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萝蔔乾(食材)

萝蔔乾(食材)

萝蔔乾(食材)

萝蔔乾,是指晒乾的萝蔔,是国内大众喜爱一种独具风味的易保存乾蔬菜。富含维生素B,铁质含量除金针菜外高过其他食物。萝蔔乾在潮汕称菜脯,鹹香脆口,消食开胃,与潮汕鹹菜、鱼露并称潮汕三宝。上杭萝蔔乾色泽金黄,皮嫩肉脆,甘香味美,明初即享有盛名。

萝蔔乾製作一般是在冬至前后进行,要经过“晒、腌、藏”三道工序。将萝蔔拔出洗净,放太阳下曝晒后用盐围实,一层萝蔔一层盐,装满后上盖,再压上大石块,晚间收回。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萝蔔乾
  • 别称:乾萝蔔
  • 主要原料:萝蔔,南姜
  • 是否含防腐剂:否
  • 主要营养成分:维生素 B,铁
  • 主要食用功效:降血脂,降血压
  • 适宜人群:中年男女,青年男女,老年男女
  • 副作用:食用过多或时间过长会导致牙齿疼痛
  • 储藏方法:密封冷藏

潮汕菜脯

潮汕地区萝蔔乾製作方法
一周后取出晾晒,搓去水分,再曝晒,直至挤不出水为止。然后将竹苫里的盐水过滤煮开,倒入萝蔔乾浸泡,趁热再揉擦一次,又挤去盐水再晒乾,等到变为金黄色后,就将萝蔔乾装入乾净的瓮内压实,用黄泥封口,半年之后取出。
潮汕菜脯潮汕菜脯
食用方法
1、洗净撕开,直接送白粥,常于早餐食用;
2、作潮菜配料,如切片加鲜虾做汤,有龙舌凤尾汤之美称,更常用于配鱼或肉烹煮;
3、与鸡蛋一併煎至成饼状,即潮汕名菜“菜脯蛋”
4、保健食用,有开胃消食,消风行气之效。
潮汕菜脯经过加工,已经成为地方特色的送礼佳品,海外华侨回潮汕探亲回去时,最喜欢带去家乡的菜脯。

萧山萝蔔乾

简介
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以该市“一刀种”萝蔔为原料,以其长度与菜刀相近,加工时一刀可分两半而得名。具有色泽黄亮、条形均匀、鹹甜适宜、脆嫩鬆口的特色,为早餐佐食之佳品。据《中国土特产大全》记载:萧山萝蔔乾“食之有消炎、防暑开胃的作用,是早餐佐食之佳肴”。主要产地分布在萧山市的坎山、赭山、义蓬、瓜沥、益农等乡镇。
历史沿革
萧山萝蔔乾起源于1890年的河庄。勤劳的沙地人在络麻收剥后马上种植萝蔔,结果大量的鲜萝蔔吃不完。有人试着腌製后,放在芦帘(一种用芦苇秆编成的帘子)上任由日晒风吹,等萝蔔乾了以后再塞进小口罈子里,压紧用泥密封。一年后打开来吃,发现它色泽黄亮,香味浓郁,鹹中带甜。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风乾萝蔔在萧山东片沙地里传开来了,技术也日渐成熟,成了闻名远近的“萧山萝蔔乾”。上世纪20年代初起,先后被销往杭州、上海、江西、港澳、新加坡等地。历史上,萧山萝蔔乾的年产量曾达到2万多吨
萧山地区萝蔔乾製作方法
萝蔔乾为圆柱形,直径4~5厘米, 重约150克,外皮较厚色白,含水量少。加工方法亦採用风脱水法,刀切成条,每条带有边皮,然后摊晒,每日翻动多次,晚间苫盖以防雾浸雨淋。晒2~3日,手感柔软,即可腌製。将萝蔔条置容器中,放盐拌匀,用力揉搓,至盐烊为止。分批进缸,逐层踏实,两日后出缸,匀薄摊晒,勤加翻动。三四日后再加适量盐分拌匀,分层装坛,逐层压实,加盖面盐,封口。一般经一周左右製成。成品无鬚根、斑点、青头、坏条,经年不坏,香味不散。该品已有800余年生产历史。

