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山市
萧山市原杭州市下辖县级市,现名为萧山区,位于浙江省北部,面积大约为1417.83平方公里,人口大约为157.20万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萧山市
- 别名:萧然、余暨
-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 所属地区:杭州市
- 下辖地区:14个街道、12个镇
- 政府驻地:北乾街道金城路685号
- 电话区号:0671
- 邮政区码:311200
- 地理位置:浙江省北部
- 面积:1417.83平方公里
- 人口:157.20万人
- 方言:萧山方言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湘湖、杭州乐园等
- 机场:杭州萧山机场
- 火车站:杭州南站、萧山西站
- 车牌代码:浙A
- 现名:萧山区
- 行政代码:330109
- 名人:韩栋、沈定一等
基本概况
萧山市位于钱塘江下游南岸,东邻绍兴,南接诸暨,西连富阳,北有钱
江二桥、三桥与杭州市跨江相通,地处浙江南北之要冲。浙赣、萧甬铁路,
104国道,03省道,杭甬高速公路穿越其间;浙东运河、钱塘江、 浦阳江在
境内汇合;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已在筹建。
早在新石器时代,萧山已有人类繁衍。西汉建县,称余暨。后曾改县名
为余衍、永兴等。唐天宝元年(742),始称萧山。1988年元旦, 撤县设市。
全市现有24个建制镇,4个乡,765个行政村,112个居委会,总面积1420.22
平方公里,人口112.9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萧山人民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紧紧抓住改革和发展这
一主旋律,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使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焕发了
勃勃生机: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增长 1997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5.48亿元,
比1978年的4.03亿元,增长11.7倍(剔除价格因素和区域调整因素)。产业结
构发生重大变化,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33%、51.6%、15.4%,
转变为9.2%、57.9%、32.9%。1997年预算内财政收入9.26亿元,比1978年的
6700万元增长12.82倍;年末各种存款余额125.2亿元,比1978年增长105倍。
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财神县(市)、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全国明星县
(市),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小康县(市)。
工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在1997年水利年度中,
全市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38亿元;农业服务机制、农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开发农业、特色农业迅速发展,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大幅度提高。1997年实
现农业总产值23.02亿元,比1978年增长17.2%。工业,在加大投入、强化管
理基础上,最佳化产品结构,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1997
年,全市工业总产值320.37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155倍。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市内道路,全市公路通车
里程达到676公里,比1978年增长近2倍,各镇乡均已贯通柏油路。萧山电厂
一期工程两台各为12.5万千瓦的机组已併网发电,60万千瓦机组的二期工程
已开始筹建。1997年,全市有中小型发电厂7座,装机总容量35.46万千瓦,
年发电量21.11亿千瓦时,占全市用电量的87.6%;全市供电总量达到24.11
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17.2倍。扩建和新建了市第一、第二自来水厂,作
为全省重点建设项目的日供水量60万吨的第三自来水厂一期工程已建成通水,
全市城镇自来水日供应量已达到50万吨。1997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达2.97
亿元,比1978年增长108倍。全市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0.18万门,电
话普及率每百人14.7部。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按照建设现代化新兴中等城市的要求,修编了《萧
山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997年,城市建成区面积15. 33 平方公里, 比
1978年扩大了5倍多。1981年以来, 全市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累计
达3.86亿元。市区人均公共绿地8.25平方米,绿地率25.1%。 城区全面实行
生活垃圾袋装化,城区污水处理率达33%。1995年12月, 萧山市被命名为国
家卫生城市。
商品流通日益繁荣 一批大中型现代化商场、市场迅速兴起。投资 2.5
亿元、拥有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萧山商业城,于1992年10月开业,1993年
被列为全国百强市场第12位,1997年成交总额60亿元。1997年,全市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达38.77亿元,比1978年增长32倍。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1997
年全社会出口商品交货值60.47亿元,比1978年增长215倍。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欣欣向荣 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
计画生育先进县(市)、全国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先进县(市)、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全国体
育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和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称
号。
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03元,比
1986年增长5.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245元,比1978年增长37倍; 全市城乡
居民储蓄余额84.08亿元,比1978年的2797万元增长近300倍;人均储蓄7447
元,比1978年增长275倍。 作为衡量“小康”生活重要指标的人均期望寿命
1997年底达到男71.83岁,女77.54岁。
萧山,已由传统农业县向着现代化新兴中等城市迈进。
行政区划
萧山市人民政府位于北乾街道金城路685号,下辖14个街道、12个镇
14个街道 相城街道、北乾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义蓬街道、南阳街道、靖江街道、河庄街道、前进街道、新湾街道、临江街道、闻堰街道、宁围街道、新街街道
12个镇 河上镇、戴村镇、浦阳镇、进化镇、临浦镇、楼台镇、义桥镇、所前镇、衙前镇、瓜沥镇、益农镇、党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