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埠镇
薛埠镇,是江苏省重点镇,是常州市金坛区下辖镇,地处茅山东麓,是常州市的西大门,古称“吴中门户”,位于金坛区、溧阳市、句容市交界处,西南与溧阳市别桥镇接壤,东南与金坛区指前镇接壤,东与金坛区朱林镇接壤、北与金坛区直溪镇接壤,西与句容市磨盘乡接壤。
薛埠镇以建筑材料、医药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加工四大产业为支柱。2013年,薛埠镇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4.29亿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6亿元;完成工业应税销售收入32.9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0元。
薛埠镇总面积132.63平方千米(2017年),辖26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52436人(2017年)。2018年9月,入选农业产业强镇示範建设名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薛埠镇
- 外文名称:Xuebu Town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常州市金坛区
- 下辖地区:26个行政村,3个社区
- 政府驻地:薛埠镇府前街1号
- 电话区号:0519
- 邮政区码:213245
- 地理位置:常州市西部
- 面积:132.63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52436人(2017年)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茅山
- 机场:常州奔牛国际机场
- 火车站:常州站
- 车牌代码:苏D
历史沿革
薛埠镇形成于清代之前,原由薛姓兴建码头而得名。
2000年1月,薛埠镇,花山乡、罗村乡合併为薛埠镇;西旸镇、茅麓镇合併为茅麓镇。
2001年10月,市属场圃“事改企”实行属地管理,将国营茅东林场、国营方麓茶场、市种猪场划归薛埠镇,国营茅麓茶场划归茅麓镇。
2007年3月撤销薛埠镇、茅麓镇,将原两镇所辖区域合併,设立新的薛埠镇。建成集镇区4.2平方公里,以百花东路为中轴线,街道总长度超过15公里。
行政区划
据2016年薛埠镇人民政府官网显示,薛埠镇辖26个行政村,3个社区。
薛埠社区 | 东进村 | 上阮村 | 花山村 | 下杖村 | 西阳村 |
绿化社区 | 上阳村 | 赤岗村 | 东窑村 | 石马村 | 塔山村 |
西阳社区 | 薛埠村 | 山蓬村 | 茅庵村 | 神亭村 | 对达村 |
连山村 | 长山村 | 河口村 | 致和村 | 仙姑村 | |
方麓村 | 罗村 | 泉江村 | 倪巷村 | 茅东村 | |
彭城村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薛埠镇位于金坛区西部19公里处,是金坛、溧阳、句容、丹阳、丹徒五市(区)毗邻的山区重镇,是常州的西大门,西南与溧阳市别桥镇接壤,东南与金坛区指前镇接壤,东与金坛区朱林镇接壤、北与金坛区直溪镇接壤,西与句容市磨盘乡接壤。
气候条件
薛埠镇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063.5毫米;日照充足,日照率46%;年平均气温15.3℃,无霜期228天;年平均湿度78%。
自然资源
薛埠镇镇域内蕴藏着大量的石灰岩、澎润土、凹凸棒土、花岗岩等矿产资源,已探明石灰岩储量就有2亿吨。
人口
薛埠镇总人口52436人(2017年),全镇共有侨眷和归侨人员92户。少数民族110户180人。
薛埠镇

经济
综述
2013年,薛埠镇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4.29亿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6亿元;完成工业应税销售收入32.9亿元,比2012年增长23.2%;完成工业用电量7.1万千瓦时;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7.17亿元,其中工业总投入9.1亿元;新增工商注册外资620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460万美元;新增工商登记企业68家;新增工商登记注册资本12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0元。
第一产业
2007年全镇累计完成农业总产值5.17亿元,粮食总产量40138吨。夏粮三麦面积2330公顷,总产11184吨;油菜面积1467公顷,总产3653吨。
2009年,薛埠镇农业“三资”投入1.3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6.1亿元。建成观光农业示範点19个,茅山畜牧产业带已成为江苏省优势畜牧产业带。
第二产业
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9.8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6.97亿元,工业增加值9.51亿元,利税3.8亿元,增幅均在24%以上。新增规模企业9家,累计52家。规模工业占全镇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工业利税的比重比上年增长25%以上,规模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份额达65%以上。加快有效投入和开放型经济发展速度。新增个体工商户210家,新增民营企业62家,个私企业新增注册资本1.6亿元。完成技改投入8.2亿元。
第三产业
2007年,三产单位总数5600个,三产从业人员13000人。一、二、三产的比重为14∶55∶31。2007年全镇商品销售总额为6.7亿元,集贸市场成交额4.3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62亿元。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薛埠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社会事业
教育
1987年,薛埠镇有5所中学,1所成人教育中心,69所国小,69所幼稚园。1993年下半年,薛埠中学高中部被撤销。2003年下半年,薛埠成人教育中心由于缺乏生源而停办。2007年全镇共有2所中学,5所国小,5所幼稚园,1个国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于1996年5月由金坛市花山中学更名为金坛市国防教育训练中心,1998年9月更名为常州市花山国防教育训练中心。2007年全镇共有在职教师538名,在校学生5657名。
薛埠镇

卫生事业
截至2007年末,薛埠镇拥有医院1个(茅山地区人民医院),卫生院1个,建有卫生室33个。2006年投资360万元购置500毫安X光机和800毫安X光机、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镜、麻醉机、C臂机、电动液压式多功能手术台等医疗设备,改善医院硬体设施条件,医疗医务水平整体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投保率100%,初级卫生保健普及率100%。
文化体育
2007年,薛埠镇建成25个文化示範村,在各大社区和有关单位建立健身房,并在26个行政村建成健身广场以及娱乐中心。有文化活动中心阅览室3间,建筑面积130平方米,藏书约50000册。完成各村文艺演出62场次,电影52场,观众4.5万人次。镇区建有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4个,网球场1个,门球场1个,旱冰场1个以及桌球台若干。

科技
1988~2007年,全镇投资近1000万元开展农村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兴镇战略和科教兴镇战略,重视科技进步对工农业经济成长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全镇科技人员18人,到2007年科技人才216人,年承担各级各类科技研发任务30~40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80年代为空白,到2007年有11家,农业高新技术及产品有30项。全镇的科技投入达财政支出的2%,民间的科技投入每年增长20%,2007年达3000余万元。相继成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家。全镇拥有省高新技术企业2家,民营科技企业24家,常州市民营科技企业24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科普教育示範基地3家,全镇高新技术产值3.5亿元,2007年专利申报85件,实施科技项目20多项,2006年被确立为省“学、做、建”活动示範镇。
社会保障
2007年,全镇五保户327人,低保户778人,1688人享受农村和城镇低保补助。共有2个敬老院,入院197人,房间306间,面积51092平方米,每年供养经费每人3200元,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得到保障。从2002年起,薛埠镇加强慈善募集工作,由开始募集慈善资金10多万元,发展到2007年的106万元,先后有816户因病致贫家庭及时得到救助。
城镇荣誉
薛埠镇是全国重点中心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千强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範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环境卫生镇,江苏省文明乡镇,双拥治安模範镇,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範镇。
薛埠镇

交通
薛埠镇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和上海经济协作区的中心,沿江、扬溧两条高速贯穿境内,与沪宁、宁杭两条高速相连通,境内设有2个道口,一个开放式服务区,西至南京禄口机场60公里,东至上海浦东机场250公里,距离常州机场仅40公里,北由薛埠大河直通长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