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兰州文理学院

兰州文理学院

兰州文理学院

兰州文理学院(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位于甘肃兰州,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甘肃教育学院和甘肃联合大学分别创办于1950年和1985年,2001年7月,两校合併组建新的甘肃联合大学。2013年4月,经教育部同意,在甘肃联合大学基础上建立兰州文理学院。

截止2016年3月,校园占地面积1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700万元,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中国 甘肃 兰州
  • 主管部门:甘肃省
  • 学校官网:http://www.luas.edu.cn
  • 中文名:兰州文理学院
  • 英文名: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 简称:兰文理
  • 创办时间:2001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综合类大学
  • 属性:普通本科院校
  • 校训:明德强能,励志笃行
  • 校歌:兰州文理学院校歌
  • 主要院系:师範学院、人文学院、旅游学院、经管学院、外语学院等
  • 学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北面滩400号
  • 学校代码:11562

办学历史

合併前

原甘肃教育学院
原甘肃教育学院是于1962年由先后创建于1950 年、1956年的兰州工农速成中学暨甘肃师範专科学校改建而成的一所师範类成人本科院校。
1950年5月,创办兰州工农速成中学。
1955年7月,甘肃省教育厅决定,西北师範学院工农速成中学併入兰州工农速成中学。
1956年9月,在兰州工农速成中学设立甘肃五年制师範专科学校。
1958年8月,兰州工农速成中学改为兰州工农中学(普通中学),仍与甘肃五年制师範专科学校“二校一体”。
1958年,甘肃五年制师範专科学校定名为兰州师範专科学校。
1959年10月,兰州师範专科学校更名为甘肃师範专科学校。
1961年7月兰州工农中学停办,甘肃师範专科学校独立发展。
1962年3月,中共甘肃省委决定,甘肃师範专科学校改建为甘肃教育学院。
至2001年,原甘肃教育学院以形成完整的高等师範本科教育体系。对甘肃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全省 493 所全日制完全中学校长出于其门。
原甘肃联合大学
1985年5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了甘肃联合大学。
1987年5月,原甘肃联合大学设立师範部。
1988年8月6日,学校完成了由联合办学向自主办学转变。
2001年学校设有16个师範类专业和14个套用型专科专业。

