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萨哈林州

萨哈林州

萨哈林州

萨哈林州(俄语:Сахали́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英语:Sakhalin Oblast)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俄罗斯远东地区,包括库页岛(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联从日本吞併的南千岛群岛)。东经141°36′-144°40′,北纬45°52′-54°25′。总面积87.100平方千米,人口49.7973万人(2010年),首府是南萨哈林斯克。

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514.4亿卢布,同比2013年增长104.8 %,工业产值为496亿卢布,同比2013年增长108.7 %。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萨哈林州
  • 外文名称:Сахали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
  • 行政区类别:州/联邦主体(一级行政区)
  • 所属地区:远东联邦管区
  • 下辖地区:科尔萨科夫、亚历山德罗夫斯克等
  • 政府驻地:南萨哈林斯克
  • 地理位置:俄罗斯远东地区
  • 面积:8.71万平方千米
  • 人口:497899人(2010年) 
  • 气候条件:大陆海洋性气候
  • 成立时间:1947年1月2日
  • 主要河流:波罗奈河、特米河等

历史沿革

冰河时期

冰河时期的库页岛与大陆相连。岛上原住民是以阿伊努族(或译爱努族)和尼夫赫族(金代至明代称之为“吉里迷”,清代称之为“费雅喀”,俄国殖民者最早称之为“吉利亚克人”)为代表的古亚细亚人,以及以赫哲族和鄂伦春族为代表的通古斯人,主要靠打猎、捕鱼为生。

元朝之前

在地理髮现史上,中国是最早知道库页岛的国家。西汉初年,中国中原地区对库页岛的地理和岛上住民情况有了粗略的了解。史书记载至少在晋代,中国中原地区清楚知晓库页岛是黑龙江口外的海中岛屿。岛上最早的人类生活遗蹟已经距今三四千年之久,且这些居民的人种和文化习俗上与与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类似。中国的影响在很早以前就达到库页岛,在库页岛上发掘出了隋(581-618)、唐(618-907)、宋(960-1279)时期的玻璃珠和耳环,辽(907-1125)、金(1115-1234)时期的铜钟,这些工艺品是岛上居民及其在大陆上的同宗从中国内地交换带回的。
唐朝黑水都督府唐朝黑水都督府
从隋唐时期起,中国对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下游地区开始行使行政管辖权。自唐朝建立以后,居住在东北地区的粟末靺鞨、黑水靺鞨(包括居住在库页岛上的郡利、窟说和莫曳皆等部)以及其它部族,便归服于唐朝,接受唐朝的统治。唐朝政府自公元725年开始在黑龙江下游地区设定黑水军,继而又设定黑水都督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统治。
10世纪时,辽朝政府的五国部节度使管辖着库页岛。
12世纪时,库页岛处于金朝政府管辖之下。

元朝时期

13世纪时, 元朝政府继续对库页岛实施有效管理。于至元元年(1264年) “征骨嵬。先是,吉里迷内附,言其国东有骨嵬、亦里乾两部,岁来侵疆,故往征之。”
元朝辽阳行省元朝辽阳行省
元朝政府又于至元二十二年 (1285年) 在黑龙江口的奴尔乾地方设定征东元帅府,加强对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等地的管理,隶属于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为了达到彻底征服库页岛上的诸族,元朝政府从1263年至1308年连年对库页岛用兵,最终招抚了骨鬼等部。自此以后,库页岛上的诸族每年都向元朝政府交纳毛皮税,以海东青、貂鼠、水獭、海豹皮等为贡赋。

明朝时期

明朝建立后,岛上居民向明政府派出了正式的纳贡代表团,当地首领去北京朝见明朝皇帝。明朝政府在亨滚河口(今阿姆贡河口) 对岸的特林地方设奴儿乾都指挥使司,管辖黑龙江、 乌苏里江流域,其中包括库页岛。明军在库页岛上设定了卫所屯驻,负有镇御边疆、收缴当地贡品的功能。岛上居民缴纳的贡品主要是黑兔、黑狐、貂皮、猎鹰、白兔、皂雕、鹹鱼等,实际上是一种赋税。
1412年,明朝政府向库页岛原住民颁发印绶,在岛北部近海处设立囊哈儿卫(清代称朗格里),在岛中部波罗河流域设立波罗河卫,在岛东部驽烈河流域设立兀烈河卫,各卫下辖所,管辖当地的军事及民政事物。明朝政府为了更有效地管理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等地区 ,曾先后10次派太监亦失哈出巡奴尔乾地方,并在特林建立了永宁寺,树立了《敕修永宁寺碑记》 和 《重建永宁寺碑记》 两块石碑,以记载对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等地的管理之事。
明朝奴儿乾都司明朝奴儿乾都司
1430年,明宣宗 “敕遣都指挥康旺、王肇舟、佟答敕哈等仍往奴儿乾都司, 抚恤军民。敕渝奴儿乾海东囊阿里、吉列迷、恨古河(今亨滚河)、黑龙江、松华江、阿速江 (今乌苏里江) 等处野人头目奉阿、囊哈奴等令皆受节制”。

