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凡凌
苏凡凌,台湾作曲家,台湾新竹人,华人女作曲家协会副主席,现任国立新竹教育大学专任教授,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委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苏凡凌
- 职业:作曲家
- 毕业院校:台北艺术大学
- 性别:女
人物简介
苏凡凌于2007年1月获得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音乐艺术(作曲)博士学位,不仅是台湾第一位获得国内大学音乐艺术博士学位者,也是台湾第一位获得国内大学艺术类博士学位者,在台湾音乐教育史及培养音乐艺术人才上具有指标意义。她曾获得奥地利市立维也纳音乐学院理论与作曲毕业文凭,亦 于奥地利国立维也纳音乐学院电子音乐音回响用研究所毕业,另外也获得国立台湾师範大学音乐研究所作曲硕士学位。
在国际舞台上,苏氏的作品经常在世界各地演出,如美国、加拿大、香港、德国、奥地利、波兰、立陶宛、马来西亚及中国北京、上海等地区。
苏氏在国际间的得奖作品包括:管弦乐《八卦》(奥地利作曲家联盟作曲比赛首奖)及为十五位弦乐器演奏者而写的《天地人》(德国曼海姆市第九届国际女作曲家作品比赛荣誉奖章)。
苏氏在国内亦获颇多奖项,计有文建会音乐创作奖室内乐《万象I》及《天地人》,管弦乐《八卦》及《钢琴协奏曲》,教育部1995年文艺创作奖─大型国乐曲《佛跳墙》、教育部2000年文艺创作奖─管弦组曲《庙会》、教育部2002年文艺创作奖─独唱曲暨合唱曲两首《催妆曲》、教育部2003年文艺创作奖─大型室内乐曲《笑问客从何处来》及教育部2004年文艺创作奖─合唱曲《六州歌头》等。
《女性的魅力-世界华人女作曲家管弦乐作品音乐会》由苏凡凌策演。演出乐团:长荣交响乐团;乐团指挥:林天吉;独奏家:陈沁红(小提琴家)、李宜珍(钢琴家)。演出时间:第一场2009年11月29日(日)14:30地点:新竹市立演艺厅(新竹);第二场2009年12月1日(二)19:30地点:中正文化中心国家音乐厅(台北)。音乐会节目内容:苏凡凌(台北)的管弦乐曲《粉墨登场》、李一丁(北京)的《可可西里的精灵》、林迅(香港)的《沙依坦克尔西》、何冰颐(加拿大)的《天堂领域》钢琴协奏曲、吕文慈(台北)的《冷月》以及王强(香港)的《小提琴协奏曲零号》等作品。
在国际舞台上,苏氏的作品经常在世界各地演出,如美国、加拿大、香港、德国、奥地利、波兰、立陶宛、马来西亚及中国北京、上海等地区。
苏氏在国际间的得奖作品包括:管弦乐《八卦》(奥地利作曲家联盟作曲比赛首奖)及为十五位弦乐器演奏者而写的《天地人》(德国曼海姆市第九届国际女作曲家作品比赛荣誉奖章)。
苏氏在国内亦获颇多奖项,计有文建会音乐创作奖室内乐《万象I》及《天地人》,管弦乐《八卦》及《钢琴协奏曲》,教育部1995年文艺创作奖─大型国乐曲《佛跳墙》、教育部2000年文艺创作奖─管弦组曲《庙会》、教育部2002年文艺创作奖─独唱曲暨合唱曲两首《催妆曲》、教育部2003年文艺创作奖─大型室内乐曲《笑问客从何处来》及教育部2004年文艺创作奖─合唱曲《六州歌头》等。
《女性的魅力-世界华人女作曲家管弦乐作品音乐会》由苏凡凌策演。演出乐团:长荣交响乐团;乐团指挥:林天吉;独奏家:陈沁红(小提琴家)、李宜珍(钢琴家)。演出时间:第一场2009年11月29日(日)14:30地点:新竹市立演艺厅(新竹);第二场2009年12月1日(二)19:30地点:中正文化中心国家音乐厅(台北)。音乐会节目内容:苏凡凌(台北)的管弦乐曲《粉墨登场》、李一丁(北京)的《可可西里的精灵》、林迅(香港)的《沙依坦克尔西》、何冰颐(加拿大)的《天堂领域》钢琴协奏曲、吕文慈(台北)的《冷月》以及王强(香港)的《小提琴协奏曲零号》等作品。

现职
