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低碳学院)是2016年6月在整合原经济学系和环境资源与国际贸易学院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学院。
学院下设经济学系、商务经济学系、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目前开办有经济学、商务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村区域发展四个本科专业,同时开设低碳经济与管理特色班。现已建成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建有实验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实验室。其中,经济学专业于2015年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低碳经济与管理特色班于2016年开始在全校範围遴选。在校学生人数888人。
我院现有楚天学者3人,特聘教授3人,客座教授1人。其中,蔡昉教授为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毛蕴诗教授为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黄群慧教授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教授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薛进军教授为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曾任武汉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其中台湾籍教师3人,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8人,博士后出站2人,博士后在站2人,经院杰出教师1人。
学院依託省级重点学科(套用经济学),建成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区域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2个、省级科研平台2个(湖北经济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湖北省县域经济研究院)、省级智库(湖北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心)1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协同研究平台)1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学院与省级协同创新平台(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近3年来,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规划基金5项,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专着和教材2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Applied Energy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被湖北省委、省政府以两办档案下发,多项套用型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二、三等奖;一项研究成果获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证书。
学院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经济学思维习惯及低碳经济与管理综合素质,能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具有突出能力为办学方向。近年来,“星火燎原行动”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团中央等五部委的联合表彰;由学生参与调查的《湖北农民劳动力非农就业》获湖北省社科成果二等奖;多篇学生毕业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毕业生中已有多人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211”和“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美的集团、中国平安、工商银行等大型企业的比重逐年增加。