清朝时期

1616年以后,库页岛在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后金政权的管辖之下。据清代文献记载:“清太祖遣兵四百收濒海散各部 ,其岛居负险者刳小舟二百往取,库页内附,岁贡貂皮,设姓长、乡长子弟以统之”。清朝建立以后,库页岛先归宁古塔副都统管理(在1715年以前) ,后来又划归三姓副都统管辖。 库页岛上的居民每年到黑龙江下游的普隆霭(亦作普禄乡,今库页岛西海岸皮尔沃)向清朝政府交纳貂皮。
萨哈林州
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定《尼布楚条约》,当中规定: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为中国领土,中国方面的认知是将库页岛包括在内。当时俄国人并不知晓库页岛的存在。清朝康熙年间有明确记录的库页岛编户工作有三次,即二十九年(1690年)、四十九年(1710年)、五十一年(1712年)。库页岛在法理上归属中国,但19世纪中叶割让前部分地区实际上被俄国和日本所控制。
1709年,康熙皇帝派遣地形测量队陪同三位耶稣会修士测量全国版图,他们到了黑龙江下游,耶稣会士得知黑龙江口外有一大岛以及岛上居民同满人贸易、饲养驯鹿。翌年第二支由满人组成的测量队成功地横渡鞑靼海峡到达了库页岛。清朝测量队在库页岛上竖立了刻有满语碑文的石碑和木碑。
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1760年清朝疆域图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1760年清朝疆域图
1732年(清雍正十年),清政府正式设立三姓副都统衙门来管理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及濒东海地区和库页岛辽阔疆域,统以吉林将军。衙门成立时规定,“居住海岛之库页费雅喀人贡貂,则由三姓副都统衙门派出官兵,前往约定之奇集噶珊收集贡貂并颁赏乌林。如不前来约定之地,则令官兵寻入海岛,唤起前来,徵收貂皮并颁赏乌林。”同年,三姓副都统衙门完成了对库页岛的编户工作,三姓副都统带人渡海登岛,招抚当地住民。
清朝管辖下的库页岛居民,各设姓长(哈喇达)、乡长(噶珊达)分户管辖。康熙《皇舆全览图》上标明库页岛上有七个“噶山”:东海岸方面为厄里耶、披伦兔、萨衣,西海岸方面为拉喀、特恳、衣堆、蒲垄。
1742年(清乾隆七年),居住在库页岛魁玛乡的赫哲费雅喀人“霍集珲”(与清宗室联姻的边民)伊特谢努,杀死赫哲费雅喀人戴柱及乡长阿喀图斯等人。命案发生后,前往该处收纳贡貂的章京即呈报吉林将军和三姓副都统,经奏準,由吉林将军派出宁古塔协领福顺及三姓协领赫保等80余名官兵捉拿人犯伊特谢努,同时吉林将军还派人赴库页岛达里喀乡接取库页费雅喀人舒隆武噜姓长齐查伊、陶姓姓长雅尔齐,以便讯明情由,断案处理。
库页岛居民收藏的乾隆四十年文书库页岛居民收藏的乾隆四十年文书
17世纪至19世纪,库页岛上的阿伊努族、费雅喀族和赫哲族,一直派出纳贡代表团到清政府设在黑龙江边的行署交纳贡赋,一些原住民首领甚至远行至宁古塔和吉林。清朝允许库页岛派出的纳贡代表团到北京,清政府的政策是鼓励库页岛人的首领赴京娶亲,所以他们也愿意长途跋涉。清政府赏赐纳贡代表团丰厚的物品,其中一些锦缎链珠、扇子,衣物、菸斗、缝针流入日本。部落居民在满洲行署用皮毛换取货物,他们也把这些货物转手卖给来自库页岛南部或北海道北部的日本商人。这些日本商人将买到的中国货物运至大阪和江户(今东京)高价出售。这种转手贸易历史上被称为“山旦贸易”,“山旦”一词按阿伊努语是指黑龙江下游一带的Goldi部落。根据清政府管辖库页岛的官方档案(今《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译编目录》库页岛部分),至少到“鹹丰元年(1851年)五月二十五日”,库页岛仍处在清政府的有效管辖下。
《皇清职贡图》中的费雅喀人原图《皇清职贡图》中的费雅喀人原图
1858年和1860年,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余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割让给沙俄,自此库页岛在法理上和实际上,都已经彻底脱离了中国。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乌苏里江以东的赫哲人与费雅喀人,仍“全部不服从俄国政权,而服从中国政权”,“仍然每家每户逐年”向清政府贡貂。有据可查的库页岛最后一次贡貂皮的时间为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

