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呈南北走向。全长52.8公里(其中主线42.022公里,支线10.8公里)。全线共设38座车站(其中主线31座,支线7座),全部为地下车站。主线北起相城区龙道浜站,南至吴江区同里站;支线北起吴中区红庄站,南至吴中区木里站,途经相城区、姑苏区、吴中区和吴江区4个区。

4号线于2012年9月27日开工建设,2017年4月15日6时开通试运营。标誌着轨道交通网路化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
  • 外文名:Suzhou Rail Transit Line 4
  • 识别色:湖蓝色(285C)
  • 线路长度:52.8km(主42.022km,支10.8km)
  • 平均站距:1429m
  • 最大站距:2976m,花港-江陵西路
  • 最小站距:557m,察院场-乐桥
  • 车站数量:38站(主线31站,支线7站)
  • 换乘车站:规划9座,启用4座,在建3座
  • 列车编组:6B
  • 开工日期:2012年9月27日
  • 开通日期:2017年4月15日
  • 最大客运量:51.5万人次(2019年5月1日) 
  • 暱称:“蓝胖子”

线路简介

4号线及支线全长52.8公里,设站38座,均为地下站。其中主线由龙道浜站至同里站,全长42公里,设站31座;支线由红庄站至木里站,全长10.8公里,设站7座。支线远期将拆解为7号线独立运营。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线路示意图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线路示意图
4号线串联起相城区活力岛、平江新城、苏州火车站、北寺塔、观前商圈、南门商圈、吴中区中心城区、苏州太湖新城、吴江汽车站等重要地区。
4号线设1座车辆段、2座停车场、3座主变电所,与1、2号线合用广济南路控制中心;列车採用6节编组B型车,是苏州首条使用6节编组鼓型列车的轨交线路。初期配属车辆40列,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工程概算投资360亿元。
4号线共设换乘站9座,分别是:乐桥站(可换1号线);苏州火车站、石湖东路站(可换2号线);宝带路站(规划可换3号线);南门站(规划可换5号线);苏锦站(规划可换6号线);红庄站(规划可换7号线);孙武纪念园站(规划可换8号线)。
2012年9月,4号线及支线正式开工;2015年2月,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封顶;2015年8月,全线“洞通”;2015年9月,首列车交付;2015年12月,全线“轨通”;2016年4月,全线“电通”;2016年12月,通过项目工程验收并开始试运行;2017年3月,再次以最优等级通过试运营基本条件专家评审。

车站信息

车站列表

4号线主线
序号车站名称车站位置车站周边换乘线路
1
龙道浜站
苏虞张公路与金砖路路口东
苏州水务集团
2
张庄站
文灵路与苏蠡路路口东
荷塘月色湿地公园
3
姚祥站
文灵路与安元路路口
黄桥
4
活力岛站
文灵路与春申湖西路路口北
活力岛
5
孙武纪念园站
文灵路与阳澄湖西路路口
孙武纪念园
8号线(规划)
6
平泷路西站
广济北路与平泷路路口
苏大附一院平江院区
7
苏锦站
广济北路与平河路路口
苏锦新村
6号线(在建)
8
苏州火车站
苏州火车站站房及站场下方
苏州火车站
2号线
9
北寺塔站
人民路与西北街路口
北寺塔
10
察院场站
人民路与景德路路口
观前商圈西
11
乐桥站
人民路与干将东路路口
乐桥
1号线
12
三元坊站
人民路与十全街路口
苏州中学
13
南门站
人民路与竹辉路路口
苏州文庙、沧浪亭
5号线(在建)
14
人民桥南站
人民路与南门路,端文路之间
苏纶场
15
团结桥站
东吴北路与团结桥巷路口
团结桥
16
宝带路站
东吴北路与宝带东路路口
东吴塔
3号线(在建)
17
石湖东路站
东吴北路与石湖东路路口
吴中汽车站
2号线
18
红庄站
东吴南路和吴中大道路口南
红庄新村
4号线支线
19
清树湾站
田上江路往南过盛兴路
红树湾花园
20
花港站
花港路西端与规划路路口南
花港村
21
江陵西路站
鲈乡北路与江陵西路路口
吴江经济开发区天和国小
22
江兴西路站
仲英大道与江兴西路路口
松陵第一中学
23
流虹路站
秋枫路与流虹西路路口
苏州湾
24
笠泽路站
秋枫路与笠泽西路路口
北周家荡
25
顾家荡站
秋枫路与顾家荡路路口
中房颐园
26
苏州湾东站
秋枫路与开平路路口
新城吾悦广场
27
松陵大道站
东太湖大道与松陵大道路口
吴江中等专业学校
28
吴江人民广场站
东太湖大道与中山南路路口
吴江区人民政府
29
吴江汽车站
站前路与顺风路路口
吴江汽车客运站
30
庞金路站
甘泉西路与庞金路路口
甘泉圩
31
同里站
同津大道与甘泉东路路口
钱家桥
4号线支线
序号车站名称车站位置车站周边线路换乘
18
红庄站
东吴南路与吴中大道路口南
红庄新村
4号线主线
32
蠡墅站
吴中大道与邵昂路路口
越湖名邸
33
石湖莫舍站
吴中大道与溪秀路路口
苏州市职业大学
34
越溪站
塔韵路与北溪江路路口
苏州海关
35
文溪路站
塔韵路与文溪路路口
瑞华医院
36
天鹅荡路站
塔韵路与天鹅荡路路口
伟基科技园
37
苏州湾北站
溪虹路与东太湖路路口西
苏州湾
38
木里站
龙翔路与东太湖路路口西
天鹅湖公园

