3亿元。拥有兴隆大家庭和家乐福等大型连锁卖场超市;仙人岛物流园区原油储运能力达377万立方米,中丝化学品物流、顺德家俱城、北方毛皮城、闽南建材城、翔润国际商贸城等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东北矿石交易中心及年选400万吨原矿加工项目顺利签约,为我市总部经济招商提供了经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思拉堡温泉小镇虹溪谷温泉、御景山温泉宾馆正式运营,奕丰·泉天下项目进展顺利,双台镇被认定为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成为全市温泉旅游业的一张靓丽名片;白沙湾黄金海岸全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成功举办中国·营口清河石门漂流文化节。全年旅游业投入16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40亿元。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建成农资、农家店570个,信息化工程改造200家,“家电下乡”工程圆满完成。
餐饮业
盖州市餐饮业以海鲜、烧烤为主,带动盖州市餐饮文化主题,丰富人民生活。盖州餐饮文化有着历史和民风,经过历史薰陶由盖州市餐饮业代表人物“刘匀禾”先生(辽宁省烹饪协会酒店常务理事)创作《盖州餐饮食谱》,收集了大量盖州烹饪名家菜品,盖州民风菜品。

社会事业

综述

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30个新农村建设与整治规划以及城镇化试点镇区、试点村建设规划。着力推进新老城区同步协调发展,2012年全年城乡开发改造面积17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40.2亿元。北海新区是盖州市新的行政中心、渔民新村42万平方米回迁楼主体竣工;文化古城改造完成动迁房屋面积40万平方米,拆迁户数3056户,新建回迁楼17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5亿元。投资2250万元,维修农村公路31.5公里、桥樑7座。投资近300万元,完备环卫专业设施,垃圾清运能力极大提高。加大园林绿化工作力度,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1.5%,人均绿地面积9.4平方米。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城乡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等专项治理活动,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盖州(盖州市)

基础设施

新建中心医院主体工程竣工,新建专科医院投入使用;新建城市第二热源厂正式供暖;新建维修街巷路10条,维修改造道路面积5.3万平方米;完成了四线路、东升路、西环路、北环路4条城市主干路网规划设计,其中东升路第一标段已开工建设,四线路已开始动迁,北环路申报亚行贷款;大清河城区段、北海段筑堤、护岸等工程基本完成;榜式堡和沙岗两所学校教学楼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新建2所、改扩建5所幼稚园投入使用;新增农机具1100台(套);完成农村改厕4300座;全市4个乡镇、42个村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方案通过省审核批准,已陆续开工建设,到位资金2291.5万元。新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12.5公里,建立垃圾收集点868个、垃圾中转站30座,配备垃圾清运车57辆;新建垃圾处理场前期準备工作基本结束,进入动迁和工程设计阶段。
盖州(盖州市)

交通运输

盖州市距东北货物吞吐量最大港——营口港(鲅鱼圈港区)30公里,南距东北最大口岸大连港180公里。瀋海高速公路、哈大高速铁路、黑大公路、长大铁路纵贯南北,庄盖高速、庄林公路、盖旺公路、盖瑗公路横贯东西;各级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海陆交通便捷,物流顺畅。
盖州站盖州站
铁路:哈大高铁设有盖州西站,长大铁路设有盖州站、沙岗站、九寨站;
路:瀋海高速(G15)设有盖州、营口南、沙岗子进出站,西海服务区;
庄盖高速(S19)设有盖州南、小石棚、万福进出站,万福服务区。

社会保障

企业养老保险新增扩面5800人,统筹基金征缴19200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16794人,城镇实名制就业安置107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确保了零就业家庭中有劳动能力至少一人就业。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全市参保人数达到19万人,收缴保费3200万元,为全市符合养老金待遇的60周岁以上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1800万元。城乡5.1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低保金6541万元。
2011年申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项,获批国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3项。“双高”普九成果更加巩固,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13所学校被评为省九年一贯制标準化学校。深入开展“文体创新发展年”活动,辽剧《回家》在营口市成功展演,新建16家乡镇综合文化站投入使用,向全市30个行政村投放了体育健身器材。新增有线电视2000户。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家卫生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展开,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

风景名胜

综述

盖州旅游资源丰富奇彩。境内古蹟众多,景观迷人。已初步形成“一城一泉三山三海”观光旅游格局。国家级文物远古石棚、明朝玄真观虽历经沧桑,仍风韵犹存。赤山、青龙山、雪帽山景色秀丽,引人入胜。白沙湾、仙人岛、北海浪缓沙细,风光怡人,是观光、旅游、度假的佳地。

青龙山旅游区

位于陈屯镇,是着名的避暑胜地。青龙山总面积不大,但山上苍松翠柏,奇岩怪石,山花野果,鸟翔鹿鸣,恰似一个天然形成的硕大盆景,秀外而慧中。山上着名的景点有迎客松、泉半岭、连理枝、二龙松、将军石、喇嘛洞、龙王庙、望海寺等。

