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3年进入东印度公司任职,此后便以公务生涯为职,直到东印度公司在1856年解散为止,这样的公务生涯,使得他成年这段时间有大量的时间从事思想工作。总吉他的学习生涯,没有玩伴、没有嬉戏,只有书籍和父亲的话语,这样的生活在1826年出了问题,在那一年他进入了一种精神危机的状态,在这段时间里他不断思索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何在,并且从华滋华斯(Wordsworth,1770-1850)的诗中得到一些启发,两年后精神危机慢慢过去,他的思想也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且开始大幅修正原来的效益主义观。在生活方面的突出之处在于他开始大量阅读具有不同观点人士的着作,例如英国浪漫派的哲学家柯立芝(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与圣西蒙(Saint-Simon,1760-1825)等等;在对民主政治的讨论上,他受到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很大的影响。
感情生活
当然影响他成熟时期最大的是他与Harriet Taylor(1852年之后成为Harriet Taylor Mill)长达20年的相互爱恋以及6年的婚姻生活,在密尔人生的几个阶段里,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对话者(speaking role,J. M. Robson语),从早期他的父亲James Mill,1830年之后是Harriet Taylor,到1858年之则由Helen Taylor(Harriet之女)取代,这些人的思想与行动当然也影响密尔甚巨。密尔对于现状的不满多少来自于HarrietTaylor的影响,特别是结婚之后,密尔的公开活动一度变得很少,在两人思想的激荡下,密尔的重要着作有许多都在此时出现。Taylor的思想不仅在当时非常的前卫,即便是放在当今的时空下,她的若干看法比起许多的女性主义者也不遑多让。例如她反对爱情,因为爱情奴役了女性;对基督教的反对,因为它造成了个人解放的障碍,形成了社会专制;对于社会主义的关注,使得密尔重新思索了公平正义的问题,这些在密尔的着作中都不难发现其蹤迹(Hamburger,1999:23-30)。也正由于她对于密尔的重大影响,当我们去检视密尔着作中关于人的理想概念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她作为一个密尔的典範所产生的作用。约翰·穆勒
创作高峰期
在这段恋爱与婚姻的前后,正是密尔着作发表的高峰期,包括了《逻辑体系》 (A System of Logic,Ratiocinative and Inductive,1843)、《政治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with some of their applications to social philosophy,1848)、《论自由》(On Liberty,1859)、《论代议制政府》(1861)、《效益主义》(Utilitarianism,1861)、《女性的屈从地位》(The Subjection of Women,1869)与《论社会主义》(Charters on Socialism,1876)等等。密尔晚年并且曾经担任过一任的国会议员(1865-8),任内为改革法案与劳动阶级的利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并且极力参与政治与社会改革工作,从某个程度讲,他的人格与他的理论几乎毫无扞格,这是其一生的写照。
其心理学思想散见于《逻辑学体系》(A System of Logic,1843)、《对汉密尔敦的审查》(Examinations of Sir William Hamilton's Philosophy,1865)和《对詹姆士·穆勒心理学的诠释》(1869)等,最后这部着作是他和贝因等合着的。约翰·穆勒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发现各种心理状态间的规律。同时他还指出心理学应从心理现象自身出发进行研究,不必藉助于生理学。这种言论从其实质来说,是反对从唯物论出发研究心理的生理基础。约翰·穆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