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兰屿乡

兰屿乡

兰屿乡

兰屿乡,旧称红头屿,是台湾省台东县最东边的一个乡,位于台湾最东部,由兰屿、小兰屿等岛屿组成,其最大岛屿为兰屿,因岛上安山岩含大量硫化铁而呈赤红色,远望如红色人头,故旧称红头屿;又因岛上盛产名贵的蝴蝶兰,后改名为“兰屿”,与鼓浪屿、江心屿、东门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兰屿乡
  • 外文名称:Lanyu,Orchid Island
  • 别名:兰屿,兰屿岛
  • 行政区类别:台湾省台东市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 下辖地区:4村,38邻
  • 面积:48.3892平方公里
  • 人口:4,025人(2008年12月)
  • 气候条件:热带海洋性气候
  • 机场:兰屿机场
  • 当前掌控:中国台湾

基本概况

乡简介

兰屿乡是一个位于台湾东南外海,属台湾省台东县辖下的行政区,涵盖兰屿、小兰屿及其他零碎小岛(礁)。兰屿达悟族语的名称是“Ponso no Tao”,意为“人之岛”,汉人以闽南语音译红头屿或红豆屿,1947年因岛上盛产蝴蝶兰而改名。西方国家早年称兰屿为Botel Tobago。
兰屿地图兰屿地图

位置

位于台湾东南的太平洋中,在绿岛的南方,南临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的巴丹群岛遥遥相望,巴丹群岛最北端的Mavudis岛,距离小兰屿99公里,即东经121度5分,北纬22度间。面积48.3892平方公里。

气候

兰屿乡气候为亚热带地区,属海洋性气候,年雨量常在3,000毫米以上,年降雨日数达224天。

地形

兰屿为火山岛,最高点红头山海拔548公尺,大部分为山地,岛上丘陵绵亘,溪流分歧,只有沿海部分为平地、海岸线曲折,热带林木遍布。

地质

兰屿的地质以角闪石的安山岩质熔岩及玄武岩质的集块岩为主。无人岛小兰屿则以黑云母角闪石为主。

基本信息

旧称
Ponso no Tao, 红头屿
行政区管辖
台东县
行政区类别
经纬度
东经121.05度,北纬22度
总面积
48.3892平方公里
户数
1,256户
人口
4,025人(2008年12月)
乡长
周贵光
区划
4村38邻
邮递区号
952
毗邻
无(四面环海)

地理位置

兰屿乡是一个位于台湾东南外海、东经121.05度、北纬22度,南邻巴士海峡和菲律宾巴丹岛相望、距离鹅銮鼻41海浬、绿岛40海浬、东方则为太平洋,兰屿乡包含许多独立的岛群,像是小兰屿等等零碎小岛,其中兰屿为最大岛和唯一有人岛,名称的由来即乡内最大岛兰屿,乡内的居民大多数为达悟族;兰屿原称『Ponso no Tao』,是达悟族语『有人的岛』,后来改称红头与、红豆屿,因为在公元1947年岛上盛产蝴蝶兰而改名。

历史沿革

兰屿乡的历史发展可源自于明朝万曆46年,当时由张峦着《东西洋考》一书中称兰屿为『红头屿』,清朝时将兰屿併入版图、隶属恆春县,公元1895年中国甲午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后,台湾总督府在兰屿设立研究所并禁止民众入岛开发,当时日人称兰屿居民为『yami』,是达悟族以前被称作雅美族的由来;1923年日人设立蕃童教育所并从事鲣鱼製造,台湾光复后于1946年成立红头屿乡公所,1947年更名为兰屿乡,1967年政府撤除山地管制并正式对外开放兰屿,1928年台湾电力公司在兰屿建造低放射核能废料储存场,部分兰屿居民至今仍十分反对。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当局禁止一般人进入兰屿内开发,并设立研究区。
兰屿乡
1897年,日本人鸟居龙藏第一次入内探勘,称居民“yami”(雅美),这是达悟族以前被称为雅美族的由来。
1946年,划为山地乡,成立“红头屿乡公所”。
1947年,藉盛产蝴蝶兰的名义而更名为兰屿乡。
1982年,台湾电力公司在兰屿建造低放射核能废料储存场,直到现在在乡内仍然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1996年,达悟族人因怀疑台电运料船夹带高放射核废料而发动激烈抗争,2002年1月17日立法院通过《离岛建设条例》第十四条修正案(2月6日总统公布),规定:“兰屿地区住民自用住宅之用电费用应予免收”,其立法理由是:“增订但书兰屿地区用电费用免收的规定,系基于达悟族人特别牺牲而给予的合理补(赔)偿。”
  • 2012年8月28日,天秤颱风重创兰屿乡,全岛停电,环岛公路断,造成历来最重灾情。

行政

部落(村)

