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极速网咖事件
2002年6月16日凌晨2时40分许,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院内发生的一起恶意报复纵火事件,致使25人死亡、12人不同程度受伤。
根据公安机关的调查,4名纵火者均为未成年人,因与网咖服务员起纠纷而进行报复。在纵火者中,两名被判处无期徒刑,一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一名因不满14岁而免于刑事责任。在2004年,两名被判无期的犯人被减刑。两名网咖经营者被判三年和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9月至10月间趁火打劫的四名窃贼被判处10个月到4年的有期徒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蓝极速网咖事件
- 外文名:Blue speed Internet cafe events
- 含义:恶意报复纵火事件
- 受害者人数:25
- 受伤者人数:12
- 作案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
- 作案日期:2002年6月16日凌晨2时40分许
- 使用武器:汽油
事件起因
蓝极速网咖位于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大院内的石油粮店2层。“蓝极速”事件的起因是2002年6月14日,刘某某、宋某某两人进蓝极速网咖时被拒,理由是“未成年人不得入内”。两个恼羞成怒的孩子在“姐姐”张某家商量要出这口气。

2002年6月16日凌晨,北京蓝极速网咖的视窗蹿出火舌时,小张正在隔壁的晓蕾网咖等她两个一起玩的“弟弟”。几分钟前,他们在OICQ上说:“姐,我们去烧网咖了,等我们吧。”张某回了句:“小心点。”两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带着张某给的5块钱买的一升多汽油,点燃了蓝极速网咖门口的红地毯。结果,大火吞噬了25条年轻的生命。
蓝极速网咖位于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大院内的石油粮店2层。记者翻阅资料了解到,“蓝极速”事件的起因是2002年6月14日,刘某某、宋某某两人进蓝极速网咖时被拒,理由是“未成年人不得入内”。两个恼羞成怒的孩子在“姐姐”张某家商量要出这口气。张某当时不觉得他们是当真的,只知道大家是朋友,要讲义气,互相帮助。 6月15日19时,3个人照常去网咖。两个男孩顺手拎走了张某家中桌上还没喝完的雪碧瓶,就是这一瓶1.8升汽油点燃了蓝极速网咖。
大火发生后,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先后调出2个消防中队和总队、支队指挥人员总计12部消防车,78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扑救。经过全体参战官兵1个小时的奋力扑救,3时10分大火得到控制。3时43分大火彻底扑灭。 然而这起火灾仍然造成25人死亡,12人受伤,燃烧面积95平方米,烧毁电脑42台。
石油大院28号楼的西墙紧邻蓝极速

之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蓝极速网咖放火案作出一审判决,以放火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刘某某、宋某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判处被告人张某(女)有期徒刑12年。
根据公安机关的调查,4名纵火者均为未成年人,因与网咖服务员起纠纷而进行报复。在纵火者中,两名被判处无期徒刑,一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一名因不满14岁而免于刑事责任。在2004年,两名被判无期的犯人被减刑。两名网咖经营者被判三年和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9月至10月间趁火打劫的四名窃贼被判处10个月到4年的有期徒刑。
后续
两名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未成年纵火者的刑期,已从无期徒刑减为18年有期徒刑。
一名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的未成年纵火者的刑期,已从有期徒刑12年减为有期徒刑7年,并已于09年刑满释放。
事件反省
儘管这起火灾的直接原因是人为放火,但其中暴露出了网咖管理的很多问题。消防部门指出,这家网咖老闆未经任何审批私自开业经营,无任何消防措施,建筑物外窗均被安装了防盗护栏并焊死,致使被困人员无法逃生,同时也给消防队员营救被困人员和灭火行动带来了极大困难。
蓝极速内部环境

而且,该网咖在装饰装修中使用了大量的易燃可燃材料,电脑及桌椅均为易燃物品。网咖的建筑面积只有220平方米,而使用空间却被分隔成为1个39.4平方米的大厅(内部密集放置了23台电脑)和11个小房间(其中5间机房共放置电脑64台)。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大量高浓度的有毒烟气,浓烟高热在室内蓄积无法向外扩散,迅速充满整个空间,致使火灾中死亡的多数人员是死于窒息。火灾时由于现场照明供电中断,加之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浓度的烟气积聚室内空间,内部能见度很低,给被困人员逃生和消防队员的灭火救人行动增加了难度。