车站简介

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地名管理条例》、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市地名管理条例》,经过了市地名办、所属区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部分专家、市民代表讨论研究,4号线及支线(共38个站)的站名方案如下:
龙道浜站:龙道浜站位于相城中心城区的北部,是4号线的起点站,北接元和停车场,列车每天从这里出发,穿过文灵路、广济北路、人民路进入吴中区。站中的“荷情水韵”文化墙以灵动的曲线表现出荷花、荷叶随风摇曳的自然美景,明黄的底色给人鲜明活泼的印象,传达出相城区发展壮大的蓬勃气势。
张庄站:张庄站依张庄村而建,位于苏蠡路与文灵路交叉口南侧,与其为邻的“荷塘月色”水上主题公园,每年夏季吸引着众多市民、游客前来领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奇观胜景。张庄站周边轻工厂家众多,轨道交通的开通将给这片地区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姚祥站:姚祥站位于在建的安元路和文灵路交叉口,周边为姚祥村,远期规划为商业和住宅以及市政用地,姚祥站的设立和安元路的扩建将彻底改变该地区交通不便的现状,也为东侧御窑路沿线的小区居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出行选择,为市民带来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是轨道交通不懈的追求。
活力岛站:活力岛站位居相城区最佳商业和居住核心区北侧,苏州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和露天剧场——活力岛就位于车站的东南侧,车站东西两侧现为新建商业及住宅用地,北端为文灵河桥,活力岛站的加入是周边地区发展的又一剂强心针。
孙武纪念园站:(可换8号线,规划中)兵家鼻祖孙武于吴地功成名就,归隐终老。据考,其墓位于相城区元和街道,全新落成的孙武纪念园就位于车站西南角,孙武纪念园站为公众纪念孙子、参观孙子文化藏品提供了出行便利。这里有传统文化的星火传承,也有现代生活的潮流气息,更有未来发展的美好嚮往。
平泷路西站:平泷路西站位于广济北路与平泷路交叉路口,站内文化墙“吴风解码”表现出吴地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在数字时代的精深传承。车站北侧为京沪高速,东侧为体育馆和多层商业建筑及生活广场,西侧为住宅小区、商业广场及学校。随着轨道交通的加入,这里俨然已成为一个高度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
苏锦站:(可换6号线,建设中)苏锦站位于广济北路与平河路交汇的“十”字路口下,车站西北、西南、东南被苏锦新村围绕,同时有在建的购物大楼、中国电信、汽修厂等商业建筑,轨道交通在这里设定站点将极大的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同时将带动商业的发展。
苏州火车站:(可换2号线4号线苏州火车站在苏州火车站站房及站场下方与2号线形成“T”型换乘。这里是苏州对外的重要视窗,每日运送着南来北往的旅客,人们通过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也通过这里走近苏州、了解苏州,4号线开通后苏州火车站将形成一个多线立体综合换乘枢纽,带领大家走进古风相城、走进魅力吴江。
北寺塔站:北寺塔站依傍北塔报恩寺而建,据史志记载,三国赤乌年间,孙权为报母恩建寺,如今已是苏州城内历史最悠久的千年古剎。车站内有文化墙“知恩报恩”,抽取了北寺塔塔底的建筑结构作为创作元素,展现出一幅传承千年的“孝”文化图景,北寺塔站借轨道交通四通八达之便利,向新老苏州人传递苏州的深厚底蕴和灿烂人文。
察院场站:百余年来,察院场的周围、观前街的两边不仅是苏州最热闹的商业中心,而且具有深厚的江南文化底蕴,被称为苏州城的缩影。察院场站文化墙“苏式彩韵”上密布的一个个彩色小方块象徵着历经沧桑的苏式商业文化元素,勾画出察院场周边百年的城市记忆和现代商业发展的繁华。
乐桥站:(可换1号线)自1号线开通运营以来,乐桥站一直是线路客流量之冠,4号线开通后乐桥站将正式升格为换乘站,迎来更多来自东南西北的乘客。新线站台为侧式站台,设定在车站地下二层,乘客在前往1号线站台的路程中将会看见4号线的列车在往日的负二层站厅中呼啸而过,感受到轨道交通新线带来的崭新活力。
三元坊站:三元坊站位于人民路与十全街交叉路口下,沿人民路设定,西南侧是苏州文庙,东侧分布苏州市图书馆、苏州大学,西侧分布苏州卫生学校、苏州中学等,人文气息浓厚。三元指状元、会元、解元,乾隆年间,苏州府学为钱棨建三元坊,以纪他在乡试、会试、殿试连中三元的壮举。
南门站:(可换5号线,建设中)南门站位于人民路与竹辉路、新市路交叉路口下,地处南门商业圈中心地带,周边分布工人文化宫、商业广场、小区,是重要的客流集散地。站内文化墙“天地仁贤”将《天文图》、《平江图》、《论语》和五百贤士作为创作元素,分别表现天、地、仁、贤,在这个快节奏的地段突显了苏州“人杰地灵”的地域特徵和“崇文”的城市精神。
人民桥南站:人民桥南站位于人民路西侧,沿人民路南北向布置,靠近南门景区。周边小区、学校众多,西侧有大型商业广场,北侧有宽阔的外城河,视野开阔,风景秀丽,与漂亮的人民桥南站相映成趣,人民桥南站将致力于为附近中国小和小区居民创造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条件。
团结桥站:团结桥为吴中区与姑苏区合建而成,取团结之名寓意两区友谊长久,在地理上将两个行政区划连线起来。团结桥站位于团结桥南侧,其将作为两区交往的又一个纽带,和团结桥肩并肩,共促苏州和谐统一发展。
宝带路站:(可换3号线,建设中)宝带路站沿东吴北路设定,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规划与3号线换乘,站外西塘河、京杭大运河两河交汇,东吴北路与宝带西路纵横交错,吴中区政府在车站东南侧坐镇,轨道交通的加入巩固了这里吴中区核心的地位,也让这里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交通更加四通八达。
石湖东路站:(可换2号线)诗云:行春桥畔画桡停,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河亭。说的正是每年农曆八月十七石湖景区行春桥畔“石湖串月”的奇景。石湖东路站位于石湖之东,吴中汽车客运站在其侧,轨道交通4号线与2号线在这里换乘,我们翘首企盼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一同领略石湖的秀美风光。
