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廉·惠勒
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1902年7月1日/法国Mulhouse—1981年7月27日/美国洛杉矶),美国导演。
威廉·惠勒共导演69部影片,曾12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3次获奖,3部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他将12位演员送上了奥斯卡影帝、影后的宝座。1965年他获得了美国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颁发的撒尔伯格纪念奖,1976年又获得了这个学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威廉·惠勒
- 外文名:William Wyler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Mulhouse
- 出生日期:1902年7月1日
- 逝世日期:1981年7月27日
- 职业:导演
- 毕业院校: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
- 主要成就:共导演69部影片
12次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三次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造就12位奥斯卡影帝、影后
获得撒尔伯格纪念奖
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终身成就奖 - 代表作品:宾虚 ,罗马假日,红衫泪痕,黄金时代
演艺经历
早期
早期的美国电影导演中间,威廉·惠勒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巨匠,因为他追求完美的性格和拍摄作风。他是美国好莱坞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都非常活跃的大导演,他出生在法国的阿尔萨斯,1922年在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学习的时候,碰见了美国明星制的创建人卡文.莱默尔,莱默尔刚好是美国环球影业公司老闆的亲戚,所以莱默尔就极力地怂恿和推荐威廉·惠勒到美国环球影业工作,他也觉得美国新大陆意味着机会和成功,于是,威廉·惠勒很快就来到了美国。
威廉·惠勒

在环球製片公司担任了一些电影製作过程中的副手之后,1925年他开始担任导演,这个时候,有声电影时代很快就要来临了,正是默片时代的尾声。他一开始导演的大都是西部片,代表作是1929年导演的《地狱英雄》。没有过多久,在整个三十年代,他进入了自己电影生涯的辉煌时期。三十年代是美国经济衰退时期,有过一个大萧条,但是给大众营造梦想的好莱坞的製片业,却并没有衰落,相反却十分繁荣。这个时候,他主要是根据一些文学名作改编拍摄成电影,1937年,他根据海尔曼的话剧,改编拍摄了影片《死胡同》,1938年拍摄了同样根据话剧改编的电影《吉萨贝尔》 ,这两部影片都是讲述爱情伦理的生活片,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同一年,他拍摄的电影《红衬泪痕》,影片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前夕,一个美国南方姑娘的生活悲剧。主演贝蒂戴维斯因为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而获得了第1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1939年他根据英国女作家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改编拍摄了同名电影,主演是英国杰出的演员劳伦斯。奥立佛,影片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辉煌
1941年他执导了电影《小狐狸》,1942年执导的影片《忠勇之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这个时候美国因为珍珠港事件,已经对日本和德国宣战,影片的诞生真是恰逢其时。它讲述了在1939年德国疯狂轰炸英国时期,一个在后方支持英国对德国作战的家庭女主人的生活,塑造了一个高尚勇敢的英国妇女形象。这部影片在二战期间,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士气的作用,当时的英国首相邱吉尔就写信给製作这部影片的米高梅公司的老闆路易斯·梅耶,说这部影片"是最好的战时动员,抵得上100艘战舰。"而拍摄完这部影片之后,威廉。惠勒立即以空军少校的身份参加二战、奔赴前线了。在奥斯卡的颁奖仪式上,是威廉·惠勒的妻子代替他领奖,她告诉大家,这个时候,威廉·惠勒正在德国的上空,冒着敌人的炮火,拍摄着一部空战纪录片。
二战结束以后,威廉·惠勒回到好莱坞继续拍摄电影,1946年,他导演的影片《黄金时代》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8项大奖。这部影片讲述二战结束以后,三个士兵回到家乡,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的故事,因为触及了美国的当代现实,反映了重大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欢迎和共鸣。
