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生课外书屋:呼兰河传
《中小学生课外书屋: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作品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以入木三分的笔触刻画了国人的愚昧灵魂,控诉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封建思想、封建习俗对人们的戕害。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小学生课外书屋:呼兰河传
- 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页数:227页
- 开本:16
- 作者:萧红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中小学生课外书屋: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以其惯用的散文手法将儿时难忘的记忆娓娓道来。小说以呼兰河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之间亲情的温暖,也有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和冯歪嘴子的悲苦人生。作者借这些人的命运对人类的愚昧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中小学生课外书屋:呼兰河传》为我们完美地展现了呼兰河城的人们生活和精神的面貌。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萧红对于造成祖国落后的封建宗法制度以及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心理积垢的哲学思考。
作者简介
萧红(1911年—1942年),黑龙江人。原名张道莹,笔名萧红,悄吟。1930年,结识萧军,两人相爱,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3年与萧军自赞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1940年去香港。萧红主要作品有长篇《马伯乐》,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声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声
后记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部作品可以说开创了介于散文、诗歌与小说之间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小说以作者的故乡呼兰河城为背景,从人们对待大泥坑的态度写出了他们精神的麻木;跳大神、放河灯送冤魂、搭野台子唱戏谢神等表现出人们对于鬼神的迷信;小团圆媳妇的惨死将人们麻木不仁的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对于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的敌视和嘲弄,表现出千年相传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对人性的蚕食。
小说中那些人的麻木不仁是最让我们痛恨的。婆婆因为小团圆媳妇过于好动而每天毒打她,甚至用烙铁在小团圆媳妇的脚掌上烫了两个疤,这听起来多幺令人毛骨悚然!可悲的是,小团员媳妇的病明明是被虐待所致,可人们宁愿去相信鬼神也不愿意追究她得病的真正原因。街坊四邻所关心的只是,有没有热闹可以看!冯歪嘴子的女人死后,人们对待他小儿子的态度更加凸显出他们爱看热闹的本性。这些都是麻木不仁的内心世界所引起的外在结果。小说中那些人的嘴脸,也许在现在的社会中仍然可以看得到。萧红对于国民性的思考让我们反思。她让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丑恶,幸运的是,这里还有“我”的活泼、善良以及“我”和爷爷之间那些温暖的感情,在丑恶之外为我们保存了一方净地。
小说中那些人的麻木不仁是最让我们痛恨的。婆婆因为小团圆媳妇过于好动而每天毒打她,甚至用烙铁在小团圆媳妇的脚掌上烫了两个疤,这听起来多幺令人毛骨悚然!可悲的是,小团员媳妇的病明明是被虐待所致,可人们宁愿去相信鬼神也不愿意追究她得病的真正原因。街坊四邻所关心的只是,有没有热闹可以看!冯歪嘴子的女人死后,人们对待他小儿子的态度更加凸显出他们爱看热闹的本性。这些都是麻木不仁的内心世界所引起的外在结果。小说中那些人的嘴脸,也许在现在的社会中仍然可以看得到。萧红对于国民性的思考让我们反思。她让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丑恶,幸运的是,这里还有“我”的活泼、善良以及“我”和爷爷之间那些温暖的感情,在丑恶之外为我们保存了一方净地。
序言
作品简介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以其惯用的散文手法将儿时难忘的记忆娓娓道来。小说以呼兰河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之间亲情的温暖,也有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和冯歪嘴子的悲苦人生。作者借这些人的命运对人类的愚昧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呼兰河传》为我们完美地展现了呼兰河城的人们生活和精神的面貌。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萧红对于造成祖国落后的封建宗法制度以及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心理积垢的哲学思考。
写作背景
《呼兰河传》写于1940年的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作品主要讲述了作者的童年见闻。
艺术特色
萧红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呼兰河传》。茅盾曾这样评价这部作品: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主要人物
“我”:活泼、淘气、充满好奇心的小女孩。
爷爷:善良、慈爱、淳朴、勤劳的一位老人。
小团圆媳妇:胡家的媳妇,本性活泼好动,被婆婆虐待而生病,最终悲惨地死去。
有二伯:性格古怪,愤世嫉俗,喜欢小偷小摸。
冯歪嘴子:以卖黏糕为生,生活艰辛,但仍然坚强地活着。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以其惯用的散文手法将儿时难忘的记忆娓娓道来。小说以呼兰河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之间亲情的温暖,也有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和冯歪嘴子的悲苦人生。作者借这些人的命运对人类的愚昧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呼兰河传》为我们完美地展现了呼兰河城的人们生活和精神的面貌。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萧红对于造成祖国落后的封建宗法制度以及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心理积垢的哲学思考。
写作背景
《呼兰河传》写于1940年的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作品主要讲述了作者的童年见闻。
艺术特色
萧红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呼兰河传》。茅盾曾这样评价这部作品: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主要人物
“我”:活泼、淘气、充满好奇心的小女孩。
爷爷:善良、慈爱、淳朴、勤劳的一位老人。
小团圆媳妇:胡家的媳妇,本性活泼好动,被婆婆虐待而生病,最终悲惨地死去。
有二伯:性格古怪,愤世嫉俗,喜欢小偷小摸。
冯歪嘴子:以卖黏糕为生,生活艰辛,但仍然坚强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