红庄站:(可换支线)红庄站位于越湖路、东吴南路西侧。红庄站作为4号线主线和支线的接轨站,採用双岛四线站型,可实现同站台平行换乘,它将在今后4号线的运营中散发着特有的魅力。站内文化墙“窗里窗外”的设计来自于对苏州花窗艺术的提炼,结合现代设计观念与形式美原理,赋予它新的生命与活力。
清树湾站:清树湾站位于田上江路往南过盛兴路,邻水而建,属于4号线主线车站之一,车站周边有石湖实验国小附属幼稚园、苏州石湖中学、社区、超市和大片住宅规划用地,我们希望轨道交通的加入能够加快清树湾的发展,早日形成配套完备的新生活圈。
花港站:花港站位于花港路西段,西侧毗邻太湖。花港站周边现状为住宅及施工工地,西侧为大面积鱼塘,规划为居住用地。花港将会因为列车的经过脱胎换骨为隆兴地带,也将带领周边居民领略苏州这座大都市的发展。
江陵西路站:江陵西路站位于江陵西路和鲈乡北路交叉口下,沿鲈乡北路布置。江陵西路站是4号线下穿东太湖后进入吴江区域的首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天和人家、新湖明珠城、吴越祥庭、吴江、上海城等众多住宅小区紧邻车站,江陵西路站的到来将改变周边居民的出行方式,极大缩短了太湖两岸间的距离。
江兴西路站:江兴西路站位于江兴西路和仲英大道的交叉口,车站周围分布着大量的居民小区,如吴越领秀、鲈乡花园、江兴小区、锦怡花园、江陵小区等,轨道交通带来的列车将穿梭在江兴西路,不停地奔波,就像我们拿着手里的笔在万卷书中,不停地书写着。
流虹路站:流虹路站位于吴江区秋枫路地下,跨流虹西路布置,为双层地下岛式站台。车站是进入吴江滨湖新城的首站,引导着新城的建设和开发。途经的轨道交通4号线,就像一条巨龙,推动着滨湖新城不断前进。
笠泽路站:笠泽路站紧邻流虹路站,位于吴江区秋枫路地下,跨笠泽西路布置,为双层地下岛式站台,周边多为民居。笠泽路站就像一棵新生的幼苗,有无限的活力,将成长为巨人,成长为力量,造福于周边居民。
顾家荡站:顾家荡站位于吴江区秋枫路地下,跨顾家荡路布置,为双层地下岛式站台。依偎在苏州河与苏州湾之间的顾家荡站,显得格外清新可人,它将义无反顾地履行方便居民出行、绿色环保的使命,回馈太湖水的养育之恩。
苏州湾东站:苏州湾东站位于苏州城市南部的太湖之滨,苏州湾是苏州南部城区的新名片。站内文化墙“鲈乡诗意”,截取“鲈鱼、远山、诗歌、书法”等与吴江相关联的文化元素并将之视觉呈现,再现鲈乡的自然秀美和诗意,展现吴江人文底蕴的深厚。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带来了苏州湾东站,为展现苏州湾的绮丽风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它将太湖苏州湾直接融入到了苏州主城区。
松陵大道站:松陵之名最早见于东汉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越王追奔攻吴,兵入于江阳松陵”的记载,是历史悠久之地。松陵大道站位于学院路下,北侧拟为开发用地,南侧规划为商业办公区及公共绿地。轨道交通4号线的到来,定将开启松陵新篇章。
吴江人民广场站:吴江人民广场站位于东太湖大道与中山南路交叉路口下,沿东太湖大道东西向布置,地处城南最大的休闲广场吴江人民广场。吴江人民广场是市民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生活空间,车站与广场无缝对接,为市民带去了便利。
吴江汽车站站: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去去,吴江汽车站承担着吴江区人民内外出行的重要负担。站内文化墙“立体乐章”以交错的高速公路和高架立交的抽象几何造型作为主要设计元素,汽车轮毂和轮胎纹印作为底纹装饰,展现了追求现代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之间的一种平衡,与站内的装饰风格形成了既对比又统一的活跃气氛。
庞金路站:庞金路站位于东西向甘泉西路与南北向庞金路的交叉口,庞金路站西南侧为东宾国际吴江电池公司,东南侧为嘉泽建筑装饰设计院,周边多为厂区。轨道交通4号线列车载着希望、载着热情运送过往乘客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机遇。
同里站:同里,常年被薄雾笼罩的古城,水乡围绕下的退思园,青石路上印满了诗情画意。自古以来,诗人墨客对此讚美不绝。位于同津大道与甘泉东路交叉口的同里站将给周边的旅游、出行带去新的活力。站内的文化墙“石情画意”以同里古镇的人文风情为创作主题,展现了江南水乡传统建筑的特色和文化底蕴,构建出一幅无比旖旎的江南胜地。
蠡墅站:蠡墅站位于吴中大道与邵昂路“十”字路口下,沿吴中大道布置,是4号线支线的第一站,美丽的蠡墅站传承着江南的传统文化,也将发挥着现代交通的优势,推动着吴中自然山水旅游的发展,为争将吴中区打造成苏州城市南部门户形象。
石湖莫舍站:石湖莫舍站位于吴中大道与溪秀路交叉路口,沿吴中大道布置,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石湖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相传范蠡就曾带着西施由此入太湖,从此隐居。石湖莫舍站周边有苏州市职业大学、石湖之韵小区、石湖华城小区等,轨道交通车站的设立可为附近学生和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
越溪站:越溪站位于苏州市区西南,东依京杭大运河,西倚四季花果飘香的七子山,南临烟波浩瀚的东太湖,北座名胜古蹟上方山,是苏州的南大门。越溪站内的文化墙“鱼米闲情”:鱼群在蕩漾的水波中,穿梭于不同的景物之间,积极向前,力争上游的状态,寓意深刻,空间感强。以此象徵吴中人民在新时期城市建设中充满朝气,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文溪路站:文溪路站位于吴中区塔韵路与越城西路道路交叉口,车站呈南北向布置。车站西北侧是越溪幼稚园,西南侧是体育场馆用地,东北侧为天鸿大厦、东南侧国税局。文溪路站将繁华连线,将幸福连线,共促苏州和谐大发展。
天鹅荡路站:天鹅荡路站位于天鹅荡路,溪虹路与溪霞路之间,站点沿南北向设定,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西南侧有全国首家机器人博物馆,馆内集聚了中、美、英、法、日、韩等国家的前沿智慧型机器人,适合青少年和机器人爱好者学习前沿知识,感受科技魅力。
苏州湾北站:苏州湾北站是离苏州湾最近的一个车站,站内文化墙“天鹅湖荡”以天鹅湖荡的自然风光为元素,营造出太湖的秀美与包容,和谐而意境高远。在苏州湾你可以看到气势磅礴的音乐喷泉,特大型“渔网”桥等。轨道交通4号线贯穿苏州湾,沿途设有16个站点,轨道交通的到来,定将把苏州湾靓丽、优美的风景传播的越来越远。
木里站:木里站沿龙翔路呈南北布置,横跨友翔路,设计为地下二层岛式站,是4号线支线终点站。车站周边现状为荒地,规划为居住用地、商住混合用地以及配套的综合服务设施用地。轨道交通的开通,将进一步加快该地区的发展节奏,改变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运营信息