华人女作曲家协会副主席、国立新竹教育大学音乐学系专任教授、国立台湾艺术大学音乐学系兼任教授、辅仁大学音乐学系兼任教授、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委员。
学历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音乐艺术(作曲)博士,师事潘皇龙教授;国立台湾师範大学音乐研究所作曲硕士,师事陈茂萱教授;奥地利国立维也纳音乐学院电子音乐音回响用研究所毕业;奥地利市立维也纳音乐学院理论与作曲毕业文凭,师事ReinholdPortisch教授。
获奖纪录
国外
《八卦》为管弦乐~奥地利作曲家联盟作曲比赛首奖作品
《天地人》为十五位弦乐器演奏者~【第九届国际女作曲家作品比赛】荣誉奖章(德国曼海姆市)
国内
《万象I》为室内乐~文建会音乐创作奖
《天地人》~文建会音乐创作奖
《八卦》为管弦乐~文建会音乐创作奖
《钢琴协奏曲》~文建会音乐创作奖
《佛跳墙》为大型国乐曲~教育部八十四年文艺创作奖
《庙会》管弦组曲~教育部八十九年文艺创作奖
《催妆曲》独唱曲暨合唱曲两首~教育部九十一年文艺创作奖
《笑问客从何处来》大型室内乐曲~教育部九十二年文艺创作奖
《六州歌头》合唱曲~教育部九十三年文艺创作奖
《八卦》为管弦乐~奥地利作曲家联盟作曲比赛首奖作品
《天地人》为十五位弦乐器演奏者~【第九届国际女作曲家作品比赛】荣誉奖章(德国曼海姆市)
国内
《万象I》为室内乐~文建会音乐创作奖
《天地人》~文建会音乐创作奖
《八卦》为管弦乐~文建会音乐创作奖
《钢琴协奏曲》~文建会音乐创作奖
《佛跳墙》为大型国乐曲~教育部八十四年文艺创作奖
《庙会》管弦组曲~教育部八十九年文艺创作奖
《催妆曲》独唱曲暨合唱曲两首~教育部九十一年文艺创作奖
《笑问客从何处来》大型室内乐曲~教育部九十二年文艺创作奖
《六州歌头》合唱曲~教育部九十三年文艺创作奖

重要表演纪录
多次受委託创作大型国乐曲《菩提无语》、《佛曰不可说》、《一笑君王》、《粉墨登场》 、客家风协奏曲《我从山中来》。文建会委託创作合唱作品《竹枝词》。
2001年为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学校简介2003-VCD编写配乐。
2001年10月张大胜教授指挥育芝管弦乐团首演《庙会管弦组曲》。12月黄维明教授指挥YWCA管弦乐团演出《庙会管弦组曲》。
2002年5月〔台北-上海音乐荟萃〕在中国上海大剧院演出《迴蕩》。
2002年8月在德国科隆与立陶宛由採风乐坊演出作品〔金缕衣〕。
2003年为“辅仁大学校歌”编曲为合唱与管弦乐的编制,并由辅仁大学交响乐团暨合唱团于国家音乐厅演出。
2003年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委託创作声乐合唱作品《梦中介小木屋》、《童年印象》,并于高雄市至德堂演出。
2004年3月由深圳交响乐团在香港大会堂演出《粉墨豋场》,并由香港音乐广播电台转播(有录製成CD)。
2004年9月由华人女作曲家协会主办在北京国家图书馆音乐厅发表《雁落平沙》钢琴三重奏曲。获选为北京2005年4月音乐生活月刊封面专题人物介绍。
2005年3月11日由中国交响乐团(CNSO)在北京音乐厅演出管弦乐作品《粉墨豋场》,并由中国中央电视台音乐台转播(有录製成DVD)。
2005年5月由台北市立交响乐团演出,在台北中山堂发表《虞美人》管弦乐曲。6月由台北市立交响乐团演出,在台北中山堂发表《催妆曲》人声与管弦乐曲。
2006年3月由台北德国文化中心举办的系列音乐会“我刚从德国回来”发表三首声乐作品《半夜深巷琵琶》、《渭城曲》(德文歌词)与《催妆曲》。
2007年1月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音乐厅发表整场个人作品音乐会“苏凡凌乐展-声音密码”。