日俄争夺

  • 日本
1295年,日本日莲宗第二代祖师日持上人前往库页岛传教,并且在岛上建立日莲宗据点。
1297年,以日本津轻地方为根据地的虾夷管领安东氏率领“骨嵬”向黑龙江流域侵略。
哈佛大学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表明日本在18世纪占领了库页岛最南端哈佛大学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表明日本在18世纪占领了库页岛最南端
1485年,库页岛本地阿伊努族首领向武田信广献铜雀台。
1593年,丰臣秀吉派遣大将松前庆广攻占所有虾夷族(阿伊努族)土地,其中包括阿伊努族控制的库页岛最南端。
1635年,松前公广派村上扫部左卫门巡视库页岛。
1644年,松前藩提出为日本全国国土绘製地图,是为《正保御国绘图》。本图首次把北海道及库页岛等原本由当地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划入日本领土。
1679年,松前藩在库页岛的久春古丹建造临时性的渔民居住所,并开始与当地阿伊努族居民进行贸易。
17世纪上半叶,日本对当时隶属明朝奴尔乾都司管辖的库页岛进行勘察和冒险活动。据日本的古文书记载: 宽永十二年(1635年),松前藩家臣曾前往库页岛巡岛。
清代费雅喀人向地方官员纳贡场景清代费雅喀人向地方官员纳贡场景
1738年至1739年,俄国人什潘别尔克中尉在寻找日本航线期间,从虾夷人(阿伊努人)那里得到知库页岛的存在。
1785年,幕府派遣工部吏山口铁五郎等5人及随从人员分两路勘察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其结论是:“库页岛的北部是隶属于沿黑龙江而下扩张势力範围的中国清朝的”。
1790年,松前藩派遣松井干藩和新井隆助到岛上窥探,并在库页岛南端的白主设定市集。另一方面,日本派人与沙俄讨论瓜分该岛。
  • 俄国
1697年,沙俄在黑龙江流域的扩张到达了堪察加半岛,掀起了向北太平洋扩张的浪潮。1742年,俄国人舍利京克勘察了几乎整个库页岛的东海岸。沙俄政府于1756年派勃拉吉谢夫赴清朝商谈关于允许沙俄船只在黑龙江自由航行的问题,但遭到中国政府的拒绝。与此同时,英法等国的各种“勘察队”也涌到了北太平洋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沙俄政府为了夺取在北太平洋的“霸主”地位,决定全力支持1799年创设的“受皇家保护的”的俄美公司,其目标是使太平洋的整个北部牢固地为俄国所有,其中包括美洲西岸的加利福尼亚、夏威夷群岛、库页岛南部和黑龙江口。
清代费雅喀人向地方官员纳贡场景清代费雅喀人向地方官员纳贡场景
1765年,俄国由于清政府在岛上没有正式驻军,派远征队(由士兵和囚犯组成)袭上库页岛北端,杀散了赫哲人,修起营舍并开採煤矿。1789年,俄国入侵库页岛南部,登岛后大肆屠杀岛上的赫哲族居民,将他们驱逐回大陆,在母子泊地方修筑政厅、教堂、监狱、学校等建筑。
1803年,在沙俄政府的授意下组成了以伊·费·克鲁逊什特恩为首的“环球探险队”,该队的使命是 “描绘东洋海岸和考察萨哈林岛和阿穆尔河河口”。这次“探险”仅是沿库页岛西北海岸航行到黑龙江口,并未继续南航。克鲁逊什特恩表示自己发现了库页岛的重要战略价值,但坚持认为库页岛是个与黑龙江下游河口相连的半岛。 与克鲁逊什特恩同行的列扎诺夫上奏沙皇,建议用武力迫使日本开国。
  • 争议
在尚未得到沙皇的批覆的情况下,1806年10月10日,赫沃斯托夫等人的舰队在库页岛南端的亚庭湾袭击了日本松前藩主的税务所,焚毁仓库,宣布库页岛为俄国所有。
德川幕府命令远山景晋等人赶赴库页岛,将原松前藩主对库页岛的统辖权收归幕府直接管辖。与此同时,又命令仙台、会津两藩,派兵戍守库页岛等地。1808年初,德川幕府发布“俄船驱逐令”,指令沿海各地,“今后无论在何处海面发现俄船,应即严加驱逐。如敢靠岸,应迅即逮捕或处死”。1808年春,正式派遣间宫林藏和松田传十郎等前往库页岛进行考察。1809年,间宫林藏再次对库页岛进行了考察,并沿黑龙江溯流而上,访问了中国清朝政府设在黑龙江下游德楞的地方政府,他注意到岛上居民依旧向清朝地方政府交纳贡物。
英国出版的1835年中国与日本地图英国出版的1835年中国与日本地图
