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时代(美国1946年威廉·惠勒执导电影)
《黄金时代》是由威廉·惠勒执导,玛娜·洛伊、弗雷德里克·马奇、达纳·安德鲁斯、特雷莎·怀特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46年11月21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根据麦金利·坎特小说《我的荣光》改编,讲述了三名参加二战的归国军人在社会和家庭方面所遇到的一系列挫折和问题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威廉·惠勒
- 编剧:罗伯特·E·舍伍德、MacKinlay Kantor
- 主演:玛娜·洛伊,弗雷德里克·马奇,达纳·安德鲁斯,特雷莎·怀特
- 製片人:塞缪尔·戈德温
- 对白语言:英语
- 中文名:黄金时代
- 外文名: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 其它译名:我们生活的美好时代、黄金年代
- 出品时间:1946年
- 製片地区:美国
- 製片成本:210万美元(估)
- 拍摄日期:1946年4月15日-1946年8月9日
- 类型:剧情片
- 片长:172分钟
- 上映时间:1946年11月21日(美国)
- 色彩:黑白
- imdb编码:tt0036868
- 主要奖项:第1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第4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影片
第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影片 - 线上播放平台:爱奇艺、腾讯、优酷
剧情简介
1945年,战争的乌云终于过去了。在美国中部的布恩市,有三位同乡军人复员后,乘坐同一架飞机回到了故乡。这三个人是原银行职员艾尔(弗雷德里克·马奇饰)中士、原百货店职员弗莱德(达纳·安德鲁斯饰)上尉和水兵霍默(哈罗德·拉塞尔饰)。回家后,艾尔受到妻子米莉(玛娜·洛伊饰)、长大成人的女儿与儿子极其热情的迎接。但是子女的成长和思想的代沟让艾尔一下子感到无所适从。弗莱德回家时却看到自己的父亲酒精中毒,母亲也已堕落,而出征前才结婚的妻子已经搬出自己家,无处找寻。在战场上失去了双手的霍默,虽装上了假手,但是面对亲人,特别是青梅竹马的未婚妻时,却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负担。他担心未婚妻是因为怜悯才选择留守。
同一天晚上,三人在酒吧相遇,各谈自己的遭遇,同时,弗莱德和艾尔的女儿佩吉(特雷莎·怀特饰)一见倾心。艾尔重新回到了银行工作,却因为给退伍军人做贷款担保与银行高层意见发生分歧。弗莱德重新回到冰果店做售货员,但这与他的内心极不相符;同时,他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忍受妻子的寻欢作乐、虚荣势利。霍默对未婚妻依旧是冷漠和逃避。三个人均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抉择,最终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在霍默的婚礼上,三家人重新碰面,弗莱德和佩吉也最终走到了一起。三位复员老兵,都在新的生活中重新找寻到了自己,一段崭新的黄金时代开启了。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米莉 | 玛娜·洛伊 | ---- |
艾尔 | 弗雷德里克·马奇 | ---- |
弗莱德 | 达纳·安德鲁斯 | ---- |
佩吉 | 特雷莎·怀特 | ---- |
Marie Derry | 维吉尼亚·梅奥 | ---- |
Wilma Cameron | 凯茜·奥唐内 | ---- |
Butch Engle | 霍基·卡迈尔克 | ---- |
霍默 | 哈罗德·拉塞尔 | ---- |
Hortense Derry | 格拉黛丝·乔治 | ---- |
Pat Derry | 罗曼·博赫南 | ---- |
Mr. Milton | 雷·柯林斯 | ---- |
Mrs. Parrish | 米娜·格贝尔 | ---- |
Mr. Parrish | Walter Baldwin | ---- |
Cliff Scully | 史蒂夫·科克伦 | ---- |
Mrs. Cameron | Dorothy Adams | ---- |
Mr. Cameron | Don Beddoe | ---- |
Woody Merrill | 维克托·卡特勒 | ---- |
Luella Parrish | Marlene Aames | ---- |
Mr. Prew | 查尔斯·霍尔顿 | ---- |
Mr. Mollett | 雷·蒂尔Ray Teal | ---- |
Mr. Thorpe | Howland Chamberlain | ---- |
Mr. Novak | Dean White | ---- |
Mr. Bullard | Erskine Sanford | ---- |
Rob Stephenson | Michael Hall | ---- |
吉恩·克鲁帕 | 吉恩·克鲁帕 | ---- |
Jackie | James Ames | ---- |
售货员 | Carol Andrews | ---- |
Miss Barbour | Mary Arden | ---- |