但是很快,美国非美活动委员会开始在美国文化艺术界进行清洗,在1947年,把威廉·惠勒也列入了黑名单,认为他同情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威廉·惠勒是当时着名的"十君子"之一,他对他们的指控进行了批驳,认为他们这是对宪法的破坏和侵害。最后,他遭到了暂时停止导演电影的处理。由于当时美国麦卡锡主义十分猖獗,所以好莱坞电影在政治运动和电视冲击的双重夹击下,开始衰落了。
危机往往造就英雄,威廉·惠勒是振兴好莱坞的重要人物,1953年,他执导了影片《罗马假日》,发掘出了杰出的演员奥黛丽赫本,这个天使般的女人从此大放光彩,让世界观众为之倾倒,新一代明星诞生了。这部人所共知的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英国公主,在罗马度假时,和一个美国记者相识的感伤恋爱的故事。男主演是格里高利派克,女主演奥黛丽赫本因为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而这个时期,是好莱坞面对电视的挑战最为严峻的时期。1959年威廉·惠勒导演的巨片《宾虚传》,一举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等11项大奖,创造了奥斯卡影片中的获奖纪记录,至今没有别的影片能够打破这个记录,也使好莱坞找到了对抗电视的法宝,重新使观众涌向电影院。这部影片是一部史诗,他讲述了古代罗马一个犹太青年最后战胜敌人、成为一个英雄的故事,场面宏大,情节曲折,给好莱坞重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宾虚传》是威廉·惠勒达到的一个高峰,也是美国电影的一个高峰。之后,威廉·惠勒拍摄的重要影片有1965年的《搜捕者》,1968年的《滑稽女郎》和1970年执导的《琼斯的解放》,1965年他获得了美国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颁发的撒尔伯格纪念奖,1976年又获得了这个学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威廉·惠勒塑造了14个获得了奥斯卡表演奖的电影明星,他本人也三次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奖,他执导的《黄金时代》、《罗马假日》和《宾虚传》都已经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他以追求完美着称,经常反覆拍摄,有一个"拍99次的惠勒"的称号。
主要作品
作为导演
《 Stardust: The Bette Davis Story 》 (2006) ...Himself (archive sound) (voice)
威廉·惠勒作品

《 Bette Davis and William Wyler 》 (2003)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 Reel Radicals: The Sixties Revolution in Film 》 (2002)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 Goldwyn 》 (2001)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 Running Time 》 (1997) ...special thanks
《 Directed by William Wyler 》 (1986) ...Himself
《 "Hollywood" 》 (1980) ...Himself
《妙女郎 Funny Girl 》 (1968) ...
《偷龙转凤 How to Steal a Million 》 (1966) ...
《收藏家 Collector,The 》 (1965) ...
《双姝怨 Children's Hour,The 》 (1961) ...producer
《宾虚/宾汉/宾虚传 Ben-Hur 》 (1959) ...producer (uncredited)
《锦绣大地 Big Country,The 》(1958) ...producer
《四海一家 Friendly Persuasion 》 (1956) ...producer
《危急时刻 Desperate Hours,The 》 (1955) ...producer
《罗马假日/罗马假期/金枝玉叶 Roman Holiday 》 (1953) ...producer
《嘉丽妹妹 Carrie 》 (1952) ...producer
《侦探故事 Detective Story 》(1951) ...producer
《千金小姐 Heiress,The 》 (1949) ...producer
《黄金时代 Best Years of Our Lives,The 》 (1946) ...
《 Memphis Belle: A Story of a Flying Fortress,The 》 (1944) ...
《忠勇之家 Mrs. Miniver 》 (1942) ...producer
《小狐狸 Little Foxes,The 》 (1941) ...
《香笺泪 Letter,The 》 (1940) ...
《西部人 Westerner,The 》 (1940) ...
《呼啸山庄/咆哮山庄/魂归离恨天 Wuthering Heights 》 (1939) ...《红衫泪痕 Jezebel 》 (1938) ...producer
《罗马假日》

《红衫泪痕 Jezebel 》 (1938) ...
《死角 Dead End 》 (1937) ...
《孔雀夫人 Dodsworth 》 (1936) ...