1814年, 日本政府从南库页岛撤兵, 废弃了德川幕府的直辖权,恢复了松前藩主的对库页岛的管理权力。
1849年,涅维尔斯科伊在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支持下,于6月26日乘“贝加尔”号军事运输船开往库页岛东岸,再次对库页岛进行“考察”,并绕过库页岛北端,转而向南侵入鞑靼海峡。7月23日,涅维尔斯科伊率“贝加尔”号军事运输船又进入黑龙江口进行考察,然后向北返航,开往鄂霍次克海域。
1852年初,涅维尔斯科伊占据了黑龙江口,随之由设在江口湾北岸的彼罗夫的冬营地派出一支哥萨克军进入库页岛,蒐集库页岛的各种情报,为武装占领库页岛做準备工作。
1853年4月23日,沙俄政府指令俄美公司立即占领库页岛,并且命令涅维尔斯科伊在库页岛东西两岸各设立一个武装哨所。涅维尔斯科伊于同年8月在库页岛东岸登入,建立了以穆拉维约夫的名字命名的哨所,并且公然宣布:库页岛“属俄国所有”。
1854年初,由于沙俄在欧洲陷入了与英法两国争夺克里米亚战争,为避免英法海军在北太平洋对沙俄的攻击 ,不得不暂时从库页岛上撤退。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沙俄趁英法在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在加紧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的同时,又出兵占领了库页岛,并把库页岛划归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直接管辖之下。
俄国的“远东政策特别委员会”1852年5月委派普提雅廷为俄方的全权代表赴日进行谈判。经过两年多的谈判 ,日俄双方终于于1855年2月7日签订了 《日俄下田条约》。条约规定:在库页岛问题上是“不划边界,维持原状”。
1844年英国出版的地图承认库页岛属于中国1844年英国出版的地图承认库页岛属于中国
1855年,幕府为加强对库页岛的管理,从松前藩收回了虾夷地的管理权,将其转交幕府直辖的箱馆奉行,并于次年正式在库页岛设定管理机构。
1858年,中俄 《瑷珲条约》 签订后,穆拉维约夫认为彻底解决“库页岛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得到沙俄政府的允许,决定亲自赴日进行谈判。1859年8月,穆拉维约夫在9艘军舰的护送下到达江户。在沙俄的武力威胁下,德川幕府当即委派代表同俄使穆拉维约夫举行谈判。
俄国通过《瑗珲条约》和《北京条约》获得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中国领土但这两个条约都未提及库页岛。在1860年正式割让前,清政府一直将库页岛列入中国版图,19世纪40年代前后德国、英国等国出版的地图也承认整个库页岛属于中国,当时一些欧洲观察家(包括俄国人)和日本人认为至少库页岛的北部属于中国。穆拉维约夫,当他1859年面对日本提出对库页岛的要求时,援引了1858年签订的《瑗珲条约》,说该条约将黑龙江以北的领土割让给了俄国。穆拉维约夫兼併黑龙江下游地区和库页岛时,是以清朝皇帝直至1858年前对这些地方的管辖权为根据的。
1820年清朝疆域图1820年清朝疆域图
1860年,俄军占领了库页岛的南端,致使日俄争夺库页岛的矛盾更加尖锐。
1862年,德川幕府派遣竹内保德使团赴俄国的彼得堡进行谈判。日方提出以北纬50°线划分边界,而俄方则坚持以宗谷海峡为界,双方谈判未获成功,日本再度失去了以北纬48°线为两国边界的机会。
1866年,德川幕府在内外的压力下,不得不再次派遣箱馆奉行、小出秀实使团赴俄谈判。
1867年3月30日 ,日俄双方签订了《库页岛暂行规定》,规定:俄国把俄属千岛群岛中的得抚岛等四岛让与日本,允许日本渔民在库页岛居住;两国的国界线仍以宗谷海峡,即北纬48°线为界;继续保持原来的杂居状态。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渐强,开始与俄国在远东展开竞争。
1870年2月13日,日本从“开拓使”中分离出“桦太开拓使”,由久春古丹开设。
1871年8月7日,日本取消“桦太开拓使”,再度统合到“开拓使”中。

