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伎回忆录(美国2005年罗伯·马歇尔执导电影)
《艺伎回忆录》是罗伯·马歇尔执导的剧情片,由史蒂文·史匹柏监製,章子怡、渡边谦、杨紫琼、巩俐主演,于2005年11月29日在日本首映。
该片讲述了小百合(岩崎峰子)如何从一个渔村女童成长为日本历史上最着名艺伎的故事。
该片获得2006年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三项奖项。章子怡凭藉在该片中的表演成为第一位获得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华人女演员。
基本介绍
- 导演:罗伯·马歇尔
- 编剧:罗宾·史威考德,阿瑟·高登
- 主演:章子怡,巩俐,杨紫琼,渡边谦
- 製片人:史蒂芬·史匹柏
- 出品公司: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中文名:艺伎回忆录
- 外文名:Memoirs of a Geisha
- 出品时间:2005年
- 发行公司:索尼电影娱乐公司
- 製片地区:美国
- 製片成本:85,000,000美元(估)
- 拍摄日期:2004年9月29日—2005年1月31日
- 类型:剧情片
- 片长:145分钟
- 上映时间:2005年11月29日
- 对白语言:英语,日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397535
剧情简介
1926年,日本京都附近的一个小渔村里,小百合(章子怡饰成年小百合)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家庭中,她有一双半透明的灰色眼睛,这与众不同的颜色预示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因为父母无力抚养。小百合被卖到京都一家知名艺伎馆,本想从那里逃跑的小百合遇到自己喜欢的会长(渡边谦饰)时,改变了主意,她决定做一名优秀的艺伎。在知名艺伎真美羽(杨紫琼饰)的教导下,小百合学习了舞蹈、茶艺等,同时,她也不断受到京都第一红艺伎初桃(巩俐饰)的压迫与挑战。最终,小百合成为当地头牌艺伎,然而她始终不能跟自己心爱的会长在一起。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备注 |
---|---|---|---|
小百合 | 章子怡 | ---- | 从卑微的女孩成长为顶级的艺伎,在没有办法选择的人生里追求幸福 |
初桃 | 巩俐 | ---- | 艺伎馆的当红头牌,把小百合视为对手 |
真美羽 | 杨紫琼 | ---- | 日本殿堂级的艺伎,小百合的贵人 |
会长 | 渡边谦 | ---- | 小百合的暗恋对象,企业家 |
和田夫人 | 桃井薰 | ---- | 艺伎馆的主人 |
Nobu | 役所广司 | ---- | 会长的朋友,一个固守原则的人,喜欢上小百合 |
千代子 | 大后寿寿花 | ---- | 女主角小时候 |
南瓜 | 工藤夕贵 | ---- | 小百合的师姐,生性愚钝,初桃的傀儡,后来变坏 |
男爵 | 凯里-川田博之 | ---- | 真美羽的资助人,喜欢小百合 |
螃蟹先生 | 兰德尔·杜克·金 | ---- | 一个很有钱的医生,喜欢收集艺伎的“水杨” |
Sakamoto | 岩松信 | ---- | ---- |
Tanaka | 伊川东吾 | ---- | ---- |
Satsu | Samantha Futerman | ---- | ---- |
Sakamoto's Wife | Elizabeth Sung | ---- | ---- |
Mr. Bekku | Thomas Ikeda | ---- | ---- |
Auntie | 周采芹 | ---- | ---- |
Young Pumpkin | 祖儿·魏泽鲍姆 | ---- | ---- |
Shamisen Teacher | David Okihiro | ---- | ---- |
Dance Teacher | Miyako Tachibana | ---- | ---- |
Granny | Kotoko Kawamura | ---- | ---- |
Koichi | 卡尔·尹 | ---- | ---- |
Korin | 原丽淇 | ---- | ---- |
The General | 曾江 | ---- | ---- |
Izuko - Geisha in Green | Navia Nguyen | ---- | ---- |
Geisha in Lavender | Natsuo Tomita | ---- | ---- |
Yukimoto Teahouse Matron | Fumi Akutagawa | ---- | ---- |
Male Hairdresser | Koji Toyoda | ---- | ---- |
Man in Grey Hat | Rick Mali | ---- | ---- |
Boy on Bike | Steve Terada | ---- | ---- |
Yukimoto Teahouse Geisha | Laura Miro;Diane Mizota; | ---- | ---- |