事件影响
蓝极速网咖纵火事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界、法律界和信息产业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观点认为需要加强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力度,有观点认为监管部门玩忽职守,甚至在默许和纵容,有观点认为需要简化网咖审批手续,而有观点认为需要加强对网咖的管理。

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很快就宣布全部全市网咖停业整顿,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地政府也迅速开始对网咖的整顿工作,以及加强控制新网咖的审批。在此过程中,数以万计的网咖被关闭,当时北京最大的飞宇网咖停业一年。但是在事件发生一年之后,在很多地方,整顿效果却并不明显。
2002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署第3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颁布《网际网路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自2002年11月15日起实施。2003年4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网际网路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连锁经营管理的通知》。200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了对网咖的管理,并且提出要建设适合未成年人上网的健康网咖。
在全国网咖大整顿之后,很多网咖寻求联盟以简化审批手续。更多的网咖在考虑转型。
事件赔偿
本报讯 蓝极速网咖纵火案民事赔偿案终有结果。记者昨天从代理此案的北京海铭律师事务所李新成律师处获悉:邵荣等5位蓝极速网咖纵火案遇害者亲属抗诉要求网咖经营者郑文京、张敏敏赔偿人身损害案,6月17日上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市一中院判决网咖经营者郑文京、张敏敏共同赔偿5位抗诉人每人死亡赔偿金一万元。
2002年6月16日凌晨,郑文京、张敏敏非法经营的蓝极速网咖发生纵火案,造成25人死亡,13人受伤。此后,3名放火罪犯和两名非法经营者被法院判刑。
此案刑事部分审理结束后,20位受害者亲属又将蓝极速网咖经营者郑文京、张敏敏告上法院,要求民事赔偿,索赔总金额达70余万元。受害者亲属认为,郑文京、张敏敏作为网咖的经营者,无法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导致惨案发生,郑文京、张敏敏应当承担赔偿他们的误工费、死亡赔偿金等各种费用的40%的责任。而郑文京、张敏敏认为,受害者亲属的全部损失已经由法院判决纵火者刘某等进行了赔偿,其重複要求赔偿,法院不应予以支持。
原审法院认为,邵荣等受害者亲属就同一事实所发生的误工费等再次对郑文京、张敏敏提出侵权诉讼,没有法律依据。法院在审理蓝极速纵火案时,已经对邵荣等人提出的合理费用要求3名纵火者给予了赔偿,所以原审法院没有支持20位网咖纵火案遇害者亲属的诉讼请求。邵荣等5位受害者亲属提出抗诉。
市一中院经审理认为:郑文京、张敏敏在未取得网咖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经营蓝极速网咖,而且网咖设施不符合消防管理规定,对火灾发生后导致邵荣之子邵文峰等受害人被烧死的损害后果负有过错。邵荣等要求郑文京、张敏敏给予死亡赔偿金的抗诉请求成立。(李罡)
法庭描述
法庭上,三名纵火少年被要求向所有遇难者家属道歉,其中一人顽固地拒绝,入狱后为了争取减刑,摇身一变立刻变成惹人怜爱的乖乖小天使。
“蓝极速”纵火事件发生一年后,2003年7月,刚过完周年祭日的遇难者亲属们踏上了索赔之路。一位遇难者亲属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如同把刚刚结了一层痂的伤疤又生生地揭开来了。”
家住河南,常年外派在甘肃工作的邵荣是抱着“一定要见见仇人”的想法来北京参加庭审的。一年前,他的儿子邵文峰葬身火海。邵荣说,儿子从小就贪玩,“玩电子游戏,我也打过他,但他特别喜欢计算机,他所有的课外书都是关于计算机的。”邵家从来不吝于给孩子花钱,个人电脑刚兴起时,邵荣就花了近万元给儿子买了台386。
在庭审过程中,邵荣两次“气得发抖”。第一次是7月4日的法院庭审中,一位家属提出实施纵火行为的被告人应当庭向所有遇难者家属道歉。经法庭同意后,两名少年道了歉,但另一名却拒绝道歉。邵荣说,这位模样很“成熟”的纵火案犯当时非常张狂,顽固地拒绝道歉,还说自己已被判了刑,家里没钱也赔不起等话。听了这些,许多遇难者家属心里难过,都哭了起来。
对于邵荣来说,丧子的打击就跟天塌下来一样。“对我们这样岁数的人来说,将来怎幺办呢,指望谁呢?”
