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藁城宫面
藁城宫面,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誌产品。
藁城宫面是以精粉、精油、精盐为原料,经独特工艺而製成,条细空心,油亮洁白,粗细均匀整齐。煮熟挑入碗中,半汤半面,汤清味佳,既可作主食,又可佐餐,尤宜病人和产妇食用。因其系手工製作,故耐火而不糟,回锅而不烂,较有口劲,食用简便,富有营养。
2017年11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藁城宫面”实施地理标誌产品保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藁城宫面
- 外文名:Gaocheng Palace
- 产地名称: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
- 品质特点:均匀圆状,表面光滑细腻
- 地理标誌: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誌产品
-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2017年第98号公告
- 批准时间:2017年11月15日
产品特点
藁城宫面是以精粉、精油、精盐为原料,经独特工艺而製成,条细空心,油亮洁白,粗细均匀整齐。煮熟挑入碗中,半汤半面,汤清味佳,既可作主食,又可佐餐,尤宜病人和产妇食用。因其系手工製作,故耐火而不糟,回锅而不烂,较有口劲,食用简便,富有营养。
藁城宫面

产地环境
地形地貌
藁城宫面产自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藁城处于太行山东麓河北平原中南部,属太行山洪积沖积山前倾斜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1/1500~1/2000的坡降逐渐倾斜,形成典型的山前倾斜平原地貌。境域中部为滹沱河第二沖积扇之脊。地势较南北两面略为低洼;北部为磁河沖积扇及磁河、滹沱河之间的河间地带,海拔65~55米,向东南缓降;南部边缘为滹沱河、槐河之间的河间地带,海拔60~39米,向东南缓倾。由于历史上滹沱河、磁河、槐河等河流的改道和变迁,洪水泛滥、风沙等外力作用,形成只都、九门、南董一带,杨马村至南孟、梁家庄一带,张村、北楼、小常安、贾市庄一带的古河道、洼地、沙岗、沙丘、缓岗、河沟、坑塘等微地貌。
气候特点
藁城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处平原,地势、地貌对气候影响不大,气候因素分布比较均匀,表现为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全境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温凉爽,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12.5℃,年极端高温43.2℃(1961年6月12日),年极端低温-23.4℃(1985年12月8日)。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5℃,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6.4℃。年平均降水量494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为1007.1毫米(1963年)。7-8月份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的56.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546.5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711.4小时,日照率61.2%,无霜期190天,适宜种植小麦。
藁城区环境

历史渊源
明朝时期,河北省藁城县一带的面合艺人,就以精于製作挂麵而驰名燕赵之地;
清光绪年间,地方官吏曾以此进贡皇宫,列为宫廷佳品,故而得名“宫面”;
民国时期,藁城“宫面“曾出口朝鲜,并受过孙中山南京总统府颁发的“国光银牌”嘉奖;
1994年,《藁城县誌》记载:“吾邑之挂麵,系土人所艺,味极适口,相传数百载,曾进贡清皇室,故名产也。”
藁城宫面

生产情况
截至2014年底,藁城宫面已销往香港、澳门等地以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并有少量出口美国。
藁城宫面

产品荣誉
2017年11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藁城宫面”实施地理标誌产品保护。
藁城宫面

地理标誌
地域保护範围
藁城宫面产地範围为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 品种
手工挂麵。
- 立地条件
以本地产高筋优质小麦为主要原料,蛋白质含量高,有韧性,是生产藁城宫面的主要原料,小麦粉麵筋质(湿基)含量在28%以上,其他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生产用水为产地範围内的地下水,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準。以食用植物油、食用澱粉、食用盐为辅料: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準。
- 加工工艺流程
原辅料→和面→熟化→开条→盘条→上轴绕条→分面醒面→出架拉制→晾晒→切断成品→包装。
加工要点:
(1)和面:小麦粉、水、食用澱粉、食用盐、食用植物油比例100:26:4:4:0.3,和面时间20-25分。
(2)熟化: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80-85)%,第一次熟化时间要求(10-15)分,第二次熟化时间要求(20-30)分。
(3)开条:将熟化好的麵团放在平整的案板上压片,通过压轴逐步压成符合规定的2厘米厚度的面片,用快刀将麵团划割成直径为3厘米左右的圆形长条。
(4)盘条:人工搓条,搓为均匀的圆状麵条,均匀盘至圆盘式熟化盆中,人工需要2人连续划割揉搓,中途不能停断,随之用手来回反覆捻搓成直径为1厘米-2厘米的圆条,再将其层层盘入盆中进行第二次熟化。熟化温度、湿度及时间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温度℃ | 湿度% | 第一次熟化时间 | 第二次熟化时间 |
20-25 | 80-85 | 10-15 | 20-30 |
(5)上轴绕条:把两根67厘米左右长,一根粗的竹扦固定好,将熟化好的麵条交叉地缠绕在竹扦上,至竹扦绕满为止,扦与扦之间距离为40厘米-50厘米。绕条时用力应均匀,自然有序。一般情况下,1分可绕满两根竹扦,每两根竹扦可绕麵条3千克。
(6)分面醒面:将上好轴的麵条放入醒面洞内,一般25分即可松扦。若天气不好,湿度较大,可延长至30分。若光照太强,20分即可。
(7)出架拉制:把两根竹扦插放在有孔眼的框架上,固定好后,开始向下拉长,拉制时应平均用力向外慢慢伸张。拉至180厘米左右时,下面两边用轻桿固定。
(8)晾晒:自然晾晒2至3小时,水分≤13.0%。
- 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
外观:均匀圆状,表面光滑细腻。
色泽:色泽晶亮,均匀一致。
烹调性:煮熟后汤色清,口感不粘,筋通爽口。
理化指标:烹调损失:≤10.0%;水分:≤13.0%;自然断条率:≤2.0%。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誌使用
藁城宫面产地範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石家庄市藁城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誌产品专用标誌”的申请,经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藁城宫面的检测机构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