归州白沙湾

归州街道白沙湾是一个在绿树掩映之下的海滨浴场,人称“东北第一滩”。归州以盛产大桃和水产品而闻名,在首届白沙湾鲜桃品评会上,一个单体重1040克的大桃成为白沙湾大桃之最,并被选入上海吉尼斯纪录。

烟筒山城

烟筒山城位于盖州市东南二十里的烟筒山西侧独峰下的半山巅平坦处。有古城墙、古井、庙址、石刻等遗蹟。是明万曆十一年建筑,有外城、内城、中心城三级土城,此道石筑城墙是依山设险的屏障,是一个军事用城。

赤山

赤山位于万福镇境内,五峰插日,赤红如火,因而得名。赤山景点自然豁达,可概括为“一塔二寺三面城,五峰六洞七潭清,四惊八奇天下绝,九十景点各妙名”。最为着名的是发现天然形成的送子观音坐像。她高50多米,宽20多米,右手持净瓶,左手抱婴儿,面容慈祥,坐北朝南,凝视远方。1998年8月15日,为赤山送子观音举行了开光大典。

仙人岛森林公园

位于南部的九壠地街道境内,该旅游区拥有5000亩海防林,每到春季,槐花飘香,泌人心肺,林中漫步,心旷神怡。与其他海滨旅游区相比,仙人岛有三大特色:一是余晖洒金,二是兔岛怒潮,三是“风车”林立。

北海浴场

北海浴场位于北海新区。营口滨海大道38公里处、距盖州城区12公里。气候温和,海滩平缓,水质优良,由于开发程度较低,所以污染较轻。北海村民百分之九十以打渔为生,民风淳朴。北海浴场北侧有海蚀龙宫一条街,千姿百态的奇礁异石,让游人一览龙宫的奇特风貌。

雪帽山

位于九寨镇,山峻林密,古朴原始,风光秀丽。山上土质肥沃,植被丰富,生长着几十个种类、近千亩的阔叶林,以及上百种中草药和山野菜。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这里还生活着几十种野生动物,随时可见松鼠、山鸡跳跃山间,野鹿、狍子、獾、狐等穿行林中。整个雪帽山如同一个天然的野生动植物园。
思拉堡温泉小镇思拉堡温泉小镇

双台温泉旅游度假区

双台温泉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开原——金州断裂带的中段与绥中——宽甸纬向构造带南亚带複合部位。即许屯沙岗子断裂带与盖州地区东西的断裂带交接複合部位。2010年被确定为营口市新市镇建设试点单位以及瀋阳经济区新市镇试点镇。

慈航寺

慈航寺位于盖州城东北四公里处,东城街道虎斗马峪村境内。慈航寺坐北朝南,建于山腰,背依秀美的盖州城北第一高峰老青山,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临12万平方米水面的虎斗马峪水库,山峰叠翠,花香草秀,山下水库水波潋滟,山影倒影,周围更兼果树葱茏,慈航寺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构成了远近驰名的慈航寺风景旅游区。
盖州(盖州市)
慈航寺前身名为慈善堂,始建于清朝,确切年份无考,当时内建有观音阁三楹,东西皆有配房各两间做藏经室,檀越室为上殿,循山低下依次修有厢房,东西各三间及山门,规模大,香火终年不断,成为当时东北地区颇有名气的佛教寺院。后毁于战乱,年久失修,庙宇坍塌,至今仅存古碑一座立于原址老青山北麓。
慈航寺现驻僧人40多人,常住居士70多人,每年各地朝拜者及游客超过20万人,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

盖州钟鼓楼

位于盖州市中心偏南,建于明洪武五年至九年(1372一1376年),198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二楼已毁,中部为观音阁,阁后为大慈殿、宝殿左右各有配殿。
盖州钟鼓楼盖州钟鼓楼
盖州钟鼓楼平面呈长方形,长37米,宽14米,由楼座与座上殿宇组成。钟鼓楼上,东西为钟鼓亭,中间为观音阁,阁后为大雄宝殿,左右各有一配殿。
正殿又称观音阁,硬山式,前出卷棚抱厦式建筑。上覆青瓦,下为朱色圆柱挺立。正殿两侧另有配殿、僧舍、枯木堂等建筑。正殿前,钟亭、鼓亭分立两侧,另有清同治年间重修碑记两块。

盖州上帝庙

本名玄贞观,又称玄帝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清以来几次修缮。上帝庙以融汇元明两代的建筑风格和民间特点、建筑雄伟壮观而着称,全木架结构,形制奇特,工艺精湛,彩绘传神。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帝庙位于盖州市中心偏南,居于盖州古城的南北中轴线上,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钟鼓楼上,东西为钟鼓亭,中间为观音阁,阁后为大雄宝殿,左右各有一配殿。钟鼓楼周围是盖州古城的繁华区域,现尚存较多的明清民居。

主要名人

王勇男,现任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国家减灾委员会主任。
许卫国,现任辽宁省委副书记。
沈延毅,字公卓、攻昨,号述菊、天行健斋主,出生于营口市盖平县(现盖州市)城东土台村,曾任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瀋阳市文史馆馆长、任辽宁省政协常委、瀋阳市政协常委、辽宁省书法协会会长、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等职。
沈延毅沈延毅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