沙俄统治

1875年5月7日,日本与沙俄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沙俄把千岛群岛北部给予日本,换取日本在库页岛的主权。日本则宣布完全放弃库页岛的主权,全岛归沙俄管治。在此期间,库页岛是沙皇政府安置苦役犯和流刑犯的地方。
清末库页岛上俄国摄影师镜头下的费雅喀部落清末库页岛上俄国摄影师镜头下的费雅喀部落
1904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日本于次年占领库页岛全岛。

南北分治

1905年9月5日,根据日俄战争后的《朴茨茅斯和约》,沙俄割让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的地区给日本,日本在割让地设立桦太民政署。
南北分治时期的库页岛划分示意图南北分治时期的库页岛划分示意图
1907年3月15日,桦太民政署升格为桦太厅。
1909年,沙俄在库页岛北部建立萨哈林州,首府为亚历山德罗夫斯克。此后除了1918年至1925年,日本占领库页岛南部外,库页岛北部地区都牢牢控制在俄国人手中。
1915年6月26日,日本发表《勅令第101号桦太ノ郡町村编制ニ関スル件》,在南桦太设立17郡4町58村。
1918年,日本趁俄国十月革命占领全岛,直到1925年才撤兵。
1919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岛上发现了当地人称为“卡拉霍通”的金代城池遗址。
1920年至1922年,由苏俄势力控制,名义上独立的远东共和国宣称对库页岛北纬50度以北的地区拥有主权。
1925年1月,日本与苏联在北京签订了关于两国间相互关係的基本原则的协定(《日苏基本条约》),规定“两国建立外交关係”,“朴茨茅斯条约仍有效”,“在通商航海条约缔结前,保证居住、旅行的自由”,在两个议定书中,双方进一步议定“ 1925年5月15日为期,日军从北库页岛撤退;在四十至五十年内向日本提供北库页岛油田百分之五十的开发权以及提供特定地区的煤矿开发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2年11月1日,日本拓务省(即殖民部)与其他省厅因为一元化计画而合併成为大东亚省。桦太厅改为隶属内务省之下。
萨哈林州在俄罗斯联邦中的位置萨哈林州在俄罗斯联邦中的位置
1945年2月11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达召开会议,签订了《雅尔达协定》。“协定”规定: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日本于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以恢复,即库页岛南部及临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在此协定下,同年8月8日,苏联向日本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承认苏联对整个库页岛的占领。9月2日,美国单独占领日本,苏联则把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等地收归己有,苏联在军事上实现了对整个库页岛的占领。

战后

1946年2月2日,苏联发表宣言,声明他们占有库页岛全岛及千岛群岛。在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包括南千岛群岛)建立南萨哈林州。
俄罗斯联邦萨哈林州州徽俄罗斯联邦萨哈林州州徽
1946年10月,苏联政府宣布日本人将被遣返归国,由此,大量的日本人在1948年前被遣返,但直到1950年还有少量人员被陆续遣返。
1947年1月2日,苏联将库页岛北部与南萨哈林州合併为萨哈林州,改由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直接管辖。并且根据1949年6月1日施行的国家行政组织法而废除桦太厅。
1951年9月8日,日本发表宣言,宣布全面放弃库页岛的领有权。自此日本在库页岛上的开拓史结束。俄罗斯正式控制库页岛全境。
1956年10月19日,在莫斯科的苏联和日本签署的宣言。第九条宣言包括续和平条约的谈判,包括苏联和日本之间的转让给苏联的协定签订本契约后的日本岛、齿舞群岛色丹。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萨哈林州隶属俄罗斯联邦。
2000年5月13日,俄罗斯联邦成立七个联邦管区,萨哈林州属远东联邦管区管辖。

