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兰州号驱逐舰

兰州号驱逐舰

兰州号驱逐舰

兰州号驱逐舰(舷号:170,简称:兰州舰) ,是中国海军隶下的一艘飞弹驱逐舰,是中国自行研製的052C型驱逐舰首舰。

兰州号驱逐舰是中国第一艘採用垂直发射系统和相控阵雷达的大型驱逐舰,是中国海军第一代装备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的防空型飞弹驱逐舰,被誉为“中华神盾”。主要作战使命是负责作战编队的防空、反潜作战以及配合其它舰艇进行反舰攻击,总设计师为潘镜芙。

兰州号驱逐舰于2003年4月29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2005年10月18日服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兰州号驱逐舰
  • 英文名称:Lan Zhou destroyer 
  • 前型/级:052B型驱逐舰 
  • 次型/级:052D型驱逐舰 
  • 研製时间:1990年代末-2003年 
  • 服役时间:2005年10月18日 
  • 国家:中国 
  • 建造单位:上海江南造船厂 
  • 服役情况:在役 
  • 舰级:052C型驱逐舰 
  • 舰型:飞弹驱逐舰 
  • 下水时间:2003年4月29日 

发展沿革

研製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国不久,解放军海军就把驱逐舰的发展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最初购买了四艘苏联老式的07型驱逐舰(中国编号:6607型,北约代号:鞍山级),由此拉开了中国驱逐舰发展的序幕。6607型结束了中国驱逐舰零的历史,但中国真正的国产驱逐舰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服役的051型驱逐舰(北约代号:旅大级),051型驱逐舰的研製装备,是中国舰船工业一个重要里程碑,表明中国具备了研製大型水面作战舰船的实力。虽然与同时期世界主流水準驱逐舰比较,051型无论是装备水平、航电系统等各方面作战能力存在明显差距,在该级舰的服役过程中,还进行了大量改装,有的可搭载直升机,有的可发射新型反舰飞弹,为新一代驱逐舰的设计建造打下了技术基础,为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累积了宝贵的经验和成果。
052型113舰052型113舰
20世纪90年代,作为中国“八五”与“九五”计画海军的重点项目的中国第二代052型驱逐舰(北约代号:旅沪级)和随后第三代051B型驱逐舰(北约代号:旅海级)又陆续服役。052型是中国第一种完全自行设计的现代化驱逐舰,为建造更先进的驱逐舰积累了经验051B型是中国首艘超过5000吨排水量的水面战舰,并首次配备了国产超音速反舰飞弹,奠定了新型驱逐舰大型化、远洋化的基础。052型与051B型共建造了三艘,虽已经在驱逐舰造舰技术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是按照当时现代化标準衡量还有差距,这其中的051B型167“深圳”舰还带有实验色彩的军舰。受当时科技水平以及工业基础的限制,远未达到海军造舰现代化的目标,尤其是不能为舰队提供区域防空能力的问题。另外052型引进了很多西方国家标準的设备,也因禁运受到影响。
052B型广州号052B型广州号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通过引进两艘俄罗斯956型驱逐舰(北约代号:现代级)以缓解舰队区域防空能力的问题,并利用引进俄制区域防飞弹系统与配套的雷达系统装备自产的052B型驱逐舰(北约代号:旅洋I级),052B型为中国海军新一代防空驱逐舰的舰体作验证準备,舰上的对空侦测、飞弹火控、防空飞弹系统以及反潜声纳等主要次系统均与现代级相同,又有“中华现代”之称。

建造沿革

21世纪初,中国继续进行新一代驱逐舰的研发工作,中国江南造船厂的船台上四艘在建的军舰中,前两艘为052B型,在2002年中旬下水,而第三、第四艘则是新型驱逐舰,配备中国海军之前未使用过的相控阵系统以及垂直发射防空飞弹系统,是中国自行研製设计生产的新型封闭防空型飞弹驱逐舰,由于沿袭了052B型的基本设计,因此被命名为052C型驱逐舰,作为新一代防空型飞弹驱逐舰,主要作战使命是负责作战编队的防空、反潜作战以及配合其它舰艇进行反舰攻击,总设计师为潘镜芙,被誉为“中华神盾”舰,北约则称之为“旅洋-II级”(Luyang-II class)。
兰州号驱逐舰兰州号驱逐舰
2003年4月29日,052C型首舰170“兰州”号下水。

服役历程

2005年10月18日,兰州舰服役于南海舰队,是中国海军第一代具备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的防空型飞弹驱逐舰。