2007年3月华人女作曲家协会与国际女音乐家联合会(IAWM)举办“2007弹拨乐新作品音乐会”,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由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演出,发表《金缕衣》传统乐器八重奏曲,并由中国中央电视台音乐台转播。12月“国立新竹教育大学2007管弦乐之夜”,于台北国家音乐厅,发表两首人声与管弦乐作品《催妆曲》与《半夜深巷琵琶》。
2008年4月由国际女音乐家联合会(IAWM)主办“2008北京国际女音乐家大会-2008InternationalCongressonWomeninMusic”,在大会发表演出作品《异之音》。5月华人女作曲家协会主办,由广东民族乐团在香港大会堂演出国乐管弦乐作品《庙会管弦组曲》。4月18日由台北市立交响乐团主办“国人作品-管弦乐篇”,在台北中山堂中正厅发表世界首演三管管弦乐作品《笑问客从何处来》。11月由欧洲立陶宛主办之世界手风琴音乐节,在首都威尔尼斯市,首演发表手风琴独奏作品《声音素描》。
2009年苏凡凌策演世界华人女作曲家协会之《女性的魅力-世界华人女作曲家管弦乐作品音乐会》,于2009年11月29日新竹市立演艺厅及2009年12月1日台北中正文化中心国家音乐厅,由长荣交响乐团演出苏凡凌管弦乐作品《粉墨登场》。
2001年为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学校简介2003-VCD编写配乐。
2001年10月张大胜教授指挥育芝管弦乐团首演《庙会管弦组曲》。12月黄维明教授指挥YWCA管弦乐团演出《庙会管弦组曲》。
2002年5月〔台北-上海音乐荟萃〕在中国上海大剧院演出《迴蕩》。
2002年8月在德国科隆与立陶宛由採风乐坊演出作品〔金缕衣〕。
2003年为“辅仁大学校歌”编曲为合唱与管弦乐的编制,并由辅仁大学交响乐团暨合唱团于国家音乐厅演出。
2003年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委託创作声乐合唱作品《梦中介小木屋》、《童年印象》,并于高雄市至德堂演出。
2004年3月由深圳交响乐团在香港大会堂演出《粉墨豋场》,并由香港音乐广播电台转播(有录製成CD)。
2004年9月由华人女作曲家协会主办在北京国家图书馆音乐厅发表《雁落平沙》钢琴三重奏曲。获选为北京2005年4月音乐生活月刊封面专题人物介绍。
2005年3月11日由中国交响乐团(CNSO)在北京音乐厅演出管弦乐作品《粉墨豋场》,并由中国中央电视台音乐台转播(有录製成DVD)。
2005年5月由台北市立交响乐团演出,在台北中山堂发表《虞美人》管弦乐曲。6月由台北市立交响乐团演出,在台北中山堂发表《催妆曲》人声与管弦乐曲。
2006年3月由台北德国文化中心举办的系列音乐会“我刚从德国回来”发表三首声乐作品《半夜深巷琵琶》、《渭城曲》(德文歌词)与《催妆曲》。
2007年1月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音乐厅发表整场个人作品音乐会“苏凡凌乐展-声音密码”。
2007年3月华人女作曲家协会与国际女音乐家联合会(IAWM)举办“2007弹拨乐新作品音乐会”,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由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演出,发表《金缕衣》传统乐器八重奏曲,并由中国中央电视台音乐台转播。12月“国立新竹教育大学2007管弦乐之夜”,于台北国家音乐厅,发表两首人声与管弦乐作品《催妆曲》与《半夜深巷琵琶》。
2008年4月由国际女音乐家联合会(IAWM)主办“2008北京国际女音乐家大会-2008InternationalCongressonWomeninMusic”,在大会发表演出作品《异之音》。5月华人女作曲家协会主办,由广东民族乐团在香港大会堂演出国乐管弦乐作品《庙会管弦组曲》。4月18日由台北市立交响乐团主办“国人作品-管弦乐篇”,在台北中山堂中正厅发表世界首演三管管弦乐作品《笑问客从何处来》。11月由欧洲立陶宛主办之世界手风琴音乐节,在首都威尔尼斯市,首演发表手风琴独奏作品《声音素描》。