行政区划

萨哈林州的行政单位划分为17个区、9个州属城市、10个区属城市、34个城镇、66个行政农庄。
俄罗斯联邦萨哈林州地图俄罗斯联邦萨哈林州地图
领土
萨哈林州领土面积为8.71万平方千米,占俄罗斯联邦领土总面积的0.51%。
首府
萨哈林州首府是南萨哈林斯克(英语:Yuzhno-Sakhalinsk;俄语:Южно-Сахалинск),名字的意思是南萨哈林的城市。南萨哈林斯克到莫斯科的距离为10417千米。
南萨哈林斯克在日治时期称为丰原市。随着城市的日益繁盛,该市範围不断扩张,现时本市的範围包括有旧时日治时期的丰原市、丰北村及川上村,人口175085(2002年)。
城市
萨哈林州其它州属市有:
科尔萨科夫(英文:Korsakov;俄文:Корсаков),萨哈林州仅次于南萨哈林斯克的第二大城市。日治时期被称为大泊。是库页岛上重要的港口都市。人口约36000人(2005年)。
霍尔姆斯克(英文:Kholmsk;俄文:Холмск),位于库页岛西南部,是萨哈林州重要的港口城市。日治时期名为真冈。人口35141人(2002年)。该市与俄罗斯本土之间有渡轮相通。
奥哈(英文:Okha;俄文:Оха),位于库页岛北部,人口27963人(2002年)。该市内有油田,主要产业为石油工业。居民多从事石油产业的相关工作。
涅韦尔斯克(英文:Nevelsk;俄文:Невельск),萨哈林州的一个港口城市。位于库页岛西南海岸。人口18639 人(2002年)。日治时期名为本斗。
波罗奈斯克(英文:Poronaysk;俄文:Поронайск),位于波罗奈河入海口,南萨哈林斯克以北288千米处。人口17,954(2002年),日治时期名为敷香。
乌格列戈尔斯克(英文:Uglegorsk;俄文:Углегорск),位于库页岛西海岸。人口13396人(2002年人口普查),日治时期名为惠须取。
亚历山德罗夫斯克(英文:Aleksandrovsk-Sakhalinskiy;俄文:Александровск-Сахалинский),位于库页岛西部,鞑靼海峡东岸。 人口12826人(2002年),知名作家安东·契诃夫曾被流放至此。
多林斯克(英文:Dolinsk;俄文:Долинск),位于库页岛南部,南萨哈林斯克以北43千米处。人口12555人(2002年),日治时期名为落合。
北库里尔斯克(大洋城)(英文:Severo-Kurilsk;俄文:Се́веро-Кури́льск),位于千岛群岛的幌筵岛上。人口2592人(2002年),日治时期名为柏原。
库里尔斯克(英文:Kurilsk;俄文:Курильск)名称的意思为“千岛的城镇”。位于千岛群岛的择捉岛中部区域。日治时期名为纱那。人口2233人(2002年)。

地理环境

位置

萨哈林州位于俄罗斯的最东方,是俄罗斯联邦唯一的一个坐落于59个岛屿之上的行政区。萨哈林州濒临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其西隔鞑靼海峡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相望,南与日本隔海相望。东经141°36′-144°40′,北纬45°52′-54°25′。
萨哈林州萨哈林州

地形

库页岛北部地势较低,中南部多山。西萨哈林山脉(最高点奥诺尔山1330米)和东萨哈林山脉(最高点洛帕京山1609米)横穿库页岛沿岸,把特米-波罗奈斯克平原和苏斯奈斯克平原分开。
千岛群岛大部分是山地(最高点阿莱德山2339米),群岛上约有160个火山,其中40个是活火山,一个高震区。