罪犯背景
4月16日,一场少年教养所的报告会,让外界得以窥见当年蓝极速网咖纵火案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年21岁的陈晓丽从来没进过蓝极速网咖。2002年6月16日那个凌晨,蓝极速视窗蹿出火舌时,陈晓丽正在隔壁的晓蕾网咖等她两个一起玩的“弟弟”。几分钟前,他们在OICQ上说:“姐,我们去烧网咖了,等我们吧。”网名“女神候补生”的陈晓丽回了句:“小心点。”两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带着陈晓丽给的5块钱买的一升汽油,点燃了网咖门口的红地毯,结果,大火吞噬了25条年轻生命,半数以上是学院路上八大院校的在校生。
直到两天后的下午,警察在家里找到刚起床的陈晓丽时,她还没觉得事情与自己有关。警方以网咖聊天记录为证据,认定陈晓丽为团伙犯罪成员,因犯罪年龄是17岁,刑期12年。
◎郭娜 刘清龙
陈晓丽带着韩国牌子的彩色隐形眼镜,一边深紫一边浅紫。她瘦瘦小小的,装在棕灰色的囚服里。左边缺了一颗门牙,出事前骑车路过清河一个国小,为了躲放学的人群磕在了井盖上。她一年半没见过在日本的妈妈了,少管所不能收航空信,妈妈每月两封信都是先E-mail给北京的大舅,再列印寄过来,路上要晚10多天。4月20日探视日刚过,舅舅照例来过,还给她的金穗卡里存了300多元。4月16日少年教养所的报告会后,陈晓丽每天都有一个採访。她特别想看《瑞丽》,“想知道现在流行什幺样的衣服和头型”。这几天,她除了带着大家把阅览室里的几百本图书分成六大类,还在看村上春树的《在新麵包店》,喜欢那些人物“不隐瞒,不怕嘲笑”。主管王警官说:“她心情好的时候是乖乖女,但也会因为一点小事情绪失控,会哭,老觉得自己特委屈。”她最好的朋友王嘉说:“她挺要强,每周给我们的《启迪报》投一篇稿,还会做沙画、布画、羽毛画。”陈晓丽自己说:“我最不该做的事情就是当初没劝阻他们。他们挺听我的。”
网咖里的失控青春
陈晓丽在网咖里昼伏夜出的日子开始在初二下学期。每晚19点,她穿着小吊带,趿着凉托,跟弟兄们开着摩托在学院路上找个网咖。他们一般占两个机位,一拨上网,一拨去五道口逛韩国店,一拨去学校门口“找钱”。
陈晓丽家住的展春园离蓝极速网咖不到1公里路,这是学院路八大高校的腹地,从成府路清华排起,语言大学、农大、钢院、矿院、石油、地质、北航,各校分别有自己的附中和附小,到了放学时间,校园门口经常站着三五成群的街头少年,黄头髮肥裤子,过筛似地盯着回家的学生。陈晓丽也在其中。他们通常5~6个人一起围住一个不会告状的同学,一个人上去要钱,一晚上凑个四五千元。陈晓丽没觉得这有什幺不对。每个附中都有这样的小团伙,陈晓丽在其中混得不错,她在社会上认识人多,在学校里可以呼风唤雨,考试只要一咳嗽,就有人主动扔纸飞机过来。
从地质附小读到地质附中,跟着姥姥长大的陈晓丽原本是班里不出前5名的好学生。5年级姥姥癌症过世后,她搬回家,从爸妈不断的争吵中知道爸爸在吸毒。
初二下学期,陈晓丽的爸爸吸毒过量进了急救中心,一个知情的女生在背后议论,陈晓丽就找了4个朋友把女孩推倒在地,把玻璃碴子和石子装进她的衣服,让她在地上爬。“这样脸上没伤。”老师要请家长,陈晓丽逃脱了两天,第三天班主任把她拦在门口说:“家长不来不许进教室。”陈晓丽就晃到学校门口的小卖部,花100块钱雇了一个阿姨冒充妈妈。“我不想让我妈知道我为什幺打架。”但事情终究没瞒过,班主任到底找到了在家做晚饭的陈晓丽她妈。那是妈妈罚她最重的一次,陈晓丽一直跪在地毯上,妈妈哭着说:“你这个不争气的孩子。”
此后,陈晓丽开始远离校园,一整天地逃课。她说泡网咖的日子黑白颠倒,什幺烦事都忘了。她总是先打开OICQ,看看有没有班里同学的留言;人多时候大家一起打CS,她爱当警察,她解释说:“人都有正义感。”晚上她玩《魔力宝贝》,养《哈利·波特》里才能见到的各种奇形怪状的龙、狗和蜜蜂;跟老师吵了架就给妖怪起上老师的名字,再把它打败,“特高兴”。半夜里,她去163、263的聊天室,里面还有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讲故事,有爱情、有科幻、有鬼故事。陈晓丽最爱上旅游网站,她看过天葬全过程的图片,西藏的神秘让她着迷。陈晓丽说:“网路是我寻找欣慰的一个地方。最烦看见一家3口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