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澜
蔡澜,1941年8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电影监製、美食家、专栏作家、电影节目主持人、商人。
现任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特邀蔡澜作为节目总顾问。
与金庸、黄沾、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蔡澜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新加坡
- 出生日期:1941年8月18日
- 职业:作家、美食家、电影监製、电影节目主持人、商人
- 毕业院校:日本大学
- 主要成就:出版图书《蔡澜谈人生》获得了“2009年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奖”
- 代表作品:《蔡澜叹名菜》、《蔡澜叹世界》、《今夜不设防》、《蔡澜旅行食记》等
- 祖籍:广东潮州
-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55年,在新加坡《南洋商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影评《疯人院》,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蔡澜,美食家

1957年,蔡澜担任了邵氏电影公司的驻日经理。
1959年,离开新加坡到外国,后就读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半工半读。
1963年,蔡澜到香港后,长期任职邵氏、嘉禾等东南亚最大製片厂的电影监製。监製之电影有:《快餐车》、《龙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猎人》、《霹雳火》、《一个好人》、《重案组》等成龙主演的巨片。
1989年,黄沾、蔡澜、倪匡曾合作主持的电视节目《今夜不设防》创造了香港同时段电视节目的收视纪录。
1992年,蔡澜进军商界,创办监製的产品有暴暴茶、暴暴饭焦等暴暴系列产品,蔡澜酱料有鹹鱼酱料、菜甫瑶柱酱、榄角瑶柱酱、劲辣酱等等。
1997年~1999年蔡澜主持之电视节目有《蔡澜人生真好玩》及《蔡澜叹世界》。
2007年,在深圳开设蔡澜美食坊餐厅。
2008年,蔡澜主持TVB电视节目《蔡澜叹名菜》。
2009年,年近7旬的才子蔡澜重出江湖,牵手深圳卫视,打造美食王牌节目《蔡澜食尚》,并担任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
2009-2010年,主持TVB节目《蔡澜品味》。
2010年,出版了蔡澜的最新典藏作品集《蔡澜老友记》、《蔡澜美食地图》、《蔡澜品酒》、《蔡澜笑话》。
2011年8月在南国书香节首发新书《人生必去的餐厅》、《蔡澜生意经》广受读者欢迎支持。2011年10月在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蔡澜读行天下》。
2012年,主持ATV旅游饮食节目《蔡澜亚洲一乐也》。
2013年,出版作品《看得开,放得下,才是人生》《活,该快乐着》《老得可以告别孤独》。
2016年,出版作品《蔡澜旅行食记》。
个人生活
家庭成员
父亲蔡文玄副职电影发行及宣传,正职为诗人,书法家,九十岁时在生日那天逝世。母亲国小校长,已退休,每日吃燕窝喝XO级乾邑,九十岁了,皮肤比儿女们白皙。
蔡澜(右一)

姐姐蔡亮,为新加坡最大学府之一南洋女中的校长,其夫亦为中学校长,皆退休。
兄长蔡丹,追随父业,数年前逝世。
弟弟蔡萱,为新加坡电视的高级监製,亦退休,只有蔡澜未退休。
妻子方琼文,亦为电影监製,已退休,结婚数十年,相敬如宾。
生活态度
从14岁在《星洲日报》发表《疯人院》开始,似乎就注定了此后蔡澜对工作价值的取向—拿到稿费他就带着一帮同学去吃喝玩乐。倪匡说“蔡澜是少有背后没有人说他坏话的人”,黄沾说“蔡澜是我最值得信赖的朋友”,金庸说“论风流多艺我不如蔡澜,他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人生总是漂浮不定的,我们为什幺能够稳住呢?好像船上有一个锚,我们有最传统的信条,就是很简单的,孝顺父母、守时、对朋友好。”蔡澜始终坚持答应朋友的事情一定做到,互相尊重,就能得到朋友的信赖。