票价规定

4号线开通后,线网全程最高票价仍为8元,计价方式与之前相同。起步价2元可乘6公里,6公里以上部分,6~16公里每1元可乘5公里,16~30公里每1元可乘7公里,30公里以上每1元可乘9公里。市民游客最常见的几条线路中:高铁苏州北站-同里,8元;苏州火车站-同里,7元;苏州火车站-乐桥,2元;乐桥-同里,6元;乐桥-木里,5元。

行车间隔

4号线(主线)
逢周一至周五
早尖峰时段:7:30-8:30全线进入高峰,行车间隔约6分20秒,其中上行超高峰6:50-8:01同里站发车,行车间隔约5分钟。
4号线及支线行车间隔4号线及支线行车间隔
晚尖峰时段:17:30-18:30全线进入高峰,行车间隔约6分35秒。
其他时段为平峰,行车间隔约7分20秒。
逢周六日
尖峰时段10:00-20:40,行车间隔约6分20秒;其他时段为平峰,行车间隔约7分20秒。
4号线(支线)
行车间隔:7分20秒。

首末班车时刻表

4号线首班车和1、2号线相同,採用“多点同时投入运营”方式。主线往同里方向龙道浜、孙武纪念园、乐桥、宝带路和往龙道浜方向同里、松陵大道、江兴西路、红庄共8个站点。主线双向每天6:00同时发车;支线双向每天6:10发车。主线龙道浜站末班车时间为22:25,到达苏州火车站末班车时间为22:40;主线同里站末班车时间为22:15,到达苏州火车站末班车时间为23:08;可以满足市民的大部分出行需求。支线木里站末班车时间为22:15,支线红庄站末班车时间为22:35。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主线首末班车时刻表
方向
首班车
末班车
车站
往同里方向
往龙道浜方向
往同里方向
往龙道浜方向
龙道浜
6:00
6:36
22:25
23:24
张庄
6:02
6:33
22:27
23:21
姚祥
6:03
6:31
22:28
23:19
活力岛
6:06
6:29
22:31
23:17
孙武纪念园
6:00
6:27
22:33
23:14
平泷路西
6:02
6:24
22:36
23:12
苏锦
6:04
6:22
22:38
23:10
苏州火车站
6:06
6:20
22:40
23:08
北寺塔
6:09
6:17
22:42
23:05
察院场
6:11
6:15
22:44
23:03
乐桥
6:00
6:14
22:46
23:02
三元坊
6:01
6:12
22:48
23:00
南门
6:03
6:10
22:49
22:58
人民桥南
6:05
6:09
22:51
22:57
团结桥
6:07
6:07
22:53
22:55
宝带路
6:00
6:05
22:55
22:53
石湖东路
6:02
6:02
22:58
22:50
红庄
6:05
6:00
23:00
22:47
清树湾
6:07
6:08
23:03
22:45
花港
6:10
6:06
23:06
22:42
江陵西路
6:14
6:02
23:10
22:38
江兴西路
6:16
6:00
23:12
22:36
流虹路
6:19
6:07
23:15
22:33
笠泽路
6:21
6:05
23:16
22:31
顾家荡
6:23
6:04
23:18
22:29
苏州湾东
6:25
6:02
23:20
22:27
松陵大道
6:27
6:00
23:22
22:25
吴江人民广场
6:29
6:08
23:25
22:23
吴江汽车站
6:32
6:05
23:28
22:20
庞金路
6:35
6:02
23:30
22:17
同里
6:38
6:00
23:33
22:15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支线首末班车时刻表
方向
首班车
末班车
车站
往木里方向
往红庄方向
往木里方向
往红庄方向
红庄
6:10
6:27
22:35
22:32
蠡墅
6:12
6:24
22:37
22:29
石湖莫舍
6:15
6:21
22:40
22:26
越溪
6:17
6:19
22:42
22:24
文溪路
6:19
6:17
22:44
22:21
天鹅荡路
6:22
6:14
22:47
22:19
苏州湾北
6:24
6:12
22:49
22:17
木里
6:27
6:10
22:52
22:15

历次行车间隔调整

2017年8月1日,4号线及支线行车间隔第一次调整。【4号线(主线)工作日尖峰时段调整为7:45-8:15、17:45-18:15,行车间隔不变,其余时段为平峰,行车间隔由7分30秒缩短为7分20秒。非工作日平峰时段行车间隔缩短为7分20秒。4号线(支线)全天平峰,行车间隔缩短为7分20秒。】
2018年4月16日,4号线及支线行车间隔第二次调整。【早高峰增加1列,上线列车23列,行车间隔由此前6分35秒缩短至6分20秒,小时运力提高3.9%;4号线支线保持不变。】
2018年9月17日,4号线及支线行车间隔第三次调整。【周一至周五早高峰主线增设往龙道浜方向超尖峰时段6:53-7:57,行车间隔为5分20秒,晚尖峰时段调整为17:30-18:30。】
2019年3月28日,4号线及支线行车间隔第四次调整。【周一至周五主线早尖峰时段行车间隔最多缩短为5分钟;周末尖峰时段开始时间提前至10点,高峰行车间隔缩短为6分20秒。】

列车信息

4号线的车辆是苏州轨道交通首个4动2拖6辆编组B型车项目。车辆採用鼓形车体,客室内部空间更大,乘坐更舒适。整车採用轻量化设计,车重较1、2号线车辆均有所减轻。列车气流组织重新进行最佳化设计,增加设定座椅下部迴风口,使得客室气流更加均匀。4号线列车採用了平顶式空调机组和全辆通长静压铝复板风道,并使用了带降噪环的直辐板车轮、五层地板结构、优良降噪性能的防寒材,使得列车噪声控制全面优于标準。列车採用国内自主研发的网路控制系统,为司机量身定製了操作界面,可以快速定位、排除列车故障。
4号线车辆、牵引项目于2014年1月启动契约谈判,2014年10月完成设计联络,2015年6月首列车正式下线。2015年9月28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首列车顺利完成组装,进驻吴江松陵车辆段。至2017年1月6日,4号线40辆列车全部完成生产并抵达松陵车辆段。

