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小卫
苏小卫(笔名思芜、秋实),1960年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编剧,毕业于北京师範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院。
1995年,担任剧情电影《赢家》的编剧,从而开启了她的编剧生涯,她凭藉该片获得第3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编剧奖。1999年,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上映。2003年,凭藉爱情电影《暖》获得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2004年,开始担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副主任。2009年,凭藉战争电影《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获得第10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1年,凭藉传记电影《秋之白华》获得第4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优秀编剧奖。2012年,凭藉人物传记电影《萧红》入围第5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编剧奖。2016年,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10届全委会委员。2018年12月,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苏小卫
- 别名:思芜、秋实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60年
- 职业:编剧
- 毕业院校:北京师範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院
- 主要成就: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
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第10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 - 代表作品:赢家、那山那人那狗、生活秀、暖
- 读研导师:杨占先
人物经历
1969年,苏小卫跟随被下放的父母前往到河北,并在石家庄郊区杜北公社东营学校上国小。1978年,从北京景山学校高中毕业,并考取了北京师範学院。
1982年,从北京师範学院中文系毕业。之后,苏小卫开始在北京郊区的房山师範学校担任老师,教了三年中文。1988年,获得北京师範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导师为杨占先。
1988年,开始在中宣部文艺局文学处、影视处工作,调离前任影视处处长。1995年,担任剧情电影《赢家》的编剧,从而开启了她的编剧生涯,在写该剧本的时候她给自己起了个笔名“思芜”,“思芜”是苏小卫的“苏”字拼音字母的音译,她凭藉该片获得第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第3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编剧奖。1997年,担任爱情电影《歌手》的编剧。
1999年,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上映,该片改编自彭见明的同名小说;同年,担任剧情电影《说出你的秘密》的编剧。2000年,担任爱情电影《蓝色爱情》的编剧,该片改编自方方的小说《行为艺术》。
2002年,由其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生活秀》上映,该片改编自池莉的同名小说,她凭藉该片获得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同年,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九九艳阳天》上映。2003年,担任爱情电影《暖》的编剧,该片改编自莫言的小说《白狗鞦韆架》,她凭藉该片入围第5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获得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同年,担任剧情电影《荷香》的编剧,该片改编自陶少鸿的中篇小说《新寡》。
2004年,开始担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副主任。2005年,由其担任编剧的电影爱情《情人结》上映。2008年,担任灾难电影《超强颱风》的编剧,该片讲述了颱风来临时,徐市长在短时间内组织实施百万人员大转移、把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的故事;12月12日,担任编剧的传记电影《愚公移山》上映,该片根据太原钢铁厂老工人李双良的先进事迹改编而成。
2009年,担任编剧的战争电影《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上映,影片以发生在沂蒙老区的孟良崮战役为背景,她凭藉该片获得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第10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0年,担任灾难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编剧,该片根据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而成,她凭藉该片入围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获得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同年,担任传记电影《第一书记》的编剧,该片由杨立新、徐帆、何冰联合主演。
2011年,由其担任编剧的传记电影《秋之白华》上映,该片由董洁、窦骁合作主演,她凭藉该片入围第3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编剧奖,获得第4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优秀编剧奖;同年,担任革命电影《先遣连》的编剧,该片由范建会执导。
2012年,担任人物传记电影《萧红》的编剧,该片由霍建起执导,她凭藉该片入围第5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编剧奖;同年,担任编剧的爱情电影《台北飘雪》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改编自日本的同名小说;11月1日,担任编剧的灾难电影《冰雪11天》上映。
