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化学教学案例分析》是2005年11月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济南市教学研究室编着。该书记录了广大化学教师的反思和成长的过程,折射出他们崭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基本介绍
- 书名: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 作者:济南市教学研究室
- ISBN:9787532851089
- 页数:202 页
- 定价:18.2
-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11
-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新一轮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从2004年秋季开始已有一个多年头,相信,许多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但为了使自己对新课程有更进一步的熟悉,最佳化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必要看看、学学这本高中新课程教学启示录。使广大化学教师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一点思考、一点感悟和收穫。
图书目录
新课标高中化学教学最佳化设计的思考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式(第一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式(第二课时)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三课时)
电解质(第一课时)
氧化剂与还原剂(第一课时)
氧化剂与还原剂(第三课时)
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
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
氮的循环(第一课时)
氮的循环(第二课时)
氮的循环(第二课时)
氮的循环(第三课时)
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硫的转化(第三课时)一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第一课时)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第二课时)
铝金属材料(第一课时)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的套用(第一课时)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二课时)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一课时)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二课时)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
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
后记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式(第一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式(第二课时)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三课时)
电解质(第一课时)
氧化剂与还原剂(第一课时)
氧化剂与还原剂(第三课时)
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
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
氮的循环(第一课时)
氮的循环(第二课时)
氮的循环(第二课时)
氮的循环(第三课时)
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硫的转化(第三课时)一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第一课时)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第二课时)
铝金属材料(第一课时)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的套用(第一课时)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二课时)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一课时)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二课时)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
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