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苏联AA-1空空飞弹

苏联AA-1空空飞弹

苏联AA-1空空飞弹

苏联AA—1空空飞弹是前苏联自行研製的第一种空对空飞弹是1956年投入批量生产的K—5(军用型号PC—2y)。西方给这种雷达制导的飞弹取名为AA—l,绰号“硷”。该飞弹长1.88米,弹径 0.178米,舵翼翼展0.32米,弹翼翼展0.58米,弹重82千克,战斗部重13千克,最大射程5—7千米,最大速度M数2,使用高度16千米左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苏联AA-1空空飞弹
  • 飞弹长:1.88米
  • 弹径:0.178米
  • 舵翼翼展:0.32米

基本资料

苏联AA-1空空飞弹
苏联AA—1空空飞弹是前苏联自行研製的第一种 空对空飞弹是1956年投入批量生产的K—5(军用型号PC—2y)。西方给这种雷达制导的飞弹取名为AA—l,绰号“硷”。 K—5之后的苏制空对空飞弹被依次取名为AA—2、AA—3、AA—4等。
K—5于50年代中期研製成功,1956年装备带有机载雷达的米格—17y。在K—5的基础上,又研製出了K—5M和K—51(军用型号PC—2yc)等改进型飞弹,主要装备带有“绿宝石—2”机载雷达的前苏联第一种超1音速战斗机米格—19。由于K—5的射程较近、速度较低、制导系统比较落后,只能对付轰炸机,20世纪60年代中期便已停产。

主要数据

最大射程:4.5km(РС-1/2У)6~7km(РС-2УС)10km(Р-55)
最小射程:1500m(РС-1У)1200mm(Р-55)  最大速度:M2  使用高度:>2000m  制导系统:雷达波束  引信:无线电近炸引信   战斗部:爆炸破片,重13kg  动力装置: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重:82kg(РС-1У)83.2kg(РС-2УС)91kg(Р-55)  弹长:1.88m(РС-1У)2.45m(РС-1УС)  弹径:200mm580mm(РС-1У)  翼展:654mm(Р-55)
最大射程:4.5km(РС-1/2У)6~7km(РС-2УС)10km(Р-55)  最小射程:1500m(РС-1У)1200mm(Р-55)  最大速度:M2  使用高度:>2000m  制导系统:雷达波束  引信:无线电近炸引信
战斗部:爆炸破片,重13kg  动力装置: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重:82kg(РС-1У)83.2kg(РС-2УС)91kg(Р-55)  弹长:1.88m(РС-1У)2.45m(РС-1УС)  弹径:200mm580mm(РС-1У)  翼展:654mm(Р-55)
最小射程:1500m(РС-1У)1200mm(Р-55)
最大速度:M2
使用高度:>2000m
制导系统:雷达波束
引信:无线电近炸引信
动力装置: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重:82kg(РС-1У)83.2kg(РС-2УС)91kg(Р-55)
弹长:1.88m(РС-1У)2.45m(РС-1УС)
弹径:200mm580mm(РС-1У)
翼展:654mm(Р-55)

结构特点

苏联AA-1空空飞弹
苏联AA—1空空飞弹(K— 5)採用鸭式气动布局, 4个舵面在前, 4个三角形弹翼在后。其动力装置为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制导方式为雷达波束制导。在飞弹飞向目标期间,需机载火控雷达始终照射目标。苏联AA—1空空飞弹空对空飞弹长1.88米,弹径0.178米,舵翼翼展0.32米,弹翼翼展0.58米,弹重82千克,战斗部重13千克,最大射程5—7千米,最大速度M数2,使用高度16千米左右。
该弹採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由5个舱段组成。第一舱为引信和战斗部舱,无线电近炸引信装在头部,最大作用距离13米,破片杀伤战斗部装在引信之后,装填炸药为梯恩梯和黑索近混合炸药。第二舱为制导控制舱,採用无线电驾束式制导,将装在飞弹尾部的定向天线接收的机载雷达的照射波束信号,转变为与飞弹偏离等强信号线的偏移量和偏移速度成比例的制导信号,输给舵机装置,控制鸭式舵面运动,使飞弹沿着机载雷达照射目标的波束方向飞向目标。第三舱为发动机舱,位于弹体中部,内装单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以及电源,两个排气喷管位于该舱段后部的弹体两侧。第四舱为稳定舱,内装横滚稳定装置和冷气装置,弹体外部装十字形尾翼。第五舱为无线电天线接收机和控制装置舱,位于弹体尾部,用来接收机载雷达的照射波束信号。

设计缺陷

苏联AA-1空空飞弹
作为雷达型空空飞弹,该弹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但是由于採用驾束式制导,必须与载机的火控雷达配合工作,使载机不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同时,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机载雷达和飞弹本身的性能很差,米格-17ПФ的机载雷达作用距离不超过10km,由搜寻转为自动跟蹤的距离为3.2km,可发射飞弹的距离为2.5km,飞弹的射程受发动机推力限制不超过4.5km,飞弹的作战高度受地杂波影响不低于2000m,载机只能从尾后攻击机动性差的敌方轰炸机,不能满足现代空战的需要。

建造背景

苏联AA-1空空飞弹
РС-1是苏联自行研製并大量装备部队的第一种空空飞弹,也是苏联国土防空截击机用来拦截敌轰炸机的第一种雷达型空空飞弹,由位于莫斯科附近的希姆基地区的第293厂第2试验设计局——现在的“火炬”机械製造设计局的前身,在50年代初开始设计,于1956年投入批生产,1957年首次装备米格-17П歼击机,70年代初停产,随后退出现役。该飞弹的系统代号和编号分别为К-5(K-5)和И(Izd.1),空军使用代号为РС- 1У(RS-1U)。
从苏联解体后透露给外界的讯息表明,该弹并不是苏联研製的第一个空空飞弹。第2试验设计局的前身——第293厂设计局在马图斯.比斯诺瓦特的领导下,从1948年开始设计并试飞过的СНАРС-250(SNARS-250),才是苏联最早研製的空空飞弹,并且是第一个雷达型空空飞弹,计画用于苏联第一批装备机载雷达的歼击机——“拉沃奇金”200和“米高扬”И-320。该弹重250kg,战斗部重30kg,弹长4.2m,翼展1.08m,最大射程 5km,採用第393设计局研製的半主动雷达导引头。除雷达型外,还研製了红外导引头和电视导引头。但由于1954年第293厂转为生产ШБ(ShB)-32地空飞弹,成立由彼得.格鲁辛领导的第2试验设计局取代前设计局,使СНАРС-250空空飞弹未能完成试飞而被取消。但是,第2试验设计局在研製ШБ-32地空飞弹的同时,却发展了自已的ШМ(ShM)空空飞弹,这就是К-5空空飞弹。ШБ- 32和К-5飞弹的总设计师均是德米特里.托马舍维奇。
西方情报机关直到1959年8月,才从苏联驻东德的第24战术航空军的一架米格-19ПМ携带的АРУ-4滑轨式发射架及其К-5空空飞弹的图片上获悉该飞弹的存在。由于不知道该飞弹的苏联编号和名称,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飞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1“硷”(Alkali)。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