蔡澜的潇洒背后并不是人们所看到的表面那样轻鬆,读书时为了能看懂外文电影,他上午读中文学校、下午读英文学校;他始终保持惊人的阅读量,“如果一个写作人不喜欢看书,他就没资格做写作人”。一直以来,他仍两袖清风,每天仍在为生活而努力:“我是很努力很努力做人,这样才有今时。”
很多人都问过蔡澜,电影人、美食家、商人,你究竟是做什幺的?蔡澜说:“我只想做一个人,这并不容易。做人就是努力别看他人脸色,做人也不必要给别人脸色看,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互相的尊敬。所以我不管对方是什幺职业,是老是少,我都尊重。”
主要作品
製作电影
年代 | 名称 | 职务 |
---|---|---|
1976 | 《香港奇案》 | 编剧 |
《油鬼子》 | ||
1987 | 《聊斋艳谭》 | 出品人 |
1988 | 《小男人周记》 | 监製 |
1989 | 《一眉道人》 | |
《孔雀王子》 | ||
《四千金》 | ||
1990 | 《阿修罗》 | |
《监狱不设防》 | 出品人 | |
《殭尸医生》 | 监製 | |
《错在新宿》 | ||
1991 | 《卫斯理-老猫》 | |
《我老婆唔系人》 | ||
《神探马如龙》 | ||
《力王》 | 出品人 | |
1992 | 《聊斋艳谭3之灯草和尚》 | 监製 |
《爱的精灵》 | ||
1993 | 《不扣钮的女孩》 | |
《重案组》 | ||
《城市猎人》 | ||
1994 | 《仙人掌》 |
文学着作
作品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作品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蔡澜随笔》 | 博益出版 | 1983年 | 《蔡澜的缘》 | 天地图书 | 1985年 |
《草草不工》 | 天地图书 | 1986年 | 《蔡澜谈日本》 | 天地图书 | 1986年 |
《苦中作乐》 | 天地图书 | 1987年 | 《蔡澜续缘》 | 天地图书 | 1987年 |
《海外情之一:西班牙》 | 天地图书 | 1987年 | 《荤笑话老头》 | 艺文图书 | 1987年 |
《海外情之二:印度,泰国》 | 天地图书 | 1987年 | 《不过尔尔》 | 天地图书 | 1988年 |
《海外情之三:南斯拉夫》 | 天地图书 | 1987年 | 《忙里偷闲》 | 天地图书 | 1988年 |
《玩物养志》 | 天地图书 | 1988年 | 《附庸风雅》 | 天地图书 | 1988年 |
《海隅散记》 | 天地图书 | 1988年 | 《蔡澜再谈日本》 | 天地图书 | 1988年 |
《蔡澜三谈日本》 | 天地图书 | 1990年 | 《放浪形骸》 | 天地图书 | 1991年 |
《无序之书》 | 天地图书 | 1990年 | 《蔡澜谈电影》 | 天地图书 | 1991年 |
《吐金鱼的人》 | 天地图书 | 1991年 | 《一点相思》 | 天地图书 | 1993年 |
《一乐也》 | 壹出版 | 1993年 | 《蔡澜随笔》 | 天地图书 | 1993年 |
《觉后禅》 | 艺苑出版社 | 1994年 | 《笑谭两种》 | 新艺出版 | 1990年 |
《二乐也》 | 壹出版 | 1995年 | 《蔡澜教室2》 | 壹出版 | 1990年 |
《不修边幅》 | 天地图书 | 1996年 | 《蔡澜说笑》 | 风雅馆 | 1992年 |
《客窗闲话》 | 天地图书 | 1996年 | 《未能食素》 | 壹出版 | 1993年 |
《三乐也》 | 壹出版 | 1996年 | 《蔡澜说笑》 | 壹出版 | 1994年 |
《四乐也》 | 壹出版 | 1996年 | 《又系未能食素》 | 壹出版 | 1995年 |
《五乐也》 | 壹出版 | 1997年 | 《再是未能食素》 | 壹出版 | 1996年 |
《海外情之四:澳大利亚》 | 天地图书 | 1997年 | 《雾里看花》 | 天地图书 | 1997年 |
《EATING IN HONG KONG 1997》 | 星骏出版 | 1997年 | 《街头巷尾》 | 天地图书 | 1997年 |