《 These Three 》(1936) ...
《夺妻记 Come and Get It 》 (1936) ...(completed film)
《 Good Fairy,The 》 (1935) ...producer
《北非海岸 Barbary Coast 》 (1935) ...(uncredited; replaced by Howard Hawks)
《律师 Counsellor at Law 》 (1933) ...
《 Hell's Heroes 》 (1929) ...
《宾虚 Ben-Hur 》 (1925) ...assistant director
《钟楼怪人 Hunchback of Notre Dame,The 》 (1923) ...assistant director (uncredited)
作为演员
Stardust: The Bette Davis Story (2006)
Ben-Hur: The Epic That Changed Cinema (2005)
Bette Davis and William Wyler (2003)
Reel Radicals: The Sixties Revolution in Film (2002)
Goldwyn: The Man and His Movies (2001)
Ben-Hur: The Making of an Epic (1993)
Directed by William Wyler (1986)
Laurence Olivier: A Life (1982)
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Salute to Bette Davis (1977)
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Presents a Salute to William Wyler (1976)
The 48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76)
This Is Streisand (1968)
À Hollywood avec... (1964)
The Screen Director (1951)
Screen Snapshots Series 17,No. 9 (1938)
孔雀夫人 Dodsworth (1936)
Her First Mate (1933)
The Shakedown (1929)
作为编剧
The Memphis Belle: A Story of a Flying Fortress (1944)
Ridin' for Love (1926)
作为製片人
双妹怨/孩子们的时刻 The Children's Hour (1961)
宾虚/宾汉(台)/宾墟(港) Ben-Hur (1959)
锦绣大地/山河血泪美人恩 The Big Country (1958)
四海一家 Friendly Persuasion (1956)
危急时刻 The Desperate Hours (1955)
罗马假日/罗马假期(台)/金枝玉叶(港) Roman Holiday (1953)
嘉丽妹妹 Carrie (1952)
侦探故事 Detective Story (1951)
千金小姐 The Heiress (1949)
红衫泪痕 Jezebel (1938)
作为摄像师
The Memphis Belle: A Story of a Flying Fortress (1944)
作为助理导演
宾虚 Ben-Hur: A Tale of the Christ (1925)
钟楼怪人 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 (1923)
作为其他职员
Omaggio a Roma (2009)
Running Time (1997)
宾虚 Ben-Hur: A Tale of the Christ (1925)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66 | 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埃尔文.G.撒尔伯格纪念奖 | ---- | 获奖 |
1966 | 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收藏家 | 提名 |
1960 | 第3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宾虚 | 获奖 |
1957 | 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四海一家 | 提名 |
1957 | 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 四海一家 | 提名 |
1954 | 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罗马假日 | 提名 |
1954 | 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 罗马假日 | 提名 |
1952 | 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侦探的故事 | 提名 |
1950 | 第2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女继承人 | 提名 |
1947 | 第1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黄金时代 | 获奖 |
1943 |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忠勇之家 | 获奖 |
1942 | 第1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小狐狸 | 提名 |
1941 | 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香笺泪 | 提名 |
1940 | 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呼啸山庄 | 提名 |
1937 | 第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孔雀夫人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65 | 第18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收藏家 | 提名 |
1957 | 第10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四海一家 | 获奖 |
1952 | 第5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电影节大奖 | 侦探的故事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52 | 第1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 嘉丽妹妹 | 提名 |
1938 | 第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特别推荐奖 | 红衫泪痕 | 获奖 |
1938 | 第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墨索里尼杯-最佳影片 | 红衫泪痕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69 | 第26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 滑稽女郎 | 提名 |
1966 | 第23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 收藏家 | 提名 |
1962 | 第1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 双姝怨 | 提名 |
1960 | 第1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 宾虚 | 获奖 |
1950 | 第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 女继承人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60 | 第1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影片奖 | 宾虚 | 获奖 |
1960 | 第1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影片奖 | 锦绣大地 | 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