五个特点

製作特点

将萝蔔切成粗细均匀的条块,曝晒三至五天,然后分两次进行腌製。第一次按每百斤白条萝蔔加盐三斤的比例,拌匀揉透,分批入缸。装缸时,放一层,踏一层,逐层踏实。经过三天,出缸再次晒二、三天。而后进行第二次腌製,以每百斤加盐一斤半的比例,再拌匀揉透,仍分批入缸,腌製七天左右,就可以装坛贮藏。

风味特点

由选料讲究、加工精细、色泽金黄、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脆嫩爽口吃起来别有一种风味。

营养特点

萝蔔乾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糖份、蛋白质、胡萝蔔素、抗坏血酸等营养成份,以及钙、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萝蔔乾的维生素 B、铁质含量很高,是高级养生食物,有“素人参”之美名。

保健特点

能降血脂、降血压、消炎、开胃、清热生津、防暑、消油腻、破气、化痰、止咳等功效。科学家还发现它含胆硷物质,有利于减肥,它含有的一种叫糖化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澱粉等成分,能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又能把致癌的亚硝胺分解掉。

食用特点

如萝蔔乾炒蛋、萝蔔乾拌花生米、萝蔔乾做泡菜等。各式各样的酱腌萝蔔乾都将成为一般人家三餐常备的菜餚。可以炒吃、清炖、油烩,若将其浸泡变淡,加上白糖、醋等更是上等冷盘。