2009年苏凡凌策演世界华人女作曲家协会之《女性的魅力-世界华人女作曲家管弦乐作品音乐会》,于2009年11月29日新竹市立演艺厅及2009年12月1日台北中正文化中心国家音乐厅,由长荣交响乐团演出苏凡凌管弦乐作品《粉墨登场》。

主要着作
《混沌理念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论文,1995
《从西方的理论基础到东方的创作理念之运用》,论文,2001
《支声複音概念在我的音乐创作中的实践》,博士论文,2007
《新世纪的音乐创作观-我的创作理念》,论文,2008
《从西方的理论基础到东方的创作理念之运用》,论文,2001
《支声複音概念在我的音乐创作中的实践》,博士论文,2007
《新世纪的音乐创作观-我的创作理念》,论文,2008
出版品
有声资料CD-SU0001:《苏凡凌管弦乐作品集》2009现代音乐协会台北分会出版,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赞助。
主要创作作品
管弦乐作品
1989《八卦》为管弦乐21‘
1990《钢琴协奏曲》为钢琴独奏与管弦乐20’30
1992《巴哈颂》为管弦乐21‘30
1995《菩提无语》为国立实验国乐团(委託创作)12’00
1995《佛曰不可说》为台北市立国乐团(委託创作)16‘30
1995《佛跳墙》为大型国乐团(教育部文艺创作奖)14’
1996《一笑君王》为台北市立国乐团(委託创作)12‘30
1997《粉墨登场》为台北市立国乐团(委託创作)16’
1998《庙会》管弦组曲为大型国乐团12‘
1998《我从山中来》协奏曲为大提琴独奏与国乐团(委託创作)10’
1998《粉墨登场》为二管管弦乐团16‘
2001《缘投婴仔》小提琴协奏曲15’30
2002《庙会管弦组曲》为二管管弦乐团12‘
2002《笑问客从何处来》为三管管弦乐团13’
2005《催妆曲》为人声与管弦乐曲9‘26
2005《虞美人》管弦乐曲13’26
2007《半夜深巷琵琶》为人声与管弦乐曲5‘
室内乐作品
1985《万象1985》为弦乐四重奏7’
1987《三重奏》为长笛、法国号与低音管7‘30
1989《万象Ⅰ》为长笛、低音提琴、竖琴与打击乐12’
1989《天地人》为十五把弦乐15‘30
1994《边缘》为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8’10
1994《天堂迷惑》为七重奏12‘
1995《歌子山》为三把低音提琴10’
1995《吸引子》为钢琴四重奏12‘
1995《桃花源记》为五重奏13’20
1996《海之怒》为三重奏4‘
1997《天问》为国乐室内乐团(委託创作)8’
1999《金缕衣》为中国传统乐器七位演奏者11‘
2001《古道西风瘦马》为小提琴与钢琴15’30
2002《大风起兮》为传统乐器四重奏8‘30
2002《笑问客从何处来》为十五人之室内乐12’
2002《舞祭》为单簧管、低音单簧管与钢琴5‘
2002《伤歌行》三重奏-双簧管、琵琶与大提琴5’
2002《如来的见证》丝竹四重奏8‘
2003《四度空间》-与Kandinsky的对话为中国钹、两个磬、哇哇童玩玻璃珠与钢琴
2003《雁落平沙》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8’
2006《山中随想》为二胡、击乐与钢琴三重奏8‘
2006《异之音》为长笛与竖笛二重奏12’
2007《声音密码》为古筝、笙、二胡、击乐与大提琴五重奏12‘
打击乐作品
1994《恆与变》为打击乐三重奏4’33
1999《迴蕩》为五位打击乐者与钢琴12‘
儿童歌唱剧
1983《灰姑娘》儿童歌唱剧20’
1983《白雪公主》儿童歌唱剧20‘
声乐作品
1981《生蛋》为童声与钢琴3’