合併后

甘肃联合大学
2001年7月19日,原甘肃教育学院、原甘肃联合大学合併,组建新的甘肃联合大学(专科)。
兰州文理学院
201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在甘肃联合大学基础上正式建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兰州文理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媒体学院、传媒工程学院、化工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美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社会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甘肃省艺术学校等15个教学单位。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体工程、广播电视工程、通信工程、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旅游管理、投资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25个本科专业,32个专科专业,涉及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等8个学科门类。
二级学院本科专业专科专业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会展)
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方向)
影视编导、出版与发行
广告设计与製作
师範学院
数学与套用数学、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心理谘询
化工学院
套用化学
套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
数字媒体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
计算机套用技术、软体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通信、计算机网路技术
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表演(声乐)、音乐表演(舞蹈)、
音乐表演(器乐)
音乐教育(幼教师资)
舞蹈表演
旅游学院
音乐表演(航空乘务)
环境设计、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涉外旅游
旅游管理(英语)、音乐表演(航空乘务)
经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金融保险、
会计与统计核算、国际经济与贸易、连锁经营管理
社会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法律事务、文秘、
司法助理、社区管理与服务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套用电子技术
社会体育学院
体育保健(田径)
体育保健(武术、体操)
体育保健(足球、篮球、排球)
美术学院
美术
外语学院
套用英语(商务)
套用英语(实用翻译)
套用英语(国际酒店管理)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47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08人(其中正高6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43.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315人(其中博士35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66%。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彩一课”5门、省级特色专业4个,环艺设计专业被列为教育部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近年来,有47人获省级教学名师、“省园丁奖”、省教学成果奖、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带头人所属学院时间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牛海桢
旅游学院
2012年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学团队
王克太
化工学院
2011年
经典文学作品赏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王源
人文学院
2010年
物理教育专业教学团队
陈秀武
电信学院
2009年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5月,学校有教育部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在建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2个。
教育部重点建设专业:环艺设计
省级特色专业:心理谘询、语文教育
国家级精品课程:图形设计
省级精品课程:甘肃民间美术、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人力资源开发、无机化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用电子商务、翻译实务、教育学、中国音乐史与欣赏、图形设计
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在建):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範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 教学成果
2014年官网显示,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金蝶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等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先后荣获国家级奖50余项、省部级奖160余项。
序号
推荐成果名称
推荐等级
成果主要完成人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所属一级学科门类
所属二级学科门类
1
提升内涵 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综合性性高专院校专业建设的系统改革与实践
省级
一等奖
薛怀庆 张 莉 王 宏 曹振华 史百战
兰州文理学院
教育学
教育学
2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专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省级
一等奖
蒋翃遐 姜焕文 王惠洁 杨 李 吴 熙
兰州文理学院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3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化工类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省级
一等奖
柴凤英 王克太 杨全录 姜立萍 冯志刚
兰州文理学院
工学
化工
4
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三级”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省级
一等奖
吴晓玲 邓红霞 唐兴荣 赵继荣 樊 华
兰州文理学院
艺术学
设计学
5
基于文化观照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省级
一等奖
王金娥 宋 琤 刘洪艳 仲 泽 吴广智
兰州文理学院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6
以CDIO教育理念为导向的网路传媒类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省级
一等奖
李恆杰 邢玉娟 马少斌史宝明 吴万琴
兰州文理学院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
“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省级
一等奖
安春梅 王生荣 王振乾 寇娅雯 杜黎霞
兰州文理学院
经济学
经济学
8
文化产业类专业核心课程《编辑学原理》的改革与实践
省级
一等奖
魏秀萍 马 晖 韩陆山 王小恆 孙董霞
兰州文理学院
文学
传播学
9
化学类专业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省级
一等奖
展惠英 张兴辉 李翠林 李 欣 田江红
兰州文理学院
工学
化工
10
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科类专业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省级
一等奖
裴东林 魏 嘉 李 旭 王 静 曹 珂
兰州文理学院
理学
数学
11
《多媒体课件製作》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教材建设与数位化资源建设
省级
一等奖
崔向平 云 聪 齐菊红 杨 琳 郭靖花