《十字街头》 | 天地图书 | 1997年 | 《半日闲园》 | 天地图书 | 1998年 |
《追蹤十三妹(上下)》 | 天地图书 | 1998年 | 《给亦舒的信》 | 天地图书 | 1998年 |
《肯定未能食素》 | 壹出版 | 1998年 | 《夏天的鬼故事》 | 壹出版 | 1998年 |
《香港非常美食》 | 远流出版社 | 1998年 | 《山窗小品》 | 天地图书 | 1998年 |
《花开花落》 | 天地图书 | 1998年 | 《六乐也》 | 壹出版 | 1998年 |
《七乐也》 | 壹出版 | 1999年 | 《蔡澜教室1》 | 壹出版 | 1999年 |
《给成年人的信》 | 天地图书 | 1999年 | 《乐得未能食素》 | 壹出版 | 1999年 |
《给年轻人的信》 | 天地图书 | 1999年 | 《蔡澜叹日本》 | 壹出版 | 1999年 |
《痴人说梦》 | 天地图书 | 1999年 | 《百思不解》 | 天地图书 | 1999年 |
《狂又何妨》 | 天地图书 | 1999年 | 《老澜游记》 | 天地图书 | 2000年 |
《给年轻人的信二集》 | 天地图书 | 2000年 | 《绝对未能食素》 | 壹出版 | ,2000年 |
《吶喊,彷徨》 | 天地图书 | 2000年 | 《八乐也》 | 壹出版 | 2000年 |
《蔡澜四谈日本》 | 天地图书 | 2000年 | 《九乐也》 | 壹出版 | 2001年 |
《给年轻人的信三集》 | 天地图书 | 2001年 | 《抚今追昔》 | 天地图书 | 2001年 |
《绣花枕头》 | 天地图书 | 2001年 | 《老澜游记二集》 | 天地图书 | 2001年 |
《蔡澜五谈日本》 | 天地图书 | 2001年 | 《醉乡漫步》 | 天地图书 | 2001年 |
《蔡澜六谈日本》 | 天地图书 | 2002年 | 《秋雨悟桐》 | 天地图书 | 2002年 |
《十乐也》 | 天地图书 | 2002年 | 《老澜游记三集》 | 天地图书 | 2002年 |
《老澜游记四集》 | 天地图书 | 2003年 | 《前尘往事》 | 天地图书 | 2003年 |
《虚无恬澹》 | 天地图书 | 2003年 | 《一趣也》 | 天地图书 | 2003年 |
《抱朴含真》 | 天地图书 | 2003年 | 《二趣也》 | 天地图书 | 2003年 |
《梦里奔波》 | 天地图书 | 2003年 | 《三趣也》 | 天地图书 | 2004年 |
《笑话和趣事》 | 天地图书 | 2004年 | 《老澜游记五集》 | 天地图书 | 2004年 |
《蔡澜七谈日本》 | 天地图书 | 2005年 | 《蔡澜的鬼故事(上)》 | 天地图书 | 2005年 |
《病中记趣》 | 天地图书 | 2005年 | 《蔡澜的鬼故事(下)》 | 天地 | 2005年 |
《四位老友》 | 天地图书 | 2005年 | 《蔡澜食典》 | 天地图书 | 2005年 |
《雨后斜阳》 | 天地图书 | 2005年 | 《蔡澜100精选》 | 八方企业公司 | 2005年 |
《四趣也》 | 天地图书 | 2005年 | 《松下对弈》 | 天地图书 | 2006年 |
《浅斟低唱》 | 天地图书 | 2006年 | 《扫雪烹茶》 | 天地图书 | 2006年 |
《抚琴按萧》 | 天地图书 | 2006年 | 《老友写老友(上)》 | 天地图书 | 2006年 |
《蔡澜八谈日本》 | 天地图书 | 2006年 | 《老澜游记六集》 | 天地图书 | 2006年 |
《五趣也》 | 天地图书 | 2006年 | 《老友写老友(下)》 | 天地图书 | 2006年 |
《六趣也》 | 天地图书 | 2006年 | 《蔡澜食典后篇》 | 天地图书 | 2007年 |
《小雨移花》 | 天地图书 | 2007年 | 《七趣也》 | 天地 | 2007年 |
《老澜游记七集》 | 天地图书 | 2007年 | 《蔡澜的生活方式》 | 天地图书 | 2007年 |
《蔡澜的生活方式(II)》 | 天地图书 | 2008年 | 《蔡澜逛菜栏》 | 皇冠出版社 | 2008年 |
《老澜游记八集》 | 天地图书 | 2008年 | 《蔡澜读行天下》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2011.10 |