技术特点

设计特点

052C沿用052B型驱逐舰的舰体基本设计,推进、电力供应相同,不过上层结构经过修改,艏楼较052B更高以容纳相控阵,舰体尺寸幅度也略为放大,052B满载排水量5850吨级,而052C的满载排水量则提高到6400至6500吨左右。在武器配置方面,052C安装了2座四联装反舰飞弹发射器,为射程更远的鹰击系列新型号。不过舰体平台(包括动力系统),舰炮,反潜鱼雷,机库设计和近防炮(不过位置由两舷改为前后)与052B型驱逐舰相同。

舰型结构

兰州号驱逐舰在外形上,舰体在167号驱逐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设计的更加紧凑、简洁。和中国以往的舰艇设计总喜欢参照苏俄的相比,兰州号号驱逐舰在设计上可谓是独具一格,带有十分浓厚的德国MEKO风味;舰体修长而丰满,首部为大角度飞剪舰首,不带任何外飘,水线以上无折角线,上层建筑物採用了一体化的设计,尾部设有小契形尾;和80年代设计的舰艇相比,兰州号虽然在适航性和稳定性上有所欠缺,但这种新颖的设计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兰州号号的快速性、抗浪性,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舰艇在高速航行时的产生的兴波阻力;其机动灵活,快速性好,可以说还是适应未来作战需求的。
兰州号驱逐舰兰州号驱逐舰

动力系统

兰州号驱逐舰採用柴燃联合动力(CODOG)推进系统,烟囱周围可见燃气轮机军舰特有的大型空气过滤视窗,主机为两台1995年开始在乌克兰生产的DA/DN80燃气轮机,48600马力;辅机为2台陕西柴油发动机(MTU 20 V956TB92的中国仿造型),额定8840马力。

舰载武器

配置
兰州号驱逐舰武器包括2座4联装鹰击-62反舰飞弹发射架;8座6单元海红旗-9防空飞弹垂直发射系统,6座位于舰艏主炮之后,2座位于直升机库中心轴线纵列布置;1座H/PJ-87式单管100毫米舰炮,2座H/PJ-12型7管30毫米近防炮系统,4座726-4型3×6多用途发射器,2座3联324毫米鱼雷发射管,1架反潜型卡-27或者卡-28直升机。
兰州号驱逐舰分段解剖3D想像图兰州号驱逐舰分段解剖3D想像图
防空飞弹
HHQ-9为红旗-9舰用型,为无翼式,最小作战高度0.5公里,最大作战高度30公里,最小作战距离6公里,最大作战距离2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大于4.2马赫。飞弹全长6.8米,弹径0.47米,弹重1300公斤,弹头重量超过180公斤。
近防系统
兰州号驱逐舰的H/PJ-12型7管30毫米近防炮系统在舰桥下方以及机库偏右上各设一座。从外形上来看,该炮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荷兰的“守门员”防御系统。该系统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製,为降低成本、简化后勤,和双37系统一样,採用了俄罗斯AK-630上的现成炮管,但数量有所增加,为7管,速度达到了5800发/分,其反应速度快、可靠性好、命中精度高、威力大,具有很强的反导能力。伺服系统採用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採用数字脉宽调製系统,并首次套用闭回电路的射控技术,可修正弹着偏差,推动系统为交流电式。与“守门员”不同的是,该炮没有搜寻雷达,缺乏跟蹤扫描多目标追蹤能力,其1/K波段都卜勒追蹤雷达可以自动切换来消除镜象反应,而ODF-730光点追蹤仪反时间应低于3秒,测量精度0.3米位。而採用一前一后布置的方式也使得两炮能在危急时刻进行协同作战,以提高毁伤机率。
兰州号驱逐舰兰州号驱逐舰
主炮
兰州号驱逐舰在12管反鱼雷深弹发射器后部,安装有一门法国克勒索.罗亚尔公司研製的单管100毫米紧凑型舰炮,主要用于攻击海上目标以及防空,也可反飞弹和执行对岸轰击任务。炮壳採用了隐身设计,初速870米/秒,身管长5500毫米,射速10~90发/分,对海上目标,最大射程17500 米,有效射程12000米;对空目标的最大射程为8000米,有效射程6000米;炮重17000千克,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射速高、反应时间短等优点。在20000米距离上对目标的单发命中机率可达0.7~0.8。该炮很可能是中国引进法国专利后的国产化产品,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就向法国购买了2套该装置,其中的1套便装在了反潜加强型的“江湖”级护卫舰544号上使用。而根据使用的效果看,中国海军对该炮的性能还是十分满意的,随后便同法国签定了引进生产线的契约,并由法国方面提供技术支持继续对该炮作进一步的改进,以装备新设计的大型水面舰艇上。
反潜装备
卡-27採用了无尾桨的双桨共轴式构型,旋翼系统由两副全铰接的三桨叶共轴反向旋转的旋翼组成。卡-27动力装置是两台涡轮轴发动机,每台功率2257轴马力。卡-27基本反潜型主要装备有机头下的360度搜寻雷达、都卜勒雷达、敌我识别器;平尾上的两个雷达告警天线、后机身及其尾部的两个电子支援措施的天线罩以及机身腹部的很长的武器舱,内装声纳浮标、磁探仅、鱼雷、深弹等。