1981《百合花》为童声与钢琴3‘30
1981《竹枝词》为混声合唱与钢琴7’30
1983《唐诗七首》为独唱与钢琴20‘
1987《新诗三首》为女高音、长笛、大提琴与钢琴12’
1988《弥撒曲》为无伴奏混声合唱14‘
1995《古老的传说》为女高音、竖笛与钢琴10’
1997《和平与希望》(台湾)歌剧《舞蹈音乐》(委託创作)5‘
1997《和平与希望》(台湾)歌剧《大合唱-台湾、台湾、咱台湾》(委託创作)3’
2002《催妆曲》为人声与钢琴6‘
2002《飒飒东风细雨来》混声四部合唱与钢琴3’
2002《去罢》混声四重唱3‘
2003《梦中介小木屋》为三部合唱与钢琴(客家委员会委託创作)5’
2003《童年印象》为独唱与二部合唱与钢琴(客家委员会委託创作)4‘
2004《六州歌头》为男高音独唱、混声合唱与钢琴7’
2005《半夜深巷琵琶》为人声与室内乐曲5‘
2006《半夜深巷琵琶》为人声与钢琴4’30
2006《渭城曲》为人声与钢琴(德文歌词)3‘
2006《深夜里听到乐声》为人声与钢琴3’30
2006《残破》为人声与钢琴6‘30
2006《剎那》为人声与钢琴3’30
2007《中原校歌》为独唱、同声合唱与钢琴3‘
2009《飞》为独唱与钢琴(黄光男作词)2’
2009《张望》为独唱与钢琴(黄光男作词)2‘
2009《健保卡》为同声二部合唱与钢琴(客家委员会委託创作)2’
电子音乐作品
1988《随想曲Ⅱ》为电子音乐预录的录音带16‘30
1989《阳关会》为女高音、南胡、大提琴与预录的录音带12’
1989《五边形》为钢琴与预录的录音带15‘30
1990《乾》为打击乐与预录的录音带10’
1990《大地之歌》为电子音乐预录的录音带9‘15
钢琴独奏作品
1984《随想曲》为钢琴独奏6’
1988《离心力与向心力》为钢琴独奏6‘50
1995《前奏曲与复格》为钢琴独奏6’00
1997《庙会》钢琴组曲12‘
1998《飞象与米老鼠》为钢琴独奏3’
1998《舞龙舞狮》为钢琴独奏3‘
1999《龟兔赛跑》为钢琴独奏3’
2000《水瓶座》十二星座系列之一为钢琴独奏1‘30
2003《烙印》钢琴独奏曲8’
2004《兵马俑狂想曲》为钢琴独奏8‘
2005《天神祭》为钢琴独奏8’
2006《形影相生》为钢琴独奏8‘
2008《迷宫》为钢琴独奏曲2’
2008《流星》为钢琴独奏曲2‘
其他编製作品
1986《直笛曲》四首为直笛与钢琴10’
1998《三国演义》为三部电子琴合奏曲10‘
2000《舞祭》为高音直笛与钢琴3’30
2000《誓言》为中音直笛与钢琴3‘50
2008《声音素描》为手风琴独奏曲8’
1989《八卦》为管弦乐21‘
1990《钢琴协奏曲》为钢琴独奏与管弦乐20’30
1992《巴哈颂》为管弦乐21‘30
1995《菩提无语》为国立实验国乐团(委託创作)12’00
1995《佛曰不可说》为台北市立国乐团(委託创作)16‘30
1995《佛跳墙》为大型国乐团(教育部文艺创作奖)14’
1996《一笑君王》为台北市立国乐团(委託创作)12‘30
1997《粉墨登场》为台北市立国乐团(委託创作)16’
1998《庙会》管弦组曲为大型国乐团12‘
1998《我从山中来》协奏曲为大提琴独奏与国乐团(委託创作)10’
1998《粉墨登场》为二管管弦乐团16‘
2001《缘投婴仔》小提琴协奏曲15’30
2002《庙会管弦组曲》为二管管弦乐团12‘
2002《笑问客从何处来》为三管管弦乐团13’
2005《催妆曲》为人声与管弦乐曲9‘26
2005《虞美人》管弦乐曲13’26
2007《半夜深巷琵琶》为人声与管弦乐曲5‘
室内乐作品
1985《万象1985》为弦乐四重奏7’
1987《三重奏》为长笛、法国号与低音管7‘30
1989《万象Ⅰ》为长笛、低音提琴、竖琴与打击乐12’
1989《天地人》为十五把弦乐15‘30
1994《边缘》为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8’10
1994《天堂迷惑》为七重奏12‘
1995《歌子山》为三把低音提琴10’
