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蕲城

蕲城

蕲城

蕲城位于浍河中游南岸,蕲城约始筑于春秋楚国,古有陈胜吴广起义,后有淮海战役,是安徽省发现最早的古城之一。蕲县拥有丰厚的矿产资源,淮北煤矿就坐落于蕲城。

蕲城自古就是皖北的重镇名城,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蕲城人民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饱经沧桑和洗礼,矢志不渝的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其深厚的文化积澱,让其承载着非凡的内涵和华彩,改革开放的春风给这座古老的城镇带来了新的盎然生机;

蕲南、蕲东煤矿的兴起拉动了蕲城经济的飞速发展,以煤矿为依託的煤城经济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兴起;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街道宽敞整洁,楼房鳞次栉比,处处绿树成荫,环境清新优美。独特的区位优势已经使蕲城发展成为宿南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中心,物资交流中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蕲城
  • 外文名称:qicheng
  • 地理位置:安徽省宿州市
  •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 开放时间:8:00-22:00
  • 景点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重点保护单位
  • 门票价格:免费
  • 着名景点:涉故台

历史沿革

蕲城原是楚国的蕲邑。《史记》载楚王负刍四年(前224年),秦将王翦破楚师于蕲南,杀楚将项燕。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市大泽乡)爆发。
秦置蕲县,以旧邑为名。故址今为宿州市区南22公里蕲县镇浍河北岸。属泗水郡。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属沛郡。征和四年(前89年)六月丁巳,为车千秋富氏侯国。本始三年(前71年),国除仍为蕲县。
王莽新朝”;改蕲县为“蕲城县”,东汉建武元年(25)复旧名。
延康元年(220年),曹魏代汉,改名蕲阳县,嘉平五年(253年),改属谯郡(治谯,今亳州市区)。晋泰始元年(265)复名蕲县。
北魏天安元年(466年),为蕲郡治。南朝梁中兴二年(502年),为蕲城郡治。
北齐改名蕲城县。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年)复蕲县,为蕲郡治。宣政元年(578年),北周改蕲郡为蕲城郡,蕲县为蕲城郡治。
隋开皇三年(583年),蕲县属仁州。大业元年(605年),废仁州,蕲县改属徐州。三年四月,改徐州为彭城郡,蕲县属彭城郡。大业十四年五月,为王世充据,蕲县属谯州。
唐贞观十七年,蕲县属徐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徐州为彭城郡,至德二载(757)十二月,彭城郡复名徐州。蕲县先后属之。元和四年(809年)正月,蕲县改属宿州。
元至元二年(1266年),蕲县与符离、临涣、灵璧4个县撤併入宿州,属河南行省归德府。
鹹和九年(334年),侨置蕲县,属侨置南谯郡,治所在今安徽巢湖市五里墩。南梁后期为南谯郡治所。天嘉二年(561年),入北齐,废南谯郡,蕲县改属汝阴郡(治汝阴,今合肥市)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改蕲县为襄安县(仍治今市区),改属庐州(由合州改,改汝阴县为合肥县,仍治合肥)。

文化传承

蕲县古城遗址位于宿州市南20公里处蕲县镇境内,206国道穿城而过,是安徽省内发现最早的一座古城。秦统一六国时置蕲县,南梁改设蕲城郡,隋朝复称蕲县,元代废县迁至宿州,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蕲县镇历史源远流长,是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发源地。
1988年蕲县古城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区,其上秦砖汉瓦,俯首可拾。境内陈胜吴广起义点—点将台,陈胜之妹陈雪花墓地——雪花山,后人纪念陈胜吴广而建的三贤庙、庙前陈胜手植的红果树历历在目;镇域东西的古战场闻名天下—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汉刘邦征讨淮南王英布、淮海战役双堆集大血战,均发于此;传说中的一步两桥、鱼赶集、观星台、二龙戏珠等景观依稀可见,名优特产马蹄烧饼、浍河鲤鱼闻名遐迩。
这里人文景观非常丰富,是一块亟待开发的旅游胜地,与外延景点双堆集淮海战役烈士陵园、闵子墓、闵祠、白居易故居扶梳亭、虞姬墓,垓下古战场等景点连成一片,须臾即至。
随着经济的发展,蕲县展现了新的面貌,建立很多个新村,新村硬体设施齐全,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积极引进投资,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蕲县境内的浍河养育了两岸百姓,相信很多蕲县人说起蕲县,总是不忘那条清澈的浍河,河里的丰富的鱼虾资源,是大自然对蕲县人民的馈赠。每年有庙会,在阴曆三月初三。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