舰电系统

指挥系统
兰州号驱逐舰舰载C3I系统网路包括舰船上指挥中心内部的区域网路和指挥中心之间的互连网,普遍使用共享介质、汇流排形式的网路拓扑结构,汇流排使用的速率也从低速的1Mbps到中低速的标準10Mbps频宽发展。中国海军新型大中型水面舰艇普遍採用的是仿意式IPN-10的作战系统。该系统用MHIDAS多路高级综合分布结构系统,可满足中大型舰艇对于传输距离,传输速率和终端数目的要求。
052C还配属了新一代ZKJ-5作战情报指挥系统,为中国第三代作战情报系统,整体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该系统提速到100M 快速乙太网(交换式),在实时性能、网路容量、网路分析建模、可靠性等方面又有了相当的提高。052C型将採用首型海上编队战役、战术型自动化指挥系统(H/ZBJ-1)。该新型指挥系统採用功能更强、速度更快的数据汇流排,更先进的旗舰数据显示中枢,採用以光纤数据汇流排为基础的乙太网局部网路和开放系统互连结构。该系统结合支持战斗群各分队之间的综合通讯、导航和敌我识别,用于交换联合战术数据链,对舰队直辖舰和岸基、空基侦测平台进行有效的指挥管理和协调。
电子设备
兰州号上的电子设备主要是一套中国自行研製的“板砖”相控阵雷达系统,布置方式类似于美日的阿利.伯克级和金刚级驱逐舰,该系统由4面雷达发射面成四边形安装在舰桥的四个方向上,雷达搜寻距离在450-500公里之内,工作模式为有源式,外形为箱体,通过前后左右四个面固定安装起来,以格栅固定。波段为主动的s波段,阵面于舰体侧切平面结合成的角度为80度左右,总重在1.25~1.3吨左右,荷重比係数为“3”。系统由指控系统、探测于跟蹤系统、火控系统、飞弹发射系统、作战準备与测试系统组成。自动化程度颇高,在进入作战状态时,操作人员首先用“板砖”雷达对全空域进行搜寻,在发现目标之后自动转入跟蹤状态,并自主的进行敌我识别,威胁评估,再把结果数据传送给武器控制系统。武器控制系统则依据数据自动编写拦截程式发给HHQ-9A防空飞弹。飞弹一般是按预先设定好的弹道飞行,武器控制系统通过“板砖”雷达以低数据的指令修正飞弹的飞行弹道偏差,当飞弹飞行到末端的时候,则自主寻找目标攻击。
为了补充相控阵雷达的搜寻盲区,中国还为在兰州号上配置了一套517型“八木天线阵”对空/ 对海远程预警雷达,改良自1950年代的苏联旧型雷达,使用一具旧式的八木式架状天线,不过设备已经全面提升。517雷达虽然没有稳定基座,在大风大浪下的精确度会降低,但就一具搜寻距离达350km的长程雷达而言影响实在不大;而且此种雷达使用的宽波束对于侦测匿蹤飞机似乎较为有效,所以仍被中国海军一直沿用。该雷达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在极其複杂的电子环境下工作,搜寻距离为180公里,能探测隐身一类的目标。该雷达普遍装备于中国海军舰艇上,可以说是中国海军的标準装备。在兰州号号的顶桅上,还装备有一个白色的球型雷达天线罩;从外型上来看,该雷达类似于法国紫菀15/30防空飞弹的制导雷达,是用于控制紫菀飞弹进行协同攻击的,但也不排除是对海搜寻雷达的可能。
“音乐台”反舰雷达制导球形天线面了,该雷达是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SS-N-22反舰飞弹的标準制式设备,工作在D/E/F波段,主要装备于俄海军现代级、无畏级等大中型作战舰艇,主要用于反舰飞弹的中途雷达制导,还具有对空对海搜寻能力,天线外罩为一个直径3.2米、高4.5米的长套筒形,顶部呈圆形。罩内装有一圆抛物面反射体该雷达,控制距离在120公里以内。但兰州号号并未装备俄罗斯的SS-N-22飞弹,所以该装置也被认为可以制导C-803飞弹,一来可以说明该系统的通用性十分好,二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舰载直升机的劳动强度,更有利于战斗力的发挥。兰州号还有1部347G型火控雷达,I波段(用于反舰飞弹和100毫米炮)、2部EFR- 1“谷灯”(Rice Lamp)雷达、1部RM-1290型导航雷达,J波段以及一套GDG-775型光电指挥仪。