2016年,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10届全委会委员。
2018年12月29日,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苏小卫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个人生活
1987年7月,苏小卫拿到硕士学位后,与霍建起走进了婚姻殿堂。1989年,苏小卫生下了儿子霍亮。
主要作品
编剧作品
时间 | 名称 | 导演 | 剧本署名 | 合作编剧 | 类型 |
---|---|---|---|---|---|
1995年 | 《赢家》 | 霍建起 | 思芜 | 无 | 电影 |
1997年 | 《歌手》 | 霍建起 | 思芜 | 无 | 电影 |
1999年 | 《那山那人那狗》 | 霍建起 | 思芜 | 无 | 电影 |
1999年 | 《说出你的秘密》 | 黄建新 | 思芜 | 黄斌 | 电影 |
1999年 | 《九九艳阳天》 | 霍建起 | 秋实 | 吕红 | 电影 |
2000年 | 《蓝色爱情》 | 霍建起 | 思芜 | 东舟 | 电影 |
2002年 | 《生活秀》 | 霍建起 | 思芜 | 无 | 电影 |
2003年 | 《暖》 | 霍建起 | 秋实 | 无 | 电影 |
2003年 | 《荷香》 | 戚健 | 秋实 | 李萍萍 | 电影 |
2004年 | 《情人结》 | 霍建起 | 思芜 | 张人捷 | 电影 |
2008年 | 《超强颱风》 | 冯小宁 | 思芜 | 冯小宁、徐海滨 | 电影 |
2008年 | 《愚公移山》 | 霍建起 | 思芜 | 无 | 电影 |
2009年 | 《沂蒙六姐妹》 | 王坪 | 思芜 | 无 | 电影 |
2009年 | 《台北飘雪》 | 霍建起 | 思芜 | 田代亲世 | 电影 |
2010年 | 《唐山大地震》 | 冯小刚 | 苏小卫 | 无 | 电影 |
2010年 | 《第一书记》 | 陈国星 | 思芜 | 范立孔、杨海波、陈国星、龚应恬、刑原平 | 电影 |
2011年 | 《秋之白华》 | 霍建起 | 苏小卫 | 无 | 电影 |
2011年 | 《先遣连》 | 胡雪杨 | 未知 | 无 | 电影 |
2012年 | 《冰雪11天》 | 陈国星、王小列 | 苏小卫 | 无 | 电影 |
2012年 | 《萧红》 | 霍建起 | 苏小卫 | 乙福海 | 电影 |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09 | 第13届 | 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 | 沂蒙六姐妹 | 获奖 |
1996 | 第2届 | 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 | 赢家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1 | 第28届 |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 唐山大地震 | 提名 |
2009 | 第27届 |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 沂蒙六姐妹 | 提名 |
2003 | 第23届 |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 暖 | 获奖 |
2002 | 第22届 |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 生活秀 | 获奖 |
1999 | 第19届 |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 那山那人那狗 | 提名 |
1996 | 第16届 |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 赢家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0 | 第10届 | 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 沂蒙六姐妹 | 获奖 |
1996 | 第3届 | 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 赢家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1 | 第2届 | 优秀电影剧本奖 | 唐山大地震 | 获奖 |
2010 | 第1届 | 优秀电影剧本奖 | 沂蒙六姐妹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2 | 第31届 | 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 | 唐山大地震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0 | 第4届 | 亚太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 | 唐山大地震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4 | 第5届 |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编剧奖 | 萧红 | 提名 |
2012 | 第3届 |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编剧奖 | 秋之白华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1 | 第23届 | 哈尔滨冰雪电影节最具商业价值编剧 | 唐山大地震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2 | 第4届 | 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优秀编剧奖 | 秋之白华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05 | 第5届 |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 | 暖 | 提名 |
人物评价
苏小卫是一个认真写剧本,认真讲故事,并展现出了一定的个人风格的编剧。读完她的作品能给人一种鲜明的直观感觉,充分调动读者的想像,这种感觉背后隐藏的就是她的个人风格。她懂得生活,关注细微的人情冷暖,对世界细腻、敏锐的的感知,以及怀有慈悲心。因此其作品主题平凡,人物平凡,与宏大叙事相比,更加注重个人化的平凡感受,同时,却能够在平凡中见真情。“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她的作品所营造的世界看似琐碎无奇,却坦然淡定,拥有儒家传统的仁爱之心。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她亦找到了平衡,颇见出几分大气之美。从美学风格上来看,苏小卫作品具有一种中和和平和之美(复旦大学郑越文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