Gus、Salvage Superin | Al Bridge | ---- |
婚礼部长 | Harry Cheshire | ---- |
Hat Check Girl | 乔伊斯·康普顿 | ---- |
Man At Bank Dinner | James Conaty | ---- |
顾客 | 海奈·康克林 | ---- |
ATC警长 | Bert Conway | ---- |
计程车司机 | Clancy Cooper | ---- |
播音员 | Mady Correll | ---- |
Parking Lot Attendan | Roy Darmour | ---- |
在机场的人 | Hal K. Dawson | ---- |
Mrs. Talburt, Perfum | Claire Du Brey | ---- |
门童 | Tom Dugan | ---- |
Steese | Edward Earle | ---- |
Corporal at ATC Coun | 布莱克·爱德华兹 | ---- |
顾客 | Billy Engle | ---- |
Lou Latham | Ben Erway | ---- |
相机女孩 | Doris June Fesetta | ---- |
工头 | Pat Flaherty | ---- |
Nightclub/Hillbilly | Tennessee Ernie Ford | ---- |
Ladies | Louise Franklin | ---- |
运动员 | Harry Gillette | ---- |
婚礼嘉宾 | Stuart Holmes | ---- |
Gus The Foreman | Ray Hyke | ---- |
Ryan | John Ince | ---- |
Dexter、Brat in Drug | Teddy Infuhr | ---- |
男孩 | Jackie Jackson | ---- |
技术警长 | Robert Karnes | ---- |
Man At Bank Dinner | Kenner G. Kemp | ---- |
调酒师 | Donald Kerr | ---- |
Counter Girl | Alyn Lockwood | ---- |
播音员 | Susan Mann | ---- |
魅力女孩 | Michael Mauree | ---- |
女孩 | Doreen McCann | ---- |
Girl at Soda Fountai | Peggy McIntyre | ---- |
Giuseppe | Chef Milani | ---- |
Wealthy Man at Night | Harold Miller | ---- |
玩家 | Ernesto Morelli | ---- |
银行晚宴服务员 | William Newell | ---- |
One of Homer | Georgie Nokes | ---- |
夜总会服务员 | Bill O'Brien | ---- |
玩家 | Joe Palma | ---- |
空降兵 | Leo Penn | ---- |
黑人士兵 | Caleb Peterson | ---- |
Clarence | Norman Phillips Jr. | ---- |
服务员 | Jack Rice | ---- |
Girl At Table With C | Suzanne Ridgeway | ---- |
Boy at Soda Fountain | Mickey Roth | ---- |
Mrs. Garrett | Ruth Sanderson | ---- |
George H. Gibbons | Ralph Sanford | ---- |
女孩 | Noreen Sayles | ---- |
玩家 | Stephen Soldi | ---- |
Gus | John Tyrrell | ---- |
柜檯女郎 | Amelita Ward | ---- |
Waiter at Lucia | Marek Windheim | ---- |
百货商店人员 | Catherine Wyler | ---- |
百货商店人员 | Judy Wyler | ---- |
售货员 | Jan Wylie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原着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艺术指导 | 造型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录音 | 布景师 |
---|---|---|---|---|---|---|---|---|---|---|---|---|---|
塞缪尔·戈德温 莱斯特·柯尼格(副) | 麦金利·坎特《我的荣光》 | 威廉·惠勒 | Joseph Boyle | 罗伯特·E·舍伍德 MacKinlay Kantor | 格雷格·托兰德 | 雨果·弗里德霍弗 | Daniel Mandell | Perry Ferguson George Jenkins | Marie Clark Robert Stephanoff | Irene Sharaff | John P. Fulton Harry Redmond Sr. E. Truman Joiner Paul Mantz | Richard DeWeese Larry Gannon Gordon Sawyer | Julia Heron |