隐身技术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海军在舰艇设计方面都开始追求隐身方面的要求。由于有了先前167号的设计经验,故在兰州号上,中国海军採取的是进一步加以完善的方法,外形上一改167号半封闭的设计方式,首次採取了全封闭式的外形设计,用曲面板代替平面板,侧壁的倾斜角度更大,折角处都採用了圆弧形表面和棱,以避免镜面强反射。而各种暴露在外的武器设备也都力所能及的实行了隐身化的改装;比如主炮採用了隐身化设计,反舰飞弹附加了双面挡板,防空飞弹使用了垂直发射装置,将整个机构都深埋于舰体内部等。对于水面舰艇来说,红外辐射具有明显的可探测特徵。其红外辐射源主要是烟囱、主机舱及其排出的废气和热水、灯光、舰体表面的热辐射等。在兰州号上,针对红外特徵较强的烟囱,分别採取了冷水降温,隔热挡板、涂绝热层、防热垫以及把柴油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通过内部管道排放至水里的多种方法来抑制红外辐射;在声隐身上,兰州号号的舰体表面採用了消声瓦、消音涂层以及高效率的5叶大桨来防止来自水下的声纳探测。以上种种防护措施的结合,使得兰州号号的隐身能力十分突出,据称满载排水量7000 多吨的兰州号号在雷达显示屏上的信号仅相当于几百吨舰艇的大小。
兰州号驱逐舰

性能数据

舰体参数(052C型)
舰长
155.5米
舰宽
17.24米
吃水深度
6米
标準排水量
约5950吨
满载排水量
约6000-6288吨
航速
29-30节
续航力
4500海里/15节
舰员编制
250-280人
传动
双轴,变距螺旋浆
动力系统
柴燃联合动力(CODOG)推进系统
2台乌克兰製造的DA80/DN80燃气轮机,48600马力
2台陕西柴油发动机(MTU 20 V956TB92的中国仿造型)额定8840马力

服役动态

出访受阅
2013年10月13日,由兰州舰、柳州舰(573)与鄱阳湖补给舰(882)组成的编队在前往南美洲国家访问途中,创造了中国海军史上首次通过麦哲伦海峡的历史。
2016年4月29日,兰州舰在前往汶莱、新加坡参加东协防长扩大会议海上安全与反恐联合演习的途中,进行了了第一次、也是受领任务以来第一次以联演内容为背景的协同演练。
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国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173长沙号驱逐舰检阅了各型舰艇,其中包括兰州号驱逐舰。
驱离美舰
2018年10月2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美舰擅自进入中国南海岛礁邻近海域发表谈话。吴谦指出,2018年9月30日,美国海军“迪凯特”号飞弹驱逐舰擅自进入中国南海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中国海军170舰迅即行动,依法依规对美舰进行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170兰州号驱逐舰逼迫美舰转弯过程照片170兰州号驱逐舰逼迫美舰转弯过程照片
2018年10月2日,海事新闻网站gCaptain发表了多张照片,据称这是兰州舰与美国海军“迪凯特”号驱逐舰“危险接近”的照片。据报导,当时两舰的距离最近达到“45码”(约41米),兰州舰高速切入进入中国领海的美舰航线,逼迫其转弯。

总体评价

兰州号驱逐舰的出现,表明中国舰船科技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跨越,它标誌着中国海军具有远洋作战能力,防空能力持续增强。兰州号的任务是为航空母舰提供区域防空,由航母,防空驱逐舰,反潜驱逐舰组成航母战斗群,主要任务是掩护新型战略飞弹核潜艇突破第一岛链,进入战略巡航位置。
兰州号驱逐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装有相控阵雷达,这就把它自身原有的老式探测雷达距离扩大了很多,产生了质的飞跃,採用中华神盾以后可以在很远距离发现目标,而且能够引导舰载飞弹进行攻击,也安装了垂直飞弹攻击系统,通过神盾和垂直飞弹发射系统可以更快速、拦截批数更多的空中目标和地对空目标,作战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兰州号驱逐舰作为第一艘装备了相控阵雷达和远程防空飞弹的战舰,使其成为中国海军中真正意义上的区域防空驱逐舰。高效的战术指挥控制系统能够使战舰同时对来自空中、水面和水下的目标进行对抗,基本具备了抗“饱和攻击”的能力。它的出现使中国舰载防空领域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并且可以预计的是,它在将来会为航母护航。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