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黄红球菌
藤黄红球菌,在甘油琼脂和营养琼脂上培养16—24小时,菌体为直或略弯曲的桿菌,0.6—1.0×3.0—6.0微米,成角状或平行排列。罕有长达15—16微米的桿菌和有分枝的菌丝。在麦芽汁琼脂上桿菌一般较短,1.5—2.5微米;也有许多类球菌体。在营养琼脂和甘油琼脂上,桿菌渐短但通常不变为类球菌。培养16小时内桿菌加长并弯曲,形成横隔。然后菌丝断裂成桿菌,由折断或弯曲形成特徵性的Ⅴ形体。 48小时2—4微米的桿菌特徵性地排列为Ⅴ形。革兰氏阳性。不抗酸或很少部分抗酸。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藤黄红球菌
- 拉丁学名: Rhodococcus luteus.
- 界:细菌界
- 菌体:直或略弯曲的桿菌
- 特点:不抗酸或很少部分抗酸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藤黄红球菌
拉丁学名: Rhodococcus luteus.
参考文献: Intern. J. Syst. Bacteriol. 32:1-14.1982.
性状特徵
甘油琼脂和麦芽汁琼脂:生长丰茂,黄油状或粘液状;浓黄色。营养琼脂:生长中等或贫乏,黄油状,深黄色至淡橙色。菌落平坦,不透明,隆起,有光泽。改良罗氏培养基:生长丰茂,黄橙色。营养肉汤:形成表面膜,培养液保持清澄。利用醋酸盐,柠檬酸盐、苹果酸盐、琥珀酸盐、富马酸盐、鸟头酸盐;不利用草酸盐、酒石酸盐、苯甲酸盐。从葡萄糖、D—阿拉伯糖、果糖、半乳糖、蔗糖、甘露糖、甘油、甘露醇、山梨醇产酸;从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鼠李糖、山梨糖、肌醇、卫矛醇、侧金盏醇、水杨苷不产酸。分解吐温20、40、60和80;不分解澱粉、纤维素、酪氨酸、鸟嘌呤和黄嘌呤。在C9—C17,C19,C23正链烷上生长;在甲烷、乙烷、乙醯胺、苯醯胺上不生长。耐NaCl 7%。触酶阳性。细胞壁化学组分Ⅳ型。含诺卡氏菌类脂 A(LCN—A)。产生脲酶。O—F培养基内氧化葡萄糖。从蛋白胨产生氨。 45℃不生长。甲基红试验阴性。不产生吲哚。DNA内G+C含量为64.1%。
种类特徵
已知放线菌所产抗生素的90%由本属产生。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根据气生菌丝(孢子堆)的颜色、基内菌丝的颜色、可溶性色素、孢子丝的形状、孢子的形状和表面结构等特徵,将本属分为14个种组,每个种组又包括许多不同的种,以此做为链霉菌属各种的鉴定和寻找新的抗生素产生菌的依据。主要代表如产生链霉素的灰色链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