(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米莉演员:玛娜·洛伊艾尔的妻子,在丈夫参战期间,她辞退了僕人,走出家门开始学习家政班,坚强而独立地担当起了一家之主的重担。在丈夫参战回家后无所适从时,她的明理、体贴和识大体是支持丈夫恢复正常生活的重要支柱。
- 艾尔演员:弗雷德里克·马奇归国军人,原是一名银行职员,复员后回到故乡,虽然受到家人们极其热情的迎接,但是子女的成长和思想的代沟让他一下子感到无所适从。后重新回到了银行工作,却因给退伍军人做贷款担保与银行高层意见发生分歧。
- 弗莱德演员:达纳·安德鲁斯归国军人,原是一名百货店职员,复员回家后却看到了自己的父亲酒精中毒,母亲也已堕落,而出征前才结婚的妻子已经搬出自己家,无处找寻。后重新回到冰果店做售货员,并与艾尔的女儿佩吉一见倾心。
- 佩吉演员:特雷莎·怀特艾尔的女儿,在父亲参战期间,她在家中做起了佣人才做的家务活,帮助母亲管理家庭,并处处讲究科学效能。后和弗莱德两人一见倾心,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 霍默演员:哈罗德·拉塞尔归国军人,原是一名水兵,在战场上失去了双手,复员回家后虽装上了假手,但是面对亲人,特别是青梅竹马的未婚妻时,却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因为他担心未婚妻是因为怜悯才选择留守,所以他总是逃避未婚妻。
(参考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专辑信息专辑类型:原声带、影视音乐 语言:英语 歌手:雨果·弗里德霍弗 发行公司:Bacci Bros Records 发行日期:2013年9月13日 ![]() | 曲目 1、《Main Title》 2、《Homecoming》 3、《The Elevator / Boone City / Peggy》 4、《Fred and Peggy》 5、《The Nightmare》 6、《Fred Asleep》 7、《Neighbors / Wilma / Homer's Anger》 8、《Homer Goes Upstairs》 9、《The Citation / Graveyard and Bombers》 10、《End Title and End Cast (Wilma)》 11、《Exit Music》 |
获奖记录
时间 | 届次 | 奖项 | 获奖方 | 备注 |
---|---|---|---|---|
1947年2月26日 | 第4届美国金球奖 | 特别奖 | 哈罗德·拉塞尔 | 获奖 |
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影片 | 《黄金时代》 | 获奖 | ||
1947年3月13日 | 第19届奥斯卡金像奖 | 荣誉奖 | 哈罗德·拉塞尔 | 获奖 |
最佳影片 | 《黄金时代》 | 获奖 | ||
最佳男主角 | 弗雷德里克·马奇 | 获奖 | ||
最佳男配角 | 哈罗德·拉塞尔 | 获奖 | ||
最佳导演 | 威廉·惠勒 | 获奖 | ||
最佳剧本 | 罗伯特·E·舍伍德 | 获奖 | ||
最佳电影剪辑 | Daniel Mandell | 获奖 | ||
最佳配乐(剧情、喜剧类) | Hugo Friedhofer | 获奖 | ||
最佳音响效果 | Gordon Sawyer | 提名 | ||
1948年 | 第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电影奖-最佳影片 | 《黄金时代》 | 获奖 |
製作发行
主创公司
製作公司 | 1、Samuel Goldwyn Company(美国) |
---|---|
发行公司 | 1、米高梅家庭娱乐公司(德国)2、米高梅家庭娱乐公司(美国) 3、雷电华影片公司(美国) 4、Embassy Home Entertainment(美国) 5、Nelson Entertainment(美国) 6、Pioneer Entertainment(美国) 7、Home Box Office (HBO) Home Video(美国) 8、Concorde Vídeo(巴西) |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美国 | 1946年11月21日(纽约、首映) |
美国 | 1946年12月25日(洛杉矶) |
法国 | 1947年10月3日 |
瑞典 | 1947年11月17日 |
丹麦 | 1947年11月24日 |
德国 | 1948年6月1日 |
奥地利 | 1948年10月29日 |
芬兰 | 1948年12月24日 |
丹麦 | 1951年2月19日(再发行) |
美国 | 1954年2月2日(再发行) |
丹麦 | 1961年5月29日(再发行) |
芬兰 | 1964年1月17日(再发行) |
法国 | 2002年11月20日(再发行) |
影片评价
《黄金时代》是一部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电影,不过,若纯以电影艺术创作的水準来衡量,影片只能算是一部高级的肥皂剧,编导手法流畅但不够细腻,后半部分更从社会问题逐渐转向赚人眼泪的爱情故事,依靠演员出色的表演多余剧情本身凝聚的气氛,就威廉·惠勒本身的导演作品而言也不算是最出色的代表作。影片分三组人物来交错呈现退伍军人回到故乡后的身心适应问题,但编导在同时兼顾三组人物的平行发展时,显得不够畅所欲言,写情也不够淋漓尽致。整体而言,该片的篇幅显得过长,剧力较鬆散,观赏价值随着时光流逝而打了折扣(《大众电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