兰州文理学院
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12
以翻译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高专翻译课程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省级
一等奖
苟丽梅 张同俊 寇海珊 秦小红
兰州文理学院
文学
语言学
13
甘肃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套用
省级
二等奖
雷金瑞 高 燕 殷 姿 孙悦蕊 部晓磊
兰州文理学院
管理学
旅游管理
14
思政教育出新意,特色理论入人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省级
二等奖
曾令琼 王 妮 费 翔 宿光平 邓锋琼
兰州文理学院
哲学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15
通与变——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大学生能力培养
省级
二等奖
金艳霞 张艳萍 王万鹏 韩 括 葸 琼
兰州文理学院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16
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省级
二等奖
张丽娅 苏文龙 张晓燕 卢志辉
兰州文理学院
理学
数学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1个市级研究所、5个校级研究机构。
级别机构名称
市级
甘肃地方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所
校级
甘肃联合大学西北地方音乐文化研究所
甘肃联合大学高等 教育研究所
甘肃联合大学文化产业研发中心
甘肃联合大学地方经济研究所
甘肃联合大学心理教育与人才测评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06年至2011年,兰州文理学院(时为甘肃联合大学)承担国家、省厅级科研教改课题近200项;出版专着(教材)近200部;发表学术论文1600余篇;荣获各类教学及科研成果奖160余项,被SCI、EI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33篇。
2006-2011年省、厅级科研成果奖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称
负责人
获奖名称
获奖 等级
获奖 年度
授奖单位
1
论书法品评视角的审美定位及其延伸
马国俊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2007
省委、省政府
2
民族悲剧意识与个体艺术表现
马 晖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2007
省委、省政府
3
语文课程与教学最佳化研究
陈新民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2007
省委、省政府
4
清代西北边疆地区民族政策研究
牛海桢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2007
省委、省政府
5
甘南城镇化的时空过程、功能分异与组织化研究(研究报告)
王生荣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2011
省委、省政府
6
奔腾的火焰
莫晓捷
甘肃省敦煌文艺奖
二等奖
2006
省委、省政府
7
行草条幅(书品)
马国俊
甘肃省敦煌文艺奖
三等奖
2006
省委、省政府
8
PTCDA/P-Si(有机/无机)异质结光电探测器
张 旭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07
省政府
9
大型国际机场物流控制与管理信息系统
史百战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08
省政府
10
利用亚高原优势培养中长跑运动人才的科技支撑与保障研究
刘学志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10
省政府
11
机电製造企业自动化物流信息系统研究
史百战
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2008
兰州市政府
12
甘肃省学校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胡卓生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暨社科成果奖
二等奖
2006
省教育厅
13
汉语言文字与语文教育
陈新民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暨社科成果奖
三等奖
2006
省教育厅
14
交流示波极普滴定法在电镀与环保中的套用研究
柴凤英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暨社科成果奖
三等奖
2006
省教育厅
15
离散数学典型问题分析
张会凌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暨社科成果奖
三等奖
2006
省教育厅
16
清代西北边疆民族政策研究
牛海桢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暨社科成果奖
三等奖
2006
省教育厅
17
新时期文学研究
王 源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暨社科成果奖
三等奖
2006
省教育厅
18
有机/无机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研製及Si基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
张 旭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暨社科成果奖
三等奖
2006
省教育厅
19
清代以来西北民族社会研究
牛海桢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暨社科成果奖
三等奖
2008
省教育厅
20
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张 焱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暨社科成果奖
三等奖
2008
省教育厅
21
你隔着金色的栅栏——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的中国作家专题研究
严英秀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暨社科成果奖
二等奖
2010
省教育厅
22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概论》
王金寿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暨社科成果奖
三等奖
2010
省教育厅
兰州文理学院(时为甘肃联合大学)2006-2011年被SCI、EI收录部分论文一览表
序号
作者
题目
文献来源
发表时间
收录
1
杨志明
A Simple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Bounds Of Spectral Radius Of Nonnegative Irreducible Matrices
Applied Mathematics E-Notes
2011年第67期
SCI
2
杨志明
The Block Smoothing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Spectral Radius of a Nonnegative Matrix
Apl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07年第1期
SCI
3
杨志明
Some closer bounds of Perron root Based on Generalized Perron Complement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10年第6期
SCI
4
张 旭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and interface for ITO/PTCDA/P-Si thin film device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06年第4期
EI
5
李翠林
Chloromethyl polystyrene supported densritic Sn complexes,preparation and catalytic Baeyer-Villiger oxidation
Reactive&Functional Polymers
2007年第86期
SCI
6
李翠林
Baeyer-Villiger oxidation of ketones with hydrogen peroxide catalyzed by cellulose-supported dendritic Sn complexes
Catalysis Communications
2007年第8期
SCI
7
李 欣
金-海藻酸钙-几丁聚糖微胶囊渗透性的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9期
EI
8
李 欣
海藻酸钙-几丁聚糖微胶囊製备方法的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3期