历史

简介:
史籍记载它“畅销闽粤”。上杭是闽西的萝蔔主要产地,是闽西八大干之一。城郊附近的水南、张滩、土埔一带所产萝蔔有红有白,具有鲜嫩、清脆、甘甜等特点。既可炒吃、清炖、油炸,又可浸泡变淡后加白糖、酸醋作宴席冷盘。
上杭萝蔔乾上杭萝蔔乾
上杭萝蔔乾的传说
上杭萝蔔乾是“闽西八大干”之一,它香脆可口,具有补脾益气等作用,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食品,其名传扬国内外。据闻它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
相传有一天,有位神仙云游上杭,当路过太拔湖子里时已正日中,太阳火辣辣的,他感到肚饥口渴,于是来到附近的一村民家中想讨口饭吃,村民非常热情,递上茶水又端来白米饭,不过没有菜。神仙感到很奇怪,问主人怎幺没菜?主人说:“正处蔬菜交接时。没有什幺菜,要说有的话,还有一头萝蔔种。”神仙说“萝蔔种也好,拔来做菜。”主人为难地说“萝蔔拔了,拿什幺去做种?”神仙说“没关係,上半截留着做种,下半截拿来煮。我问你,你还有萝蔔种籽吗?如果有的话,还可以播。”主人说:“我从来没听说过春天能种萝蔔的呀。”神仙走出大门,指了指周围的山地说:“是真的,我能所看到的地方,都能种萝蔔,不信你可以试试嘛,你们这里一年三百六十天都可以播种,一年三百六十天都会有萝蔔的。”主人听了半信半疑,笑着说:不过一年三百六十天都有萝蔔,那吃得这幺多?吃不了会坏掉怎幺办?”。神仙听了后,想了想又说:“你就做成萝蔔乾吧!”。主人又问:“怎幺做呢?”,“很简单,卤以白盐,而后晒乾,再入瓮内,泥纸封固,时过九九,即可开瓮取食。”
神仙走后,主人照此方法而行,说来也奇,这主人四月播的萝蔔种籽,同样也能生长,并能长萝蔔。在这里原来只能在秋后至“小雪”播萝蔔种,才能长萝蔔的,如今这湖子里一年三百六十天都能长萝蔔了。每天每时,都可吃到新鲜萝蔔,吃不完的就拿来做萝蔔乾。后附近村民听说这里的萝蔔种籽好,就买来种,这里的萝蔔品种和做萝蔔乾的方法在上杭慢慢地传开了。成了“闽西八味”之一,盛名传扬国内外。
常州萝蔔乾
萝蔔乾是江苏常州的着名特产,明代起便成为朝廷的贡品。 準确记载有萝蔔栽培技术的农书是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到了宋代,萝蔔在南北各地都有栽种,并出现了不少优良品种。对萝蔔全株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性状的描述较为全面的是《授时通考》(1742年),该书记述了萝蔔的根可以腌製、做酸菜等多种加工食用方法,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
常州萝蔔乾常州萝蔔乾
新闸红萝蔔种植究竟起于何时,县誌没有记载,当地老人也说不清。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明朝初年,朱元璋和军师刘伯温来到常州,当他们路过新闸时,深谙风水学的刘军师看到新闸有一股紫气东来,大惊失色,立即耳语朱皇帝,朱皇帝问其有何对策,刘伯温说,发展生产,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安定。朱元璋随即询问地方官,此地百姓有何副业,答曰:少量农民种萝蔔。于是这位朱皇帝以许多“优惠政策”为诱饵,例如将新闸萝蔔乾指定为贡品,中央政府以高价大批量收购萝蔔乾倾销各地,以此鼓励新闸农民大力发展萝蔔种植业。从此,红萝蔔在新闸地区运河两岸遍地开花,新闸萝蔔乾也成为名牌产品。
据1927年《武进年鉴》记载,当时新闸地区红萝蔔的种植面积为19042亩,鲜萝蔔年总产量高达571270担。因为新闸地区广种新闸红萝蔔,吃卖之外,还有剩余,就用来腌製成萝蔔乾。从明代新闸萝蔔乾形成红萝蔔种植体系和萝蔔乾腌製体系后,这种体系代代相传,保证了常州萝蔔乾口味的纯正。 常州萝蔔乾是馈赠佳品。据悉,上世纪50年代,常州平均每年要有近千吨新闸萝蔔乾出口到东南亚地区,最高年出口销量达1500吨。先后荣获“江苏省传统优良食品”、“江苏省着名商标和部省优质产品奖”。

腌製方法

1.白萝蔔刷洗乾净后切成0.5cm厚的圆片,再将圆片横竖两刀却成扇形小片,加入盐抓匀腌製15分钟。
2.用手轻轻搓揉腌过的白萝蔔片,揉出的萝蔔汁倒掉,并将搓揉过的白萝蔔片放入有网眼的沥水筐中,上面以重物压住,放于阴凉乾燥处,静置8小时以上。
3.将辣豆瓣酱、白醋、蒜末、芝麻香油、白砂糖、广东米酒、凉开水150ml混合,搅拌均匀,製成腌酱待用。
4.将静置了的白萝蔔片用凉开水揉洗后,再放入有网眼的沥水筐中,以重物压住,放1小时。
5.将处理好的白萝蔔片取出,加入腌酱,搅拌均匀腌渍2天即可食用。

食用禁忌

腌製过的萝蔔乾里面含有较多的盐分,所以如果是脾胃虚寒、患有肠道疾病的人就儘量少吃或者不吃比较好,否则会加重身体的不适症状。在吃萝蔔乾鹹菜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下
橘子、苹果、葡萄等酸性水果
萝蔔与酸性水果一起吃很容易引发甲状腺疾病,导致甲状腺肿大。
人参
萝蔔不能和人参一起吃,因为萝蔔属于寒性食物,人参属于热性食物,所以萝蔔会把人参的功效掩盖。
中药
在服用中药或者是中成药的期间,不要吃萝蔔乾,否则会大大降低药效。
木耳
萝蔔乾与木耳一起吃容易发生皮炎等皮肤疾病。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