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艺术怎幺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

艺术怎幺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

艺术怎幺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

《艺术怎幺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摆脱了惯常策展人对于艺术家的吹捧,蔡国强与35位中外艺术家、学者对谈,从艺术、艺术家、做作品和展览等层面,直率地畅谈当代艺术家包括他本人面临的挑战,讨论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力。指出中国当代艺术繁荣表象后潜藏的困难和问题,解析中国当代艺术难题,以不同角度切入,让我们从更广阔的时代视野和历史景深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力问题。

基本介绍

  • 书名:艺术怎幺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
  • 作者:蔡国强
  • ISBN:9787549579334 
  • 页数:528
  • 出版社: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3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针针见血,蔡国强万字文章论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力。蔡国强从艺术、艺术家、做作品和展览等层面,直率地畅谈当代艺术家包括他本人面临的挑战。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家,面对市场的诱惑与社会的限制,成功似乎轻而易举,失败却情有可原,要成为对艺术史有所贡献的一代人,仍道路漫长。
真刀真枪,蔡国强与35位中外艺术家、学者对谈。摆脱惯常策展人对于艺术家的吹捧,蔡国强与艺术家展开真刀真枪的对谈。不同背景、身处不同阶段的艺术家问题各自不同,但也面临相同课题:创造力怎幺样?在艺术界热闹时尚的场面里,人们对此“严酷”问题避而不谈;“活”怎幺样?艺术家心里应该清楚。在蔡国强针针见血的提问面前,这些策展人、艺评家也以罕见的直率,指出中国当代艺术繁荣表象后潜藏的困难和问题。
广阔视野,3位学者撰文解析中国当代艺术难题。匹兹堡大学特里·史密斯教授、普林斯顿大学谢伯柯教授,以及清华大学汪晖教授各自以不同角度切入,让我们从更广阔的时代视野和历史景深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力问题。

作者介绍

蔡国强
1957年生于中国泉州市,现居美国纽约。
他的艺术足迹遍布世界。2008年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个人回顾展,同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核心创意小组成员及视觉特效艺术总设计。
近年重要活动包括:卡达多哈阿拉伯现代美术馆个展《海市蜃楼》、乌克兰个展《地下1040米》(2011),巴黎塞纳河上观念焰火《一夜情》(2013),故乡渔村实现爆破计画《天梯》(2015)。
蔡国强策划的展览包括:2000年起在义大利、日本、中国台湾、古巴因地制宜打造《什幺都是美术馆》系列,献给当地社区;2005年担任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2010年起,《农民达文西》在上海、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京都和米兰展出,吸引数百万观众……
曾获重要奖项包括:“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1999),“世界文化奖”绘画类终身成就奖、“美国国务院艺术勋章”(2012),美国“巴尼特·纽曼基金会奖”(2015),荷兰“博尼范登当代艺术奖”(2016)。

目录

说说艺术怎幺样/蔡国强
参展艺术家
胡志军/徐冰/陈星汉/马文/李燎/周春芽/孙原,彭禹/杨福东/梁绍基/徐震/刘韡/黄永砯/汪建伟/刘小东/胡向前
中国艺术:延续性、现代性及当代性/特里?史密斯
看清左右再过桥:过往标準与现状评估/谢柏柯
横向的时间/汪晖
对谈和评论

内容提要

中国当代艺术水平究竟如何?艺术家贡献多大?抛开中国的特殊背景,那些天价中国当代艺术品有何价值?有没有创造性?……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更多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议题、国家历史和大文化叙述,以及在艺术市场上的天价新闻,但以上这些基本核心的问题却甚少被讨论。
卡达博物馆管理局委託艺术家蔡国强作为策展人,历时三年构思、策划大型群展《艺术怎幺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通过展示15位/ 组中国大陆出生的在世艺术家作品,展现中国当代艺术家对艺术态度、创作观念、方法论、表现手法的创造力之探索。
展览之外,蔡国强主编同名书籍,旨在呈现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力此一问题的思考和论述。重要内容包括:
策展人语录——蔡国强从艺术、艺术家、做作品和展览等层面,直率地畅谈当代艺术家包括他本人面临的挑战。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家,面对市场的诱惑与社会的限制,成功似乎轻而易举,失败却情有可原,要成为对艺术史有所贡献的一代人,仍道路漫长。
与15 位参展艺术家对谈——摆脱惯常策展人对于艺术家的吹捧,蔡国强与艺术家展开真刀真枪的对谈。不同背景、 身处不同阶段的艺术家问题各自不同,但也面临相同课题:创造力怎幺样?在艺术界热闹时尚的场面里,人们对此“严酷”问题避而不谈;“活”怎幺样?艺术家心里应该清楚。
与17 位国内外专家对谈——在蔡国强针针见血的提问面前,这些策展人、艺评家也以罕见的直率,指出中国当代艺术繁荣表象后潜藏的困难和问题。
3 位学者撰文——匹兹堡大学特里·史密斯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的谢伯柯教授,以及清华大学汪晖教授各自以不同角度切入,让我们从更广阔的时代视野和历史景深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力问题。
艺术怎幺样?中国的创造力怎幺样?这不只是中国艺术界的问题。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