兰屿乡内90%的居民为本地的达悟族人,其他为居民多自台湾本岛移入。兰屿的祖先亦来自菲律宾巴丹岛原住民。
达悟族人为大约800年前自现今菲律宾的巴丹群岛迁入,因此达悟族人跟巴丹人的语言及文化有许多共通的地方。达悟族人製作拼版舟,并在春夏季节出海捕捞飞鱼,亦称为“飞鱼季”,因此兰屿有“飞鱼的故乡”之称。拼版舟是由许多不一样品种的树木,製程木板再拼装而成的,并非一体成型的独木舟。
达悟族名汉名注解
Yayu
椰油
行政规划中的
Iraralay
朗岛
行政规划中的
Iranumilk
东清
行政规划中的
Ivarinu
野银
划入东清村
Imourud
红头
行政规划中的
Iratai
渔人
1946年划入红头村
Iwatas
伊瓦达斯
1940年划入椰油村

政治参与

兰屿乡民于2008年台湾地区立法委员选举中投票率在台东县中是倒数的,但是由其政党票开票的结果可知,兰屿人不一定主流偏向中国国民党(70.4%)或民主进步党(9.6%),在12个参与的政党当中,就有10个政党得到超过1%,在所有乡镇中算是较特别的。新党、台湾团结联盟皆超过4%,也许是因为抗核废料的缘故,绿党得票数在兰屿的占有率是全国第一。
2012年立委选举,绿党派出兰屿达悟族单亲妈妈希婻.玛飞洑参选不分区第一名。结果绿党在兰屿得票35.76%(对比台湾得票率1.74%),是台湾得票率最高的地方。

教育

高级中学

  • 台东县立兰屿高级中学

国民国小

  • 台东县兰屿乡兰屿国民国小
  • 台东县兰屿乡东清国民国小
  • 台东县兰屿乡朗岛国民国小
  • 台东县兰屿乡椰油国民国小。

人口民族

兰屿乡内90%的居民为当地的达悟族人,其他为居民多自台湾本岛移入。

风景

  • 红头岩 :红头岩位于开元港北方不远的一个小公园内,是一座伸入海中的小山,尾部山头像一个人头,无论是眼睛、嘴巴、鼻子、耳朵都非常逼真,因而得名“岩头”。又由于夕阳照耀时,“岩头”是赤红色,所以也称“红头岩”,
    坦克岩
    坦克岩位在靠珊瑚礁岸的岩石,此岩是由火山喷出的碎屑物堆积而成,形状就像少了炮管的坦克车,因此而得名。岩上长满了绿苔,岩石中有大洞穿透,可以看见当地的牛、羊穿梭其间,景致相当动人。更多>>
    :坦克岩是一处靠珊瑚礁岸的岩石奇景,整块岩石如同一辆坦克车一般,上面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岩石中有大洞穿过,运气好的游客可以看见当地的牛、羊穿梭其间,景致美不胜收。
    玉女岩 :玉女岩是一认中空岩石,又名阴阳石,岩石的形状十分特殊,中间有一巨大空洞,里面夹着一块小岩石,奇异优美,被人们称为“玉女岩”,
    双狮岩 :双狮岩也叫双狮卧,位于东清到朗岛之间的海滨,从远处看就像两只狮子,面对面地卧在一起,样子十分逗人。双狮岩是火成岩地形的岩石礁块,不易受自然气候的影响而改变形状。
    军舰岩 :军舰岩由一连串珊瑚礁岩所形成,形状酷似两艘停泊在海上的军舰。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飞机误以为这里日本军舰而猛烈轰炸。事隔多年,军舰岩仍屹立海上,然而珊瑚岩上却布满千疮百孔,仿佛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在提醒着后人热爱和平。
    东清湾 :东清变化位于江清村的海湾线上,是兰屿主要的渔港,居民捕渔的尖峰地。在柔和的阳光照耀下,海水澄蓝,细沙洁白,珊瑚礁石奇形怪状,将港湾及其腹地衬托得静谧祥和、幽美迷人。
    龙头岩 :龙头岩位于大森林山东南边,景致非常特出,尤其是表面的礁岩,坑坑洼洼,十分显眼,好像是龙头正在对天怒吼。最为奇妙的是,当夕阳余晖射在龙头上时,龙头是某处会闪闪发亭,如同龙的眼睛一般,令人惊叹。
    台东县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风景名胜和古蹟之外,还有东河休闲农场、泰源幽谷、都兰海滨、天后宫、海山寺、台东海滨公园、梦纪湖、太麻金针山、利稻台地、垭口庄等景区景点。

对外交通

海运:由新发轮船运公司负责航运,每周定期行驶两次,分别往来垦丁、台东富冈渔港、绿岛,多为旅行团包船,也开放余票供一般民众搭乘。
空运:兰屿机场与台东机场间设有每日6往复定期航线,由德安航空营运,使用19人座小飞机。
岛上交通
陆运:兰屿乡公所经营的大型客车每日行驶岛内两班次。