《人生必去的餐厅》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2011.08 | 《蔡澜生意经》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2011.08 |
《乐游人生》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2012.04 | 《日本人物---蔡澜品日本四书》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2012.07 |
《日本艺术---蔡澜品日本四书》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2012.07 | 《日本玩意---蔡澜品日本四书》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2012.07 |
《日本美食地图---蔡澜品日本四书》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2012.07 | 《蔡澜常去食肆150间》 | 皇冠出版社 | |
《蔡澜品味—香港台湾格调手册》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2013.04 | 《蔡澜叹世界》 | 壹出版 | |
《东京游》 | 皇冠出版社 |
以上内容应自:
主要成就
1980年代开始写作,并推出过很多作品,内容以食经及游记为主。最早在《东方日报》、《明报》撰写专栏,后来于《壹周刊》及《苹果日报》创刊后一直撰写杂文及食评专栏。
1990年则与黄沾及倪匡主持亚洲电视清谈节目《今夜不设防》,访问过包括周润发、成龙、张国荣等在内的超级明星嘉宾。
1990年代中,蔡澜进军饮食业,曾推出过“暴暴系列”零食、酱料及茶饮等,亦曾在香港参与开设餐厅,包括“粗菜馆”及“猪油捞饭”。
1997年主持无线电视製作的清谈节目《蔡澜人生真好玩》,1998年主持旅游饮食节目《蔡澜叹世界》。
2006年,于中环开办“蔡澜旅游”旅行社。同年,担任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颁奖嘉宾。
2007年主持《蔡澜提菜篮》饮食节目及出版《蔡澜的生活方式》 。2008年主持《蔡澜叹名菜》饮食节目。
2011年担任亚洲电视旅游节目《蔡澜亚洲一乐也》主持。2012年起,担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第二季及电影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总顾问,并受邀在国内美食节目《顶级厨师》等美食节目担任评审。
2013年在广州市珠江新城富力盈信大厦内开设开设蔡澜美食城。
2014年起,先后开设个人品牌“蔡澜花花世界”淘宝、天猫店,出售由他本人监製的各类食品、酱料及茶饮
2016年担任携程“美食林”的美食品鉴团理事,并与携程合作开发高端美食旅游路线。
2018年7月个人品牌“蔡澜越南粿条”店于香港中环开业。
人物评价
蔡澜与金庸、黄沾、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被称为“食神”。
蔡澜见识广博,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幺都懂。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 流的通达。(金庸评)
虽魏晋风流,犹有不及。(倪匡评)
他是同金庸、黄沾、倪匡齐名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将美食家和商人的双重身份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蔡澜做得比其他人都要成功。(商业评论网评)
他的写作,以小品文见长;书法、篆刻、绘画都很了得;更将喜爱美食的天性发扬至极,开餐厅,当料理评审,甚至在1994年自创“暴暴茶”,也就是暴饮暴食之后,喝了就可以不必担心的茶,风靡香港和日本。(南方人物周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