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萨尔瓦多古城

萨尔瓦多古城

萨尔瓦多古城

萨尔瓦多古城,位于巴西懂不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市。1549 3 月 29 日年建成,是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建造的第一座城市。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伊亚的萨尔瓦多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萨尔瓦多古城
  • 国家:巴西
  • 收录时间:1985年
  • 收录理由:C(iv)(vi)
  • 人口:267.7 万 (2010 年)
  • 面积:706 平方公里

古城简介

简介

巴西东北部的萨尔瓦多位于大西洋的托多斯桑托斯海湾东岸,是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于1549年在巴西建造的第一座城市,以后到1763年一直是巴西的首都。萨尔瓦多葡萄牙语意为“救世主”。现有人口中大部分是黑人和黑白混血人。目前,萨尔瓦多市是巴西巴伊亚州首府,为巴西第三大城市。该市内仍保留着殖民地时期的建筑,古都的风貌至今犹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滨海古城滨海古城

结构

古城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位于半岛的小山上,下城面临海湾。上城高达80米的峭壁成为低于来自海上攻击的天然屏障。真正意义上的古城区在上城佩罗尼奥区及其广场周围,这里的许多建筑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城市的建筑风格。
紧靠大海紧靠大海
上城古色古香,拥有许多小广场和巴洛克式建筑群。街道密集、狭窄,路面用黑色和白色的石子铺砌成各式图案花纹。下城位于港口附近的磨得罗市场,曾经是贩卖奴隶的地方,如今是繁华热闹的手工艺品市场。

地理位置

萨尔瓦多古城坐落于在深入大西洋的半道上,那里山丘起伏,既有许多名胜古蹟,又有炫丽的热带风光,是一处旅游胜地。
依山傍水的萨尔瓦多依山傍水的萨尔瓦多

人文历史

历史

萨尔瓦多是巴西东北部的港口城市,位于大西洋的桑托斯海湾东海岸,萨尔瓦多1594年建成,是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建造的第一座城市。直到1763年,这里一直是葡萄牙在巴西的殖民地首都。
瓦西里亚教堂瓦西里亚教堂
巴伊亚的萨尔瓦多古城,地处巴西东部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的万圣湾内。该古城始建于1549年,第一批教堂是在1549年由耶酥教士建造的。直至1763年之前,萨尔瓦多都一直是巴西首都的所在地。
萨尔瓦多古城曾是殖民地统治时期非洲奴隶贸易的主要中心之一。1558年,第一批非洲奴隶到达这里,并从事甘蔗种植。直到十八世纪中叶,萨尔瓦多的这个港口成为葡萄牙的最主要的贸易中心;这个港口处在非洲、巴西、欧洲三角贸易的通道上。许多欧洲的移民定居在这个城市。
1549年葡萄牙人在紧邻大西洋的圣人湾(Sage BayMAX)边建立了依山傍水的萨尔瓦多,它三面环水,在军事上易于防守。在非洲的莫三比克和安哥拉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之后,随着奴隶贸易的开展,萨尔瓦多很快成了葡萄牙在大西洋中最重要的奴隶贸易口岸。至今该地区80%以上的人口仍为黑人,所以人们常说萨尔瓦多是南美受非洲影响最大的城市。
在十七世纪,当葡萄牙还在西班牙统治之下时,萨尔瓦多经常被荷兰人袭击。为了保卫这个城市,建立了许多的堡垒。1625年,这座城市又一次被葡萄牙人统治。

建筑

萨尔瓦多城内既有大量十六世纪的建筑,而且是宗教建筑,它们中有许多用十七和十八世纪的雕刻来修饰,有很多用彩色的泥做出的条纹,反映了殖民时期的特徵。通过林立的纪念碑和一致的构想来描述了它的整体特性。这一切都说明,萨尔瓦多是结构适合殖民地的城市的一个着名的例子。
巴洛克式教堂巴洛克式教堂
这里还有此后两个世纪内建成的风格各异的建筑群和民居。萨尔瓦多城是十六到十八世纪欧、非与北美三洲文明的重要交汇地,也是将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建筑成功移植到殖民地城市的典範。
在萨尔瓦多古城的佩洛尼奥区、圣安东尼奥区和索德雷区分布着3000多座古建筑,其中最能反映古城风貌的是佩洛尼奥(Pelourinho)区,它是欧洲殖民统治时期在拉美修建的最大建筑群,不少建筑具有葡萄牙古老的建筑风格。

