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尔夫数学奖
沃尔夫数学奖是沃尔夫奖的一个奖项,它和菲尔兹奖被共同誉为数学界的最高荣誉。获得该奖项的华人为陈省身和丘成桐。由于菲尔兹奖只授予40岁以下的的年轻数学家,所以年纪较大的数学家没有获奖的可能。恰巧1976年1月,R. 沃尔夫及其家族捐献一千万美元成立了沃尔夫基金会,其宗旨是为了促进全世界科学·艺术的发展。沃尔夫基金会设有: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农业五个奖(1981年又增设艺术奖)。1978年开始颁发,通常是每年颁发一次,每个奖的奖金为10万美元,可以由几人分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沃尔夫数学奖
- 外文名:Wolf Prize in Mathematics
- 创办时间:1976年1月
- 主办单位:沃尔夫基金会
- 奖项特点:每年颁发一次,奖金为10万美元
- 获奖华人:陈省身,丘成桐
基本信息
奖项名称: 沃尔夫数学奖
创办时间: 1976年1月
主办单位: 沃尔夫基金会。R. 沃尔夫1887年生于德国,其父是汉诺瓦城的五金商人。沃尔夫曾在德国研究化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后移居古巴。他用了近20年的时间,经过大量试验,历尽艰辛,成功地发明了一种从熔炼废渣中回收铁的方法,从而成为百万富翁。他是沃尔夫基金会的倡导者和主要捐献人。沃尔夫于1981年逝世。
历届获奖人物
1978年,盖尔范特(莫斯科大学),Carl Siegel(哥廷根大学)
1979年,让·勒雷(法兰西学会),安德烈·韦伊(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1980年,昂利·嘉当(法兰西学会),柯尔莫哥罗夫(莫斯科大学)
1981年,阿尔福斯,Ocsar Zariski(哈佛大学)
1982年,哈斯勒·惠特尼(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Mark Krein(乌克兰科学院)
1983年,陈省身(伯克利加州大学),埃德什(匈牙利科学院)
1984年,小平邦彦(日本科学院) 1985年,Hans Lewy(伯克利加州大学)
1986年,塞缪尔·艾伦伯格(哥伦比亚大学),塞尔伯格(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1987年,伊藤清(京都大学),Peter Lax(纽约大学)
1988年,Friedrich Hirzebruch(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波恩大学),拉尔斯·霍尔曼德尔(隆德大学)
1989年,Alberto Calderon(芝加哥大学),约翰·米尔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1990年,恩尼奥·德乔吉(Ennio de Giorgi,比萨高师),Ilya Piatetski-Shapiro(特拉维夫大学)
1991年,没有颁奖。
1992年,Lennart Carleson(乌普萨拉大学和洛杉矶加大),John Thompson(剑桥大学)
1993年,Mikhael Gromov(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Jacques Tits(法兰西学院)
1994/5年,Jurgen Moser(苏黎世联邦高工)
1995/6年,罗伯特·朗兰兹(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安德鲁·怀尔斯(普林斯顿大学)
1996/7年,Joseph Keller(史丹福大学),Yakov Sinai(普林斯顿大学和朗道理论物理研究所)
1998年,没有颁奖。
1999年,Laszlo Lovasz(耶鲁大学),Elias Stein(普林斯顿大学)
2000年,拉乌·勃特(哈佛大学),让-皮埃尔·塞尔(法兰西学院)
2001年,阿诺尔德(Steklov数学研究所和巴黎大学),Saharon Shelah(希伯莱大学)
2002/3年,佐藤乾夫(京都大学),John Tate(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2004年,没有颁奖。
2005年,Gregory Margulis(耶鲁大学),诺维柯夫(马里兰大学和朗道理论物理研究所)
2006/7年,史蒂芬·斯梅尔(伯克利加州大学),哈里·弗斯滕伯格(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2008年,皮埃尔·德利涅(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菲利普·格里菲斯Phillip Griffiths(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大卫·芒福德(布朗大学)
2010年,丘成桐(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丹尼斯·苏利文Dennis Sullivan(石溪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