3号线列车增援4号线

为了缓解4号线运营用车压力,当线网用车有需求时,3号线列车将与4号线列车共线运营。
3号线电客车预验收于2018年3月初开始,共需验收50列电客车,其中10列车计画在4号线正线运营,其余40列在3号线运营。2018年9月29日,在4号线松陵车辆段,3号线电客车正线型式试验顺利完成!这意味着,3号线列车可以在4号线正线上试跑了!
截止2018年9月,3号线电客车在4号线正线的型式试验已顺利完成,包括0301、0303、0305、0307车在内的4列车已完成预验收。其中,3号线0301车已具备在4号线正线上线运营的条件。
2018年10月28日5时39分,随着0301车从天鹅荡停车场L9B道缓缓驶出,3号线电客车正式迎来了自己的首秀。这是3号线电客车首次投入载客运营,也是苏州轨道交通首次尝试“共线运行”模式。
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共有50列电客车,均为中车浦镇公司生产的B型车,採用4动2拖6辆编组,为了缓解4号线用车压力,3号线电客车在设计阶段便与4号线保持了最大的兼容性,这也为3、4号线共线运行提供了可能。
3号线首列车自2018年3月1日运抵松陵车辆段以来,已先后完成了包括列车静调、动调、型式试验以及联调等一系列上线前準备工作。为了做好3号线电客车首次运营的保障工作,运营分公司成立专门的行动小组,于2018年10月27日前往天鹅荡停车场,从人员调配、故障处理、日常检修等多方位全面支持本次上线工作。
3号线共有10列车用于4号线运营,本次上线车除0301车以外,还有率先完成準备工作的0305车,其余8列车将按照用车需求陆续投运。

工程规模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新线建设总计达到53.1公里,总长度超过了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之和。下穿大量桥樑河流湖泊,沿线又有众多文保单位和商圈,施工难度大。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加起来也仅为52.295公里。4号线的总长度和工程量,将大大超过1号线、2号线两条轨道交通工程的工程量,是苏州当时已开工的轨交工程里工程量最大的一条线路。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线路图(车站内部)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线路图(车站内部)

施工难度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的施工难度,高于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
人民路是苏州中心城区南北向的主干线,承担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人民路沿线是苏州主力商铺分布地区,观前商圈、南门商圈、吴中区的商圈等。施工难度大,在于工程需对有限的道路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保证社会公共通行、非机动车道通行,以及沿线商铺客流通行和轨交建设临时车辆通行。
人民路沿线施工,基本都要使用临时铺盖系统,即在开挖基坑后,需要铺设“盖子”,不影响地面通行,地下工程和地面通行同步进行。铺设盖子看似简单,但在施工上,对于防水、土方开挖、基坑维护等,都会增加施工的难度、时间和成本。另外,吴江段和吴中段,地质构成特殊,水网众多,地基较软弱。
整条4号线,要下穿1次沪宁铁路,下穿8次国省干道线,下穿16座桥樑、18条河流和湖泊,都给工程施工增加难度。沿线的地面建筑中,有数量众多的文保建筑:北寺塔、文庙、沧浪亭,还有人民路沿线的法桐、香樟等大树。在4号线规划时,对沿线绿化进行了规划设计,将实行“迁一还一”的原则,确保到4号线工程结束后,沿线绿化率高于开工前。
人民路沿线涉及的居民区和控保建筑众多,如北寺塔、文庙、沧浪亭、怡园等,施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地面沉降。不少房子年代久远,建设时没竖桩基,一旦沉降,房子容易开裂。光观前街站至乐桥站区间,施工区东西10米範围内涉及的建筑就达到28家。
受地质沉积的影响,人民路沿线的苏锦站、苏州火车站站、团结桥站等多个站点,地下水沉积和砂尘的情况严重。一些站点的砂含水量高,砂粒之间不粘结,也就是手一碰,砂就散了。盾构时易发生扰动和变形,引起地表沉降。而这样的砂地下4米到24米都是,相当于7层楼。
观前街站至乐桥站区间是4号线全线唯一不用盾构法的车站区间,由于区间紧临市中心客流繁忙区域,距离又较短,只有330多米,所以採用地下明挖,也就是敞开开挖的方法,一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二来空出更多场地作为地下空间。将来这段区间除了行车,还是一条地下商业走廊。
市中心开挖,难度可想而知。短短数百米内,管线、人防、商用楼、民居……情况错综複杂,再加上交通疏解难,土质状况不理想,给施工带来不小的挑战。“管线数不清,有自来水管,电力管,移动、联通等弱电管廊,污水管,雨水管,国防电缆等等,其中8处,为了降低迁改风险并节省费用,它们只能原位保护,不得移动,因此车站建设时,全部横跨了基坑。建设时,必须小心翼翼避开它们。
另外,施工範围记忆体在大量20世纪80年代初修建的地下人防工程,这在苏州捷运建设过程中还是头一回。察院场、嘉余坊、人民路人防通道及脚踏车环道,总长约690米,占工程总长近90%,施工人员经过两年的努力,最后拔除了人防工程中的193根钢筋混凝土方桩,69幅地下连续墙、26口降水井、百余根立柱桩全部穿越人防工程。