旅游风情

旅游概况

兰屿乡丰富的海洋资源让这里成为夏日旅游的绝佳地点,兰屿的环岛旅行更是最热门的旅游方式,可从馒头岩、玉女岩、兰屿灯塔、鳄鱼岩、坦克岩、五孔洞、朗岛村雅美族穴居屋、双狮岩、军舰岩、青蛙岩、母鸡岩、情人洞、东清湾、钢盔岩、象鼻岩、龙头岩、老人岩、八代湾等等,玩遍兰屿的旅游景点,体验不同乐趣的兰屿风情、风风俗
兰屿岛景点示意图兰屿岛景点示意图

农业

  • 兰屿岛耕地不多,居民不习惯种水稻,而多种甘薯、芋头,以此为主食,其他还有藤豆、瓜类、生姜、柑橘、凤梨、龙眼、芒果、椰子。槟榔等,多为岛上以大陆籍老兵为主的农场所经营,而雅美人仍以捕鱼为主,捕捞鱼类,多为自己食用。每至收穫季节,整个部落的人几乎全部出动採收水芋,带回村落存放一大堆,家家户户拿着容器排队等候分配,高高兴兴地带回家食用。

渔业

在兰屿,鱼是雅美人获得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他们把捕来的鱼按颜色分为老人鱼、男人鱼和女人鱼三种。最差的黑色鱼给老人吃,灰绿色的鱼给男人吃,红黑花纹或白色的鱼、也是最好的鱼给女人吃。这是因为在雅美人社会中,女人要下田,要养育儿女,工作最繁重,应该吃最好的鱼。而老人因年老体衰,不能从事生产,故只能吃最差的鱼。他们认为这样依能力而分配所得,是非常公平的。但飞鱼则不分男女老幼,皆可食用。
每年4-6月是兰屿盛产飞鱼的旺季,也是雅美人最忙碌的时候,他们有一种集体出海捕鱼的传统习俗仪式,每年一度,叫做“飞鱼祭”。飞鱼祭是雅美人最庄严隆重的祭祀,都是在黎明时举行。举行之日,一清早,一艘艘绘有五彩图案的木船停放在海滩上,参加庆典的人围拢在四周,由一长者主祭,以鸡、猪为祭品供奉海神,祈求神的护佑和飞鱼丰收。祭祀完毕,男的赤身,着丁字裤,划独木舟出海捕鱼。捕捉飞鱼经常是在晚上进行,他们在渔船中点着火把,将挂网放入海中,飞鱼看到亮光就会自海面飞起,相继跃入网中。两个人划的小独木舟,一个晚上可捕到三五十条飞鱼。整个飞鱼季节,全岛可捕获百万斤之多。渔船归来后,岸上的壮丁蜂拥着帮忙把独木舟推上海滩。妇女、小孩儿忙着剖鱼、去鳞、晒鱼乾,把这些飞鱼晒成乾,可供一年食用。
山胞在新居落成或新船试航大典时,个个银盔盛装,聚集在主人房前,朗歌诵词,宰杀猪羊,宴请亲友。大船试航,体格粗壮的男人,合力举船往空中抛,然后做法驱邪。妇女们则头戴尖顶宽边笠帽,身穿颜色鲜艳直条纹的衣裙,胸前挂满长短不一的珍珠、玛瑙等饰物,在海边跳罕见的划船舞和头髮舞。
在兰屿,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青年男子在脖颈上带着一串珠扣式的装饰品,这是男子求偶的标誌。岛上男多女少,女子的社会地位很高,享有绝对的配偶选择权。雅美人採取一夫一妻制,每年在飞鱼季节前后,各村未婚的青年男女,每晚都聚集在海滩上,彻夜歌舞,如双方情投意合,表示愿结为终身伴侣,则男子可住进女子家里一个月,由女方家长考察其行为、品行、能力等情况,觉得满意,方可结婚。
到过兰屿岛的人都会觉得岛上居民
居民是指:在本国长期从事生产和消费的人或法人,符合上述情况他国的公民也可能属于本国居民。这时,居民可分为自然人居民和法人居民。自然人居民是指那些在本国居住时间长达一年以上的个人,但官方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等一律是所在国的非居民;法人居民是指在本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各级政府机构、企业和非营利团体,但是国更多>>
无忧无虑,悠然自得,这里民风淳朴,与世无争。四周儘是碧波白浪,蕉雨椰风,景色自然秀丽,没有一丝人工雕琢的痕迹,住在岛上,犹如身处世外桃源。
兰屿的雅美人因气候关係及传统的影响,过去男子仅在下身系一丁字带,女子在胸前及腰间围一方巾,曾被人称为“裸人岛”。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除老年人外,年轻人着装已与台湾本岛一样。岛上居民的住房大都建在2米深的洞穴中,四周用石头堆砌,房顶与地面齐平,上铺石板,向海的一面留有出入口,颳风下雨时用一块门板将洞口遮住,这种住房不仅能防颱风,而且可避高温。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