Spring Festival Dancer | Laura Miro | ---- | ---- |
Sumo Referee | Yasusuke Uike | ---- | ---- |
Small Sumo Wrestler (as Shuhei Mainoumi) | Shuuhei Mainoumi | ---- | ---- |
Large Sumo Wrestler | Daisuke Dewaarashi | ---- | ---- |
Sumo Ring Announcer | Ren Urano | ---- | ---- |
Sumo Wrestler | Ace Yonamine | ---- | ---- |
Tanizato Teahouse Owner | Takayo Fischer | ---- | ---- |
Tanizato Teahouse Matron | Asako Takasue | ---- | ---- |
Dancer at Party | Clarissa Park | ---- | ---- |
Kimono Artist (as Nobuyuki Matsuhisa) | Nobu Matsuhisa | ---- | ---- |
Kimono Factory Worker | Jim Leung | ---- | ---- |
Drunken G.I. | Chad Cleven | ---- | ---- |
Little Kiko | Faith Shin | ---- | ---- |
Military Police Officer | Brannon Bates | ---- | ---- |
Colonel Derricks | 泰德·拉文Ted Levine | ---- | ---- |
Lieutenant Hutchins | 保罗·安德斯坦Paul Adelstein | ---- | ---- |
Sayuri Narration | ---- | Shizuko Hoshi | ---- |
Festival Rehearsal Dancer | Shannon Abero | ---- | ---- |
Student Dancer | Cassidy Adams | ---- | ---- |
Shamisen Musician | Etsuo Hongo | ---- | ---- |
Wealthy Guest | Yuki | ---- | ---- |
Rickshaw Driver | Michael Chen;Branden Weslee Kong; | ---- | ---- |
Spa Worker | James Huang | ---- | ---- |
Radio Caster | Masa Kanome | ---- | ---- |
Noodle Chef | Teddy Lau | ---- | ---- |
Maiko | Stacey Lee;Tam Nguyen; | ---- | ---- |
Drunken G.I. | Jon Liggett | ---- | ---- |
Radio Announcer | Tohoru Masamune | ---- | ---- |
Takamaya Towel Servant | Danton Mew | ---- | ---- |
Teahouse Patron | Ryan Moriarty | ---- | ---- |
Spa Patron | Ricky Pak;Joseph Steven Yang; | ---- | ---- |
Sexy Geisha | Jia Perlich | ---- | ---- |
Geisha | Catherine Kim Poon | ---- | ---- |
The Baron's Guest | Cathy Shim | ---- | ---- |
Sumo Judge | Henry T. Yamada | ----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选角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布景师 |
---|---|---|---|---|---|---|---|---|---|---|---|---|
露西·费舍尔 史蒂文·史匹柏 道格拉斯·维克 Gary Barber 罗杰·伯恩鲍姆 Bobby Cohen | 罗伯·马歇尔 | 约翰·德卢卡 Emi Fukuda Eric Heffron Michael J. Moore David K. Riebel Yusuke Takeda | 罗宾·史威考德 阿瑟·高登 | 迪昂·比比 | 约翰·威廉士 | Pietro Scalia | Francine Maisler Nina Henninger | 约翰·迈尔 | Patrick M. Sullivan Jr. | 柯琳·阿特伍德 | 罗伯特·斯托姆伯格 | Gretchen Rau |
(演职员表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千代子/小百合演员:章子怡原名千代子,从一个弱小无依的小女孩,成长至最为出色的艺伎。九岁被卖到艺伎所,在当红艺伎初桃的刁难中苟且偷生,后来被殿堂级艺伎真美羽收为义妹,带她真正进入五光十色的艺伎世界。而那个被她奉为偶像式的男人“会长”,在经历了数年的兜兜转转之后,终于成为她的“旦那”,但不是正式名义上的夫妻。