EI
9
牛 腾
有机锌製备Weinreb醯胺的研究
有机化学
2009年第3期
SCI
10
牛 腾
双有机碘化锌试剂与苯甲醯氯反应製备二酮类化合物的反应
有机化学
2010年第8期
SCI
11
牛 腾
Syntheses of somnew1-aryl-4,5-substituted-1,2,3-triazoles
Indian 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
2006年第15期
SCI
12
牛 腾
Synthesis of 2,5-disubstituted tetrahydrofurans from organozinc halides and lactone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10年第21期
SCI
13
师海雄
Aza-Michael addition of acrylonitrile with 2-aryloxymethyl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0年第8期
SCI
14
师海雄
微波诱导下2-芳氧甲基苯并咪唑-1-水杨醛乙醯腙衍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有机化学
2008年第1期
SCI
15
师海雄
微波促进下2-芳氧甲基苯并咪唑-1-乙酸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有机化学
2007年第9期
SCI
16
杨全录
Reinforcement of polyurethane/epoxy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nanocomposites with an organically modified palygorskite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9年第111期
SCI
17
张兴辉
Quantum Chemistry Study on the Reactivity of PhOTiCl2CH2Cl and Cl3TiCH2Cl Cyclopropanation Reagents with Olefins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THEOCHEM
2007年第12期
SCI
18
张兴辉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f Methane to Methanethiol Conversion by First-row Transition-metal Sulfide Ion: MnS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THEOCHEM
2007年第16期
SCI
19
张兴辉
Cycloaddition mechanism for the resin-OsO4-catalyzed of styrene: A DFT study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Chemistry
2008年第1期
SCI
20
张兴辉
Ni活化CH3CH2CH2NH2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9年第6期
EI
21
张兴辉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f copper-catalyzed aziridination of olefins
Structural Chemistry
2009年第6期
SCI
22
张兴辉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Reactivity of Cl2AlCH2Cl Cyclopropanation Reagents with Olefins in THF solvent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THEOCHEM
2009年第20期
SCI
23
张兴辉
Reaction pathways of the [2+ 2] cycloaddition between formaldehyde with ketene and isocyanic acid: 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THEOCHEM
2010年第4期
SCI
24
张兴辉
A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carbenoids LiCH2X (X = Cl, Br, I) cyclopropanation reaction with ketene
Journal of Chemical Sciences
2010年第7期
SCI
25
张兴辉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acid-catalyzed decarboxylation of pyrrole-2-carboxylic
acid and mesitoic acid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1年第5期
SCI
26
庄善学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Reactivity of Cl2AlCH2Cl Cyclopropanation Reagents with Olefins in THF solvent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THEOCHEM
2009年第1期
SCI
27
展惠英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activity of rare earth ternary complexes containing indole-3-acetic acid and 1,10-phenanthroline
Chemical Journal on Interne
2006年第8期
SCI
28
展惠英
Removal of heavy metal from sewage-irrigated soils by a saponin biosurfacta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il, Sediment and Water
2007年第5期
EI
29
展惠英
desorption investigation of crude oils in loess contaminated in yumen mining area
Chemical journal on internent
2009年第8期
SCI
30
展惠英
determination of oil content in wastewater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Chemical journalon internent
2009年第9期
SCI
31
陈秀武
Ruppeiner geometry of the 2+1 dimensional spinning dilaton black hole
理论物理通讯
2011年第5期
SCI
32
曹 珂
Existence and iteration of monotone positive solutions for third-order three point BVPS
J.Appl.Math.Informations
2011第1-2期
EI
33
郭 显
An Efficient and Provably Secure Multi-path Distance Vector Routing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2011年第5期
EI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1年4月,兰州文理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0余万册。,电子图书7.5T,期刊合订本2.5万余册。已购买“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资料库”,“新东方英语AB级、四六级考试资料库”。已开通“兰州区域图书馆”、“百链云图书馆搜寻引擎”、“读秀学术资源搜寻平台”等30个数据平台、资料库。
学术期刊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分为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1985年创刊,是甘肃省省管期刊。

文化传统

校训

明德强能 励志笃行
兰州文理学院校训由文化学者、作家、兰州文理学院兼职教授余秋雨先生题写。明德就是增进自己的德行,明明白白做人,强能就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励志笃行就是要求人有自己的志向并磨练意志为此努力奋斗 。
校训校训

校徽

校徽正中字母U代表大学,圆圈中图像整体寓意黄河,外形与兰州的“州”字相似,代表学院扎根黄河之城——兰州,学院立足兰州、服务甘肃、辐射西北、享誉全国。
兰州文理校徽兰州文理校徽

学校领导

兰州文理学院主要领导(截至2019年2月)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
阎晓辉
党委副书记、校长
郑伟强
党委副书记
普登学
党委委员、副校长
郑伟强、李敏骞、张兆勤、张焱
副校长
王克太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李先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