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西山公园
苏州西山公园全称苏州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苏州太湖西山国家地质公园,,俗称洞庭西山,古称洞庭山,包山,林屋山。苏州西山是太湖中的第一大岛,总面积8000公顷。湖中第一大岛和周围34个小岛构成一幅巨型的山水盆景。山明水秀,风光旖旎,森林多彩,花果飘香,物产丰腴,名闻中外,是旅游的天堂,度假的乐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苏州西山公园
- 地区:苏州
- 总面积:8000公顷
- 俗称:洞庭西山
植被
太湖72峰有41峰在西山,最高峰缥缈峰海拔336.6米。山丘上部多灌木疏林和草坡,山丘中部为松树和阔叶树混交林,山丘下部为果树和茶树。果树品种有柑橘,杨梅,青梅,批把,桃,李,杏,柿,枣,石榴,樱桃,葡萄,银杏,板栗等。南北方乾鲜果兼而有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太湖西山是名副其实的“花果山”。西山多古树,1200—1500年的柏树有3株,1000年以上的香樟有2株,500—800年的香樟有12株,800年以上的罗汉松有1株,600年以上的紫藤有1株,500年以上的桂花有2株,400—500年的银杏有3株,300年以上的白皮松有2株。
历史
西山历史悠久,胜迹众多。三山岛曾出土1万年前旧石器和古动物化石,把太湖流域的历史推前到旧石器时代。相传夏禹来此治水,“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吴王夫差偕西施在此消夏赏月,吴越交战,留下烽燧墩,战船码头等古蹟。秦末汉初,“商山四皓”在此避乱隐居。东晋南北朝,佛道盛行,建有三庵十八寺。南宋遗民在此建宅造园,留有古建百余幢。西山是历代文人雅士游赏之地,唐代白居易,王昌龄,皮日休,陆龟蒙,宋代范仲淹,范成大,苏舜钦,明代文徵明,唐伯虎,清代沈德潜,汪琬等人曾到此数游,写下优美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