- 初桃演员:巩俐京都最当红的的艺伎,美丽、妖娆、偏执、凌厉而又绚烂,作为艺伎所的经济支柱,她盛气凌人。她想拥有一份平凡的爱情,但这是不符合艺伎的规定的。在竞争上她只懂得嫉妒他人,却不聪明。与小百合的斗争而失手烧掉艺伎馆,最后离开了京都。
- 真美羽/实穗/豆叶演员:杨紫琼全日本最殿堂级的艺伎,她的“水扬”(初夜权)被首相以破纪录的价格竞拍到,是在任何时代,都可以做到左右逢源的女人。重新发掘了小百合併将其严格训练成最顶尖的艺伎。并为小百合安排了关係着一个艺伎成功与否的两件大事:一是以历史高价卖出小百合的“水扬”;二是为她找到一个强大的将军做她的“旦那”来供养她。
- 岩丸健演员:渡边谦会长,一位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成功实业家,小百合从小暗恋的对象。他痴情于小百合的美貌,他也知道小百合身在祗园只有成为艺伎才能有出路,因此出钱让真美羽去培养小百合,后来生意伙伴伸江喜欢上小百合,他隐瞒感情因为不想失去好友。战后他们移居美国,并育有一子。
- 伸江/野武演员:役所广司会长的生意伙伴,他不近女色,睿智,固若金汤的恪守自己的原则。真美羽让小百合来选择取悦这位出了名的难搞先生来挑战自己,寂寞的伸江喜欢上了小百合。伸江对会长有救命之恩,在日本那个年代,男人之间的尊严与友谊远大于对女人的爱恋。后来退出与会长的竞争。
- 南瓜/初美代演员:工藤夕贵小百合的师姐,艺名“初美代”,资质较差的艺伎,愚钝善良,被初桃结交为妹妹,初桃刻意训练南瓜,将她当做傀儡,以便得到置屋的继承权。本来是置屋继承权的首选人,但后来由于小百合,南瓜失去了继承权,她恨小百合夺去了她的一切,后来故意报复了小百合
- 男爵演员:凯里-川田博之真美羽的“旦那”(资助人),他陷于包办婚姻的痛苦之中,所以需要真美羽的陪伴。对于他来说,真美羽是半个妻子,后来他也喜欢上了小百合,在没有受到邀请的情况下跑出来跟螃蟹医生竞标小百合的初夜权。真美羽对男爵有感情,所以虽然男爵出价最高,还是没有把小百合给他。
- 仁田夫人演员:桃井薰“妈妈”,置屋的主人,随着年龄增长,开始选择手里的艺伎作为“义女”,以确保自己下半生安稳和置屋的延续。她憎恨初桃的坏脾气,看穿了小南瓜只是初桃的傀儡,最后把继承权留给了小百合。
- 螃蟹医生演员:兰德尔·杜克·金特别有钱,而且热衷于竞争买出名艺伎的初夜。真美羽一手安排策划了小百合的成名之路,她的计画就是,让小百合的初夜价格拍卖出日本史上最高价,这样可以一举成名。她在小百合大腿上割一刀的目的,就是藉口让小百合去给医生检查,医生一下就被迷住了。
(角色演员介绍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专辑曲目 | 专辑信息 | |
---|---|---|
Sayuri's Theme | The Journey to the Hanamachi | ![]() |
Going to School | Brush on Silk | |
Chiyo's Prayer | Becoming a Geisha | |
Finding Satsu | The Chairman's Waltz | |
The Rooftops of the Hanamachi | The Garden Meeting | |
Dr. Crab's Prize | Destiny's Path | |
A New Name... A New Life | The Fire Scene and the Coming of War | |
As the Water... | Confluence | 艺人:John Williams |
A Dream Discarded | Sayuri's Theme and End Credits | 发行时间:2005年11月22日 |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 《艺伎回忆录》原着作者高登一向以日本服饰专家自居,但到剧组探班时却被服装设计师说的晕头转向,后来他自我解嘲——早知道服装设计如此繁複,他应该让艺伎们都穿上牛仔裤。
- 章子怡的一段雪中独舞时穿的那双高跷般的木屐高十二寸。
- 巩俐为拍摄《艺伎回忆录》练了五个月摺扇,可以轻鬆的玩转三把摺扇。
- 《艺伎回忆录》演员的造型和服装与正宗的艺伎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在17位担任影片服装和化妆的工作人员当中,只有3个日本人。
- 为了让演员们更快了解艺伎的生活,导演马歇尔特意请来一些专家,于拍摄前在洛杉矶开始了为时六个星期的“艺伎训练营”。
- 影片技术顾问丽莎是原着作者高登创作时的首席顾问,也是唯一一位曾经在日本与艺伎一起生活过的西方女性,她负责向演员们介绍一些艺伎举止行为上的细节。
- 帮演员穿上正式的和服是个体力活儿,饰演艺伎着装师的演员托马斯与日本的和服顾问学习如何缠绕,下垂,打结和其他一些複杂的着装工序。
穿帮镜头
- 声音不同步:当幼年时的小百合走进神殿,把一些硬币丢进一只募捐箱子里,然后用力拖动着绳索,大钟的声音响起来。但是很显然钟声并不是小百合所在的神殿(Shinto shrine 日本之神道教的神殿)里的大钟发出来的,而是在佛寺的一个大钟。
获奖记录
年份 | 名称 | 奖项 | 获奖者 | 类别 | |
---|---|---|---|---|---|