修建意义

已运营的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4号线及支线和在建的3号线、5号线,使苏州的线网总规模达到209.911km,形成了两横两纵的“井字型”轨道交通骨架网路。规划覆盖东部新城、相城区、苏州湾、吴江区等重点建设区域,从而更好缓解中心城区交通矛盾,促进城乡一体化。
苏州捷运4号线的实施,无疑把吴江全面纳入苏州的轨道交通体系内的重大举措,极大的缩短了与苏城各大城区的距离。与此同时,苏州及吴江的置业、消费半径也将随之得到极大的延伸与扩展,不再局限于自身所在的区域。
4号线及支线属于南北向交通疏导兼城市引导型骨干线路,除了经过“两枢纽”(苏州火车站、通苏嘉城际铁路松陵站)、“两商圈”(观前商圈、南门商圈)、“三新城”(相城北部新城、平江新城、太湖新城),支撑城市发展副轴,还首次把吴江纳入了轨道交通辐射圈,这对改善沿线出行结构、缩短吴江和古城区的时空距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从4号线开工,吴江百姓密切关注着工程建设动态,一直以来,市区、吴江两地交通状况一般,通勤时间较长。4号线开通后,按照现行的时刻表,从乐桥站到达苏州湾东站只需要35分钟,到达同里站只需要48分钟,而且还準点、舒适,安全。3月底的“万人试乘”活动,吴江段13个车站七天客流超过18万,占4号线总客流的近一半,吴江市民对4号线的热情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在试乘活动中,吴江区同里站客流近7万,高居38个车站之首。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冲着同里古镇去的。轨道交通与旅游产业结合,产生了相得益彰的互促效应。据了解,为了更好的对接4号线,方便乘客旅游出行,吴江区在同里站出入筹建同里旅游服务分中心,设定了接驳公交725路,1条旅游专线直达同里古镇,还会随时根据客流变化进行调度。

艺术墙设计

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的艺术墙设计方案由苏州科技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创作完成,创作人员包括该院老师以及苏大的部分老师和苏州市美协的艺术家等22人。涉及龙道浜站、平泷路西站、北寺塔站、察院场站、南门站、红庄站、苏州湾东站、吴江汽车站、同里站、越溪站、苏州湾北站等11个站点。
龙道浜站-荷情水韵
设计说明:车站艺术品设计以荷塘元素为创作主题,运用夸张、变形、解构、重组等表现手法,多方位、多角度地表现荷塘的美景。荷花、荷叶造型的曲线、水的流动给人明快、运动、充满活力之感。
平泷路西站-吴风解码
设计说明:以“吴风解码”为主题,将该地区的历史背景和其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有机融合,通过三个内容层次对应的三个视觉层次,利用空间错位、重複形式等的设计构成方式,表现出吴地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在数字时代的精神传承。
北寺塔站-知恩报恩
设计说明:本站的艺术品设计抽取了塔内塔底的建筑结构作为主要创作元素,以位于中心位置的文字“知恩报恩”作为主题创作内容,解构塔内建筑结构,运用空间推进的构成方式,呈现塔内建筑结构的整体形态。在背景处理上,选取北寺塔建塔典故“孝子孙权报母恩”为创作主题,展现出一幅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传统“孝”文化图景。
察院场站-苏式彩韵
设计说明:以“单位模组”作为基本的设计单体元素,彩色的小方块象徵苏式商业文化元素在这里一点点沉澱,勾画出观前街周边百年的城市记忆和现代商业发展的繁华。通过与背景灰色系的老城江南民居交相辉映,使观前街附近的历史人文古蹟、独具特色的江南民居和现代化的建筑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激情,这是鼓满船帆的风。风有时会把船帆吹断;但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
南门站-天地仁贤
设计说明:以“水的幻化”作为设计理念,运用叙事性设计的方式,採用隐喻和象徵的手法来传达“天地仁贤”的主题,以《天文图》指代“天”,《平江图》指代“地”,以线装本的《论语》来表达“仁”,以五百贤士中主要代表人物的线刻来象徵此处的人“贤”;而不鏽钢造型层则通过“水的幻化”来表现水乡古城的“水、石、城”之间特有的关联和情怀。
红庄站-窗里窗外
设计说明:花窗,可以说是苏州最古老的元素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如果把苏式的院落比作一首诗,那幺花窗就是诗人的眼睛。红庄站的设计创意来自于对苏州花窗艺术的提炼,结合现代设计观念与形式美原理,赋予它新的生命与活力。
苏州湾东站-鲈乡诗意
设计说明:一群群动感的“四腮鲈鱼”在象徵着资讯时代的三维空间中遨游,构成一幅独特的“鲈乡”新画卷。同时,这种超现实的表现手法正诠释了新一代的吴江人活力、乐观、团结、热情、积极、向上的个性。
吴江汽车站-立体乐章
设计说明:以交错的高速公路和高架立交的抽象几何造型作为主要设计元素,汽车轮毂和轮胎纹印作为底纹装饰,通过有形式感、节奏感的排列和叠加,粗细、长短交错的直线和曲线错落分布,在视觉形式上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和线条的力度来提升视觉的张力。
同里站-石情画意
设计说明:以同里古镇的人文风情为创作主题,背景画面内容採用石材雕刻古镇最具代表性的“一园、二堂、三桥”古建筑风景,中景再现同里镇着名的退思园砖浮雕门楼,前景採用不鏽钢切割、镶嵌的平面化太湖石形态,并结合不同的颜色增强太湖石的立体结构。
越溪站-鱼米闲情
设计说明:以“鱼米闲情”为创作主题,在形式上力求高度理性的抽象化设计元素与实景线刻的组合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来表现鱼群在蕩漾的水波中,穿梭于各种不同的景物间,积极向前、力争上游的状态。
苏州湾北站-天鹅湖荡
设计说明:以天鹅湖荡的自然风光为元素,从现代设计表现的角度重组天鹅湖荡的自然景观,通过水波纹的抽象形式和芦苇、飞鸟的具象形进行夸张的组合产生空间对比,并运用玻璃、金属等现代的材料和工艺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营造出太湖的秀美与包容,宁静与安详,和谐而意境高远。

功能设计

最佳化功能设计 凸出人文彰显关怀
4号线结合了国内轨道交通最新设计理念,对车站长度与宽度、楼扶梯布置及具体设计细节做了标準化、模数化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和节约建设成本,同时还因地制宜突出传统与特色。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单程票票样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单程票票样
“水墨江南意境幽,山河千里入画轴。”4号线车站设计以“诗画江南”为主题,力图营造舒适、淡雅、秩序感强的地下交通环境。全线设标準站27个,车站统一造型,以色彩控制进行区分;文化站11个,车站地面、墙面统一,以空间色彩及顶面造型重点表达文化属性。为了丰富4号线人文内涵,全线还设定了12幅艺术墙,呈现出“站移景异,一站一景”的视觉效果。北寺塔塔影秀丽,察院场丝带轻扬,南门站群贤毕至、苏州湾鱼翔浅底……
4号线车辆採用鼓型车,提高了市民乘车的舒适性;出入口无障碍电梯採用贯通门,市民进出更加方便;出入口增设方位引导,去往哪里一目了然;部分车站还增设了母乳哺育设施。4号线还积极整合利用周边空间,例如平泷路西站结合平江新城平泷路地下空间,将连通2号线平泷路东站,使两条线路车站与地下空间浑成一体,并将平江新城四大服务中心、苏大附一院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串联,极大的方便了市民出行。