1995《吸引子》为钢琴四重奏12‘
1995《桃花源记》为五重奏13’20
1996《海之怒》为三重奏4‘
1997《天问》为国乐室内乐团(委託创作)8’
1999《金缕衣》为中国传统乐器七位演奏者11‘
2001《古道西风瘦马》为小提琴与钢琴15’30
2002《大风起兮》为传统乐器四重奏8‘30
2002《笑问客从何处来》为十五人之室内乐12’
2002《舞祭》为单簧管、低音单簧管与钢琴5‘
2002《伤歌行》三重奏-双簧管、琵琶与大提琴5’
2002《如来的见证》丝竹四重奏8‘
2003《四度空间》-与Kandinsky的对话为中国钹、两个磬、哇哇童玩玻璃珠与钢琴
2003《雁落平沙》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8’
2006《山中随想》为二胡、击乐与钢琴三重奏8‘
2006《异之音》为长笛与竖笛二重奏12’
2007《声音密码》为古筝、笙、二胡、击乐与大提琴五重奏12‘
打击乐作品
1994《恆与变》为打击乐三重奏4’33
1999《迴蕩》为五位打击乐者与钢琴12‘
儿童歌唱剧
1983《灰姑娘》儿童歌唱剧20’
1983《白雪公主》儿童歌唱剧20‘
声乐作品
1981《生蛋》为童声与钢琴3’
1981《百合花》为童声与钢琴3‘30
1981《竹枝词》为混声合唱与钢琴7’30
1983《唐诗七首》为独唱与钢琴20‘
1987《新诗三首》为女高音、长笛、大提琴与钢琴12’
1988《弥撒曲》为无伴奏混声合唱14‘
1995《古老的传说》为女高音、竖笛与钢琴10’
1997《和平与希望》(台湾)歌剧《舞蹈音乐》(委託创作)5‘
1997《和平与希望》(台湾)歌剧《大合唱-台湾、台湾、咱台湾》(委託创作)3’
2002《催妆曲》为人声与钢琴6‘
2002《飒飒东风细雨来》混声四部合唱与钢琴3’
2002《去罢》混声四重唱3‘
2003《梦中介小木屋》为三部合唱与钢琴(客家委员会委託创作)5’
2003《童年印象》为独唱与二部合唱与钢琴(客家委员会委託创作)4‘
2004《六州歌头》为男高音独唱、混声合唱与钢琴7’
2005《半夜深巷琵琶》为人声与室内乐曲5‘
2006《半夜深巷琵琶》为人声与钢琴4’30
2006《渭城曲》为人声与钢琴(德文歌词)3‘
2006《深夜里听到乐声》为人声与钢琴3’30
2006《残破》为人声与钢琴6‘30
2006《剎那》为人声与钢琴3’30
2007《中原校歌》为独唱、同声合唱与钢琴3‘
2009《飞》为独唱与钢琴(黄光男作词)2’
2009《张望》为独唱与钢琴(黄光男作词)2‘
2009《健保卡》为同声二部合唱与钢琴(客家委员会委託创作)2’
电子音乐作品
1988《随想曲Ⅱ》为电子音乐预录的录音带16‘30
1989《阳关会》为女高音、南胡、大提琴与预录的录音带12’
1989《五边形》为钢琴与预录的录音带15‘30
1990《乾》为打击乐与预录的录音带10’
1990《大地之歌》为电子音乐预录的录音带9‘15
钢琴独奏作品
1984《随想曲》为钢琴独奏6’
1988《离心力与向心力》为钢琴独奏6‘50
1995《前奏曲与复格》为钢琴独奏6’00
1997《庙会》钢琴组曲12‘
1998《飞象与米老鼠》为钢琴独奏3’
1998《舞龙舞狮》为钢琴独奏3‘
1999《龟兔赛跑》为钢琴独奏3’
2000《水瓶座》十二星座系列之一为钢琴独奏1‘30
2003《烙印》钢琴独奏曲8’
2004《兵马俑狂想曲》为钢琴独奏8‘
2005《天神祭》为钢琴独奏8’
2006《形影相生》为钢琴独奏8‘
2008《迷宫》为钢琴独奏曲2’
2008《流星》为钢琴独奏曲2‘
其他编製作品
1986《直笛曲》四首为直笛与钢琴10’
1998《三国演义》为三部电子琴合奏曲10‘
2000《舞祭》为高音直笛与钢琴3’30
2000《誓言》为中音直笛与钢琴3‘50
2008《声音素描》为手风琴独奏曲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