2006 | 第78届 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摄影 | 迪昂·比比 | 获奖 | |
最佳艺术指导 | 约翰·迈尔,Gretchen Rau | ||||
最佳服装设计 | 柯琳·阿特伍德 | ||||
最佳音响效果 | Kevin O'Connell,Greg P. Russell,Rick Kline,John Pritchett | 提名 | |||
最佳音效剪辑 | Wylie Stateman | ||||
最佳原创配乐 | 约翰·威廉士 | ||||
2006 | 第63届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 | 电影类-最佳电影配乐 | 约翰·威廉士 | 获奖 | |
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女主角 | 章子怡 | 提名 | |||
2006 | 第59届 英国电影学院奖 | 安东尼·阿斯奎斯奖:最佳电影音乐 | 约翰·威廉士 | 获奖 | |
电影奖-最佳摄影 | 迪昂·比比 | ||||
电影奖-最佳服装设计 | 柯琳·阿特伍德 | ||||
电影奖-最佳女主角 | 章子怡 | 提名 | |||
最佳艺术指导 | 约翰·迈尔 | ||||
最佳化妆/髮型 | Kate Biscoe,Lyndell Quiyou,Noriko Watanabe | ||||
2006 | 第15届 MTV电影奖 | 最性感表演 | 章子怡 | 提名 |
幕后製作
创作背景
《艺伎回忆录》是一个很难用语言讲出来的故事。一直準备导演的斯蒂文·史匹柏在5年的剧本改动中,终于退居二线改任监製。
拍摄过程
该片大部分的场景都是在加利福尼亚拍摄,只在日本的京都和东京取了少许外景。片中所要再现的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日本风貌,这样的场景在日本也很难寻觅。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摄影棚中重新搭建一个新的“艺伎区”。最后,搭建摄影棚的地址选在了距洛杉矶一小时路程的文特拉马场,仅仅14周,曾经绿意盎然的牧场就变成了日本味儿十足的艺伎区。 刚到的时候,文特拉马场全是起伏的山丘和野草。剧组用沉重的设备在当地加了一块400X400英尺的垫子,然后在上面挖了一条流经全镇的河流,河上安装了一个循环系统,创造出流水潺潺的视觉效果。
配乐
约翰·威廉斯与马友友及小提琴家帕尔曼共同携手为该片配乐。约翰·威廉斯在《艺伎回忆录》的电影配乐中,以极限主义与东方的五声音阶概念,融入大编制的管弦乐谱曲,并穿插三味线、日本十三弦古筝、尺八和太鼓等传统日本乐器,作为该片的主轴乐器。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1.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美国) | 3. Spyglass Entertainment (美国) | 5. Red Wagon Productions (美国) |
2. 梦工厂 (美国) | 4. 安培林娱乐 (美国) |
上映时间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中国台湾 | 2006年1月13日 | 中国香港 | 2006年1月12日 |
日本 | 2005年12月10日 | 美国 | 2005年12月23日 |
义大利 | 2005年12月16日 | 加拿大 | 2005年12月16日 |
英国 | 2006年1月13日 | 俄罗斯 | 2006年1月19日 |
澳大利亚 | 2006年1月19日 | 德国 | 2006年1月19日 |
影片评价
影片《艺伎回忆录》,本身就像一名艺伎:在光鲜靓丽的精緻外表下,掩藏的不过是一颗平庸的心。事实上,撕开它那层华丽的外衣,《艺伎回忆录》只剩下一堆人造的东方味。它完全是被好莱坞式手法给捏造出来的,仅凭这点就有可能触犯无数亚洲观众以及美国的众多东方文化迷。不过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它对商业的妥协还恰到好处,并因此成为一部合格的电影。(波士顿环球报评)
一部美国原着、美国导演、中国演员共同打造的日本电影,注定不会是一件纯粹的艺术品,满眼的樱花、木屐、纸伞、和服,演员们张口说出的却是英语,无论如何都不太协调。该片最高的水準就是摄影,它为观众製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20世纪中期的日本风情画。除了背景是日本外,其余一切都是美国的,美式的对白,美式的大团圆结局:这部3小时的电影,如果在两个半小时的时候就结束可能会更好,小百合的希望破灭,一个人站在山顶把珍藏多年的手绢抛入大海,这时候观众更容易对艺伎生涯的无奈与忧伤产生一些共鸣,可是史匹柏却偏偏安排了樱花树下男女主角重逢,原来多年来一直郎情妾意,最后两个人忘我拥抱,携手走向明天——这个欧·亨利式的结尾大大削弱了全剧的一贯性,明显是蛇身上长出的小爪子。这也不能怪史匹柏,阿瑟·高顿的原着就是这幺写的,但是有些情节作为小说可以,作为电影却不合适。(《济南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