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蒋正武

蒋正武

蒋正武,安徽潜山人,1974年9月生,工学博士,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材料系副主任,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97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现重庆大学),2002年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2002年留校工作,2007年-2008年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2010年受聘同济大学教授。2018年1月-2018年2月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访问学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蒋正武
  •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 出生地:安徽潜山
  • 出生日期:1974年9月
  •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
  • 职称:同济大学教授

蒋正武教授简介

中国建筑学会混凝土基本理论及其套用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防水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混凝土外加剂套用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外加剂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水泥与混凝土用碳酸盐分体技术联盟理事
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RILEM)中国区会员
美国混凝土协会(ACI)会员
国家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大专项等科技项目评审人
《硅酸盐学报》编委及国内外学术期刊评审人

研究领域

l 可持续水泥基材料
l 高性能混凝土与特种混凝土
l 混凝土自修复材料与方法
l 极端条件下混凝土材料设计理论与技术
l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及环境评价等

个人网页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个人网页

学术成果

先后主持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十二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十一五”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贵州省交通厅项目、上海市建委重点项目、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解放军后勤装备部重点科研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画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国家西部建设科技项目、其他省市级纵向科研项目5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已通过省部级科技鉴定验收,已到达国际先进水平。多项研究成果已在国内近50项重大工程中得到套用,如三峡大坝、东海大桥、贵州夏蓉高速公路工程、马岭河大桥、北盘江大桥、乌江大桥、上海金山铁路黄浦江特大桥、贵阳南环线花溪I号特大桥、上海江湾体育场等工程。
蒋正武
近期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他引2500余次;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以第一申请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译着、编着、合着4部。

荣获奖项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
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二等奖(1)
贵州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二等奖(2)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
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
贵州省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
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设部科技三等奖
中国硅酸盐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奖
当代杰出工程师
同济大学高层攀登人才及跟蹤计画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青年杰出人才培养计画
同济大学骨干教授
上海市优秀青年教授
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开设课程

本科生课程:《混凝土修补技术》
研究生专业课程:《材料学的方法论》、《混凝土修补》、《绿色建筑材料》

代表性着作

《混凝土修补——原理、技术与材料》 蒋正武、龙广成、孙振平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 蒋正武、梅世龙等
《贵州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套用》 蒋正武、梅世龙等
《水泥基自修复材料:理论与方法》 蒋正武

近三年代表性论文

1. Wenting Li, Biqin Dong, Zhengxian Yang, Jing Xu, Qing Chen, Haoxin Li, Feng Xing, Zhengwu Jiang*. Recent advances in intrinsic self-heal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s. Advanced Materials, Mar. 25, 2018, online(IF=19.79)
2. Chen Li, Mengxue Wu, Qing Chen Zhengwu Jiang*. 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alterations of concrete subjected to chemical attacks in complex underground tunnel environments during 20-36 years,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18, 86: 139~159.
3、Chen Li; Hongbo Zhu*; Mengxue Wu; Kaifan Wu; Zhengwu Jiang*. Pozzolanic reaction of fly ash modified by fluidized bed reactor-vapor deposition.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17, 92: 8~109.
4、Zhengwu Jiang; Wenting Li*; Zhengcheng Yuan. Influence of mineral additive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the self-healing capabilities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s.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15, 57: 116~127.
5、Wenting Li; Zhengwu Jiang* ; Zhenghong Yang. Acoustic characterization of damage and healing of microencapsulation-based self-healing cement matrices.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 2017, 84: 48~61.
6、Haoxin Li; Zhengwu Jiang*; Xiaojie Yang; Long Yu; Guofang Zhang; Jianguo Wu; XiangYong Liu, Sustainable resource opportunity for cane molasses: use of cane molasses as a grinding aid in the production of Portland cement.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5, 93: 56~64.
7、Zhengwu Jiang *; Chen Qian; Qing Che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volume stability of 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mineral admixture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irals, 2017, 157: 10~17.
8、Hongbo Zhu; Chen Li*; Yijie Cheng; ; Kaifan Wu, Zhengwu Jiang*. Pozzolanicity of fly ash modified by fluidized bed reactor-vapor deposition.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7, 156: 719~727.
9、Qing Chen, Zhengwu Jiang*, Hehua Zhu; Ju J. Woody; Zhiguo Yan, Micromechanical framework for saturated concrete repair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 with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effe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 2016.09.25, 26(2): 210~228.
10. Qing Chen, Zhengwu* Jiang, Zhenghong Yang, Hehua Zhu, Ju, J. Woody, Zhiguo Yan, Yaqiong Wang, Differential-scheme based micromechanical framework for unsaturated concrete repair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16.09.26, 49(12): 5183~193.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