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北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
徐州市,简称徐,古称“彭城”。徐州是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苏北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苏北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东陇海线核心城市,苏北最大城市,也是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长三角的“北大门”,长三角北部集聚辐射力最强的节点城市和重要增长极。徐州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要道、军事战略要地和能源基地,享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和政治地位。作为华东地区的门户城市,现为华东重要的教育、科技、文化、交通、旅游、医疗、会展中心,同时也是省内重要的工商业、金融和对外贸易中心。
春行苏北,今天为大家介绍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苏北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徐州。
与德州同在京杭运河边、京沪高铁旁的徐州市,这些年始终坚持探索科学发展的新路径,从工业化转型、城市化扩张、经济国际化提速的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成功之路。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正散发着越来越浓厚的现代化城市气息。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是苏北最大城市和由“苏”“鲁”“皖”“豫”边区组成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徐州市现辖2市3县5区,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居江苏省第二,总人口973万,居全省第一。徐州交通四通八达,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繫的重要“十字路口”,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管道“五通汇流”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範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
近年来,徐州抢抓振兴老工业基地、江苏沿海开发、融入长三角、进入高铁时代等重大历史机遇,把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城建作为引领徐州发展的“牛鼻子”。加快推动经济总量由小到大、产业层次由低到高、城市功能由弱到强、生态环境由灰到绿。2011年徐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规模企业增加值1750亿元。GDP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3552亿元和318亿元,增速分列江苏省第一和第二位。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连续6年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成为苏北第一个以市级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的城市。
十二五期间,徐州将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加强环境保护,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到十二五末,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五年倍增,再造一个新徐州,跻身全国发达地区行列,建设更加宜人的幸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