气候

库页岛属于非常典型的寒温带海洋性针叶林气候,较同纬度地区冬暖夏凉,夏季短暂,冬季长达六个月,冬天的平均气温都在-19°C 至-24°C 之间,北方地区气温最低可到-40°C。若干港口长期冰封。北部封冻达八个月之久。年降水量500-1200毫米。
萨哈林州
千岛群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海域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汇之地,因此成为太平洋上有名的“雾海”。 夏季短暂且湿度偏高因此凉爽多雾,冬季时间长且严寒无比常有暴风雪,而东岸受千岛寒流的影响且东岸比西岸冷。全年降雨量760-1000毫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萨哈林州境内较大的内河有:波罗奈河(350千米)、特米河(330千米)、维阿赫图河和柳托加河(各为130千米)。岛上有俄罗斯联邦境内最大的瀑布伊里亚-穆罗梅茨瀑布,瀑高为141米。此外,该州境内拥有众多的湖泊和沼泽地。

生物资源

萨哈林和千岛群岛海域是太平洋产量最丰富的海域之一,这里汇集的生物资源总量超过了630万吨。不同年份海岛地区在俄罗斯海产品生产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从11%到14%不等,现在,萨哈林州出口的产品中大约有17%是海产品。在萨哈林和千岛群岛海岸周边的水域中有珍贵的太平洋鲑鱼和其它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以及藻类植物。每年可捕捞到200万吨的海藻生物,而其总储量为980万吨。海带的储量超过了60万吨。
萨哈林州
在萨哈林地区野生动物兽类有:棕色的熊、狼、狐狸、野兔、驯鹿、花栗鼠、貂、水獭、东北马鹿等。
禽类(森林鸟类)主要有:松鸡、榛鸡、山鸡、鹧鸪鸟、山雀、绿头鸭、水鸭、海鸠、鸬鹚。
萨哈林岛属于区针叶林,在山谷中的河流植阔叶林(杨、柳、桤木)。在中部和南部的部分占主导地位的桦树、榆树、枫树、白蜡树、红豆杉、南方地貌植被的重视。
萨哈林岛上的珍贵的药用植物:楤木属、五加属。

矿产资源

岛上的矿物资源主要有:金、锰、铬、铁和稀有金属,还有石灰岩、石墨、大理石等非金属矿床。

人口分布

萨哈林州共有人口497899人(2010年),基本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仅占14%。
萨哈林州共有约100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占84.3%,朝鲜族占5.4%,乌克兰族占4.0% ,塔塔尔族占1.25%、白俄罗斯族占1.0%,其他族群占4.05%,包括鞑靼族、楚瓦什族、日本族、阿伊努族等。土着居民所占比例极小,代表有尼夫赫人(0.3%)、鄂罗奇人(0.03%)和埃文人(0.03%)。
萨哈林州的尼夫赫族居民萨哈林州的尼夫赫族居民

政治体制

州长

奥斯塔片科·奥列格·尼古拉耶维奇1957年5月3日出生,多年在俄航天部队工作并于2004年起任俄太空部队第一副总参谋长,2008年升任俄太空部队司令,2011年11月起任俄防空和太空部队司令。现任萨哈林州代州长。

立法

2011年6月9日通过关于AOR“萨哈林地区是俄罗斯联邦国旗的实体
2011年3月17日通过关于AOR“萨哈林地区是俄罗斯联邦国徽上的实体
萨哈林地区法律
萨哈林地区州长和政府监管的法律行为
萨哈林地区政府的準则制定活动计画
联邦法律
2012年10月15日通过边界处理的规则

经济发展

综述

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514.4亿卢布,同比2013年增长104.8 %,工业产值为496亿卢布,同比2013年增长108.7 %。

第一产业

农业
该州北部地区发展畜牧业,南部地区发展种植业,主要农作物有小马铃薯、甜菜、穀物等。
渔业
1984年渔业产值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47 %,占远东地区总捕鱼量的200吨,是该州的第一大产业。2014年以来,每年捕捞的鱼和其它海产品量约为100万吨。原来该州只限于近海捕鱼,现已发展到远海捕鱼,远海捕鱼量为总捕鱼量的3/4。该州非常重视娃、蹲鱼的孵化和养殖,现有18个养殖场,有自然产卵河流57处。
林业
萨哈林州的森林覆盖面积为5万平方千米,占全州总面积的6000。木材总蓄积量为6.5亿立方米,占远东总储量的3009万立方米。主要有鱼鳞松、冷杉、岳桦、阔叶林等。因此林业、木材加工和纸浆业是该州的第二大产业,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1/4以上。木材採伐中心是蒂米河和波罗奈河的上游地区,木材大多运往纸浆厂,其次运往州内的木材加工厂和出口日本。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木材採伐量仅为採伐容许标準的40%左右。例如,政府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规定每年可以採伐811万立方米的标準。但是1988年仅採伐了339万立方米。

