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藤三七(中药)

藤三七(中药)

藤三七(中药)

藤三七,中药名。为落葵科植物落葵薯Anredera cordifolia (Tenore) Steenis藤上的乾燥瘤块状珠芽。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具有补肾强腰,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腰膝酸软,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藤三七
  • 别称:藤子三七、小年药、上三七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中央种子目
  • :落葵科
  • :落葵薯属
  • :落葵薯

入药部位

藤上的乾燥瘤块状珠芽。

性味

味微苦,性温。

功效

补肾强腰,散瘀消肿。

主治

用于腰膝酸软,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

相关配伍

1、治跌打扭伤:藤三七、鱼子兰、土牛膝、马茴香各适量,捣烂敷伤处。
2、治类风湿:藤三七50g,南蛇藤10g,水麻柳30g,泡酒服。
3、治吐血:藤三七20g,牛耳大黄15g,水煎服。
4、治腰膝无力:藤三七30g,炖肉吃。
5、治疮痈肿毒:藤三七适量,捣烂外敷。(1-5方出自《新编中草药图谱及经典配方3》)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用鸡或瘦肉炖服。外用:适量,捣敷。

採集加工

在珠芽形成后採摘,除去杂质,鲜用或晒乾。

形态特性

落葵薯又名:马德拉藤、金钱珠、中枝莲。缠绕藤本,长可达数米。根状茎粗壮。叶具短柄,叶片卵形至近圆形,长2-6厘米,宽1.5-5.5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心形,稍肉质,腋生小块茎(珠芽)。总状花序具多花,花序轴纤细,下垂,长7-25厘米;苞片狭,不超过花梗长度,宿存;花梗长2-3毫米,花托顶端杯状,花常由此脱落;下面1对小苞片宿存,宽三角形,急尖,透明,上面1对小苞片淡绿色,比花被短,宽椭圆形至近圆形;花直径约5毫米;花被片白色,渐变黑,开花时张开,卵形、长圆形至椭圆形,顶端钝圆,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雄蕊白色,花丝顶端在芽中反折,开花时伸出花外;花柱白色,分裂成3个柱头臂,每臂具1棍棒状或宽椭圆形柱头。果实、种子未见。花期6-10月。

生长环境

现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药材性状

珠芽呈瘤状,少数圆柱形,直径0.5-3cm,表面灰棕色,具突起。质坚实而脆,易破裂。断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呈粉性。气微,味微苦。

现代套用

用于治疗跌打扭伤,风湿病,类风湿病,消化道出血和久病腰痛等。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