重要景点

这里拥有160多座教堂(另一资料:“市区有76座教堂”),是拉美地区教堂最多的城市。有线条明快、造型挺秀的哥德式教堂;有线条起伏而有动感、豪华富丽的巴洛克式教堂;最大的教堂是瓦西利亚教堂;最古老的是马特里斯·圣母康塞桑教堂;建于1549年;最华丽的圣弗朗西科教·德阿西斯教堂,装饰共使用了300千克黄金和80千克白银,此教堂现被闢为宗教美术馆,向游人展示着许多历史文物,其中天主教艺术品居多。

圣佛兰西斯科教堂

萨尔瓦多城内有160多座教堂,是拉美地区教堂最多的城市。最古老的的马特里斯·圣母康赛桑教堂,建于1594年。最华丽的是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墙柱、圣像和雕塑共使用了300千克黄金和80千克白银。17世纪建造的瓦斯里亚教堂是巴西最大的教堂。
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圣弗朗西斯科教堂
进门是一方石廊围住的院落,清雅宜人。蓝白色瓷砖绕廊一周,上面绘着圣佛兰西斯科一生的故事。院落当中,放置几只石瓮,草绿红香。站在廊内,石柱和拱形廊檐的阴影、蓝白鲜明的瓷砖画、院外钟楼高耸的白墙黄顶组成一幅层次分明、光感绝佳的画面,令人不忍离去。沿着长廊,细看那些瓷砖画,不乏有趣之处,其中一幅绘着有四个乳房的女神。从侧门进入教堂,第一感觉是黑暗阴森,儘管教堂通体镶金。圣堂内金柱一撑到顶,柱廊、天蓬和墙壁都不胜其烦地覆盖着金叶,似乎金子是廉价的墙纸。

乌宁古堡

坐落在海边的乌宁古堡,在殖民统治时期是贩卖非洲黑奴的中心。当年,葡萄牙殖民者的商城不断把安哥拉、莫三比克和非洲其他地区的黑人贩卖到巴西,在这座古堡登录。经过几百年的融合,萨尔瓦多大部分居民为混血种人。着名的巴西饭菜是由黑人家乡菜发展而成的,狂欢节跳的森巴舞也是黑人带来的。该城还以狂欢节的盛况闻名于世。

文化艺术

巴伊亚文化源于当年的非洲奴隶文化,而且非洲人的传统音乐、舞蹈、艺术、食品和生活习惯都可以在巴伊亚地区找得到和看得到。在萨尔瓦多的广场上,常常能看到黑人妇女在为非黑人的女孩子编织细小的辫子,有的黑人在卖黑人喜用的饰品、乐器和毯子,种种活动带给异域来的旅游者一种强烈的感官刺激。这座古城在今天仍然是巴西黑人文化发展和传播的中心。如果幸运的话能有机会一睹神秘莫测的康多拜(Candomble)宗教仪式。
大西洋畔老城大西洋畔老城
除了音乐之外,最能体现掺杂融合的要算当地的饮食。巴西的菜餚原本就十分丰富,巴伊亚的饮食更具创意。葡萄牙人带来肉食和甜点,印第安人贡献出树薯、坚果和可可豆,西非人加入棕榈油、草药辣椒和椰奶。Moqueca这道菜就是将软壳蟹和虾加入香草、番茄、大蒜、洋葱和椰奶,在非洲棕榈油中小火翻炒,再配上椰奶米饭。一直认为椰奶只在甜食和饮料中使用,巴伊亚人竟然将椰奶混同辣椒和黄姜来炒菜焖饭,十分美味。

社会评价

萨尔瓦多曾是巴西历史上的第一座首都,它是十六到十八世纪欧洲、非洲与北美洲三洲文明的重要交汇地,也是将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建筑成功移植到殖民地城市的典範。这里拥有160多座教堂,是拉美地区教堂最多的城市。有线条明快、造型挺秀的哥德式教堂;有线条起伏而有动感、豪华富丽的巴洛克式教堂。最大的教堂是瓦西利亚教堂。萨尔瓦多古城的佩洛尼奥区、圣安东尼奥区和索德雷区分布着3000多座古建筑,其中,佩洛尼奥区(Pelourinho)是欧洲殖民统治时期在拉美修建的最大建筑群,不少建筑具有葡萄牙古老的建筑风格。这里的维多利亚队是城市的足球象徵。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1549年到1763年,萨尔瓦多是巴西第一座首都,它见证了欧洲、非洲和美洲文化的融合。随着奴隶们于1558年抵达萨尔瓦多到甘蔗园工作,它也成为新世界第一个奴隶市场。城市已经规划保留了很多着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建筑。老城的特色是明亮的,高质量的灰墁装饰着多彩的房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