第二产业

工业
萨哈林州的工业产值在远东居第三位,仅次于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2014年来,工业生产占区域生产总值占70.7%,2006年至2014年30.8%。2014年工业生产指数在105.5%。
燃气
萨哈林州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开採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当地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多半都是由油气开採业贡献的。2010年,萨哈林州共开採了1480万吨石油、243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些大多是在“萨哈林1号”和“萨哈林2号”项目框架下进行的。2010年石油的出口量为13300吨,液化天然气的出口量为1070万吨,预计碳氢化合物的开採总量还会增加。

第三产业

2008年,消费价格同比2007年上涨13.1%,其中食品比2007年上涨16.4%、非食用商品比2007年上涨9.8%,居民有偿服务比2007年上涨11.3%。
2014年贸易额为122.7亿卢布。同比2013年增长100.8%。
税收从批发和零售企业在2014年2.994亿卢布,组成到2013年级别为17.5%。

社会

教育

2012年,萨哈林州:有370多所学校。
2014年,萨哈林州普通教育同比2013年增加10.0%,学前教育同比2013年增加18.0%,儿童教育同比2013年增加17.4%,中等职业教育同比2013年增加16.0%。
2014年,萨哈林州普通教育平均工资水平达到56.3万卢布。,前教育48.4万卢布,儿童的教育52,3万卢布.,中等职业教育56.8万卢布。

居民生活水平

2008年,人均货币收入24434卢布,同比2007年上升21.1%。可支配货币收入同比2007年上升4.%。
2008年第4季度,最低生活费标準平均为7531卢布/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者7972卢布,退休人员6117卢布,未成年人7100卢布。按十分之一人口计算,最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占货币总收入30.7%(同比增加0.39%),而最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仅占1.9%(同比减少0.05%),两者差距为16.1倍(2007年为15.5倍)。
2008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0433卢布,同比提高30.4%。高于平均工资水平的行业或职业有:採矿2.2倍,金融1.6倍,建筑25.9%,国家机关和军队22.2%,房地产14.8%。大大低于平均工资水平的行业或职业有:教育部门(人均月工资20058卢布),卫生和特殊服务部门(人均月工资21928卢布),宾馆和餐饮行业(人均月工资17031卢布),批发、零售、汽修和一般服务业(人均月工资18360卢布),农林业(人均月工资18599卢布),加工业(人均月工资21278卢布)。

就业

2008年,企事业单位平均在册职工为20万人,其中长期工为15.5万人,占77.3%。
2008年,外籍务工人员共3.6万人,同比增加23%。外籍务工人员来自82个国家,主要从事建筑(占55.6%)、採矿(占11.7%)、贸易和汽修等(占9.1%)。这些人员被企事业录用33603人(占92.2%),被自然人僱佣2830人(占7.8%)。
2008年,登记在册的无业人员有妇女2238人、16-29岁青年1419人和残疾者173人。

交通

萨哈林岛上的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公路和运河,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与州外的联繫主要靠海运和航空运输。公路运输发达。

旅游

萨哈林和千岛群岛上有大量的温泉和地热资源、泥疗场所、以及1000多个历史文化遗址。海岛丰富而多样的自然资源使得当地可以发展各种形式的旅游项目,如生态游、疗养游、运动游、历史文化游和商务游。
萨哈林州
南萨哈林斯克“高山气息”体育旅游中心吸引着喜欢从事冬季运动项目的游人来此旅游。布尔什维克岛位于萨哈林州中心的郊区,该岛在风景如画的山坡上安装了现代化升降机、铺设了雪道,这些雪道不仅适合经验丰富的滑雪者,同时也适合初学乍练的滑雪者和单板滑雪爱好者。冬天有许多来自远东地区和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来此进行训练。此外,萨哈林南部地区的气候能够让冬天这个适合滑雪的季节持续更久。
萨哈林州
玛涅隆岛位于萨哈林西南海岸43千米处,这里正在打造国际潜水基地,由于海岛周围的海水异常清澈,且水下世界丰富多彩,因此该潜水基地项目很有可能会成为本地区旅游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工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