创新之处

4号线主线和支线採用“Y”型交路独立运营,在红庄接轨,实现“同站台换乘”。这是苏州轨道交通首个採用“同台换乘”方式的车站。所谓“同台换乘”,就是乘客下车后在站台的另一侧上车,即可换乘其他线路,无需上下楼层,使行走和等待的时间最小化。
具体到红庄站,有三种情况:
①苏州市区前往吴中越溪、木里方向的乘客,在红庄站下车后,走到站台对面乘坐支线列车即可。
红庄站换乘示意图红庄站换乘示意图
②吴中木里、越溪前往苏州市区、火车站方向的乘客,在红庄站下车后,走到站台对面乘坐主线列车即可。
③吴中前往吴江方向、吴江前往吴中方向的乘客,在红庄站下车后,上楼穿越站厅层,再下至另一侧站台,乘坐相应方向的列车即可。
之所以採用独立运营、同台换乘的方式,经过全面、科学的评估分析,并经市政府批准而慎重决定的。
运营初期,若支线与支线贯通运营,红庄至同里、红庄至木里区间的行车间隔必然会超过10分钟,这增加了很大一部分乘客的时间成本;而独立运营的话,能够确保主线及支线的行车间隔全部在8分钟以内。根据预测,4号线主线与支线客流互动量仅占全线客流的5%,主线客流量是支线的10倍左右。从整体而言,这缩短了乘客的等候时间,提高了市民乘车体验。
另外,由于主线、支线的独立运营,行车间隔可以灵活调整、逐步压缩;在发生故障及突发事件时,有利于行车组织调整。否则,支线或主线的行车间隔变化,突发紧急故障,都会产生“牵一髮而动全身”的效应。未来,支线拆解为7号线时,对主线运营的干扰也将会降到最低。

换乘枢纽

松陵大道综合交通枢纽

2018年2月24日,吴江区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其中,松陵大道综合交通枢纽等工程作为本次全区集中开工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该项目东至松陵大道、西至冬梅街、南至东太湖大道、北至规划支路,总用地面积约77亩,总建筑面积约24.9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1.6亿元。项目东南角与轨交4号线松陵大道站衔接,紧临主干道松陵大道及东太湖大道,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整个项目包括城市交通枢纽、商业、配套、P+R停车及住宅等功能,集城市轨交、城市公交、城乡班线、旅游集散中心、计程车、社会车辆停车场等多种公共设施于一体。

木里公交换乘枢纽

轨交4号线木里公交换乘枢纽(木里站)项目责任主体为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单位为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管理委员会。本项目建设位置位于苏州吴中太湖新城东太湖路南侧、竹山路东侧、车辆段环路北侧。总占地面积15278.20平方米,约22.9亩。总建筑面积1370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70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9000.00平方米。项目建设期为2年。项目总投资为14041.0万元,所需资金全部纳入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预算。

工程建设

2010年12月31日,4号线及支线工程在前吴江市奠基。
2012年6月18日,工程环评项目顺利获得环保部批覆。
2012年6月19日,土地预审顺利获得国土资源部批覆。
2012年8月15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发改委批覆。
2012年9月27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开工建设
2012年11月1日,首幅地下连续墙成槽在南门路站开始施工。
2013年1月8日,4号线红庄站完成一阶段施工。
2013年1月20日,Ⅳ-TS-07标南门路站主体围护连续墙顺利完成。
2013年2月22日,4号线07标团结桥站开始主体结构围护施工。
2013年3月8日,4号线07标南门路站基坑开挖方案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
2013年3月24日,4号线南门路站基坑正式开挖。这是4号线首个开始基坑开挖施工的车站。
2013年4月21日,4号线首幅超深地连墙钢筋笼成功吊装。
2013年4月24日,Ⅳ-TS-04标北寺塔站新二期围挡围蔽完成。
2013年5月9日,4号线07标南门路站首段底板砼顺利浇注。
2013年6月9日,4号线Ⅳ-TS-08标宝带东路站正式开工。
2013年7月21日,4号线07标南门路站顺利完成首段顶板砼浇注。
2013年7月26日,2号线延伸线、4号线银团贷款契约签约仪式隆重举行。
2013年8月25日,4号线15标汽车客运站站东端头井第八段底板砼顺利浇筑完成。
2013年8月29日,苏州IV-TS-02标春申湖路站基坑顺利开挖。
2013年9月5日,4号线07标南门路站顺利完成基坑土方开挖施工。
2013年9月12日,4号线首台盾构机于南门路站下井。
2013年9月17日,4号线08标石湖路站基坑开挖关键节点通过验收。4号线07标团结桥站全面完成主体围护结构施工。
2013年9月28日,4号线08标石湖路站正式开挖。
2013年10月3日,4号线15标庞金路站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
2013年10月5日,4号线07标第二台盾构顺利下井。
2013年10月15日,4号线首台盾构机顺利始发。
2013年10月22日,4号线07标团结桥站基坑正式开挖。
2013年11月14日,4号线07标南门路站主体结构率先封顶。成为4号线首个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的车站。
2013年11月26日,4号线15标汽车客运站站首台盾构下井。
2013年11月29日,4号线15标盾构始发掘进接收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13年11月30日,4号线16标首台盾构顺利下井。
2013年12月7日,4号线北寺塔站顺利完成首段底板浇筑。
2013年12月11日,4号线07标南门路站左线盾构成功始发。
2013年12月20日,4号线07标团结桥站首段底板砼浇注。
2013年12月28日,4号线02标春申湖路站顺利封底。
2013年12月30日,4号线15标汽车客运站站主体结构率先封顶。4号线15标汽车客运站站左线盾构成功始发。
2014年1月10日,4号线15标庞金路站主体结构完成底板砼浇筑。
2014年1月22日,4号线08标石湖路站北区基坑顺利封底。
2014年2月20日,4号线08标宝带东路站基坑正式开挖。
2014年3月,4号线及支线工程已全面报规报建。4号线05标顺利通过基坑开挖节点验收。
2014年3月2日,4号线15标汽车客运站站右线盾构顺利始发。
2014年3月4日,4号线15标左线盾构顺利穿越省道及京杭大运河。
2014年3月11日,4号线17标项目部溪秀路站降水井顺利完工。
2014年3月12日,4号线07标团结桥站主体结构底板砼浇注顺利完成。
2014年3月18日,4号线16标同津大道站顺利完成顶板浇筑。
2014年3月24日,4号线07标团结桥站首段主体结构封顶。4号线07标第二台盾构机成功始发。
2014年3月27日,4号线18标“和顺号”盾构机顺利始发。
2014年3月29日,4号线支线天~溪区间地下配套工程围护结构及地基处理工程动工。
2014年3月31日,4号线15标项目部庞金路站附属结构开始施工。
2014年4月9日,4号线15标盾构掘进双线贯穿京杭大运河。
2014年4月20日,4号线14标松陵大道站~中山路站区间右线隧道盾构顺利始发。
2014年5月1日,4号线15标庞金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2014年5月15日,4号线02标春申湖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4号线07标南门路站~团结桥站左线盾构区间贯通。4号线04标北寺塔站~火车站站区间首台盾构机顺利下井。4号线07标团结桥站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2014年5月16日,4号线08标宝带东路站~石湖路左线盾构掘进顺利始发。
2014年5月18日,4号线10标邵昂路站~红庄站右线区间盾构机顺利始发。
2014年5月25日,4号线02标安元西路站~春申湖路站左线盾构区间贯通。
2014年5月30日,4号线15标汽车客运站站~庞金路站左线盾构接收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14年6月4日,4号线03标阳澄湖路站~金民西路站区间右线盾构机始发。
2014年6月5日,4号线15标汽车客运站站~庞金路站左线盾构区间贯通。
2014年6月6日,4号线01标出入场线盾构区间双向贯通。
2014年6月13日,4号线04标北寺塔~火车站站区间右线盾构始发。
2014年6月17日,4号线08标宝带东路站~石湖路站区间右线盾构始发。
2014年6月18日,4号线02标春申湖路站~阳澄湖路站区间盾构始发节点通过验收。
2014年6月24日,4号线07标南门路站~团结桥站区间盾构右线顺利贯通。4号线07标南门路站~团结桥站盾构区间双线顺利贯通。
2014年6月30日,4号线甲供供电设备全面进入生产製造阶段。
2014年8月31日,4号线E08项目Ⅰ-1区底板浇筑完成。
2014年9月7日,4号线08标宝带东路站~石湖路站区间左线贯通。
2014年9月26日,4号线08标宝带西路站~石湖东路站右线区间贯通。
2014年10月3日,4号线石湖东路站~红庄站区间左线盾构始发。
2014年10月15日,4号线04标北寺塔站~观前街站区间右线盾构始发準备就绪。
2014年10月22日,4号线04标北寺塔站~观前街站区间右线盾构始发。
2014年10月24日,4号线15标汽车客运站站~中山路站左线盾构穿越吴江行船河闸桥。
2014年11月,4号线12标流虹西路站~江兴西路站右线区间盾构始发。4号线12标江兴西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2014年11月13日,4号线07标团结桥站~宝带东路站左线区间贯通。
2014年11月18日,4号线元和铺轨基地正式破土动工。
2014年11月28日,4号线04标火车站~北寺塔区间右线盾构顺利贯通。
2014年12月,4号线15标汽-庞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开挖方案通过专家验收。
2014年12月9日,4号线07标南门路站—竹辉路站区间左线盾构始发。
2014年12月14日,E08项目一期工程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2014年12月16日,4号线07标团结桥站~宝带东路站区间双线贯通。
2014年12月18日,4号线及支线轨道工程首铺段开工。
2015年1月6日,4号线花港路站~江陵西路站左线区间的顺利贯通。这是苏州轨道交通最长的区间、也是首条穿越太湖的隧道。4号线17标溪秀路站~邵昂路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4号线15标过行船河闸桥盾构区间实现双线贯通。
2015年1月15日,4号线04标火车站站~北寺塔站区间左线盾构始发。
2015年1月28日,4号线08标石湖路站~红庄站区间左线贯通。
2015年2月3日,4号线07标竹辉路站~南门路站区间左线贯通。
2015年2月5日,轨道交通4号线车站主体结构全线封顶。
2015年2月9日,4号线18标天鹅荡路站~溪霞路站区间双线贯通。
2015年2月13日,4号线07标区间盾构全面贯通。
2015年3月15日,4号线13个站点已开始样板段建设,为大规模设备安装和车站装修做準备。
2015年3月15日,供电03标正式吊装中山路站牵引变电所设备,标誌着4号线供电施工已经开始。
2015年4月2日,轨道交通4号线公布站名初步命名方案。
2015年5月8日,4号线07标团结桥站开始附属结构施工。
2015年7月28日,4号线04标苏锦村站~火车站站区间双线贯通。
2015年8月16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实现全线“洞通”。(北寺塔-苏州火车站1340米隧道贯通)
2015年9月15日,松陵车辆段试车线接触网工程顺利完工。
2015年9月28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首列车顺利交付。
2015年12月8日,4号线元和停车场~红庄站区间实现短“轨通”。
2015年12月18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全线“轨通”
2015年12月24日,4号线02标顺利通过完工验收。
2016年3月28日,4号线接触网首段热滑成功。
2016年4月9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全线“电通”
2016年7月5日,4号线接触网送电成功。
2016年9月,4号线及支线首批委外站务员报到。
2016年10月12日,4号线及支线一段两场完成“三权”接管。
2016年12月7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通过项目工程验收。
2016年12月28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开始试运行
2017年1月11日,4号线松陵大道站P+R停车场建设到位。
2017年2月16日,4号线及支线工程试运营前安全评价通过评审。
2017年3月9日,4号线及支线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2017年3月13日,4号线及支线通过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
2017年3月20日-24日,4号线及支线“万人试乘”活动开始领票。
2017年3月25日-31日,4号线及支线“万人试乘”活动。
2017年3月25日,4号线及支线通过试运营评审整改複查。
2017年4月15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开通试运营
2017年4月18日,4号线主线同里站旅游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2018年10月28日,3号线列车正式开始在4号线支线上载客运营。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